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学与练(统编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
内容导航
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及目的
预习导学 填预习单,梳理基础知识,强化基础概念
探究提升 探究问题,典例 + 训练,逐个击破重难点
体系构建 思维导图,强化整体感知,建立系统思维
分层训练 精选试题,分层强化训练,完成学习闭环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 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2. 通过了解民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唯物史观:初步认识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与中国近代社会状况的关联。时空观念:绘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折线图。史料实证:解读史料,知道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具体变化,了解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历史解释: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受挫的根本原因。家国情怀:通过了解近代中国的习俗,能够让学生尊重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认识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激发学生对社会进步和时代潮流的探究热情,加深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使学生认识中国只有融入世界,与国际接轨,才能赢得生存与发展,从而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念。
活动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设问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为何出现“短暂的春天”?其发展有何特征?
1.产生:19世纪_____________年代(洋务运动时期),_____________产生。(私人办厂)
2.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_____________、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__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_____________,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________”道路。_____________
3.“短暂的春天”
(1)原因
①内因:_____________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②外因:_____________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_____________”,发展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曲折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_____________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5.夹缝中挣扎: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外,民族工业还遭到_____________的摧残,内忧外患,严重阻碍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出现了_____________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6.主要特征: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_____________。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_____________,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活动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设问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哪些方面的变化?有何特点?
1.交通出行: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_____________、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相继传入中国。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_____方式和生活方式。
2.社会习俗:辛亥革命的影响
时期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剪辫 男子剃发留辫 强令男子_____________
放足 女子缠足 劝禁女子缠足
礼节 跪拜礼 鞠躬、握手礼
称谓 “_____________”“大人” “先生”,体现出_____________的新风尚
服饰 满族旗袍、马褂 改良旗袍、_____________等
3.生活方式: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_____________,出现了_____________的趋向。
4.变化特点: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_____________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②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_____________的特征。
【参考答案】
活动一:六七十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开办工厂 张謇 大生纱厂 实业救国 辛亥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 短暂的春天 纺织业 面粉业 帝国主义 官僚资本主义 荣氏兄弟 落后 轻工业 不平衡
活动二:火车 生产 剪掉辫子 老爷 自由平等 中山装 开放 崇洋逐新 不平衡 西北各省 多元发展
问题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答案】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解析】
自然经济的解体:列强侵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外商企业的刺激:外商企业的丰厚利润刺激了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自办厂。
洋务运动的诱导: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问题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答案】
【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20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总结感悟】-构建知识体系
【基础必练】
1.某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张謇的人物传记。下列所拟传记标题恰当的是( )
A.“反清英雄第一人” B.革命先行者
C.中国近代铁路之父 D.状元实业家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D项正确;孙中山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孙中山早年从医人转为医国,从变法改革到投向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革命的先行者,排除B项;1909年10月2日,京张铁路在南口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这条铁路是以詹天佑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工人,用自己的技术力量,由中国筹款,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因此,詹天佑被誉为“中国近代铁路之父”,排除C项。故选D项。
2.清末民初,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 )
A.大生纱厂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道路,A项正确;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都是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兴办的民用企业,排除BCD项;故选A项。
3.1905年一份上送清廷的奏折中主张“北京至张家口之铁路,应归中国造办,外国人不得干预”。将这一主张最终付诸实践的重要人物是( )
A.詹天佑 B.梁启超 C.李鸿章 D.侯德榜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05年,清政府决定自主修筑京张铁路。西方工程师们抱着观望与嘲笑的态度,讥调说:“中国造此路之工程师尚未诞生。” 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是中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之一。在修建京张铁路时,他精心勘测、设计、施工,不仅提前竣工,而且实现了“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的既定目标,A项正确;梁启超是维新变法运动代表人物,排除B项;李鸿章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排除C项;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排除D项。故选A项。
4.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是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辛亥革命后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原因是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迅速发展的良机,进入了“黄金时代”,A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萎缩,排除BC选项;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排除D项。故选A项。
5.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
A.《定军山》 B.《渔光曲》 C.《歌女红牡丹》 D.《马路天使》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C项正确;《定军山》是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排除A项;《渔光曲》拍摄于1934年,是第一部获奖影片,排除B项;《马路天使》拍摄于1937年,是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压轴之作,排除D项。故选C项。
6.下列行为违反了民国规定的是( )
A.见面时行跪拜礼 B.两人见面提手问好
C.两人见面互相称先生 D.禁止缠足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呼,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见面时行跪拜礼不属于民国规定,A项符合题意;两人见面提手问好、 两人见面互相称先生、 禁止缠足都属于民国规定,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素养提升】
1.下图所示为1893—1920年机器设备进口在整个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当时的中国( )
A.民族工业生产能力有所发展 B.轻重工业失衡局面得以改变
C.日益成为列强的消费品市场 D.对外贸易逆差局面日益扩大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下图所示为1893—1920年机器设备进口在整个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机器设备进口总值比重持续上升,表明中国民族工业使用机器情况增加,机器的使用反映出民族工业生产能力有所发展,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了中国进口机器的情况,未反映中国轻工业和重工业的生产比重问题,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3—1920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数额比较,不能得出中国对外贸易是否为逆差,排除D项。故选A项。
2.1869年——1894年,中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50多家,平均每年设厂1.42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1万元。1895年——1900年,新办民族工业总数100家,平均每年设厂.7家,每年新增资本750万元。促使民族工业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通商口岸设厂的渲染 B.戊戌变法措施的实践
C.民间设厂限制的放松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895年——1900年,新办民族工业总数100家,平均每年设厂.7家,每年新增资本750万元”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项正确;甲午战后允许列强在华设厂,属于客观原因,排除A项;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并未产生实质性影响,排除B项;民间设厂限制的放松属于清政府的政策,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3.1904年,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的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此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表明近代中国( )
A.收回了领海主权 B.加强了海军建设
C.彻底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 D.意识到开发海洋和保卫海洋权益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划定捕鱼区的目的是保护近海的本国自主权,维护海洋权益,D项正确;清政府时期,未收回领海主权,与历史事实不符,排除A项;划定捕鱼区与强化海军建设无联系,排除B项;“彻底”一词表述的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
4.“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据材料可知当时( )
A.文明结婚开始出现 B.自由婚姻得到普遍认可
C.政府推动文明结婚 D.传统婚俗受到明显冲击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绪和宣统统治时期,西方新式婚姻盛行,反映了传统婚俗受到明显冲击,D项正确;鸦片战后,新式婚姻就开始在通商口岸流行,因此这里“开始出现”说法错误,排除A项;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虽然当时出现自由婚姻,但并不代表“自由婚姻得到普遍认可”,排除B项;题干“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说明当时新式婚姻比较流行,但无法得出是不是政府推动,排除C项。故选D项。
5.史学家博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下表显示了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博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B.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C.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对比可以看出,他在北京用于衣食住宿的消费比例降低,用于文化、娱乐等精神需求的消费比例上升,这表明其到北京后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仅凭一个人的消费水平无法得出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排除B项;材料并未对比北京与成都的商业,无法得知其发展不平衡,排除C项;仅凭一个人的消费水平无法得出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排除D项。故选A项。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泥亦名水门汀或士敏土,皆英文Cement之译音也,故又名洋灰。”19世纪60年代,我国水泥多为国外进口。为减少因进口水泥造成的白银外流,开平矿务局报请李鸿章批准,于1887年建成唐山细绵土厂。但当时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用船从广东香山运到唐山,生产成本很高,加上管理经验不足,此后该厂产权几经转手,最后被外国人掌控。1906年,袁世凯令周学熙收回细绵土厂,改名“启新洋灰公司”。1912年王锡彤接手天津启新洋灰公司后,到1919年,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水泥厂,在国内所销售的水泥占全国总量的92.2%。
——周迎春《社会大变革背景下近代内陆士绅比较研究》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时局动荡、风云变幻的岁月,启新公司的发展却蒸蒸日上,这其中“洋灰玉”--玉锡形功不可没。他管理启新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把创办实业与爱国结合起来,办实业是为了教国,“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数。”启新联合国内企业定价反倾销,抵制外商侵占中国财富,防止中国的利益均为外人所得。受传统儒学义利之辨的影响,玉锡形在追逐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照顾到公司职工的利益,工人享有较高的工资待遇。
——曲世侠《玉锡彤与启新洋灰公司》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启新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据材料二,说一说王锡彤经营启新成功的经验,
(3)综上所述,启新公司的发展历史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案】(1)原材料成本高;国人管理经验不足;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斥管控,
(2)诚信爱国;团结其他企业共同抵制外商;工人的支持。
(3)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坚守内心,团结合作,就能取得成功。
【解析】(1)困难:从“但当时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用船从广东香山运到唐山,生产成本很高,加上管理经验不足,此后该厂产权几经转手,最后被外国人掌控”可知,启新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原材料成本高、国人管理经验不足、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斥管控等。
(2)经验:从“他管理启新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把创办实业与爱国结合起来,办实业是为了救国"可知,王锡彤经营启新成功的经验是:诚信爱国。从“启新联合国内企业定价反倾销,抵制外商侵占中国财富,防止中国的利益均为外人所得"可知,王锡彤经营启新成功的经验是:团结其他企业共同抵制外商。从“王锡彤在追逐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照顾到公司职工的利益,工人享有较高的工资待遇”可知,王锡彤经营启新成功的经验是:照顾职工的利益,得到工人的支持。(3)启示: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从坚守初心、团结合作等方面进行叙述,言之有理即可,如: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能够坚守内心,团结合作,就能取得成功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
内容导航
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及目的
预习导学 填预习单,梳理基础知识,强化基础概念
探究提升 探究问题,典例 + 训练,逐个击破重难点
体系构建 思维导图,强化整体感知,建立系统思维
分层训练 精选试题,分层强化训练,完成学习闭环
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2.通过了解民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唯物史观:初步认识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与中国近代社会状况的关联。时空观念:绘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折线图。史料实证:解读史料,知道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具体变化,了解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历史解释:分析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受挫的根本原因。家国情怀:通过了解近代中国的习俗,能够让学生尊重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学生认识科技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激发学生对社会进步和时代潮流的探究热情,加深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使学生认识中国只有融入世界,与国际接轨,才能赢得生存与发展,从而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念。
活动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设问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为何出现“短暂的春天”?其发展有何特征?
1.产生:19世纪_____________年代(洋务运动时期),_____________产生。(私人办厂)
2.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_____________、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__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_____________,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________”道路。
3.“短暂的春天”
(1)原因
①内因:_____________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②外因:_____________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_____________”,发展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曲折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_____________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5.夹缝中挣扎: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外,民族工业还遭到_____________的摧残,内忧外患,严重阻碍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出现了_____________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6.主要特征: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_____________。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_____________,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活动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设问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出现了哪些方面的变化?有何特点?
1.交通出行: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_____________、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相继传入中国。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_____________方式和生活方式。
2.社会习俗:辛亥革命的影响
时期 辛亥革命前 辛亥革命后
剪辫 男子剃发留辫 强令男子_____________
放足 女子缠足 劝禁女子缠足
礼节 跪拜礼 鞠躬、握手礼
称谓 “_____________”“大人” “先生”,体现出_____________的新风尚
服饰 满族旗袍、马褂 改良旗袍、_____________等
3.生活方式: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_____________,出现了_____________的趋向。
4.变化特点: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_____________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②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_____________的特征。
问题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答案】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问题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答案】
【总结感悟】-构建知识体系
【基础必练】
1.某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张謇的人物传记。下列所拟传记标题恰当的是( )
A.“反清英雄第一人” B.革命先行者
C.中国近代铁路之父 D.状元实业家
2.清末民初,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 )
A.大生纱厂 B.轮船招商局 C.汉阳铁厂 D.湖北织布局
3.1905年一份上送清廷的奏折中主张“北京至张家口之铁路,应归中国造办,外国人不得干预”。将这一主张最终付诸实践的重要人物是( )
A.詹天佑 B.梁启超 C.李鸿章 D.侯德榜
4.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是在(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辛亥革命后
5.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
A.《定军山》 B.《渔光曲》 C.《歌女红牡丹》 D.《马路天使》
6.下列行为违反了民国规定的是( )
A.见面时行跪拜礼 B.两人见面提手问好
C.两人见面互相称先生 D.禁止缠足
【素养提升】
1.下图所示为1893—1920年机器设备进口在整个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当时的中国( )
A.民族工业生产能力有所发展 B.轻重工业失衡局面得以改变
C.日益成为列强的消费品市场 D.对外贸易逆差局面日益扩大
2.1869年——1894年,中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50多家,平均每年设厂1.42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1万元。1895年——1900年,新办民族工业总数100家,平均每年设厂.7家,每年新增资本750万元。促使民族工业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通商口岸设厂的渲染 B.戊戌变法措施的实践
C.民间设厂限制的放松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3.1904年,张謇上书商部提出划定捕鱼区的建议,并区别近海和远洋,主张“以内外渔界,定新旧渔业行渔范围”,保护中国近海“本国自主之权”。此后清政府绘制了《江海渔界全图》。这表明近代中国( )
A.收回了领海主权 B.加强了海军建设
C.彻底遏制了列强对渔业资源的掠夺 D.意识到开发海洋和保卫海洋权益
4.“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内地亦渐行之。礼堂所备证书,由证婚人宣读,介绍人、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据材料可知当时( )
A.文明结婚开始出现 B.自由婚姻得到普遍认可
C.政府推动文明结婚 D.传统婚俗受到明显冲击
5.史学家博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下表显示了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博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B.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C.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水泥亦名水门汀或士敏土,皆英文Cement之译音也,故又名洋灰。”19世纪60年代,我国水泥多为国外进口。为减少因进口水泥造成的白银外流,开平矿务局报请李鸿章批准,于1887年建成唐山细绵土厂。但当时生产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用船从广东香山运到唐山,生产成本很高,加上管理经验不足,此后该厂产权几经转手,最后被外国人掌控。1906年,袁世凯令周学熙收回细绵土厂,改名“启新洋灰公司”。1912年王锡彤接手天津启新洋灰公司后,到1919年,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水泥厂,在国内所销售的水泥占全国总量的92.2%。
——周迎春《社会大变革背景下近代内陆士绅比较研究》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时局动荡、风云变幻的岁月,启新公司的发展却蒸蒸日上,这其中“洋灰玉”--玉锡形功不可没。他管理启新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把创办实业与爱国结合起来,办实业是为了教国,“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数。”启新联合国内企业定价反倾销,抵制外商侵占中国财富,防止中国的利益均为外人所得。受传统儒学义利之辨的影响,玉锡形在追逐公司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照顾到公司职工的利益,工人享有较高的工资待遇。
——曲世侠《玉锡彤与启新洋灰公司》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启新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2)据材料二,说一说王锡彤经营启新成功的经验。
(3)综上所述,启新公司的发展历史给你怎样的启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