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导学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导学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导学案)
内容导航
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及目的
预习导学 填预习单,梳理基础知识,强化基础概念
探究提升 探究问题,典例 + 训练,逐个击破重难点
体系构建 思维导图,强化整体感知,建立系统思维
分层训练 精选试题,分层强化训练,完成学习闭环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培养学生正确唯物史观。时空观念:了解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及早年的革命活动;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分析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含义。史料实证:通过史料的查找、收集、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历史解释:正确认识解释三民主义。家国情怀:通过让学生学习孙中山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从而树立为民族的复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设问1: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其早期革命活动有哪些?
1.个人简介:伟大的民主_______________孙中山,名文,号逸仙。曾称赞____________是“反清英雄第一人”。经历了从“医人”到“_______”,从主张改革变法到革命、推翻__________________统治的转变。
2.创建兴中会:1894年 11 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___________,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3.早期革命实践:1895 年,孙中山联络陆皓东等人准备在_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10 月,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活动二:同盟会
设问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其政治纲领是?具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
1.背景
①《______________》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②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___________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③华兴会和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
2.同盟会的成立:
①时间、地点:__________年、日本东京
②同盟会总理:孙中山
③政治纲领:_______________,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鞑虏:是指________________)
④机关刊物:《___________》
⑤地位: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__________________革命政党。
⑥影响:使全国__________________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活动三:三民主义
设问3:“三民主义”的提出概况是?其具体含义是什么?有局限性吗?有什么历史意义?
1.提出: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2.含义:
含义 局限
民族主义(民族革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_______________(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没明确广大劳动人民的权利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______________(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国民共享) 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意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活动一:革命先行者 洪秀全 医国 清政府专制 兴中会 广州
活动二:辛丑条约 章炳麟 1905 驱除鞑虏 满洲、清政府 民报 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
活动三:“民族”“民权”“民生”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指导思想
问题一:孙中山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答案】①创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②提出三民主义;③领导辛亥革命;④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⑤发动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⑥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国民党;⑦建立黄埔军校。
【解析】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创立了中国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又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组织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民报》上,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了辛亥革命的纲领。此后,他领导了多次反对清政府封建统治的武装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回国领导了辛亥革命,并组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辛亥革命后,他又发动了旨在反对北洋军阀的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时,孙中山号召全国保卫民主共和,发动了护国运动。在段祺瑞执政时期,他又发动了保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护法运动。但是由于革命党没有自己的军队,总是依靠一个军阀去打另一个军阀,这些运动都失败了。十月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孙中山认识到了革命党新出路。他改组了革命党,建立了新的国民党,并在国民党一大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提出了新三民主义,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创建了黄埔军校,计划建立革命力量自己的军队,为国民革命积蓄力量。1925年春,孙中山不幸逝世。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问题二:三民主义
【典例】报纸和杂志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以下是创刊于1905年11月26日的《民报》创刊词(部分)。其主要宣扬的思想是( )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业救国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三民主义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民报》创刊词(部分)”和“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奥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三民主义,D项正确;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著名主张,排除A项;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思潮,排除B项;
戊戌变法提出“君主立宪”的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
【知识点拨】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分别对应了中国同盟会十六字纲领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其中民权主义为核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变式练1-1】以下各项符合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涵义的是( )
A.建立民国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实现土地国有 D.解决中国贫富不均问题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权主义就是“创立民国”,”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即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A项正确;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排除B项;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士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排除CD项。选择A项。
【变式练1-2】从林则徐“睁眼看世界”到李鸿章“自强”求富”,再到后来康有为“变法图存”和孙中山“三民主义”。这些主张虽然一直在变化但其不变的核心是( )
A.争取人民解放 B.挽救民族危机
C.实现人民民主 D.打倒西方列强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中人物的主张都是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其核心都是挽救民族危机,B项正确;林则徐和李鸿章都是封建官员,其主张不符合人民解放和人民民主,排除AC项;题干人物都主张不同程度地了解和学习西方,打倒西方列强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总结感悟】-构建知识体系
【基础必练】
1.某外国历史著作写道:“1905年8月,经过10年零星的和不协作的行动之后,运动的各个山头都联合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反清组织,它变成了在以后几年间革命派所认为的真正夺权的工具。”材料中联合组成的“反清组织”是(  )
A.中国同盟会 B.华兴会 C.兴中会 D.中国国民党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1905年8月”“联合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反清组织“”革命派”及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故选A项;华兴会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团体,于1904年2月15日在湖南长沙正式成立,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兴中会是孙中山于1894年11月24日在夏威夷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史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亦是“中华民国”与亚洲历史最悠久的政党之一,其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的兴中会,而后依次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国民党及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经孙中山改组后改为现名,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2.下图呈现了一位伟大人物早年的革命历程。这位“伟大人物”是(  )
A.张之洞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图片信息“檀香山”“兴中会”“广州起义”“宣传革命”“在东京成立同盟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1894 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1895年组织广州起义,1896年,流亡海外宣传革命,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故选C项;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后期洋务派代表人物,创办了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排除A项;康有为是中国晚清到民国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宣传维新变法,领导了戊戌变法,排除B项;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宣传民主科学,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排除D项。
3.民国时期,主政河南的冯玉祥曾先后设置了自由县、平等县、博爱县和民权县四个模范县,其中博爱县和民权县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些县名的设置体现的时代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建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在当时的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中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影响,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并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把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作为革命目标,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 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故冯玉祥设置了自由县、平等县、博爱县和民权县四个模范县,反映了当时的时代思想是三民主义,故选C项;“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变法维新与戊戌变法有关,排除B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D项。
4.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如:中山路、中山大学、中山陵、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南极洲的中山站等,下列属于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有 (  )
①创立中国同盟会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新文化运动 ④建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孙中山推动下,1905年8月,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诞生,故①正确;1911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故②正确;领导新文化运动的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不是孙中山,故③错误;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5.孙中山在1904年写道:“……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这体现了孙中山正在形成的革命思想是(  )
A.实业救国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联俄联共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孙中山主张用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想要建立民主共和制的国家,故选B项;实业救国是张謇的思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平均地权思想,材料强调的是推翻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建立民国,排除C项;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不是在1904年,排除D项。
6.下图所示对联赞颂的人物是(  )
A.近代禁毒的先驱者 B.太平天国的建立者
C.公车上书的发起者 D.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故选D项;近代禁毒的先驱者是林则徐,虎门销烟,与对联内容不符,排除A项;太平天国的建立者是洪秀全,他领导太平天国运动,与对联内容不符,排除B项;公车上书的发起者是康有为,他领导了戊戌变法,与对联内容不符,排除C项。
【素养提升】
1.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进步书籍报刊纷纷涌现(如下图)他们宣传的主流思想应当是(  )
A.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B.维新变法的思想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D.反封建礼教思想
【答案】C
【解析】据图示邹容《革命军》、陈天华《猛回头》《警示钟》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图示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故选C项;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是李大钊,与图示人物无关,排除A项;维新变法的思想传播是在19世纪,排除B项;图示主要和革命思想有关,未提及反封建礼教,排除D项。
2.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到,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这表明孙中山(  )
A.提倡发展社会主义 B.关注民生问题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D.主张民主共和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孙中山关注“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这是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导致的社会贫富分化问题,可以表明孙中山关注民生问题,结合所学可知,无论是旧三民主义还是新三民主义,都包括民生主义,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工商业发达导致的社会贫富分化问题,无法得出孙中山提倡发展社会主义和明确反对帝国主义的结论,排除A项和C项;孙中山主张民主共和,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3.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由此可见,他(  )
时间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事件 成立兴中会 成立中国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A.使近代中国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B.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C.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D.结束了近代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
【答案】C
【解析】据“成立兴中会、成立中国同盟会、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动二次革命”可知,“他”是孙中山,其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故选C项;《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陷入了空前的危机,排除A项;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排除B项;北伐战争基本结束了近代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依然存在军阀混战局面,排除D项。
4.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清政府) D.少数民族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其中民族主义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故选C项;据所学可知,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推翻清政府,实现民主共和为目标,它明确要推翻的是清政府,不是西方列强,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满清贵族建立的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所以“驱除鞑虏”中的““鞑虏”不是指满族人民,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满清贵族建立的清王朝的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所以“驱除鞑虏”中的““鞑虏”也不是指少数民族,排除D项。
5.1905年,有一群中国人喊出了如下宣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对这一宣言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宣言出自《临时约法》 B.应该是同盟会政治纲领
C.体现了民族独立的愿望 D.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05年”,结合所学可知,《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是191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A项;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确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政治纲领,排除B项;“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意思是中国人的中国,外国不得干涉,体现了民族独立的愿望,排除C项;宣言内容有利于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表述正确,排除D项。
6.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以崇高的人格深受中国人的敬仰,他是中国禁毒第一人,他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伟大的民族英雄。
材料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他建设西北,抬棺西征,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他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材料三:“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他在黄海海战中以身殉国,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
材料四:“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认为“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他矢志为变法献身,被称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
材料五:“首创中华唤万民,推翻帝制历艰辛。鞠躬尽瘁兴华夏,天下为公励后人。”他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哪一壮举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在维护中国领土主权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
(3)材料三、四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
(4)材料五中的“他”指的是谁?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这些“中国脊梁”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
(1)“他”:林则徐;
壮举:虎门销烟。
(2)“他”:左宗棠;
贡献:收复新疆。
(3)“他”:邓世昌;谭嗣同。
(4)“他”:孙中山;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5)品质: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心系民众;宁死不屈;不怕牺牲。
【解析】
(1)“他”:根据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林则徐的诗句。
壮举:根据材料一“他是中国禁毒第一人,他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伟大的民族英雄”并结合所学可知,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出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他”和贡献:根据材料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首诗颂扬的是清代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因此人物是左宗棠,贡献是收复新疆。
(3)“他”:根据材料三“黄海海战”并结合所学可知,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担任护航任务,在黄海大东沟遭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为国捐躯。“他”:根据材料四“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并结合所学可知,1898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并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不肯逃走,甘愿为变法牺牲。不久,谭嗣同被捕,在狱中墙上,他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几天后,谭嗣同等六人被押赴刑场,慷慨就义。
(4)“他”:根据材料五“推翻帝制”并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指导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5)品质: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这些精神可从爱国、牺牲、奉献等精神品质分析,如热爱祖国;忧国忧民;心系民众;宁死不屈;不怕牺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导学案)
内容导航
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及目的
预习导学 填预习单,梳理基础知识,强化基础概念
探究提升 探究问题,典例 + 训练,逐个击破重难点
体系构建 思维导图,强化整体感知,建立系统思维
分层训练 精选试题,分层强化训练,完成学习闭环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培养学生正确唯物史观。时空观念:了解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历程及早年的革命活动;理解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和作用;分析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含义。史料实证:通过史料的查找、收集、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历史解释:正确认识解释三民主义。家国情怀:通过让学生学习孙中山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不懈奋斗的精神,从而树立为民族的复兴而矢志努力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设问1: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其早期革命活动有哪些?
1.个人简介:伟大的民主_______________孙中山,名文,号逸仙。曾称赞____________是“反清英雄第一人”。经历了从“医人”到“_______”,从主张改革变法到革命、推翻__________________统治的转变。
2.创建兴中会:1894年 11 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___________,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3.早期革命实践:1895 年,孙中山联络陆皓东等人准备在_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10 月,起义消息泄露,陆皓东等人被捕牺牲,起义失败。
活动二:同盟会
设问2: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其政治纲领是?具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
1.背景
①《______________》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
②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___________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③华兴会和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
2.同盟会的成立:
①时间、地点:__________年、日本东京
②同盟会总理:孙中山
③政治纲领:_______________,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鞑虏:是指________________)
④机关刊物:《___________》
⑤地位: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__________________革命政党。
⑥影响:使全国__________________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活动三:三民主义
设问3:“三民主义”的提出概况是?其具体含义是什么?有局限性吗?有什么历史意义?
1.提出: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2.含义:
含义 局限
民族主义(民族革命)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王朝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_______________(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没明确广大劳动人民的权利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______________(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国民共享) 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3.意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一:孙中山的历史功绩有哪些?
【答案】①创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②提出三民主义;③领导辛亥革命;④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⑤发动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运动;⑥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国民党;⑦建立黄埔军校。
问题二:三民主义
【典例】报纸和杂志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以下是创刊于1905年11月26日的《民报》创刊词(部分)。其主要宣扬的思想是( )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实业救国 C.实行君主立宪制 D.三民主义
【知识点拨】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分别对应了中国同盟会十六字纲领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其中民权主义为核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变式练1-1】以下各项符合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涵义的是( )
A.建立民国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实现土地国有 D.解决中国贫富不均问题
【变式练1-2】从林则徐“睁眼看世界”到李鸿章“自强”求富”,再到后来康有为“变法图存”和孙中山“三民主义”。这些主张虽然一直在变化但其不变的核心是( )
A.争取人民解放 B.挽救民族危机
C.实现人民民主 D.打倒西方列强
【总结感悟】-构建知识体系
【基础必练】
1.某外国历史著作写道:“1905年8月,经过10年零星的和不协作的行动之后,运动的各个山头都联合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反清组织,它变成了在以后几年间革命派所认为的真正夺权的工具。”材料中联合组成的“反清组织”是(  )
A.中国同盟会 B.华兴会 C.兴中会 D.中国国民党
2.下图呈现了一位伟大人物早年的革命历程。这位“伟大人物”是(  )
A.张之洞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
3.民国时期,主政河南的冯玉祥曾先后设置了自由县、平等县、博爱县和民权县四个模范县,其中博爱县和民权县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些县名的设置体现的时代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4.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馆。如:中山路、中山大学、中山陵、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南极洲的中山站等,下列属于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有 (  )
①创立中国同盟会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领导新文化运动 ④建立中华民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孙中山在1904年写道:“……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这体现了孙中山正在形成的革命思想是(  )
A.实业救国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联俄联共
6.下图所示对联赞颂的人物是(  )
A.近代禁毒的先驱者 B.太平天国的建立者
C.公车上书的发起者 D.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素养提升】
1.历史进入20世纪,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进步书籍报刊纷纷涌现(如下图)他们宣传的主流思想应当是(  )
A.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B.维新变法的思想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D.反封建礼教思想
2.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到,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这表明孙中山(  )
A.提倡发展社会主义 B.关注民生问题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D.主张民主共和
3.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由此可见,他(  )
时间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
事件 成立兴中会 成立中国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
A.使近代中国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B.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
C.有力地推动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D.结束了近代军阀混战割据的局面
4.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里“鞑虏”指的是(  )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
C.满清贵族(清政府) D.少数民族
5.1905年,有一群中国人喊出了如下宣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对这一宣言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宣言出自《临时约法》 B.应该是同盟会政治纲领
C.体现了民族独立的愿望 D.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6.每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以崇高的人格深受中国人的敬仰,他是中国禁毒第一人,他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伟大的民族英雄。
材料二:“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他建设西北,抬棺西征,维护了中国的领土主权,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他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
材料三:“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他在黄海海战中以身殉国,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
材料四:“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认为“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他矢志为变法献身,被称为“中国为国流血第一士”
材料五:“首创中华唤万民,推翻帝制历艰辛。鞠躬尽瘁兴华夏,天下为公励后人。”他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的哪一壮举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在维护中国领土主权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
(3)材料三、四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
(4)材料五中的“他”指的是谁?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这些“中国脊梁”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