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课件(共18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课题1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1课时)课件(共18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课题 1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 1 课时)
新课导入
① 人吹气球——鼓起来。
证明空气
存在的例子
③ 扁的密封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密封袋鼓起,双手挤压时有压力。
② 把空杯子倒扣在水里——杯子里没有进水。
④ 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有风。
⑤ 给车胎打气——鼓起来。
  交流分享
  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你能捕捉你身边的
空气吗?根据你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有哪些办法能证明空气确实存在?
新课导入
思路一:利用物理性质的差异
将空气进行降温,利用二者沸点不同,使其中一种气体
变为液态/固态,分离后再恢复常温,分别测量体积。
思路二:利用化学性质的差异
寻找一种物质,只与空气中的一种成分发生化学反应,
将气体消耗完全,测量气体减少的体积。
  交流分享
  你可能已经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如何通过实验测量它
们的含量呢?结合所学,说说你的思路。
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性质差异
新知探究
  空气的组成
  1.化学史:二百多年前,法国化
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
的成分。
  2.实验方法及原理:在密闭容器
中给少量汞连续加热 12 天,使其与氧
气反应,生成氧化汞固体,产生气压
差,液体倒吸。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示意图
汞 + 氧气 氧化汞
Hg O2 HgO
加热
银白色
液体
无色、
无臭气体
红色
粉末
新知探究
  空气的组成
  3.实验现象:银白色液态汞变成红
色粉末,汞槽里液体上升 。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示意图
汞 + 氧气 氧化汞
Hg O2 HgO
加热
银白色
液体
红色
粉末
无色、
无臭气体
新知探究
  空气的组成
  4.实验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
组成 。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示意图
汞 + 氧气 氧化汞
Hg O2 HgO
加热
银白色
液体
红色
粉末
无色、
无臭气体
气体 体积分数(近似值)
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 0.03%
新知探究
  空气的组成
  5.实验反思:
  ① 本实验对耗氧药品有什么要求?
  A.物质在空气中反应时只消耗氧气;
  B.反应后的生成物是固体/液体
   (几乎不占空间,误差小)。
  ② 本实验对所用装置有什么要求?
  气密性要好。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示意图
汞 + 氧气 氧化汞
Hg O2 HgO
加热
银白色
液体
红色
粉末
无色、
无臭气体
新知探究
  空气的组成
  5.实验反思:
  ③ 本实验如何“看见”氧气体积?
  利用化学反应充分消耗掉装置内的
氧气,使装置内的压强与大气压形成压
强差,使汞液面上升,通过上升的汞的
体积“看见”被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④ 本实验为什么做了 12 天?
  确保氧气被消耗完。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示意图
汞 + 氧气 氧化汞
Hg O2 HgO
加热
银白色
液体
红色
粉末
无色、
无臭气体
红色
固体
无色、
无臭气体
白色
固体
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点燃
实验探究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示意图
带胶塞的
弯导管
备选仪器
盛有水
的烧杯
带胶塞的
直角导管
水槽
铁架台
酒精灯
集气瓶
燃烧匙
试管
  实验设计
  根据资料卡片,仿照拉瓦锡实验,用
备选仪器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探究
  实验测定
序号 实验操作 观察和思考
1 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 用记号将集气瓶内液面上 方空间划分为 5 等份 向集气瓶内装入少量水的作用?
2 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插入集气瓶中,塞好胶塞 瓶内出现什么现象?
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什么物质?
3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怎样解释?
吸收生成的白烟,同时起到降温的作用。
红磷燃烧,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氧气。
实验探究
解释: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压强小于外界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因为消耗氧气的体积等于进入瓶中水的体积,故最终水面处于“ 1 ”刻度处,说明进入瓶中的水占原有空气体积的 ,即氧气占瓶中空气体积的 。
  实验记录
现象:烧杯中的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最终水面处于“ 1 ”刻度处。
  利用过量的红磷在有限空间中燃烧,只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固
体,恢复到室温后瓶内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通过观察集气瓶中
进水多少,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固体 + O2   固体
点燃
实验探究
红色
固体
白色
固体
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点燃
无色、
无臭气体
  实验原理
红磷燃烧测定氧气含量
现象
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
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空气总体积的
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
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一定体积的空气
(密闭体系)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消耗氧气的物质要过量
燃烧的红磷要迅速插入集气瓶
弹簧夹要夹紧
装置不能漏气
能“看见”
氧气的消耗
氧气消耗完全
相同点
  思考讨论
  对比拉瓦锡实验和红磷燃烧测定氧气含量的实验,说说哪些因素对
实验的测量结果有影响。
课堂活动
气体 体积分数(近似值)
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4%
二氧化碳 0.03%
其他气体 0.03%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各自保持各自的性质)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等。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可以
用化学式表示的。如:氧气(O2)、氮气(N2)等。
  交流分享
  说说你还知道空气中有哪些成分。
课堂活动
  科技前沿
课堂练习
  1.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达尔文   C.拉瓦锡    D.牛顿
  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78% 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五氧化二磷
  C.澄清的石灰水        D.矿泉水
C
A
B
课后任务
  思考并分组交流讨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方法还有哪些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