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课件(共15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课件(共15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 1 分子和原子(第 1 课时)
新课导入
  问题 1:对于“物质可分”,你是怎样理解的?
同学 A
同学 B
同学 C
同学 D
请你用图示画出水的三态,以及二氧化碳、氧气的微观构成。
  问题 2:你认为哪些宏观现象导致古人提出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新知探究
闻到花香
质量、体
积都很小
不断运动
有间隔
微粒
物质
湿衣服晾干
气体易压缩
新知探究
  问题 2:你认为哪些宏观现象导致古人提出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资料: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观测到的构成物质的微粒。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某种有机物
分子(I)和银原子(II)的图像
I
II
通过移走硅原子形成的文字
新知探究
  问题 2:你认为哪些宏观现象导致古人提出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尝试用微粒的特征解释下列现象。
酒精为什么会减少?
26.39
26.04
归纳小结
分析概括构成物质的微粒与物质的变化、性质的关系。
质量、体
积都很小
不断运动
有间隔
微粒
(分子)
物质
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特征

实验探究
  问题 3: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后分为两瓶,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倒
入澄清石灰水。你能预测一下实验操作所对应的实验现象吗?
  问题 3: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后分为两瓶,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倒
入澄清石灰水。你能预测一下实验操作所对应的实验现象吗?
画出混合前后瓶内气体的微观示意图。
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问题 3: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后分为两瓶,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倒
入澄清石灰水。你能预测一下实验操作所对应的实验现象吗?
通过上述实验,你对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有什么新的认识?
归纳小结
  问题 3:氧气和二氧化碳混合后分为两瓶,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倒
入澄清石灰水。你能预测一下实验操作所对应的实验现象吗?
通过上述实验,你对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有什么新的认识?
物质
分子
质量、体积
都很小
不断运动
有间隔
保持物质化学性
质的最小粒子
归纳总结
分析分子与物质类别和性质的关系,推测其与物质变化的关系。
物质
分子
质量、体积
都很小
不断运动
有间隔
保持物质化学性
质的最小粒子
物理变化:分子特征
化学变化:?
变化
物理性质:分子聚集体
化学性质:单个分子
性质
纯净物:同种分子
混合物:多种分子
分类
同学 D
同学 C
课后任务
  问题 4:你认为哪位同学绘制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示意图更科学准确?能否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构成不同物质分子的微粒种类及名称?
物质
分子
质量、体积
都很小
不断运动
有间隔
保持物质化学性
质的最小粒子
物理变化:分子特征
化学变化:?
变化
物理性质:分子聚集体
化学性质:单个分子
性质
纯净物:同种分子
混合物:多种分子
分类
同学 D
同学 C
  1.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
D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春天的公园里,花香芬芳迷人 分子很小
B 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分子的体积受热膨胀
D 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分子间有间隔
课堂练习
  2.用下图装置进行有关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开始后,将胶头
滴管中的氨水挤入试管中。
  (1)实验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设计图 1、图 2 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1 图 2
喷有酚酞溶液的纸
证明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
课堂练习
花由白变红
  3.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氢分子 B.氧原子 C.水分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4.下列微观示意图表示纯净物的是( )。
C
AD
课堂练习
A B C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