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2.教材内容:本框内容分为两目:第一目 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主要阐述了近代中国没落的历史背景,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无数仁人志士的艰辛探索反复证实: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必须另辟新路。第二目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 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党的历史地位、党开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及其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历史意义。3.教材地位:本框内容承接第一课,简要讲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的实践过程,即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找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成功建立新中国的过程,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为后续中国发展道路的开辟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二、学情分析1.起步点:学生经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从史实的角度较为详细的了解了19世纪中后期工业大潮中的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和中国人民各种形式和途径的英勇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内战、土地改革及新中国的成立有所了解;高一的学生也初步具备了对史实进行分析、辨别的能力、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2.困惑点:本课内容较少讲述史实细节,但用了两目就从概括的讲述了新民主主革命的背景、任务、道路、简要过程和结果及意义。较之初中历史与社会,政治内容相对抽象,尤其是课本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时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个需要学生在对比和发展中深刻理解。3.发展点:基于具体史实再现、整理、分析和比较,学生能够理解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三、教学目标1.必备知识目标:近代中国悲怆的历程和先辈们各种为复兴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任务、简要过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四个阶段)、中国革命的必经步骤、新中国成立的重大历史意义。2.关键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已有的史实基础和搜集到的史实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分享、表达,学生能够增强信息搜索和整合能力,语言表达和应用写作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等。3.学科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对历史上仁人志士探索的不同的复兴路进行比较研究,深刻认同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而树立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2)科学精神:通过不同复兴路的比较,及革命先辈感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艰辛和坚持,学生能用辩证思维与历史思维独立思考,以建设性批判的态度,回应社会转型的复杂变化,有所作为;在全球视野下,针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表现强大的文化理解力。(3)法治意识:通过回顾历史上中国经受的多种不平等条约的形成,学生能深刻感受国家之间和平共处中遵循国际法的重要。也能有与时俱进改进具体法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意识。(4)公共参与:能够剖析旧中国落后的根源,理解共产党艰辛的建国史,在内心埋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信念,并转化为深刻而有序的行动。4.核心价值目标: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够坚定爱国情怀,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有责任担当和奋斗精神。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只有共产党才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教学难点: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教法学法:1.教法:讲授法、对话法、讨论法2.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六、课前准备(一)学生准备:1.通读全文,对近代中国悲怆的历程和先辈们各种为复兴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历史任务、历程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有初步的了解;2.自主搜集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实资料,建议观看《觉醒年代》等有革命教育意义的影视资料(二)教师准备:1.理清课堂内容脉络,选择恰当情境,搜集史料,做好课件。2.初步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导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教学素材 2021年3月18日开始,两张辛丑年对比的照片在网上热传。在1901年辛丑年,包括美国在内的列强强迫中国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在2021年辛丑年,中方在高层战略对话中正告美国:“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这无疑是120年来国际局势、尤其是中国国际地位发生深刻变化的缩影。 问:是谁领导了中国发生了这样深刻的变化?教师活动及要求 肃整课堂纪律。 用深情而抑扬顿挫的语言说出素材,特别是突出比对的话语。 提问,留白,听学生回答后追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领导中国发生这样深刻的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以“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议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始研究。学生活动 集中思绪,进入课堂状态,听、思考并回答提问。时间安排 2分钟设计意图 深刻比对,开门见山,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议题和课题。学生活动问题预估 问题浅显,学生回答积极性和情绪有待调动。教师课堂调适预案 综合运用语调语气,创造令人稍有兴奋的氛围参与回答,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肯定的评价。过渡:我们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然而,近代中国却经历了一段悲怆的历程。教学环节 子议题一:悲怆——近代中国的沦落教学素材教师活动及要求 展示照片,请学生讲讲《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鼓励学生回顾历史知识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指导性评价,对积极性、正确内容和清晰的表述作肯定,也诚恳指出其中不足(包括内容和表达表现),并引导后续学生发言质量提高。 追问:(1)近代中国为什么会沦落?(2)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什么?为什么?学生活动 回顾近代中国沦落的史实,讲解两个条约的历史影响。 对同学的表达作适当评价和补充。 对比近代以来,中西方经济的发展状况时间安排 8分钟设计意图 一、研究学习文本内容 1.近代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仍然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2.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理性思维。 三、师生对话,提升学生表达逻辑和能力。 四、回顾悲怆的历史,增强对现实社会制度和道路及领导力量的认同。学生活动问题预估 对两大条约的具体内容和历史影响记忆不够清晰。 对近代同时期中西方发展情况比对不明了。 发言主动性、准确性和清晰度有待提升。教师课堂调适预案 资料准备:《南京条约》开始,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加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和掠夺, 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引导学生回忆第一和二次工业革命(政治转型)的时间内容和意义,并对同期的中国政治体制和经济状况比对。得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落后必将挨打。环节议题小结 近代中国为什么会陷入悲怆的历程?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生产力发展,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乃至国家上层建筑的更新,而我国却在自大中日趋没落,封建专制不求革新自强,所以,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落后了,再加上列强的侵略,中国逐步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过渡: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开始了可歌可泣的斗争。教学环节 子议题二 探索——可歌可泣的斗争教学素材 带着问题看视频:《监狱里校长和种花家兔子的对话》 1.边看边记录下你最感兴趣的关键词 2.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哪些力量进行了哪些探索? 3.近代各种力量救亡图存探索结果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教师活动及要求 组织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 学生视频看完后,教师巡视各讨论组,关注学生研究参与状况和答案可能及问题可能。 及时简要记录学生答案,并对学生回答进行鼓励和导向性评价。引导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整理学生答案向文本靠拢分析。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素养。学生活动 看视频、记录关键信息、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代表发言、评价补充、在课本相应位置作重点标记和记录等。时间安排 视频4分钟,讨论5分钟,发言5并整理分钟左右。设计意图 通过吸引学生而信息丰富的视频材料突破部分重难点 1.近代中国人民各种尝试和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没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1)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 3.新民主主义革命 (1)背景: A: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可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B: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C: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有了主心骨。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3)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经历的四个阶段: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有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量和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二、通过比较分析,学生能提高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认同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并且能用历史唯物的方法看待各种探索的得失。学生活动问题预估 记录文本匆忙零散,联系史实研究需要时间。 对于各条道路的比较尤其是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比较缺乏足够的史实理解。 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准确性需要辅助教师课堂调适预案 1.及时在巡视小组时发现问题并在学生回答问题环节前加以必要的鼓励和引导。2.迅速记录学生答案主题词,并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和引导。3.学生回答环节结束后,对所有的主题词进行辨别整合引领。环节议题小结 对比各种对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探索,可歌可泣之处在哪里?这些可歌可泣的先辈给我们什么启发? 勇气、视野、道路和坚持,最终成功。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充分重视人的力量,积极提高人的素质,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群众...过渡:新中国的成立,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用鲜血乃至生命换来的,听,有人在战壕里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教学环节 子议题三 胜利——穿越时空的对话教学素材 音乐缓缓响起,一封来自先烈的信展现出来。旁边展示一副战士的背影图。 请同学们从中国革命的过程和结果、新中国发展的成果、取得这些成果的原因等方面与先辈们写一封回信,谈一谈你的心里话。教师活动及要求 播放信件和音乐,吸引学生思考。 请学生再次注意课本24-25页的内容,并把内容和自己的想法结合起来领会并表达。 学生听的时候,教师环视教室,学生写的时候,教师巡视辅导及适当选择。学生活动 1.听音乐读信。2.看教材24-25页,选择性的结合自己的内心,给先烈简要回一封信。3.主动发言,把自己的回信读出来。时间安排 8分钟左右。设计意图 落实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相关文本,告诉先烈中国革命经过两个步骤取得了成功,在前后两个时代比对中突出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中国革命分两个步骤 (1)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2)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3)两个步骤的关系:新民主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3.以毛泽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功绩: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学生活动问题预估 学生从信中获取信息的速度、准确度和全面程度有限 学生运用课本内容进行回信的恰当程度有限 学生写和读需要较多时间教师课堂调适预案 学生写的时候相机个别辅导。 对学生写和读进行适当评价。环节议题小结 救亡图存的胜利来之不易,同学们知道在各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 科学的指导思想,正确的革命道路,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初心和方法...教学环节 总结提升教师活动 同学们,今天的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大家还有哪些疑惑?请稍加回顾整理。 (总结)我们回顾了近代中国的悲怆历程,研究了各种力量救亡图存的方案和结果,引导学生一起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救中国? 老师从今天大家有责任由担当的表现中,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国家和社会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同学们,加油!学生活动 回顾、整理、齐答时间安排 3-5分钟设计意图 整体回顾,总结提升。八、板书设计: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悲怆——近代中国的沦落1.近代中国沦落的原因2.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二)探索——可歌可泣的斗争1.近代各种救亡图存的道路探索2.资本主义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走不通(1)帝国主义(2)中国封建势力(3)中国民族资产阶级3.新民主主义革命(1)背景(2)主心骨(3)道路(4)四个阶段(5)性质(6)“新”在哪里(三)胜利——穿越时空的对话1.中国革命分两步走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