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2课时)课件(共14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2课时)课件(共14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第 2 课时)
知识回顾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试剂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基本操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观察角度:反应前后物质性质的变化
实验编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 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
新物质生成
(2) 固态的石蜡 白色固体石蜡变成无色液体 液态的石蜡 无
(4) 颗粒状大理石、 无色稀盐酸液体 试管中产生无色气泡, 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气体等 有
获取证据
得出结论
新课导入
  观察思考
  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
径。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常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获取证据,通过分析
和推理得出结论。以实验 1-1 为例:
设计实施实验
新知探究
  科学探究的环节
  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形成假设、设计并实施实验、获取证
据、分析解释数据、形成结论、反思评价等要素。
问题和假设
获取证据
分析推理
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
阶段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或解释
点燃前
燃烧时
熄灭后
对石蜡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
基于证据,经过分析推理,得出可靠结论(如变化中体现的性质)
实验探究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
阶段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或解释
点燃前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闻一闻气味
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 放入水中,观察
蜡烛是白色固体,
有轻微气味
轻易切下;
蜡烛是白色固体,
有轻微气味
石蜡漂浮在水面
石蜡硬度较低;
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实验探究
  点燃前
物理性质
阶段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或解释
燃烧时 点燃蜡烛,仔细观察燃着的部分,观察火焰附近石蜡的变化
蜡烛燃烧;
石蜡具有可燃性;
化学变化(蜡烛燃烧)过程中也会伴随着物理变化(石蜡熔化)
石蜡的熔点较低
火焰附近的石蜡熔化
实验探究
  燃烧时
阶段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或解释
燃烧时 观察蜡烛火焰分层
蜡烛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
火焰三层亮度不同
实验探究
外焰
内焰
焰心
  燃烧时
阶段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或解释
燃烧时 取一个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蜡烛燃烧生成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干燥烧杯
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
  资料: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可验证二氧化碳存在。
利用证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推断,得出结论(生成二氧化碳)
实验探究
  燃烧时
阶段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或解释
熄灭后 熄灭蜡烛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蜡烛重新燃烧
白烟具有可燃性
产生白烟
实验探究
  熄灭后
阶段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或解释
点燃前 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闻一闻气味 蜡烛是白色固体, 有轻微气味 蜡烛是白色固体,
有轻微气味
  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观察 轻易切下; 石蜡漂浮在水面 石蜡硬度较低;
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燃烧时   点燃蜡烛,仔细观察燃着的部分,观察火焰附近石蜡的变化 蜡烛燃烧; 火焰附近的石蜡熔化 石蜡具有可燃性;
石蜡的熔点较低
  观察蜡烛火焰分层 火焰三层亮度不同; 外焰亮度最高 蜡烛火焰分三层:
外焰、内焰、焰心
  取一个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白雾 蜡烛燃烧生成水
  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熄灭后   熄灭蜡烛,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熄灭后产生白烟, 蜡烛重新燃烧 白烟具有可燃性
课堂小结
物质性质
变化
产物
认真完成实验报告是探究的保障
保证实验目的—
操作—现象—结论
的一致性
基于现象,经过推理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对物质在变化前、中、后的现象进行记录
关注物质变化
的过程
拓展提升
  科学探究思维
课堂练习
  1.在“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实验方
案设计”的是( )。
B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可能是石蜡蒸气
B 如何证明蜡烛燃烧后产生水? 取一个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C 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什么? 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D 蜡烛火焰哪层亮度最高? 外焰亮度最高
课后任务
  回忆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并举例说明,你关注了蜡烛及其燃烧
产物的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观察到的变化中,哪些属于物理变化,
哪些属于化学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