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3张PPT)走进化学世界专题01考点串讲目录CONTENTS01020304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常见仪器的识别及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05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思 维 导 图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走进科学探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概念和本质区别常见变化的判断概念和性质的判断变化、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常用仪器仪器的识别仪器的正确使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科学探究的步骤试剂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装置的连接玻璃仪器的洗涤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考 点 梳 理考点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类型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概念 其他物质的变化 其他物质的变化判断依据 ___________ 伴随现象 常伴随发光、放热、 、 等现象 物质 发生变化,可能有发光、放热等现象实例联系 ①在物理变化中, 化学变化;②在化学变化中, 伴随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铁钉弯曲、水果榨汁、汽油挥发、雪糕融化、茶杯破碎、干冰升华等铁生锈、酒精燃烧、食物腐烂、粮食酿酒、光合作用等生成没有生成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状态、形状、大小、位置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不一定发生一定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考 点 梳 理考点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①有新物质生成;②有能量的变化;③发生物理变化;2.化学变化不一定有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明显现象。例: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氧气由无色气体变成蓝色液体;烧开水时,气体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变小,从水中的逸出;海水晒盐有晶体析出;以上都是物理变化。3.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由燃烧引起的爆炸是化学变化,单纯由压强增大引起的爆炸是物理变化。例:火药爆炸、烟花爆竹爆炸是化学变化;锅炉爆炸、车胎爆炸、气球爆炸均是物理变化;二、特别提醒典 例 精 讲考点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典例01-1】【古书籍中记载的变化】 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B.有明显现象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或沉淀C【典例01-2】【成语中的变化】下列成语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星火燎原 C.积土成山 D.沙里淘金B举 一 反 三考点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演练01-2】【生活中的常见变化】常见的下列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汽油挥发,锅炉爆炸,糯米酿酒B.钢铁生锈,植物腐烂,动植物的新陈代谢C.牛奶变酸,干冰升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金属导电,花生长霉,海水蒸发【演练01-1】【古诗词中的变化】中华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古诗词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蜡炬成灰泪始干 B.清明时节雨纷纷C.飞流直下三千尺 D.两岸猿声啼不住AB举 一 反 三考点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演练01-4】【工艺流程中的变化】某校的社团活动中学生自制豆腐,下列制作流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黄豆洗净 B.磨豆制浆 C.燃柴煮浆 D.点卤凝固C【演练01-3】【古书籍中记载的变化】 《礼记》记载中国秦代酿酒古法:“秫稻必齐……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上述步骤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秫稻必齐——备好优质粮食 B.水泉必香——选择优良水质C.陶器必良——挑选精良容器 D.火齐必得——适宜温度下发酵D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考 点 梳 理考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概念 物质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 表现出来的性质判断依据 通过 才能表现出来性质内容 颜色、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__________ 等 根据物质的化学变化判断其化学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稳定性、酸碱性、毒性、腐蚀性等。举例 铁是银白色固体等 纸能燃烧等本质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 才能表现出来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化学变化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化学变化直接由感官感知的;用仪器测量的;根据实验数据记录的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考 点 梳 理考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 .物质的性质受外界条件影响,在描述物质性质时注明条件。如液体沸点受大气压影响;氧气在液态和固态时的颜色为淡蓝色。二、特别提醒2.有些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3.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一定是物理性质。考 点 梳 理考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三、变化与性质的判断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区别 描述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过程。 描述物质的 。联系 性质是变化的内因,变化是性质的表现;性质 变化,变化 性质。 表述用词 有表示的 词语,如:在、了、已经 ; 有表示的 词语,如:挥发 有表示的 词语。如:能、可以、易、会、难、不能、不可以 、不易、不会等,或者有“是……”、“具有……”等说法。变化、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属性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用途体现决定体现决定决定体现时态过程能力或属性典 例 精 讲考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典例02-2】【用途反应性质】 金可制成金箔,拉成金丝,说明金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B【典例02-1】【物质性质的判断】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蜡烛能燃烧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C.水通电可以发生分解 D.氧气是一种不易溶于水的气体D举一反三考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演练02-2】【物质变化过程中体现的性质】山西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收藏了许多革命文物,有草鞋、彩陶罐、石雕方砚、木板漆画等,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与物质化学性质有关的是A.编织草鞋 B.烧制陶罐 C.雕刻石器 D.锯断木板B【演练02-1】【根据材料的使用场景推测物质性质】神舟飞船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飞船上用到一种与智能手机屏幕相同的材料——硅酸铝玻璃,以便于观察飞船外的情况。下列有关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耐高温 B.见光易分解 C.不易与氧气反应 D.透光性好D举一反三考点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演练02-3】【性质与变化的判断】下列描述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红磷是暗红色的,具有可燃性B.活性炭具有多孔结构,能吸附色素C.酒精是无色液体,露置于空气中挥发D.氧气降温液化,液氧具有助燃性D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3考 点 梳 理考点03 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易燃气体 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图标举例 氢气、 甲烷等 镁粉、 红磷等 白磷等 火药等 浓硫酸、氢氧化钠等 水银等一、认识常用的危险化学品标志爆炸品腐蚀品剧毒品考 点 梳 理考点03 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二、常见的实验仪器1.反应容器间接加热(垫陶土网)烧杯圆底烧瓶锥形瓶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直接加热考 点 梳 理考点03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二、常见的实验仪器2.储存容器(不能加热)盛气体盛固体盛液体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大量液体)滴瓶(少量液体)考 点 梳 理考点03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二、常见的实验仪器3.取用仪器药匙镊子胶头滴管考 点 梳 理考点03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二、常见的实验仪器4.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坩埚钳用于夹持试管防止烧损和腐蚀夹取蒸发皿、坩埚(或夹取热的固体)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考 点 梳 理考点03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二、常见的实验仪器5. 计量仪器(不能加热)量筒托盘天平量取液体体积仰视会导致读数______俯视会导致读数______偏高偏低左物右码药品放称量纸上精确度0.1g考 点 梳 理考点03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二、常见的实验仪器6.加液器(不能加热)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用作加液器和组装过滤器无旋塞有旋塞便于添加液体可控制反应速率考 点 梳 理考点03 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二、常见的实验仪器7.其他仪器陶土网水槽三脚架试管架酒精灯橡皮塞及导管玻璃棒试管刷典 例 精 讲考点03 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典例03-1】【仪器的用途】下表是初中化学实验室部分常用仪器,其对应用途有误的是C选项 A B C D仪器名称 量筒 酒精灯 滴瓶 漏斗用途 量取液体的体积 用于物质或仪器的加热 用于盛放液体或作反应容器 可作加液器或制作过滤器【演练03-1】【仪器使用及注意点】下列常见化学仪器的主要用途及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用作少量物质的溶解或反应容器,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防止炸裂B.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体积,可直接加热,但不能作反应容器C.集气瓶: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不能加热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举一反三考点03 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B举一反三考点03 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演练03-2】【仪器使用及注意点】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安全和成功。请将图中仪器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2)取用粉末状试剂时一般选用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4)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beaf举一反三考点03 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演练03-2】【仪器使用及注意点】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安全和成功。请将图中仪器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 ;(6)用于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 ;(7)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的是_________。icj举一反三考点03 常见仪器的识别和使用【演练03-3】【仪器识别】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错误的是( )CB.试管夹C.蒸发皿D.坩埚钳A.长颈漏斗4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考 点 梳 理考点0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化学试剂取用规则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②不要将鼻孔凑到瓶口闻药品气味;③不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①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②未指明用量时,取用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剩余药品处理原则(三不一要)①不能放回原瓶(防止试剂被污染);②不要随意丢弃(防止造成浪费或腐蚀);③不要拿出实验室(以免造成意外伤害);④要放入指定的容器。节约原则(最少量原则)安全原则考 点 梳 理考点0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化学试剂的取用粉末 _________ 一斜二送三直立 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和试管壁上块状固体、金属颗粒 _____ 一横二放三慢竖 以免_________称量固体试剂 托盘天平 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片;左盘药品右盘砝码。 易潮解或具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物砝位置相反,则用砝码减去游码。打破容器1.固体试剂的取用镊子纸槽、药匙考 点 梳 理考点0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二、化学试剂的取用大量取用 (倾倒法) 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口挨口、缓慢倒、靠一靠、放原处; 瓶塞倒放防止 ;标签向手心,防止。定量取用 (量取法) 量筒平放,视线与液体 保持水平 俯视读数比真实值大,仰视读数比真实值小。“羊(仰) 小虎(俯)大”少量取用 (滴加法) 一悬二垂三滴 先排空再吸液;取液后的滴管不要平放或倒置;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于容器口的正上方;用过后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2.液体试剂的取用俯视仰视正确读数读数<实际值读数>实际值凹液面的最低处污染药品腐蚀标签考 点 梳 理考点0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三、物质的加热给固体加热给液体加热试管的外壁 不能有水,以免炸裂;试管夹(或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从管底套上和取下;先预热,后对准试剂加热;热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与桌面成45度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他人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考 点 梳 理考点0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四、仪器装置的连接1.仪器的连接玻璃管与橡胶塞玻璃管与乳胶管容器与橡胶塞先用水润湿导管口,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先用水润湿导管口,稍用力把玻璃管插入乳胶管将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面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考 点 梳 理考点0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四、仪器装置的连接2.气密性的检查简易装置(升温法)带长颈漏斗的(液面差法)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再用手紧握试管;一段时间后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关闭弹簧夹;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使漏斗中液面高于容器中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不变,即形成稳定的液面差,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考 点 梳 理考点0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五、玻璃仪器的洗涤洗涤方法洗净标准放置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倒掉,连洗几次;若有不易洗掉的物质,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用力不能过猛。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洗净后,试管倒插在试管架上;玻璃棒和滴管放在干净的烧杯中。典 例 精 讲考点0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典例04-1】【给物质加热】小明用试管作实验,实验不同,试管口的朝向也不同(如图)。小明正确的做法是 ( )C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如图①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如图③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如图④D.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先如图④再如图③最后如图①典 例 精 讲考点0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典例04-2】【操作正误判断】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CA.取用块状固体B.点燃酒精灯C.闻药品气味D.塞紧橡胶塞【演练04-1】【规范操作方法】规范的操作方法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保证。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举一反三考点0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A.加热液体B.连接导管C.检查气密性D.塞紧胶塞B【演练04-2】【实验操作先后顺序】范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热烧杯中的液体时,先垫上石棉网,再加热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口插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D.加热试管时,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举一反三考点0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A【演练04-3】【装置气密性检查】下列一些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中错误的是( )举一反三考点0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BB.C.D.A.【演练04-4】【仪器的洗涤】下列关于仪器的洗涤,说法正确的是( )A.热的试管直接放入冷水中冲洗B.用力上下抽动试管内的试管刷C.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则表示仪器洗净D.使用滴瓶上的滴管滴加试剂后,立即用清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举一反三考点04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C5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考 点 梳 理考点05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一、点燃前实验探究步骤 图示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嗅其气味 蜡烛是白色、圆柱状的固体,无气味,烛芯为棉线、外部为石蜡 蜡烛由石蜡和棉线制成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观察 易切,石蜡浮在水面上,在水中不溶解 石蜡质软、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物理性质)考 点 梳 理考点05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二、燃烧时实验探究步骤 图示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观察火焰附近石蜡的状态变化,观察火焰 石蜡从烛芯向四周逐渐熔化;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内层最暗。 石蜡的熔点较低火焰从外到里分别为外焰、内焰、焰心分别取干燥的烧杯罩和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有水珠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石蜡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文字表达式:考 点 梳 理考点05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三、熄灭后实验探究步骤 图示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熄灭蜡烛; 用燃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有白烟产生; 蜡烛重新燃烧 白烟具有可燃性;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后的固体小颗粒典 例 精 讲考点05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典例05-1】【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在“点燃蜡烛”的活动与探究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只发生化学变化,无物理变化B.产生火焰并放出热量C.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D.玻璃管另一端出现白烟A【演练05-1】【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一边燃烧,一边熔化,产生“烛泪”B.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外层最亮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可能被点燃举一反三考点05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D【演练05-2】【科学探究】化学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开展以下探究:【探究一】蜡烛燃烧的燃烧产物。(1)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水的实验步骤和现象是 。(2)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和现象是 。举一反三考点05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探究二】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有明亮的火焰,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却没有火焰。【查阅资料】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铁 1535 2750 约1800钠 97.8 883 约1400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变浑浊(3)如图所示,将导管一端伸入蜡烛火焰的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4)由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据表中石蜡、铁的数据对比分析,你认为物质燃烧时,能产生火焰的条件是。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举一反三考点05 观察与描述蜡烛及其燃烧气态沸点气态沸点低于燃烧时温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