七上期中复习专题02 细胞和显微镜(浙教版2024)(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上期中复习专题02 细胞和显微镜(浙教版2024)(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细胞和显微镜
考点一 生物的基本特征
1.2023年5月,台州沿海连续数晚出现罕见“蓝眼泪”。蓝眼泪是由于海水中的夜光藻细胞在夜晚受到扰动等刺激而发出蓝色苂光所形成的。上述现象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会进行繁殖 B.会进行生长发育
C.会进行新陈代谢 D.会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答案】D
【解答】解:蓝眼泪是由于海水中的夜光藻细胞在夜晚受到扰动等刺激而发出蓝色苂光所形成的。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2.以下出现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的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吉祥物”莲莲 B.“搬运工”机械狗
C.“歌唱家”音响 D.“绿化者”青草
【答案】D
【解答】解:ABC、此三项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D、青草具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D。
3.生活在海洋中的乌贼遇到敌害时会喷出墨汁,把海水染黑,然后乘机逃走,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体(  )
A.生活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
C.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D.能进行运动
【答案】C
【解答】解: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活在海洋中的乌贼遇到敌害时会喷出墨汁,将海水染黑,自己乘机逃逸,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的特性。
故选:C。
4.MOSS是电影《流浪地球》中领航员空间站的人工智能AI机器人。下列各项中,能作为判断MOSS是否为生物的标准是(  )
A.是否耗能 B.能否运动 C.能否说话 D.能否生殖
【答案】D
【解答】解:A、汽车奔跑需要耗能,但是汽车不属于生物,所以耗能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A不符合题意。
B、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B不符合题意。
C、能否说话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C不符合题意。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所以能否生殖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D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二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5.索菲亚是由HYPERLINK香港的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开发的类人机器人,是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一台机器人。它能完成类似于人类的一些活动,它不能完成的活动是(  )
A.新陈代谢
B.看家护院
C.运动
D.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答案】A
【解答】解:索菲亚是由HYPERLINK中国香港的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开发的类人机器人,机器人只是人类制造的工具,不是生物,不能进行新陈代谢;机器人可以看家护院、运动、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等。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6.小胖教学助手是进化者公司专为儿童设计的机器人,TA有可爱的企鹅型外观,大眼睛眨呀眨可爱极了,TA的智力水平和三到四岁孩子差不多,同时具备强大的语音交互功能,能根据主人要求自行走动,回答各种难题。TA还是孩子的忠实玩伴,专业的家庭教师,一位机器人管家。小胖机器人(  )
A.属于非生物 B.能生长与繁殖
C.具有应激性 D.能遗传与变异
【答案】A
【解答】解:小胖机器人不能生长与繁殖、不具有应激性、不能遗传与变异,因此属于非生物。
故选:A。
7.一群学生在雨后的草叶上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点,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判断小点是生物的依据是(  )
A.能生长和繁殖 B.能呼吸
C.碰一下会缩成一团 D.体小且绿色
【答案】D
【解答】解: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体小且绿色不是生物的特征,故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故选:D。
8.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的区别(  )
A.种子萌发 B.气球爆炸
C.向日葵向着太阳转 D.母马生小马
【答案】B
【解答】解:ACD、此三项都是生命现象,都属于生物;不符合题意。
B、气球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气球爆炸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的区别。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三 细胞学说
9.下列有关事实:①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②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③胡克通过显微镜发现细胞。按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③②①
【答案】D
【解答】解:③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他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②1839年施旺发表了研究报告《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及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①1858年,德国魏尔啸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则“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正确顺序为③②①。
故选:D。
10.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C.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D.细胞不一定都来自于细胞
【答案】D
【解答】解:AB.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B正确。
C.细胞通过细胞分裂不断产生新的细胞,C正确。
D.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D错误。
故选:D。
11.下列关于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并命名的
B.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D.自然界的生物均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D
【解答】解:A、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胡克在力学、光学、天文学等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A正确:
B、1858年德国学者魏尔啸在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动物学家施旺的细胞学说影响下,系统论述了细胞病理学理论,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的著名论断,即认为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原有细胞分裂产生的,B正确;
C、细胞学说是19世纪40年代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C正确;
D、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但所有生物并不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如病毒无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D。
12.关于细胞学说,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细胞学说是19世纪40年代由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的
B.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
C.细胞学说提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答案】C
【解答】解:A、细胞学说是19世纪40年代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A正确;
B、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B正确;
C、细胞学说提出了一切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C错误;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D正确。
故选:C。
考点四 植物细胞结构
13.开春的草莓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草莓细胞中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核
【答案】C
【解答】解:A、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A错误;
B、细胞膜由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B错误;
C、液泡里含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质中液泡的细胞液里,C正确。
D、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D错误;
故选:C。
14.我国是全世界首个实现人工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国家,植物细胞中的哪个结构也可以实现这个转化(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液泡 D.细胞壁
【答案】B
【解答】解:A、细胞核是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场所,是遗传信息合成蛋白质库、在细胞的遗传、代谢、分化等各项生命活动中,起控制作用.是细胞的控制中心,A不合符题意。
B、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且能产生淀粉,释放出氧气,B符合题意。
C、液泡有储存各种物质的功能,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更不能合成淀粉,C不符合题意。
D、细胞壁的功能是保护和支持细胞,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细胞模型。他用大米和黑米表示细胞膜和细胞壁,用绿豆、黑豆、黄豆分别表示叶绿体、细胞核和液泡。该模型最可能表示哪一类生物的细胞(  )
A.动物 B.植物 C.细菌 D.真菌
【答案】B
【解答】解:此图有叶绿体、细胞壁和液泡属于植物细胞。
故选:B。
16.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要高出许多倍,而海带细胞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一事实说明(  )
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B.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细胞质流动有加速物质交换的作用
D.叶绿体有吸收碘的作用
【答案】B
【解答】解: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膜的作用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海带细胞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海水中的碘不断进入细胞,B符合题意。
C、细胞质能流动,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C不符合题意。
D、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不能吸收碘,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项目化学习小组观察到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甲表示热水温度与汤变红程度的关联。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是图乙中的(  )
A.1;70℃ B.2;70℃ C.3;60℃ D.4;70℃
【答案】B
【解答】解:A、1是细胞壁,它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具有全透性,即不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A错误;
B、2是细胞膜,它是细胞内外环境之间的屏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在这个实验中,正是细胞膜在控制色素的释放。此外,图甲中70℃是热水开始变红色的温度点,这也可能是细胞膜能耐受的最高温度(或接近此温度时细胞膜通透性发生显著变化),超过此温度后色素大量释放,B正确;
C、3是细胞核,它主要含有遗传物质DNA,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与物质进出细胞无直接关系。此外,60℃并不是题目中给出的关键温度点,C错误;
D、4是细胞质,它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但它并不直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错误。
故选:B。
18.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PI)中,细胞核会被染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其细胞核不染色,但将PI注入活细胞中,细胞核会被染色,因此可将PI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和活细胞内细胞核所含的物质不同
B.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
C.活细胞的细胞质能够分解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
【答案】D
【解答】解: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可能是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进入,也可能是活细胞能分解PI,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不可能是活细胞能分解PI,综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进入。
故选:D。
19.下列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是(  )
A.捕蝇草 B.绿色的螳螂
C.野生灵芝 D.茶树菇
【答案】A
【解答】解:A、捕蝇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正确。
B、绿色的螳螂属于消费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B错误。
C、野生灵芝是真菌属于分解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错误。
D、茶树菇是真菌,属于分解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D错误。
故选:A。
考点五 动物细胞结构
20.动物细胞的一般结构,由外向内排列正确的是(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D.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
【答案】B
【解答】解: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
细胞膜位于细胞的最外面,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在里面是细胞质,可以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细胞质内有细胞核和线粒体。
故选:B。
21.天宫课堂第一课中,在空间站荧光显微镜下,我们看见了一闪一闪跳动的心肌细胞,关于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可以无限长大
B.有些生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如草履虫
C.心肌细胞会生长和死亡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答案】A
【解答】解:A、细胞的生长是细胞不断吸收营养物质,体积逐渐增大的过程,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细胞不会无限长大,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不会再长大了,A错误。
B、有些生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叫单细胞生物。比如草履虫。B正确。
C、细胞作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能分裂、分化、生长和死亡。所以心肌细胞会生长和死亡。C正确。
D、细胞核中的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包含了指导、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A。
22.mRNA疫苗是一类正在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人在接种后,疫苗会进入人体细胞合成相应物质,起到免疫作用。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首先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壁
【答案】B
【解答】解: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所以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首先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膜。B正确。
故选:B。
23.实验室中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该实验利用了活细胞中的哪种结构的特性或功能?(  )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答案】B
【解答】解:细胞膜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如题中叙述的: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汤,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活细胞中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的作用。而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了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故选:B。
24.如图①~④是课本上一些生物相关结构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③和④都属于植物细胞
B.图①和②的形态和功能虽然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
C.图①细胞形成的组织是含羞草叶子受触碰马上收拢的原因
D.图②与③的主要区别是③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②没有
【答案】C
【解答】解:A、④衣藻属于单细胞植物,因此图③和④都属于植物细胞,A正确。
B、①神经细胞和②肌肉细胞都属于动物细胞,虽然形态和功能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B正确。
C、①神经细胞是动物细胞,含羞草是植物,不具有①神经细胞,C错误。
D、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在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图②肌肉细胞是动物细胞,图③是植物细胞,D正确。
故选:C。
考点六 显微镜的使用
25.小明双眼注视物镜,将镜筒从高处开始下降,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转换器 D.载玻片
【答案】A
【解答】解:镜臂上装有两种可以转动的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称为准焦螺旋。大的螺旋转动一圈。镜筒升降10毫米,用于调节低倍镜焦距,叫做粗准焦螺旋。小的螺旋围动一圈,镜筒升降0.1毫米。主要用于调节高倍镜焦距,叫做细准焦螺旋。要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首先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故选:A。
26.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I转换成II,可能要进行下面5个操作步骤:①调节粗准焦螺旋;②调节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物镜转换器;⑤移动装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需进行①操作
B.③应该把小光圈调为大光圈
C.④应该把低倍镜换为高倍镜
D.⑤应该把装片向左移动
【答案】D
【解答】解:此题由于考查的是实际操作能力的题,故难度稍大一点,不过平时多操作显微镜积累经验的话,也不是很难。
首先分析题干中给出的图示,I图所示四个番茄细胞,而II图所示四个番茄细胞中其中右上角那个放大的细胞。可以判断,是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观察的结果。但由于四个番茄细胞中,右上角的番茄细胞并没有在视野中央,而II图却在视野中央,故在换用高倍镜前需要将要观察的右上角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因此需要将装片向右上角移动,这样物像移入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由于换上高倍物镜后,视野变窄,所以视野光线会变暗,因此需要换用较大的光圈或使用反光镜的凹面镜,使视野光线变亮;换上高倍镜的视野内的细胞会变得模糊,所以不用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即可。
由以上分析得知:⑤应该把装片向左移动右上角。
故选:D。
27.热爱生物学的小金制作并观察了蚕豆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如图是相关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和⑤放大倍数的和
B.植物通过筛管运输的水分,是从图二中的③处散失到大气中的
C.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材料没有充分展开
D.图三中的②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答案】D
【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目镜和⑤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A错误。
B、植物通过导管运输的水分,是从图二中的③气孔处散失到大气中的。B错误。
C、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在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C错误。
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图三中的②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D正确。
故选:D。
28.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利用如图的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胞。通过调节结构A,可把灯发出的光透过水球照在标本上。与如今的显微镜相比,结构A与水球在功能上相当于(  )
A.反光镜 B.转换器
C.细准焦螺旋 D.粗准焦螺旋
【答案】A
【解答】解:A、反光镜在镜臂的最下端,可以左右前后转动,是反射光线用的;通过调节结构A,可把灯发出的光透过水球照在标本上,所以结构A与水球在功能上相当于反光镜,A符合题意。
B、转换器在镜筒的下端,圆形可以安装物镜,B不符合题意。
C、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C不符合题意。
D、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9.小明在课堂上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若对显微镜的结构④进行操作,他的目的是(  )
A.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B.调整物像的清晰度
C.改变视野的亮度 D.将物像置于视野中央
【答案】C
【解答】解:A、显微镜的镜筒下端有一个能转动的圆盘叫做转换器,其上可以安装多个物镜,观察时便于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镜头。因此,应转动②转换器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A错误;
B、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可见,需要转动①细准焦螺旋来调整物像的清晰度,B错误;
C、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当外界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外界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因此,可以通过调节④反光镜来改变视野的亮度,C正确;
D、将物像置于视野中央,需要移动玻片标本,D错误。
故选:C。
考点七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动植物细胞
30.在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甲到丁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答】解:高倍显微镜的操作顺序:使用高倍物镜之前,必须先用低倍物镜找到观察的物像,并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再换上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像清晰。可见,在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甲到丁的调节过程中,需要:移动玻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①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转动遮光器和②反光镜(调节视野亮度)→调节④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清晰),不用的是③粗准焦螺旋。
故选:C。
31.如图,小德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他换高倍物镜前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换高倍物镜前需将装片向左移动
B.换用高倍物镜时需转动物镜转换器
C.换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暗
D.换高倍物镜后若物像模糊不清,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A
【解答】解:A、换用高倍物镜前需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由图可知,物像在视野的右边,实际在视野的左边,故应将装片向右移动,A错误。
B、转动转换器,可以切换高低倍物镜。故换用高倍物镜时需转动转换器,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会越暗。所以换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暗,C正确。
D、换高倍物镜后若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变清晰,D正确。
故选:A。
32.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乙,接下来的操作是(  )
A.移动装片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调节反光镜 D.转动物镜转换器
【答案】A
【解答】解:从甲图转为乙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一、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甲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侧,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侧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二、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三、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四、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图象从甲图转为乙图,第一步操作是向左移动装片。
故选:A。
33.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操作中的4个步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①②④③
【答案】A
【解答】解: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③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同时画图)。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①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④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四、整理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反光镜竖直放置。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故正确顺序是:③①②④。故选:A。
34.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描述最不合理的是(  )
A.操作①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向下,眼睛注视物镜
B.操作②中,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较亮的圆形
C.操作③中,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1滴盐水
D.操作④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放下
【答案】C
【解答】解:A.操作①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必须注意玻片与物镜之间的距离约为2毫米,防止压碎玻片,A正确。
B.操作②时,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的视野,B正确。
C.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擦、滴、撕、展、盖、染、吸。操作③中,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1滴清水,不是盐水,C错误。
D.操作④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盖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避免产生气泡,D正确。
故选:C。
35.下图是小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依次看到的视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由视野①到视野②的操作是将装片向右移动
B.由视野②到视野③的操作是转动转换器,将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C.由视野③到视野④的操作是调节粗准焦螺旋
D.在视野④中可以看到液泡结构
【答案】B
【解答】解:A、显微镜下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由视野①到②的操作是将视野左侧的像移到视野的中央,所以应将临时装片向左移动。A错误;
B、由视野②到③的操作是物像变大了,应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B正确;
C、由视野③﹣④的操作可以看出,视野明亮了,物像清晰了,应选用凹面镜使视野变亮,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清晰。C错误;
D、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所以看不到液泡。D错误。
故选:B。
36.下列制作并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错误的是(  )
A.图①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B.图②稀碘液的作用是使细胞核染色
C.图③是利用反光镜进行对光
D.图④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是防止载玻片被压碎
【答案】A
【解答】解:A、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A错误。
B、染色时,在盖玻片的一侧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B正确。
C、对光时,眼睛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直到视野中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C正确。
D、使用粗准焦螺旋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以免碰到玻片标本。防止物镜碰到玻片标本或损物镜,D正确。
故选:A。
37.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找到的清晰的细胞a,为了进一步看清该细胞的内部结构,小金直接转动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结果发现细胞a的像不见了。为完成实验的目的,紧接着他需要进行的合理操作是(  )
A.调节反光镜寻找细胞a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回低倍镜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答案】B
【解答】解:题干中,该同学已经将显微镜换成高倍镜。想要再观察到细胞a,则首先需要换成低倍镜,在低倍镜下将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再换成高倍镜。由于显微镜下的物像是倒像(上下左右都颠倒),所以视野中物像a偏右上方,实际物像在左下方,若想将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将细胞a移至视野中央,此时再换成高倍镜,就能在视野里看到细胞a了。因此,首先应该重新换用低倍镜,再向右上方移动玻片,然后转动物镜转换器,换成高倍镜后根据视野是否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若视野变暗还要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清晰明亮,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8.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不符合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
A 刮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用冷开水漱口 防止口腔中食物碎屑干扰实验
B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C 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绶慢盖下 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D 在盖玻片在四周滴加稀碘液 使染液浸润到标本,观察更清晰
A.A B.B C.C D.D
【答案】D
【解答】解:A、为防止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影响实验的效果,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前,要把口漱净,A正确。
B、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保持细胞正常形态,B正确。
C、盖盖玻片操作,正确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液滴从一侧均匀地赶向另一侧,这样做可以避免盖玻片上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C正确。
D、制作临时装片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染色的目的是便于观察到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D。
1.下列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  )
A.保护细胞
B.支持细胞
C.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D.将细胞与环境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
【答案】B
【解答】解:A、细胞膜有保护细胞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对细胞起支持作用的是细胞壁,B符合题意。
C、细胞膜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可见,细胞膜能够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C不符合题意。
D、细胞膜将细胞的内部与外界分隔开来,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内部环境,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使用目镜为10×,物镜为4×光学显微镜观察图形,视野如图。若将物镜也换为10×,则视野中的图像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所以从原来的放大40倍到现在放大100倍,所以视野中的图是B。
故选:B。
3.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出现如图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
B.图乙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
C.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答案】C
【解答】解: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①细准焦螺旋来观察物像就更加清晰了,A错误。
B、图乙中,①物镜短放大倍数小,②物镜长放大倍数大。所以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较多的是①,B错误。
C、丙图物像在右下方,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视野中右下方的物像移动正中央的话,玻片标本应往右下方移动,C正确。
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显微镜下看到的圆形视野,视野内的一个个“小方格”是植物细胞。D错误。
故选:C。
4.小金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通过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
B.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
C.若换用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视野中观到的细胞数目变多
D.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能改变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答案】C
【解答】解:A、物镜安装在镜筒的下端,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所以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A正确;
B、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除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粗细准焦螺旋,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更换更大放大倍数的放大镜,能改变水滴显微镜放大倍数,视野会变小,看到的细胞数目会变少,C错误;
D、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能改变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D正确。
故选:C。
5.把动、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只有植物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植物细胞有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液泡 D.叶绿体
【答案】B
【解答】解:植物细胞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在细胞中起“骨架”作用;细胞膜除具有保护作用外,还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因此,把动、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只有植物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植物细胞有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细胞壁。
故选:B。
6.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正在弹钢琴的“机器人”
B.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
C.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D.馒头上长出的“白毛”
【答案】D
【解答】解:
A、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
B、火山爆发时喷出岩浆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
C、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
D、馒头上长出的“毛毛”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真菌。D符合题意。
故选:D。
7.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在明亮的视野中找到物后,为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答】解:显微镜中调节物像清晰的结构是:④细准焦螺旋。
故选:D。
8.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新品种巨型稻,2021年11月在浙江龙泉迎来丰收,巨型稻平均高度2m,单穗粒数可达680粒,比普通稻多3倍,实现袁老“禾下乘凉梦”,为“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自己的手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了的贡献。下列对巨型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株高大主要靠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巨型稻植株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C.扎入土壤深处的根部细胞膜控制水分和养分吸收
D.巨型稻各种性状特征的控制中心是细胞质
【答案】D
【解答】解:A、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的功能,故植株高大主要靠细胞壁的支持作用,A正确。
B、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故巨型稻植株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B正确
C、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故扎入土壤深处的根部细胞膜控制水分和养分吸收,C正确。
D、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故巨型稻各种性状特征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D错误。
故选:D。
9.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未染色的细胞时,为容易观察到清晰的细胞结构,选用小光圈、平面镜
B.物镜由20×转换成40×时,视野变大、物像变大、亮度变大
C.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像清晰为止
D.目镜10×和物镜12.5×搭配时,放大125倍,是指物体的面积放大到原来的125倍
【答案】A
【解答】解:A、未染色的细胞透光性强,观察未染色的细胞时,为容易观察到清晰的细胞结构,选用小光圈、平面镜使物像暗些,正确;
B、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体积越大,视野越暗。物镜由20×转换成40×时,视野变大、物像变大、亮度变小,错误;
C、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降,直到像清晰为止,错误;
D、目镜10×和物镜12.5×搭配时,放大125倍,是指物体的面积放大了125倍,错误。
故选:A。
10.某同学在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该操作的作用有(  )
①用吸水纸吸去过多的水,防止盖玻片漂浮
②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排出盖玻片下的气泡
③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让染色剂给细胞染色
A.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解答】解: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滴清水时,要注意水滴的大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故盖盖玻片时,为了避免标本中产生气泡,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的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染色时,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因此,①用吸水纸吸去过多的水,可防止盖玻片漂浮,②用吸水纸吸水,随着水的流动可以排出盖玻片下的气泡,③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让染色剂给细胞均匀染色,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1.如果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操作的第一步便是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B.在更换物镜之前,要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C.更换物镜之后,视野光线变亮,所以应该换用小光圈
D.如果更换物镜之后,物像模糊,可调节反光镜和粗准焦螺旋
【答案】B
【解答】解: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上下左右颠倒的倒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左下方,为了使物像能出现在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下方移动,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就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进入的光线越多,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因此,上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很明显的是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A、操作的第一步便是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故A错误。
B、在更换物镜之前,要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然后在更换高倍物镜。故B正确。
C、更换物镜之后,视野光线变暗,所以应该换用大光圈。故C错误。
D、如果更换物镜之后,物像模糊,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得物像清晰。故D错误。
故选:B。
12.如图所示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①为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B.植物体各部位细胞中一定都含有结构③
C.亲子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结构④
D.糖拌西红柿渗出的汁液来自于结构⑤
【答案】B
【解答】解:A、①是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和支持的作用,A正确。
B、植物体各部位细胞中不一定都含有③叶绿体,如根毛细胞内没有叶绿体,B错误。
C、④是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因此亲子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结构④细胞核,C正确。
D、⑤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在作糖拌西红柿时,加入糖并搅拌,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盘中的汁液增多了,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的⑤液泡中,D正确。
故选:B。
13.下列对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惊弓之鸟”体现的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小狗长成大狗说明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C.小麦结出种子体现的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蘑菇生长”、“种瓜得瓜”体现生物具有遗传的基本特征
【答案】A
【解答】解:A、“惊弓之鸟”体现了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正确。
B、小狗长成大狗,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错误。
C、小麦结出种子,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错误。
D、“蘑菇生长”说明生物能够生长;“种瓜得瓜”体现生物具有遗传的基本特征。错误。
故选:A。
14.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下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不仅能保护细胞,而且还能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B.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凉拌黄瓜”的盘里流出的液体主要来自细胞质
C.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还能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D.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答案】B
【解答】解:A、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正确。
B、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凉拌黄瓜”的盘里流出的液体主要来自液泡,B错误。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
D、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D正确。
故选:B。
15.如图所示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能够保护和支持细胞
B.②内的液体是细胞液
C.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D.④内的细胞质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答案】C
【解答】解:①是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物质的进出,A错误。
B、②是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B错误。
C、③是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C正确。
④是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D错误。
故选:C。
1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要经过以下几个操作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
①调节反光镜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④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⑤利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⑥将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①⑥②③⑤ C.②①③⑤④⑥ D.②①③⑥④⑤
【答案】B
【解答】解: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首先要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明亮的视野;其次是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撞坏玻片标本;然后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④①⑥②③⑤。
故选:B。
17.如图是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毛细胞图,则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放置状况是(  )
A. B.
C. D.
【答案】C
【解答】解:通过分析知道在显微镜下观察印有根毛细胞的玻片,看到的物像是应是它的放大的倒像。所谓倒像是将图片上下和左右都翻过来,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应看到的是C。
故选:C。
18.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答】解:图中①②没有螺纹为目镜,③④有螺纹为物镜,其中目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故图中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与物镜的组合是②③,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9.小童用显微镜观察正放的“上”字装片,看到的像是(  )
A. B. C. D.
【答案】D
【解答】解: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倒像。因此,显微镜观察正放的“上”字装片,看到的像是,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0.茶花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也是温州市的市花,除了优益的观赏价值以外,茶花还广泛应用于医药、美食和美容领域。根据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茶花酒醇厚清香,用酒精浸泡茶花,茶花的营养成分可进入酒精中得到茶花酒,具备美容养肤、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在茶花泡酒的过程中,酒精破坏了茶花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答案】B
【解答】解:细胞膜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对细胞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在茶花泡酒的过程中,酒精破坏了茶花细胞的细胞膜,使其失去了控制作用,导致茶花的营养成分进入到酒精中。
故选:B。
21.草原上,一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老鼠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A.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答案】B
【解答】解: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说明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选:B。
22.如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为(  )
①位于液泡的上方 ②位于液泡的下方 ③逆时针 ④顺时针。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D
【解答】解: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视野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而实际上,细胞中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上方;但细胞质的环流方向和实际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一致,视野中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为逆时针,而实际上,细胞中细胞质环流方向也是逆时针,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细胞和显微镜
考点一 生物的基本特征
1.2023年5月,台州沿海连续数晚出现罕见“蓝眼泪”。蓝眼泪是由于海水中的夜光藻细胞在夜晚受到扰动等刺激而发出蓝色苂光所形成的。上述现象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会进行繁殖 B.会进行生长发育
C.会进行新陈代谢 D.会对外界刺激有反应
2.以下出现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的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
A.“吉祥物”莲莲 B.“搬运工”机械狗
C.“歌唱家”音响 D.“绿化者”青草
3.生活在海洋中的乌贼遇到敌害时会喷出墨汁,把海水染黑,然后乘机逃走,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体(  )
A.生活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产生的废物
C.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D.能进行运动
4.MOSS是电影《流浪地球》中领航员空间站的人工智能AI机器人。下列各项中,能作为判断MOSS是否为生物的标准是(  )
A.是否耗能 B.能否运动 C.能否说话 D.能否生殖
考点二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5.索菲亚是由HYPERLINK香港的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开发的类人机器人,是历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一台机器人。它能完成类似于人类的一些活动,它不能完成的活动是(  )
A.新陈代谢
B.看家护院
C.运动
D.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6.小胖教学助手是进化者公司专为儿童设计的机器人,TA有可爱的企鹅型外观,大眼睛眨呀眨可爱极了,TA的智力水平和三到四岁孩子差不多,同时具备强大的语音交互功能,能根据主人要求自行走动,回答各种难题。TA还是孩子的忠实玩伴,专业的家庭教师,一位机器人管家。小胖机器人(  )
A.属于非生物 B.能生长与繁殖
C.具有应激性 D.能遗传与变异
7.一群学生在雨后的草叶上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点,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判断小点是生物的依据是(  )
A.能生长和繁殖 B.能呼吸
C.碰一下会缩成一团 D.体小且绿色
8.下列哪种现象与其他三种现象有本质的区别(  )
A.种子萌发 B.气球爆炸
C.向日葵向着太阳转 D.母马生小马
考点三 细胞学说
9.下列有关事实:①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②施旺发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③胡克通过显微镜发现细胞。按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③②①
10.细胞学说的提出,在结构上将纷繁复杂的生物世界统一起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C.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D.细胞不一定都来自于细胞
11.下列关于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并命名的
B.魏尔啸提出:一切细胞来自于细胞
C.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D.自然界的生物均是由细胞构成的
12.关于细胞学说,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细胞学说是19世纪40年代由德国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的
B.细胞学说是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事实材料和设想的基础上归纳提出的
C.细胞学说提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的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
考点四 植物细胞结构
13.开春的草莓酸甜可口,这些酸甜物质主要存在于草莓细胞中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核
14.我国是全世界首个实现人工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国家,植物细胞中的哪个结构也可以实现这个转化(  )
A.细胞核 B.叶绿体 C.液泡 D.细胞壁
15.如图,是某同学制作的细胞模型。他用大米和黑米表示细胞膜和细胞壁,用绿豆、黑豆、黄豆分别表示叶绿体、细胞核和液泡。该模型最可能表示哪一类生物的细胞(  )
A.动物 B.植物 C.细菌 D.真菌
16.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碘的浓度要高出许多倍,而海带细胞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一事实说明(  )
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B.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细胞质流动有加速物质交换的作用
D.叶绿体有吸收碘的作用
17.项目化学习小组观察到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甲表示热水温度与汤变红程度的关联。控制色素进出细胞的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是图乙中的(  )
A.1;70℃ B.2;70℃ C.3;60℃ D.4;70℃
18.将死亡的细胞浸泡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性染色剂(PI)中,细胞核会被染色,将活细胞浸泡其中,其细胞核不染色,但将PI注入活细胞中,细胞核会被染色,因此可将PI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其鉴别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和活细胞内细胞核所含的物质不同
B.活细胞的细胞壁能够阻止PI的进入
C.活细胞的细胞质能够分解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阻止PI的进入
19.下列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生物是(  )
A.捕蝇草 B.绿色的螳螂
C.野生灵芝 D.茶树菇
考点五 动物细胞结构
20.动物细胞的一般结构,由外向内排列正确的是(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
D.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
21.天宫课堂第一课中,在空间站荧光显微镜下,我们看见了一闪一闪跳动的心肌细胞,关于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可以无限长大
B.有些生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如草履虫
C.心肌细胞会生长和死亡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22.mRNA疫苗是一类正在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人在接种后,疫苗会进入人体细胞合成相应物质,起到免疫作用。mRNA疫苗进入人体细胞,首先要经过的细胞结构是(  )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壁
23.实验室中鉴别细胞死活,常用“染色排除法”。例如:用台盼蓝染色,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着色,从而判断细胞死活。该实验利用了活细胞中的哪种结构的特性或功能?(  )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核 D.液泡
24.如图①~④是课本上一些生物相关结构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③和④都属于植物细胞
B.图①和②的形态和功能虽然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
C.图①细胞形成的组织是含羞草叶子受触碰马上收拢的原因
D.图②与③的主要区别是③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②没有
考点六 显微镜的使用
25.小明双眼注视物镜,将镜筒从高处开始下降,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转换器 D.载玻片
26.如图所示为显微镜下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I转换成II,可能要进行下面5个操作步骤:①调节粗准焦螺旋;②调节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物镜转换器;⑤移动装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需进行①操作
B.③应该把小光圈调为大光圈
C.④应该把低倍镜换为高倍镜
D.⑤应该把装片向左移动
27.热爱生物学的小金制作并观察了蚕豆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如图是相关图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图一中①和⑤放大倍数的和
B.植物通过筛管运输的水分,是从图二中的③处散失到大气中的
C.图二中带黑边的圆圈是气泡,产生的原因是材料没有充分展开
D.图三中的②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28.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利用如图的自制显微镜发现了细胞。通过调节结构A,可把灯发出的光透过水球照在标本上。与如今的显微镜相比,结构A与水球在功能上相当于(  )
A.反光镜 B.转换器
C.细准焦螺旋 D.粗准焦螺旋
29.小明在课堂上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若对显微镜的结构④进行操作,他的目的是(  )
A.选择合适的放大倍数 B.调整物像的清晰度
C.改变视野的亮度 D.将物像置于视野中央
考点七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动植物细胞
30.在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从甲到丁的调节过程中,一定不需要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1.如图,小德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他换高倍物镜前后,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换高倍物镜前需将装片向左移动
B.换用高倍物镜时需转动物镜转换器
C.换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暗
D.换高倍物镜后若物像模糊不清,可调节细准焦螺旋
32.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乙,接下来的操作是(  )
A.移动装片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调节反光镜 D.转动物镜转换器
33.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操作中的4个步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②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①②④③
34.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部分操作,其中描述最不合理的是(  )
A.操作①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向下,眼睛注视物镜
B.操作②中,调节反光镜,使视野中出现一个较亮的圆形
C.操作③中,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1滴盐水
D.操作④中,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放下
35.下图是小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依次看到的视野,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由视野①到视野②的操作是将装片向右移动
B.由视野②到视野③的操作是转动转换器,将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C.由视野③到视野④的操作是调节粗准焦螺旋
D.在视野④中可以看到液泡结构
36.下列制作并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错误的是(  )
A.图①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B.图②稀碘液的作用是使细胞核染色
C.图③是利用反光镜进行对光
D.图④眼睛注视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是防止载玻片被压碎
37.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找到的清晰的细胞a,为了进一步看清该细胞的内部结构,小金直接转动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结果发现细胞a的像不见了。为完成实验的目的,紧接着他需要进行的合理操作是(  )
A.调节反光镜寻找细胞a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回低倍镜
C.调节细准焦螺旋
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38.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不符合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
A 刮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用冷开水漱口 防止口腔中食物碎屑干扰实验
B 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C 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绶慢盖下 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D 在盖玻片在四周滴加稀碘液 使染液浸润到标本,观察更清晰
A.A B.B C.C D.D
1.下列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  )
A.保护细胞
B.支持细胞
C.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
D.将细胞与环境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
2.使用目镜为10×,物镜为4×光学显微镜观察图形,视野如图。若将物镜也换为10×,则视野中的图像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3.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出现如图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
B.图乙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
C.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图丁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
4.小金利用水滴、放大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杯和可调支架等制作了一台“水滴显微镜”(如图甲)。通过调节支架高度,适当调整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可实现与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相似的成像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滴相当于光学显微镜结构中的物镜
B.上下调整支架的高度相当于调节图乙所示光学显微镜的②
C.若换用倍数较大的放大镜,视野中观到的细胞数目变多
D.调节标本、水滴和放大镜三者之间的距离能改变水滴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5.把动、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只有植物细胞不会涨破,是因为植物细胞有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  )
A.细胞膜 B.细胞壁 C.液泡 D.叶绿体
6.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
A.正在弹钢琴的“机器人”
B.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
C.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D.馒头上长出的“白毛”
7.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在明亮的视野中找到物后,为使物像更清晰,需要调节的结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新品种巨型稻,2021年11月在浙江龙泉迎来丰收,巨型稻平均高度2m,单穗粒数可达680粒,比普通稻多3倍,实现袁老“禾下乘凉梦”,为“饭碗牢牢掌握在中国自己的手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了的贡献。下列对巨型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株高大主要靠细胞壁的支持作用
B.巨型稻植株的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C.扎入土壤深处的根部细胞膜控制水分和养分吸收
D.巨型稻各种性状特征的控制中心是细胞质
9.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观察未染色的细胞时,为容易观察到清晰的细胞结构,选用小光圈、平面镜
B.物镜由20×转换成40×时,视野变大、物像变大、亮度变大
C.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像清晰为止
D.目镜10×和物镜12.5×搭配时,放大125倍,是指物体的面积放大到原来的125倍
10.某同学在制作洋葱鳞片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步骤,该操作的作用有(  )
①用吸水纸吸去过多的水,防止盖玻片漂浮
②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排出盖玻片下的气泡
③用吸水纸吸水,有利于让染色剂给细胞染色
A.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1.如果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操作的第一步便是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B.在更换物镜之前,要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C.更换物镜之后,视野光线变亮,所以应该换用小光圈
D.如果更换物镜之后,物像模糊,可调节反光镜和粗准焦螺旋
12.如图所示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①为细胞壁,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B.植物体各部位细胞中一定都含有结构③
C.亲子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结构④
D.糖拌西红柿渗出的汁液来自于结构⑤
13.下列对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惊弓之鸟”体现的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小狗长成大狗说明生物有变异的特性
C.小麦结出种子体现的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蘑菇生长”、“种瓜得瓜”体现生物具有遗传的基本特征
14.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下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不仅能保护细胞,而且还能控制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B.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凉拌黄瓜”的盘里流出的液体主要来自细胞质
C.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核还能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D.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15.如图所示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能够保护和支持细胞
B.②内的液体是细胞液
C.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D.④内的细胞质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1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要经过以下几个操作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
①调节反光镜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
④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⑤利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⑥将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
A.①②③④⑤⑥ B.④①⑥②③⑤ C.②①③⑤④⑥ D.②①③⑥④⑤
17.如图是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毛细胞图,则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放置状况是(  )
A. B.
C. D.
18.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小童用显微镜观察正放的“上”字装片,看到的像是(  )
A. B. C. D.
20.茶花是中国传统的观赏花卉,也是温州市的市花,除了优益的观赏价值以外,茶花还广泛应用于医药、美食和美容领域。根据信息回答下面小题:
茶花酒醇厚清香,用酒精浸泡茶花,茶花的营养成分可进入酒精中得到茶花酒,具备美容养肤、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在茶花泡酒的过程中,酒精破坏了茶花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1.草原上,一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老鼠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A.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22.如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为(  )
①位于液泡的上方 ②位于液泡的下方 ③逆时针 ④顺时针。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