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学案(含解析)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学案(含解析)2025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课标要求】
1.辨析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危害;
2.解析认识经由“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途径;
3.了解辩证否定观的实质;
4.体会认识不断深化的历程
【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理解辩证否定与辩证否定观。正确认识感性具体的含义和局限性,正确认识思维抽象的含义和环节,理解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关系。
2.公共参与:生活与学习中,自觉运用辩证否定观。积极思维、科学思维,实现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升华。
【命题预测】
命题常从生活逻辑的情境出发,重点考查辩证否定观和认识发展的历程。
【思维导图】
【必备知识】
考点一: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1.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含义
(1)肯定方面:是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它自身的方面。
(2)否定方面:是促使该事物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化为他事物的方面。
2.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辩证关系
(1)辩证关系:
①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
②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是对立的。(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就会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自己的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
③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又是统一的。(A.肯定中包含否定。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性的因素和否定性的因素,二者的对立与斗争必然使事物的发展进入自我否定阶段,并因自我否定而自我更新。B.否定中包含肯定。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矛盾斗争的结果并不是将矛盾双方消解为虚无,而是产生新的规定性。这种包含肯定的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2)要求:我们看待事物、解决问题就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则,就会陷于主观的、极端的思维方式,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3.辩证的否定的特点
①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②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肯定阶段来说,否定阶段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它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为丰富的内容,更能体现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4.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
①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
②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
③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即使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
考点二: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1.感性具体
(1)含义: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
(2)局限: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没有把握本质与现象相统一的事物整体,因而它对事物的认识还不完全。
2.思维抽象
(1)含义: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2)目的与内容:抽象,既可以从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部分,抽取事物某一方面质的规定性,也可以从事物个性中抽取某种共性,等等。
(3)思维抽象的环节:
①分离——思维抽象的起始环节,是暂时不考虑研究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各式各样的联系,而将其与其他对象分割开来、从与其他对象的联系中抽离出来。
②提纯——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是在思想中排除那些干扰人们认识的因素,以便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
③简略化——表述思维抽象结果的环节,是对单一状态下的认识事物的结果进行简要化处理,或对认识结果的一种简略表达。
④理想化——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
(4)思维抽象的局限性:①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②认识不能停留在思维抽象阶段。要在思想中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认识必须发展到思维具体。
3、思维具体
(1)含义: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特征(表现):它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表现为具有丰富内涵的科学概念。思维具体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起点。
(3)从思维抽象发展到思维具体的环节:
①起点: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上升起点。这样的起点应是某一认识领域里最简单、最基本的概念,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单位的反映。
②桥梁:随着认识的发展,起点中所包含的种种矛盾会逐一展现出来。这些一一展现出来的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也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
③终点:思维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通过各个上升环节,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最终完成的思维具体是飞跃的终点,它是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4、不同思维阶段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思维过程的这两个阶段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典型例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4月21日零时世界首套高清月球地质“写真集”在京正式亮相。这部世界首套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由我国科研团队绘制,主要基于嫦娥工程科学探测数据,是目前精度最高的全月地质“写真集”。
2024年中国“嫦娥工程”迎来20周年。2004年1月,中国探月工程正式启动,被命名为“嫦娥工程”,中国从技术、能力、科学上都做好了准备,参与到全世界第二次探月高潮。20年来,从给月球拍照片,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再到成功带回月壤,中国已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为人类月球探索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2018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发射“鹊桥”号中继星,解决了登陆月背的通讯难题。2019年,中国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2024年3月20日,更大、更复杂、寿命更长的“鹊桥二号”中继星在中国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展望未来,2030年,实现中国载人登月;2045年,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举头望明月,看到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在古人眼里,“嫦娥奔月”的故事既浪漫又大胆。今天,同样浪漫而大胆的中国探月计划,正在一步步将古代神话变为现实。
中华民族对太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结合材料,运用“推动认识发展”的知识对此加以阐述。
【对点训练】
知识点一: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某机构根据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肉蛋奶、蔬菜以及食糖、食用油消费量变化的统计数据得出:我国居民饮食消费逐渐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向“吃得健康”,营养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一认识过程( )
①运用了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
②是从否定到肯定再到否定的过程
③体观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
④在感性具体的基础上达到理性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练1-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1000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据其经济用途与体态、习性和内含物的不同,把药物分为16部,包括60类,使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丰富了本草学知识。这表明( )
①肯定比否定包含着更丰富的内容,是较高的环节
②要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对旧事物既肯定又否定
③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是对旧矛盾统一体的肯定与保留
④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了本草学知识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变式练1-2】下列对漫画《读书》(作者:程远)所体现的哲理理解正确的是( )
①“钻不出来”是对立,“钻出来”是统一
②从“钻不出来”到“钻出来”是辩证否定的过程
③从“钻不出来”到“钻出来”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读书的过程是连续性与渐进性、间断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知识点二: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写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这首诗的创作过程( )
①以概念为基本单元,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运用抽象思维,从思维具体发展到了思维抽象
③体现了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的形象思维
④呈现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变式练1-1】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关注和解放人”的价值追求,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传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的人民思想,深邃思考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百年实践,完整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 )
①就是从分离到提纯到简略化直至理想化的完整过程
②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具体再到思维抽象的过程
③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④是实践基础上用科学思维方法推动认识发展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变式练1-2】认识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从思维的不同层次和维度可以作不同的解读,从认识发展的历程角度看( )
①第一重境界是通过形象思维如实把握事物的现象
②第二重境界是在感性具体的指导下直觉事物的本质
③第三重境界是在分析基础上建构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
④这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深化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当堂达标】
1.一项针对22岁以下接受过CT检查人群的研究表明,儿童CT检查增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风险,研究者提醒儿科医生审慎考虑CT检查。有人据此得出了“做CT会使患癌风险增加”的结论。实际上,只要辐射剂量不超标,就不会给健康带来风险。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积极促成事物质变
②控制好事物变化的度,就能保持其特定的质
③通过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具有或然性
④思维抽象对事物的认识总是零散的、片面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之一——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以传统的园林、叠石为创意理念,集体育竞技、休闲健身、商业娱乐、文艺演出于一体,是多功能、综合性、生态型的甲级体育中心。该体育中心的设计建造者( )
①在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中更好地实现了创新
②把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独立性地思考问题
③运用联想思维,在触类旁通的探索中解决问题
④运用发散思维,在各种思路中寻求归一性答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1946年,他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研究,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这一科学理论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由此可见( )
①思维抽象是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
②感性具体为物理力学概念这一思维抽象提供了理论支撑
③物理力学理论的创立是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的
④物理力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洞察时与势、把握稳和进、明晰立和破,保持定力、站稳脚跟,坚定信心、务实前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在新的一年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行稳致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进”是“稳”的动力和方向,“进”要把握适度原则
②行稳方能致远,即行得稳则会走得远,因此要坚持稳中求进
③“破中有立,立中有破”,破是对旧机制、旧技术等旧事物的否定,对新机制、新技术等新事物的肯定
④没有真正实现“立”也就不能真正实现“破”,表明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制约着斗争性的形式和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初次见到大熊猫,人们头脑中会形成对大熊猫的认识,一般就是黑白体色、圆滚可爱。后来,通过进一步观察或查阅资料,人们会进一步了解其生活习性、栖息环境、进化繁殖等,从而获得对大熊猫全面、深刻的认识。从上述对大熊猫的认识过程上看( )
①对大熊猫的直观的整体表象是对其认识的起点
②对大熊猫感性具体的认识是零散和错误的认识
③从事物个性中抽取共性是思维抽象的唯一环节
④认识发展是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细数中国航天项目的高光时刻,脚踏实地的自主创新一次又一次让航天界的梦想成真:载人航天工程首次飞行,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中国首次实现空间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首次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多个“首次”反映出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 )
①把握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
②运用思维的概括性把握事物共同的表象特征
③正确认识了事物的阶段性特征,推动了实践创新
④经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第19届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以机器人的造型将运动的姿态与杭州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创新基因融为一体。“琮琮”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莲莲”名字源于西湖中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宸宸”名字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性建筑拱宸桥。亚运会吉祥物的形象设计( )
①运用创新思维融入科技元素传递体育精神
②运用抽象思维创造全新形象展现地方文化特色
③体现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④发挥思维能动性作用,实现了从思维具体到思维抽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4年,“嫦娥工程”迎来20周年。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再到嫦娥五号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中国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为人类月球探索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又开启了人类航天器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的征程。中国探月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事物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相统一的过程
②科学实验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
③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④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对于事物的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下图展现的是数学中通过思维抽象形成“交换”概念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出( )
第一级抽象 第二级抽象 第三级抽象
1+2=2+1 4+5=5+4 8×6=6×8 9×7=7×9 A+B=B+A A×B=B×A ARB=BRA
注:以自然数表示具体事物的量,得到自然数之间相加或相乘的“第一级抽象”;以A、B表示任一自然数,得到A与B之间相加或相乘的“第二级抽象”;以R表示相加或相乘关系,得到A与B关系的“第三级抽象”。
①感性具体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
②感性具体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
③思维抽象是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
④积累更多感性具体就可以上升到思维抽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在生活中人们发现玻璃棒与毛皮摩擦可以吸引纸屑、有电流的导线会使磁针发生偏转,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出现后,电磁理论更加系统,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利用电磁原理设计制造发动机,电磁波理论推动了无线电技术发展,人们生活发生新的变化。电磁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思维具体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
②把握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的辩证统一,有利于全面认识事物
③对认识对象的简略化表述,有利于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
④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食物观是“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一种观念。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传统粮食观中,食物主要是指粮食,而粮食又被片面理解为稻子、小麦等谷物主粮。现阶段,我国已实现从“吃不饱”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居民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人们逐渐认识到,食物的作用就是提供维持生物体运转的能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谷物是食物,蔬菜和肉蛋奶也是食物,甚至微生物、合成物质都可以成为食物。
大食物观视域下,粮食概念从狭义的谷物扩展至一切可食用的食物范畴,食物获取途径从耕地资源拓展到整个国土资源,食物开发领域延伸至山水林田湖草沙,最大限度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潜力。
从“粮食”到“食物”再到“大食物观”,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观念转变,也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观念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发展历程”的知识,谈谈你对“大食物观”发展过程的认识。
参考解析
【典型例题】
①坚持辩证否定观,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从给月球拍照片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带回月壤,到发射“鹊桥”号中继星,实现后续战略目标,既克服又保留,在航天探索实践中不断实现对太空认识的新突破。②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发展到思维具体,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我国从技术、能力、科学上都做好了准备,实施“嫦娥工程”20周年乃至以后,实现了我们对太空认识的深化与发展。③中国航天人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或者坚持用整体性、动态性思维)有序开展太空探索实践活动。
【分析】背景素材:2024年中国“嫦娥工程”迎来20周年
考点考查:推动认识发展等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可把握知识指向通过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定位。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20年来,从给月球拍照片,到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再到成功带回月壤,中国已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为人类月球探索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可联系教材知识坚持辩证否定观,深刻把握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②:2018年,中国科学家成功发射“鹊桥”号中继星,解决了登陆月背的通讯难题。2019年,中国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2024年3月20日,更大、更复杂、寿命更长的“鹊桥二号”中继星在中国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展望未来,2030年,实现中国载人登月;2045年,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举头望明月,看到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可联系教材知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发展到思维具体,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③:在古人眼里,“嫦娥奔月”的故事既浪漫又大胆。今天,同样浪漫而大胆的中国探月计划,正在一步步将古代神话变为现实→可联系教材知识中国航天人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或者坚持用整体性、动态性思维);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对点训练】
知识点一: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D【详解】①:该机构是根据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肉蛋奶、蔬菜以及食糖、食用油消费量变化的统计数据得出结论,这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而非完全归纳推理,①错误。②:这一认识过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未涉及辩证否定,且辩证否定应该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②错误。
③:该认识过程随着时间推移,根据消费数据的变化得出结论,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③正确。
④:先是对居民饮食消费有具体的了解,然后得出营养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结论,在感性具体的基础上达到了理性认识,④正确。故本题选D。
【变式练1-1】C【详解】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相对于肯定阶段来说,否定阶段是较后也是较高的环节,它包含着肯定,同时又具有比肯定更为丰富的内容,①表述错误。②: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对《神农本草经》分类法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使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这表明要坚持辩证否定的观点,对旧事物既肯定又否定,②符合题意。③: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③表述错误。④:据其经济用途与体态、习性和内含物的不同,把药物分为16部,包括60类,使分类体系更为科学化,丰富了本草学知识,这表明在分析与综合的对立统一中推动了本草学知识的发展,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变式练1-2】C【详解】①:“钻不出来”与“钻出来”是矛盾基本属性的体现,不能认为“钻不出来”是对立,“钻出来”是统一;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①错误。④:读书的过程是连续性与间断性、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④错误。②③:读书从“钻不出来”到“钻出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辩证否定的过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②③正确。故本题选C。
知识点二: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D【详解】①:这首诗的描写属于形象思维,能够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抽象思维以概念为基本单元,注重思维 表达的严谨性,①错误;②:“从思维具体发展到了思维抽象”这一说法不符合认识发展规律,应为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②错误;③④:这首诗的创作过程体现了以感觉、知觉和表象为基础的形象思维,呈现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
【变式练1-1】D【详解】①: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非简单提纯过程 , 而是基于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①错误。②:思维发展路径 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 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②错误。③: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体现了思维发展路径 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③正确。④: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实践基础上, 用科学思维方法推动认识不断发展的过程, 展现了深刻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④正确。故本题选D。
【变式练1-2】D【详解】①:“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属于形象思维,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直观认识,但不一定是如实把握事物的现象,①错误。②:“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对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思考,是对事物的抽象认识,属于思维抽象,②错误。③:“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在思维抽象的基础上,对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达到了思维具体,在分析基础上建构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③正确。④:认识的三重境界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深化过程,④正确。
故本题选D。
【当堂达标】
1.C【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要控制量变,而不是积极促成质变,①错误。
②③:有人根据一项针对22岁以下接受过CT检查人群的研究得出了“做CT会使患癌风险增加”的结论,实际上只要辐射剂量不超标,就不会给健康带来风险,说明控制好事物变化的度,就能保持其特定的质,通过不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具有或然性,②③正确。
④:思维抽象对事物的认识是零散的、片面的,但材料强调的是要控制量变,④与题意无关。
故本题选C。
2.B【详解】①③:以传统的园林、叠石为创意理念,集体育竞技、休闲健身、商业娱乐、文艺演出于一体,这样设计既肯定又否定,在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中更好地实现了创新,并运用了创新思维和联想思维,在触类旁通的探索中解决问题,①③符合题意。
②:把多视角的认识综合起来,整体性地思考问题,②错误。
④:在各种思路中寻求归一性答案属于聚合思维,而不是发散思维,④错误。
故本题选B。
3.B【详解】①④:钱学森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研究,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体现了思维抽象是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物理力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①④正确。②: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它并不能为思维抽象提供理论支撑,②错误。③:物理力学理论的创立是从感性具体开始的,③错误。故本题选B。
4.B【详解】①:2024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把握稳和进,说明“进”是“稳”的动力和方向,“进”要把握适度原则,①正确。②:行稳致远,表明“行稳”是“致远”的必要条件,“进”还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②错误。③: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破并不是对旧机制、旧技术等旧事物的全盘否定,③错误。④:先立后破,没有真正实现“立”也就不能真正实现“破”,表明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制约着斗争性的形式和程度,④正确。故本题选B。
5.D【详解】①:对大熊猫的直观的整体表象属于感性认识,是对其认识的起点,故①入选。②:对大熊猫感性具体的认识不一定是零散和错误的认识,感性具体是对事物整体的外部联系的反映,故②不选。③:思维抽象包括分离、提纯、简略化和理想化四个环节,故③不选。④:认识的发展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是一个“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故④入选。故本题选D。
6.A【详解】①③:多个“首次”反映出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说明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把握住了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有了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同时多个“首次”反映出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正确认识事物的阶段性特征,推动了实践创新,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运用思维的概括性把握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而不是表象特征,故②表述错误。
④: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发展历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7.B【详解】①③:吉祥物设计属于直观形象,三个吉祥物各有渊源,表明该设计以感性形象为思维的基本单元,运用的是形象思维,体现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通过联想、想象等创新思维反映认识对象,融入科技元素传递体育精神,①③符合题意。
②:吉祥物的设计主要运用的是形象思维,而非抽象思维,②不符合题意。
④:设计发挥了思维能动性作用,但认识发展的历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8.A【详解】①:从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再到嫦娥五号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中国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表明事物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相统一的过程,①正确。
②:科学实验是人类的基本实践活动形式之一,而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不是一种主观活动。故该观点不科学,②排除。
③:“中国顺利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体现了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嫦娥六号又开启了人类航天器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的征程”,体现了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③正确。④: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还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④错误。故本题选A。
9.C【详解】①:感性具体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①排除。
②:感性具体虽然是对事物整体的认识,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还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所以认识要向前发展,就需要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②正确。
③:材料中从“第一级抽象”到“第二级抽象”,再到“第三级抽象”的过程,可以看出思维抽象是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③正确。④:感性具体是思维抽象的前提,但并不是积累更多感性具体就可以上升到思维抽象,④排除。故本题选C。
10.A【详解】①:思维具体是指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事物具体整体的认识,是人们在思维中把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人们获得更加系统化的电磁理论并指导实践,体现了思维具体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①正确。
②:材料表明人们对电磁的认识过程不只是从感性具体中抽象共性,而且凭借思维抽象再现活生生的、内容丰富的具体事物,将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不断深化认识,获得关于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完整认识。这一过程表明把握思维抽象与思维具体的辩证统一,有利于全面认识事物,②正确。
③:提纯有利于在某种单一的状态下研究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和规律,而不是简略化,③错误。
④:随着认识的发展,起点中所包含的种种矛盾会逐一展现出来。这些一一展现出来的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也是思维从抽象逐步走向具体的桥梁。因此“起点中所包含的种种矛盾”是认识发展的环节,而不是任意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A。
11.①“大食物观”的发展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②传统粮食观中,认为食物仅指主粮,这是对食物整体的、表象的认识。②伴随实践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食物”的作用的本质,认识从感性具体发展到思维抽象阶段。③在此基础上,人们拓展了“食物”的外延、延伸了开发食物资源的途径和领域,形成了大食物观,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实现了对食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完成了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再现了“食物”多样性的统一。
【分析】背景素材:大食物观
考点考查:认识发展历程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对“大食物观”发展过程的认识,需要调用认识发展历程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运用“认识发展历程”的知识→可联系认识发展是一个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关键词②:在我国传统粮食观中,食物主要是指粮食,而粮食又被片面理解为稻子、小麦等谷物主粮→可联系对食物整体的、表象的认识。
关键词③:现阶段,我国已实现从“吃不饱”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居民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人们逐渐认识到,食物的作用就是提供维持生物体运转的能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谷物是食物,蔬菜和肉蛋奶也是食物,甚至微生物、合成物质都可以成为食物→可联系认识从感性具体发展到思维抽象阶段。关键词④:大食物观视域下,粮食概念从狭义的谷物扩展至一切可食用的食物范畴,食物获取途径从耕地资源拓展到整个国土资源,食物开发领域延伸至山水林田湖草沙,最大限度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潜力→可联系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实现了对食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完成了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再现了“食物”多样性的统一。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