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节 《共享文化福祉》课件+教案+素材-【川民版】《家庭·社会·法治》7-8年级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第三节 《共享文化福祉》课件+教案+素材-【川民版】《家庭·社会·法治》7-8年级

资源简介

(共85张PPT)
第三节
共享文化福祉
(川民版)七至八年级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板书设计
04
知识拓展
课后作业
08
教学目标
通过课堂讨论和博物馆参观,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提升文化素养和历史认知。
01
02
03
04
参与非遗项目打卡和博物馆参观活动,感受文化传承的魅力,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通过参与传统文化类节目和社区活动,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认同感。
推进全民阅读和健身活动,养成良好的读书和锻炼习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
文化既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直接关系民生福祉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党中央始终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福祉。
探究新知
发现自己的兴趣
疑有所思
2024年“五一”假期,四川省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积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为春末夏初的巴蜀大地增添一抹亮色。
探究新知
想一想
1、你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
(1)丰富课余生活: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各种活动,让我的课余时间更加充实,多了许多学习和娱乐的机会。
(2)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参加艺术展览和音乐会,我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
(3)增强历史知识:参观博物馆和历史遗址,让我对四川省的历史和文化有 了更深的了解,这有助于我的历史学习。
(4)丰富假期体验:假期中的文化活动,如读书会、手工艺制作等,让我的假期生活既有趣又有意义。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爱上博物馆
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博物馆热”。线下打卡展览、线上云逛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一种休闲、社交方式。2023年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达6600万人次。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爱上博物馆
甲辰龙年新春,国家文物局指导全国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单位积极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策划推出特色主题展览和系列文化活动8500余个。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爱上博物馆
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颐和园博物馆的“祥龙贺岁”特展,甄选云龙、团龙、龙、穿花龙、海水龙、九龙等多种龙纹图案文物;四川博物院“龙行中华--2024年春节贺岁特展”,汇集龙纹金带饰、高浮雕青龙石刻以及三星堆青铜祭坛龙饰件、蟠龙盖兽面纹铜罍等重量级藏品。
探究新知
说一说
1、你知道或者去过哪些博物馆?说说你参观博物馆的体会。
(1)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这里让我增长了许多历史和文化知识,亲眼看到的文物让我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和生动。
(2)四川博物院:在这里看到了三星堆的珍贵文物,了解了古蜀文明,激发了我对历史的浓厚兴趣。
(3)颐和园博物馆:参观了精美的龙纹文物,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增强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探究新知
议一议
1、举办各种形式的博物展览有何重要意义?
(1)教育意义:通过展示文物,深化公众对历史与文化的理解,尤其对青少年教育意义重大。
(2)文化传承:保存和展示民族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并珍惜自己的文化根源。
(3)促进旅游:吸引游客参观,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
(4)全民参与:通过线下展览和线上云游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爱上博物馆
无论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展览,还是妙趣横生的各种活动,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参与社会精神文化的塑造。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爱上博物馆
一个个博物馆就像一扇扇窗户,让人们与悠久灿烂的历史相遇,与多元共生的文明交融。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爱上博物馆
新技术、新理念的运用,在增强博物馆参观体验感的同时,更为博物馆创新文化表达提供了无限可能。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爱上博物馆
“博物馆热”的背后,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振兴,反映出百姓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对文化的执着追求。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相关链接
每年的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从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探究新知
议一议
1、博物馆在展示多元文化方面起什么作用?
(1)增进理解:博物馆展示不同文化,让我们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增强包容性。
(2)多样体验:参观多元文化展览,体验世界各地不同的风俗和艺术,开阔眼界。
(3)文化交流:博物馆提供互动平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4)教育意义:展示多元文化,帮助我们尊重接受文化差异,培养全球视野。
(5)历史传承:展示多元文化的文物和历史,保存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遗产。
(6)激发兴趣:丰富多样的文化展览激发我们对不同文化的兴趣。
探究新知
议一议
2、博物馆如何通过展览和活动影响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1)提升知识:博物馆展览提供丰富的知识,让我们学习历史、科学和艺术,提升文化素养。
(2)增强民族自豪感:展示本国文化和历史的展览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产生自豪感。
(3)激发创造力:互动展览和艺术活动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我们进行创作和创新。
(4)促进社交:参与博物馆活动,比如讲座和工作坊,给我们提供了结识新朋友和交流思想的机会。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非遗在身边
数千年来,四川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3年,四川拥有8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3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探究新知
说一说
1、你还知道四川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1)四川火锅:作为四川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四川火锅以其独特的麻辣口感和多样性的食材深受喜爱。
(2)蜀锦织造技艺:蜀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具有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历史背景。
(3)自贡灯会:自贡灯会以其壮观的灯饰和精美的制作工艺闻名于世,是中国传统灯会中的杰出代表。
(4)四川竹编:四川竹编技艺精湛,以竹制品的编织和雕刻著称,广泛用于生活用品和艺术品,体现了四川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探究新知
议一议
2、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何重要意义?
(1)保持文化多样性:丰富了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软实力。
(2)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社会共识。
(3)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创新灵感,促进文化和经济融合。
(4)促进社会和谐:弘扬传统美德,增强社会凝聚力。
(5)教育和文化传承:培养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6)提升国际影响力:展示丰富的非遗文化,提升国家的国际文化影响力。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非遗在身边
中华文明亘古绵延,一脉相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民众用辛勤的劳动和卓越的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文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非遗在身边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种不属于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传承,包括传统音乐、民俗活动等。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非遗在身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富有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活态”文化,被视为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命的记忆。
探究新知
议一议
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1)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种不属于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传承。
(2)传统音乐和舞蹈:如京剧、昆曲、蒙古长调、藏族锅庄舞等。
(3)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如蜀绣、苗族银饰制作、景泰蓝、木版年画等。
(4)民俗活动:如端午节、春节习俗、剪纸、灯会等。
(5)口述传统和表演艺术:如说书、评书、天桥杂技等。
(6)传统医药:如中医药、藏医药瑰宝。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经典咏流传
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成为电视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从《经典咏流传》咏唱中国经典名篇,到《中国诗词大会》展示中国诗词之美。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经典咏流传
从《典籍里的中国》以影视化、戏剧化、故事化的方式展现典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中国价值,到《中国成语大会》讲述成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背后的中国智慧。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经典咏流传
从《上新了·故宫》寻觅故宫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元素,到《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经过创作者的深入发掘、精心编制、精彩演绎,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典籍、文物、建筑遗产“活起来”,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形成持续不断的传统文化热潮。
探究新知
说一说
1、你还知道哪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类节目?
(1)《中国诗词大会》:通过比赛形式展示中国诗词之美,吸引观众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2)《经典咏流传》:将中国经典名篇通过现代音乐形式重新演绎,让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融合。
(3)《国家宝藏》:每集节目呈现国家博物馆中的重要文物,通过生动的故事介绍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4)《朗读者》:嘉宾通过朗读经典文学作品和书信,分享个人感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
探究新知
议一议
1、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你还有哪些“金点子”?
(1)文化+教育: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采用趣味教学方法,如经典诗词背诵比赛、历史故事演讲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文化+游戏:开发传统文化主题的游戏,如猜成语、诗词接龙等,通过趣味性的互动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和感受传统文化。
(3)文化+社交媒体: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和传播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和直播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经典咏流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历史、凝聚民智,是代代相传的宝贵财产,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经典咏流传
运用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时代、走进生活,不断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增进人民家国情怀。
探究新知
鲜活的文化遗产
学有所悟
经典咏流传
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人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探究新知
议一议
1、你最喜欢的传统文化元素是什么?为什么?
(1)春节:家人团聚、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发红包,感觉很温暖和热闹。
(2)古诗词:语言优美、有韵律,背后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情景。
(3)京剧:独特的唱腔、服饰和表演形式,很有艺术性。
(4)书法:练习书法可以锻炼耐心和专注力,每个字都充满艺术美感。
(5)传统节日:端午节和中秋节,吃粽子、赛龙舟、赏月、吃月饼,这些活动让生活更有趣。
探究新知
议一议
2、科技与传统文化可以怎样结合?
(1)虚拟现实(VR)体验:用VR技术让我们“走进”历史场景,如故宫、长城等。
(2)文化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趣味短视频,介绍古诗词、传统手工艺品等。
(3)手机应用:开发学习成语、诗词的手机游戏,或者古典音乐欣赏的应用。
(4)在线课程:通过互联网开设传统文化的在线课程,邀请专家直播讲解诗词、书法等内容,增加互动性。
(5)数字博物馆:开发线上数字博物馆,让我们足不出户参观文物和展览。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共建书香社会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3年,我国成年人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由76.3%提升至81.9%,图书阅读率从54.9%提升至59.8%,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从40.3%提升至80.3%,年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由6.74本提升至8.15本。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共建书香社会
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由77.0%提升至86.2%年人均图书阅读量由5.49本提升至11.39本。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
探究新知
谈一谈
1、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读书的传统,请你分享一个中国典籍中的“阅读”故事。
(1)车胤囊萤夜读:车胤是东晋时期的一个读书人,因为家境贫困,晚上没有钱点灯读书。他就用一个小布袋子捉了很多萤火虫,做成小灯笼,在这样的光亮下坚持读书。这个故事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2)匡衡凿壁偷光:匡衡也是家境贫寒,晚上没有蜡烛照明。他将墙壁挖了一个小洞,通过邻居家摇曳的灯光照亮自己的书本,继续刻苦读书。这个故事同样展示了古代读书人坚韧不拔的求知态度。
探究新知
议一议
1、推进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对于国家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1)提升国民素质: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增强学习能力。
(2)促进社会和谐:增加理解和包容,减少社会冲突和矛盾。
(3)推动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
(4)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助力终身学习:帮助人们适应社会变化,保持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共建书香社会
推进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是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部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共建书香社会
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共建书香社会
建设书香社会,应当对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等中华优秀阅读文化传统返本开新,对随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浪潮而不断演进的阅读革命、学习革命成果自主地吸收借鉴。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共建书香社会
激发创造、创新活力,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互动并进、相辅相成,加快构建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让书香像阳光一样洒满城乡的每一个角落。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相关链接
2024年5月发布的《四川省2023年全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四川省居民阅读总指数为69.05,较2022年的68.27增长了0.78。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相关链接
居民个人阅读指数为73.61,较2022年的72.88增长了0.73;公共阅读服务指数为64.84,较2022年的64.01增长了0.83。与2022年相比,四川省公共阅读服务指数较居民个人阅读指数相对增长更快。
探究新知
议一议
1、为什么全民阅读对社会发展重要?
(1)提升国民文化素养:全民阅读可以提高大家的文化水平,增强知识储备,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2)推动经济发展:阅读培养创新能力,提供新想法和新方法,从而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
(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传统经典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4)助力终身学习:阅读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方式,帮助我们不断更新知识,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
探究新知
议一议
2、有哪些方式可以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
(1)趣味阅读活动:举办阅读比赛、读书会等活动,通过有趣的方式引导大家参与阅读。
(2)提升图书馆设施:增加和改善图书馆设施,使其成为人们爱去的阅读场所。
(3)结合科技手段:利用电子书、阅读应用和短视频平台,提供方便的阅读方式和有吸引力的内容。
(4)推荐好书:在学校、图书馆或者社交媒体上推荐一些有意思的书籍,让大家知道该读什么书。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全民健身进行时
《2022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62平方米,提前完成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平方米的目标。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全民健身进行时
国家体育总局2023年推动上线了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健身群众只要打开页面,就能快速寻找定位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健身场地、健身设施。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全民健身进行时
统计显示,该平台目前已累计汇聚公共体育场馆6464家,健身场地50万多个,健身器材309.6万多件/套,收集赛事活动数据21.7万条。
探究新知
说一说
1、全民健身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1)提升身体素质:全民健身使人们更健康,减少生病,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2)增强社会凝聚力:通过全民健身,大家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增加互动和交流,增强团结和团队精神。
(3)促进经济发展:健身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
(4)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全民健身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使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5)展现国家形象:全民健身活动丰富了文化生活,展示国家的健康形象。
探究新知
议一议
1、全民健身时代,青少年应该如何利用有益资源提升自己的健康素质?
(1)利用学校体育设施:积极参加学校提供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
(2)参与社区健身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健身活动和体育比赛。
(3)家庭运动习惯:与家人一起制定家庭运动计划,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增强家庭成员健康意识。
(4)借助健身APP:查找附近的健身场地和设施,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5)学习健康知识:学习科学的运动方法和健康饮食习惯。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全民健身进行时
全民健身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旨在提高全体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未来。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全民健身进行时
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全民健身进行时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全民健身进行时
我们每个人都应争当全民健身的宣传者、引领者、践行者,自觉从我做起,积极投身于运动健身的洪流中。
探究新知
议一议
1、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有哪些好处?
(1)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使我们更少生病。
(2)提高学习效率: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脑部供氧量,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团队精神:参加集体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等,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减压放松:运动能够帮助我们减轻学习压力,身心放松,保持良好情绪。
(5)提升意志力:坚持体育锻炼需要毅力,可以培养我们的意志力和耐心。
探究新知
议一议
2、如何在紧张的学习中安排锻炼时间?
(1)制定计划:每天规划好学习和锻炼时间,例如放学后或晚饭后安排30分钟的锻炼时间。
(2)利用课间时间: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散步、做伸展操等,放松身体。
(3)参加课外运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或社团,多利用课余时间锻炼。
(4)家庭运动:与家人一起进行锻炼,如周末一起打球、骑自行车等,既增加了运动量,也促进家庭关系。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从家门口步行15分钟内,便可在公共文化场馆里看书、观展,或和街坊邻居学习唱戏、跳舞,或体验一场非遗手工课感受文化之美,享受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近年来,这种愿景已然成为现实,不少市民发现,家门口的文化设施越来越多,其形式也日渐丰富,“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已渐渐融入更多居民的日常生活。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当前四川省正大力推进文化事业、文旅产业发展,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省级示范县创建,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近年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四川省城乡基层蓬勃兴起,发展迅速,助力高品质城市建设。
探究新知
说一说
1、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左右,你可以享受到哪些高品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1)图书馆:可以去图书馆借阅图书、报纸和杂志,享受安静的阅读环境。
(2)文化馆:参与文化馆举办的书法、绘画等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3)社区中心:参加社区中心的舞蹈课、音乐课等兴趣活动,提升艺术修养。
(4)展览馆:参观本地的展览馆,欣赏各种艺术和历史展览,增加文化知识。
(5)非遗体验课:参加非遗手工课程,学习传统工艺,感受文化之美。
探究新知
谈一谈
1、如果居住地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你有哪些好建议?
(1)增加文化设施:在社区内增设更多的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方便居民前往。
(2)丰富活动种类:开展更多文化活动,如读书会、手工艺课、戏剧表演等
(3)提供免费或优惠服务:为居民提供免费或优惠文化服务,鼓励积极参与。
(4)营造舒适环境:打造舒适的文化活动场所,配备照明、座椅和卫生设施。
(6)加强宣传推广:通过海报、社区公告等方式宣传文化活动。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品质文化生活圈”已成为市民幸福生活圈,让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这不仅让更多老百姓享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成果,还让他们拥有参与文化建设的机会和权利。
探究新知
丰富的文化生活
学有所悟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提升了民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实现精神上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探究新知
做一做
行有所获
1、分组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后,设计当地非遗项目打卡路线图,然后以“家乡非遗”为主题组织小组交流与展示。
资料收集: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家乡的非遗项目资料。
实地走访:选择3个非遗项目地点进行参观和采访。
打卡路线:设计一条包含这3个地点的打卡路线。
小组展示:
介绍每个非遗项目的特色和历史。
分享实地走访的照片和感想。
探究新知
做一做
行有所获
2、逛博物馆,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是一次与历史、文化、自然的亲密接触。请以小组或家庭为单位,参观当地博物馆,探寻当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并为当地的博物馆写一篇旅游攻略或逛馆指南,尽量推荐给更多的人。
探究新知
做一做
行有所获
参观小组:小明、小红、小华、小丽家庭
一、参观博物馆:我们选择了参观当地的XX博物馆。在博物馆,我们探寻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XXX宝物。
二、镇馆之宝介绍:XXX宝物:这是博物馆里最珍贵的文物,历史悠久,代表了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三、逛馆指南:开放时间: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门票信息:成人票价 20,学生票价 10。
推荐路线:第一站:XX厅,介绍当地历史。第二站:YY厅,展示文化艺术。第三站:ZZ厅,参观“镇馆之宝”XXX宝物。
四、总结推荐:XX博物馆是一个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好地方,非常适合家庭和小组参观。我们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
探究拓展
中国传统节日
知识拓展
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
探究拓展
中国传统节日
知识拓展
春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人们家庭团聚、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祈求新年的好运。
探究拓展
中国传统节日
知识拓展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标志着春节庆祝的结束,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探究拓展
中国传统节日
知识拓展
清明节在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人们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缅怀逝去的亲人。
探究拓展
中国传统节日
知识拓展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通过赛龙舟、吃粽子、佩戴香囊等活动纪念古代诗人屈原。
探究拓展
中国传统节日
知识拓展
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是团圆的节日,人们赏月、吃月饼、拜月,共享美好时光。
探究拓展
中国传统节日
知识拓展
重阳节在农历,是敬老、登高祈福的节日,人们插茱萸香囊,追求健康平安九月初九。
探究拓展
中国传统节日
知识拓展
通过了解这些节日,我们可以更好地体验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探究新知
说一说
1、有哪些传统节日习俗在你家乡里得到了保留?
(1)春节放鞭炮:每年春节,我们家乡的人们都会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放鞭炮,驱邪迎福。
(2)端午吃粽子:端午节时,家乡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有甜的也有咸的,纪念屈原。
(3)清明扫墓:清明节期间,我们一起到祖先的墓地扫墓、祭拜,缅怀逝去的亲人。
(4)中秋赏月:中秋节晚上,全家人会一起到院子里赏月,吃月饼,讲述月亮的故事。
探究新知
说一说
2、为什么传统节日对中华文化传承很重要?
(1)传承文化习俗:传统节日通过各种习俗和庆祝活动,帮助我们了解和继承祖先的文化。
(2)增强民族认同:参与传统节日活动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3)凝聚家庭亲情:这些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联系。
(4)弘扬传统美德:传统节日通常蕴含着孝敬长辈、尊重祖先等传统美德,有助于我们的品德教育。
课堂总结
1
提升文化认知丰富课余生活
共享文化福祉
2
感受历史魅力增强保护意识
3
参与传统活动增强民族自信
4
倡导阅读健身提升个人素质
板书设计
开展问卷调查活动
开展问卷调查活动
了解敬老爱老美德
认识需要帮助的老人
熟悉问卷调查的方法
劳动之识——设计问卷需注意问题
劳动之行——能合作完善问卷设计
共享文化福祉
1、提升文化认知丰富课余生活
2、感受历史魅力增强保护意识
3、参与传统活动增强民族自信
4、倡导阅读健身提升个人素质
课后作业:
1、传统节日对中华文化传承有何重要作用?请结合具体节日习俗说明。
课后作业
1、传统节日对中华文化传承有何重要作用?请结合具体节日习俗说明。
春节增强家人团聚:春节期间家庭成员团聚,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这些习俗传递了家庭和睦、团结的美德,增强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端午节纪念屈原: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活动不仅记住了爱国诗人屈原,还让我们感受到忠诚和爱国精神,这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中秋节传递团圆文化: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家庭团圆的重要性,传承了中华民族重视亲情和团聚的传统。
84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3课《共享文化福祉》教学设计
课题 共享文化福祉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家庭·社会·法治 年级 七至八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课堂讨论和博物馆参观,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提升文化素养和历史认知。2、参与非遗项目打卡和博物馆参观活动,感受文化传承的魅力,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3、通过参与传统文化类节目和社区活动,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认同感。4、推进全民阅读和健身活动,养成良好的读书和锻炼习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 提升文化认知丰富课余生活感受历史魅力增强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 参与传统活动增强民族自信倡导阅读健身提升个人素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两分钟看 四川博物院》文化既是凝聚力量的精神纽带,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直接关系民生福祉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党中央始终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福祉。 观看视频,了解四川博物馆。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讲授新课 一、疑有所思2024年“五一”假期,四川省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积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为春末夏初的巴蜀大地增添一抹亮色。四川成都剪纸爱好者通过省文化馆公众号精品慕课就能和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学习剪纸技艺。四川乐山通过加快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和资源建设以及丰富公共文化数字化产品供给,群众正“云端”乐享文旅生活。四川德阳师古镇综合文化站定期开展经典文学读书活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讲座和免费艺术培训、老年人慰问演出等文化活动。二、想一想1、你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对你的生活有何影响?(1)丰富课余生活: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各种活动,让我的课余时间更加充实,多了许多学习和娱乐的机会。(2)提升文化素养:通过参加艺术展览和音乐会,我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3)增强历史知识:参观博物馆和历史遗址,让我对四川省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有助于我的历史学习。(4)丰富假期体验:假期中的文化活动,如读书会、手工艺制作等,让我的假期生活既有趣又有意义。三、学有所悟爱上博物馆近年来,全国各地掀起“博物馆热”。线下打卡展览、线上云逛博物馆成为年轻人的一种休闲、社交方式。2023年9月29日至10月6日,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总量达6600万人次。甲辰龙年新春,国家文物局指导全国各地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博单位积极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策划推出特色主题展览和系列文化活动8500余个。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颐和园博物馆的“祥龙贺岁”特展,甄选云龙、团龙、龙、穿花龙、海水龙、九龙等多种龙纹图案文物;四川博物院“龙行中华--2024年春节贺岁特展”,汇集龙纹金带饰、高浮雕青龙石刻以及三星堆青铜祭坛龙饰件、蟠龙盖兽面纹铜罍等重量级藏品。四、说一说1、你知道或者去过哪些博物馆?说说你参观博物馆的体会。(1)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这里让我增长了许多历史和文化知识,亲眼看到的文物让我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和生动。(2)四川博物院:在这里看到了三星堆的珍贵文物,了解了古蜀文明,激发了我对历史的浓厚兴趣。(3)颐和园博物馆:参观了精美的龙纹文物,感受到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增强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五、议一议1、举办各种形式的博物展览有何重要意义?(1)教育意义:通过展示文物,深化公众对历史与文化的理解,尤其对青少年教育意义重大。(2)文化传承:保存和展示民族文化遗产,让更多人了解并珍惜自己的文化根源。(3)促进旅游:吸引游客参观,带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4)全民参与:通过线下展览和线上云游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六、学有所悟鲜活的文化遗产爱上博物馆无论是文化内涵丰富的展览,还是妙趣横生的各种活动,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参与社会精神文化的塑造。一个个博物馆就像一扇扇窗户,让人们与悠久灿烂的历史相遇,与多元共生的文明交融。新技术、新理念的运用,在增强博物馆参观体验感的同时,更为博物馆创新文化表达提供了无限可能。“博物馆热”的背后,更折射出民族文化的振兴,反映出百姓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对文化的执着追求。相关链接每年的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将举办各种宣传、纪念活动,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从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七、议一议1、博物馆在展示多元文化方面起什么作用?(1)增进理解:博物馆展示不同文化,让我们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增强包容性。(2)多样体验:参观多元文化展览,体验世界各地不同的风俗和艺术,开阔眼界。(3)文化交流:博物馆提供互动平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4)教育意义:展示多元文化,帮助我们尊重接受文化差异,培养全球视野。(5)历史传承:展示多元文化的文物和历史,保存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遗产。(6)激发兴趣:丰富多样的文化展览激发我们对不同文化的兴趣。2、博物馆如何通过展览和活动影响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1)提升知识:博物馆展览提供丰富的知识,让我们学习历史、科学和艺术,提升文化素养。(2)增强民族自豪感:展示本国文化和历史的展览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产生自豪感。(3)激发创造力:互动展览和艺术活动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我们进行创作和创新。(4)促进社交:参与博物馆活动,比如讲座和工作坊,给我们提供了结识新朋友和交流思想的机会。八、学有所悟鲜活的文化遗产非遗在身边数千年来,四川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3年,四川拥有8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3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说一说1、你还知道四川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1)四川火锅:作为四川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四川火锅以其独特的麻辣口感和多样性的食材深受喜爱。(2)蜀锦织造技艺:蜀锦是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具有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历史背景。(3)自贡灯会:自贡灯会以其壮观的灯饰和精美的制作工艺闻名于世,是中国传统灯会中的杰出代表。(4)四川竹编:四川竹编技艺精湛,以竹制品的编织和雕刻著称,广泛用于生活用品和艺术品,体现了四川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十、议一议1、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何重要意义?(1)保持文化多样性:丰富了国家的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软实力。(2)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社会共识。(3)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创新灵感,促进文化和经济融合。(4)促进社会和谐:弘扬传统美德,增强社会凝聚力。(5)教育和文化传承:培养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6)提升国际影响力:展示丰富的非遗文化,提升国家的国际文化影响力。十一、学有所悟鲜活的文化遗产非遗在身边中华文明亘古绵延,一脉相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民众用辛勤的劳动和卓越的智慧,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文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种不属于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传承,包括传统音乐、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富有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活态”文化,被视为人类智慧的结晶、生命的记忆。十二、议一议1、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1)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各种不属于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传承。(2)传统音乐和舞蹈:如京剧、昆曲、蒙古长调、藏族锅庄舞等。(3)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如蜀绣、苗族银饰制作、景泰蓝、木版年画等。(4)民俗活动:如端午节、春节习俗、剪纸、灯会等。(5)口述传统和表演艺术:如说书、评书、天桥杂技等。(6)传统医药:如中医药、藏医药瑰宝。十三、学有所悟经典咏流传近年来,传统文化类节目成为电视荧屏上的一大亮点,从《经典咏流传》咏唱中国经典名篇,到《中国诗词大会》展示中国诗词之美。从《典籍里的中国》以影视化、戏剧化、故事化的方式展现典籍中蕴含的家国情怀、中国价值,到《中国成语大会》讲述成语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背后的中国智慧。从《上新了·故宫》寻觅故宫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元素,到《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读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经过创作者的深入发掘、精心编制、精彩演绎,沉淀着历史烟云,凝结着先贤智慧的文字、故事、典籍、文物、建筑遗产“活起来”,为观众带来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形成持续不断的传统文化热潮。十四、说一说1、你还知道哪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类节目?(1)《中国诗词大会》:通过比赛形式展示中国诗词之美,吸引观众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2)《经典咏流传》:将中国经典名篇通过现代音乐形式重新演绎,让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融合。(3)《国家宝藏》:每集节目呈现国家博物馆中的重要文物,通过生动的故事介绍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4)《朗读者》:嘉宾通过朗读经典文学作品和书信,分享个人感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十五、议一议1、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你还有哪些“金点子”?(1)文化+教育: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采用趣味教学方法,如经典诗词背诵比赛、历史故事演讲等,激发学生的兴趣。(2)文化+游戏:开发传统文化主题的游戏,如猜成语、诗词接龙等,通过趣味性的互动形式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和感受传统文化。(3)文化+社交媒体: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和传播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和直播活动,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十六、学有所悟经典咏流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历史、凝聚民智,是代代相传的宝贵财产,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运用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融入时代、走进生活,不断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增进人民家国情怀。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彰显中华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人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十七、议一议1、你最喜欢的传统文化元素是什么?为什么?(1)春节:家人团聚、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发红包,感觉很温暖和热闹。(2)古诗词:语言优美、有韵律,背后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情景。(3)京剧:独特的唱腔、服饰和表演形式,很有艺术性。(4)书法:练习书法可以锻炼耐心和专注力,每个字都充满艺术美感。(5)传统节日:端午节和中秋节,吃粽子、赛龙舟、赏月、吃月饼,这些活动让生活更有趣。2、科技与传统文化可以怎样结合?(1)虚拟现实(VR)体验:用VR技术让我们“走进”历史场景,如故宫、长城等。(2)文化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趣味短视频,介绍古诗词、传统手工艺品等。(3)手机应用:开发学习成语、诗词的手机游戏,或者古典音乐欣赏的应用。(4)在线课程:通过互联网开设传统文化的在线课程,邀请专家直播讲解诗词、书法等内容,增加互动性。(5)数字博物馆:开发线上数字博物馆,让我们足不出户参观文物和展览。十六、学有所悟丰富的文化生活共建书香社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3年,我国成年人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由76.3%提升至81.9%,图书阅读率从54.9%提升至59.8%,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从40.3%提升至80.3%,年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由6.74本提升至8.15本。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由77.0%提升至86.2%年人均图书阅读量由5.49本提升至11.39本。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正在形成。十七、谈一谈1、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读书的传统,请你分享一个中国典籍中的“阅读”故事。(1)车胤囊萤夜读:车胤是东晋时期的一个读书人,因为家境贫困,晚上没有钱点灯读书。他就用一个小布袋子捉了很多萤火虫,做成小灯笼,在这样的光亮下坚持读书。这个故事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刻苦学习的精神。(2)匡衡凿壁偷光:匡衡也是家境贫寒,晚上没有蜡烛照明。他将墙壁挖了一个小洞,通过邻居家摇曳的灯光照亮自己的书本,继续刻苦读书。这个故事同样展示了古代读书人坚韧不拔的求知态度。十八、议一议1、推进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对于国家发展有何重要意义?(1)提升国民素质: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增强学习能力。(2)促进社会和谐:增加理解和包容,减少社会冲突和矛盾。(3)推动经济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4)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助力终身学习:帮助人们适应社会变化,保持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十九、学有所悟丰富的文化生活共建书香社会推进全民阅读、共建书香社会是我国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部署,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书香社会,应当对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等中华优秀阅读文化传统返本开新,对随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浪潮而不断演进的阅读革命、学习革命成果自主地吸收借鉴。激发创造、创新活力,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社会互动并进、相辅相成,加快构建现代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让书香像阳光一样洒满城乡的每一个角落。相关链接2024年5月发布的《四川省2023年全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四川省居民阅读总指数为69.05,较2022年的68.27增长了0.7。居民个人阅读指数为73.61,较2022年的72.88增长了0.73;公共阅读服务指数为64.84,较2022年的64.01增长了0.83。与2022年相比,四川省公共阅读服务指数较居民个人阅读指数相对增长更快。十八、议一议1、为什么全民阅读对社会发展重要?(1)提升国民文化素养:全民阅读可以提高大家的文化水平,增强知识储备,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2)推动经济发展:阅读培养创新能力,提供新想法和新方法,从而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繁荣。(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传统经典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4)助力终身学习:阅读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方式,帮助我们不断更新知识,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2、有哪些方式可以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1)趣味阅读活动:举办阅读比赛、读书会等活动,通过有趣的方式引导大家参与阅读。(2)提升图书馆设施:增加和改善图书馆设施,使其成为人们爱去的阅读场所。(3)结合科技手段:利用电子书、阅读应用和短视频平台,提供方便的阅读方式和有吸引力的内容。(4)推荐好书:在学校、图书馆或者社交媒体上推荐一些有意思的书籍,让大家知道该读什么书。十九、学有所悟丰富的文化生活全民健身进行时《2022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62平方米,提前完成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平方米的目标。国家体育总局2023年推动上线了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健身群众只要打开页面,就能快速寻找定位到距离自己最近的健身场地、健身设施。统计显示,该平台目前已累计汇聚公共体育场馆6464家,健身场地50万多个,健身器材309.6万多件/套,收集赛事活动数据21.7万条。二十、说一说1、全民健身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1)提升身体素质:全民健身使人们更健康,减少生病,提高工作学习效率。(2)增强社会凝聚力:通过全民健身,大家在各种体育活动中增加互动和交流,增强团结和团队精神。(3)促进经济发展:健身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经济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4)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全民健身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意识,使生活质量得到提升。(5)展现国家形象:全民健身活动丰富了文化生活,展示国家的健康形象。二十一、议一议1、全民健身时代,青少年应该如何利用有益资源提升自己的健康素质?(1)利用学校体育设施:积极参加学校提供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2)参与社区健身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健身活动和体育比赛。(3)家庭运动习惯:与家人一起制定家庭运动计划,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体育锻炼,增强家庭成员健康意识。(4)借助健身APP:查找附近的健身场地和设施,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5)学习健康知识:学习科学的运动方法和健康饮食习惯。二十二、学有所悟丰富的文化生活全民健身进行时全民健身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旨在提高全体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未来。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们每个人都应争当全民健身的宣传者、引领者、践行者,自觉从我做起,积极投身于运动健身的洪流中。二十一、议一议1、体育锻炼对青少年有哪些好处?(1)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使我们更少生病。(2)提高学习效率: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脑部供氧量,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3)培养团队精神:参加集体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等,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减压放松:运动能够帮助我们减轻学习压力,身心放松,保持良好情绪。(5)提升意志力:坚持体育锻炼需要毅力,可以培养我们的意志力和耐心。2、如何在紧张的学习中安排锻炼时间?(1)制定计划:每天规划好学习和锻炼时间,例如放学后或晚饭后安排30分钟的锻炼时间。(2)利用课间时间: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散步、做伸展操等,放松身体。(3)参加课外运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或社团,多利用课余时间锻炼。(4)家庭运动:与家人一起进行锻炼,如周末一起打球、骑自行车等,既增加了运动量,也促进家庭关系。二十二、学有所悟丰富的文化生活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从家门口步行15分钟内,便可在公共文化场馆里看书、观展,或和街坊邻居学习唱戏、跳舞,或体验一场非遗手工课感受文化之美,享受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近年来,这种愿景已然成为现实,不少市民发现,家门口的文化设施越来越多,其形式也日渐丰富,“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已渐渐融入更多居民的日常生活。当前四川省正大力推进文化事业、文旅产业发展,打造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省级示范县创建,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实现了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四川省城乡基层蓬勃兴起,发展迅速,助力高品质城市建设。二十三、说一说1、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左右,你可以享受到哪些高品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1)图书馆:可以去图书馆借阅图书、报纸和杂志,享受安静的阅读环境。(2)文化馆:参与文化馆举办的书法、绘画等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3)社区中心:参加社区中心的舞蹈课、音乐课等兴趣活动,提升艺术修养。(4)展览馆:参观本地的展览馆,欣赏各种艺术和历史展览,增加文化知识。(5)非遗体验课:参加非遗手工课程,学习传统工艺,感受文化之美。二十四、谈一谈1、如果居住地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你有哪些好建议?(1)增加文化设施:在社区内增设更多的图书馆、文化馆、展览馆等文化设施,方便居民前往。(2)丰富活动种类:开展更多文化活动,如读书会、手工艺课、戏剧表演等(3)提供免费或优惠服务:为居民提供免费或优惠文化服务,鼓励积极参与。(4)营造舒适环境:打造舒适的文化活动场所,配备照明、座椅和卫生设施。(6)加强宣传推广:通过海报、社区公告等方式宣传文化活动。二十二、学有所悟丰富的文化生活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品质文化生活圈”已成为市民幸福生活圈,让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这不仅让更多老百姓享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成果,还让他们拥有参与文化建设的机会和权利。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提升了民众的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实现精神上的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二十三、行有所获1、分组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后,设计当地非遗项目打卡路线图,然后以“家乡非遗”为主题组织小组交流与展示。资料收集: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家乡的非遗项目资料。实地走访:选择3个非遗项目地点进行参观和采访。打卡路线:设计一条包含这3个地点的打卡路线。小组展示:介绍每个非遗项目的特色和历史。分享实地走访的照片和感想。2、逛博物馆,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是一次与历史、文化、自然的亲密接触。请以小组或家庭为单位,参观当地博物馆,探寻当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并为当地的博物馆写一篇旅游攻略或逛馆指南,尽量推荐给更多的人。参观小组:小明、小红、小华、小丽家庭一、参观博物馆:我们选择了参观当地的XX博物馆。在博物馆,我们探寻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XXX宝物。二、镇馆之宝介绍:XXX宝物:这是博物馆里最珍贵的文物,历史悠久,代表了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三、逛馆指南:开放时间: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门票信息:成人票价 20,学生票价 10。推荐路线:第一站:XX厅,介绍当地历史。第二站:YY厅,展示文化艺术。第三站:ZZ厅,参观“镇馆之宝”XXX宝物。四、总结推荐:XX博物馆是一个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好地方,非常适合家庭和小组参观。我们强烈推荐大家去看看!二十四、知识拓展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习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春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人们家庭团聚、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祈求新年的好运。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标志着春节庆祝的结束,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清明节在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人们扫墓祭祖,踏青郊游,缅怀逝去的亲人。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通过赛龙舟、吃粽子、佩戴香囊等活动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是团圆的节日,人们赏月、吃月饼、拜月,共享美好时光。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是敬老、登高祈福的节日,人们插茱萸香囊,追求健康平安。通过了解这些节日,我们可以更好地体验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二十五、议一议1、有哪些传统节日习俗在你家乡里得到了保留?(1)春节放鞭炮:每年春节,我们家乡的人们都会在除夕夜和大年初一放鞭炮,驱邪迎福。(2)端午吃粽子:端午节时,家乡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有甜的也有咸的,纪念屈原。(3)清明扫墓:清明节期间,我们一起到祖先的墓地扫墓、祭拜,缅怀逝去的亲人。(4)中秋赏月:中秋节晚上,全家人会一起到院子里赏月,吃月饼,讲述月亮的故事。2、为什么传统节日对中华文化传承很重要?(1)传承文化习俗:传统节日通过各种习俗和庆祝活动,帮助我们了解和继承祖先的文化。(2)增强民族认同:参与传统节日活动使我们感受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3)凝聚家庭亲情:这些节日是家人团聚的时刻,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联系。(4)弘扬传统美德:传统节日通常蕴含着孝敬长辈、尊重祖先等传统美德,有助于我们的品德教育。 学生参加经典文学读书会,阅读并讨论经典文学作品。学生参观本地的艺术展览,随后进行集体讨论,分享观展感受和见解。学生通过线上平台云逛博物馆,并参与班级讨论,分享所见所闻及心得体会。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参观后每位学生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分享参观的收获和感受。学生参与一次本地的文化活动(如博物馆特展或文化节),并撰写心得体会,分享在班级内。学生体验一款数字博物馆或虚拟现实(VR)博物馆应用,记录体验过程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体验感受和对新技术应用的评价。学生分组参观博物馆内的多元文化展览,并记录每组展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随后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参加博物馆组织的讲座或工作坊,与其他参与者交流和分享思想。学生分组参观博物馆内展示的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并在小组分享感受。参加一场关于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讲座,并设有互动问答环节。分组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每组准备论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和交流。学生分组选择一个非遗项目,制作海报或展板,并在校内举办非遗文化展示会。学生分组策划并举办一个民俗活动(如模拟端午节、春节习俗、灯会等),展示传统习俗和活动内容。拟《中国诗词大会》比赛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诗词抢答比赛,包括诗词背诵、释义、对句等环节。学生选择经典文学作品或书信,进行朗读,并分享个人感受和体会。设计成语猜谜游戏,让学生通过描述、图画等方式猜出成语。学生选择一篇古典文学作品,通过朗诵、歌唱、舞台表演等方式再现其内容和情感,并在校园内进行表演。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为主题,组织体验活动,如贴春联、包粽子、赛龙舟、赏月和吃月饼等。开发或利用现有的线上数字博物馆平台,组织学生在线参观故宫、国家博物馆等,学习文物和展览的背景知识。在学校或社区进行“阅读达人”评选活动,评选出阅读量高、阅读心得丰富的学生或居民,并进行表彰和奖励。举办励志阅读故事演讲比赛,学生讲述车胤囊萤夜读、匡衡凿壁偷光等经典故事,并结合自身学习经历进行演讲。给出一个主题(如“友情”、“勇气”等),学生自主选择相关书籍阅读,并在读书分享会上进行讨论。由学校或社区发起家庭阅读计划,鼓励家庭成员共同阅读一本书,并定期分享阅读心得。推出“家庭阅读倡导计划”,鼓励家庭成员每天共同阅读一小时,并定期组织家庭读书分享会。推广亲子阅读活动,家长和孩子每天共同阅读一段时间,并分享阅读故事和心得。学生分组利用平台数据,收集、整理健身场地信息,制作城市健身地图,并进行展示和对比。学生分组准备关于健身的重要性的报告,并在班级或年级分享,同时进行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个人健康计划,包括运动、饮食和作息,并坚持实施一段时间。在班级内组织体能挑战赛,如跑步接力、跳绳比赛等,评选综合成绩优胜者。开展晨跑打卡活动,学生每天早晨在指定时间进行跑步并打卡记录。学生制定个人每日锻炼计划,将锻炼时间合理安排在学习任务中,如放学后或晚饭后安排30分钟的运动时间。学生分组在社区内进行“15分钟文化圈”调研,了解文化设施的分布和居民的使用情况,并写调研报告。组织学生参加非遗手工课程,学习传统工艺,如剪纸、陶艺等,亲手制作作品。学生分组调查社区内现有的文化设施情况,了解居民对文化设施的需求,并提出增加相关设施的建议。举办一次文化交流讨论会,学生和社区居民讨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优势和改进建议,互相分享看法。小组以“家乡非遗”为主题,介绍每个非遗项目的特色和历史,分享走访照片和感想。组织学生以小组或家庭为单位,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寻找并了解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并详细记录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学生分组收集关于中国主要传统节日的资料,并制作一本详细的节日手册,包括节日的历史背景、习俗和庆祝方式等。学生分享自家在春节、端午、清明、中秋等节日中保留的传统习俗,并进行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家在传统节日期间的团聚故事及活动,讲述这些节日对他们和家人的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辨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技巧。通过观赏和讨论,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利用数字资源,让学生了解各地博物馆的特色展览,提高信息素养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文化鉴赏力和讨论能力。通过实际参观和心得记录,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参与文化活动和分享心得,提升学生的文化参与感和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反思能力。通过体验数字博物馆,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亲身参观和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通过参与社交性活动,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团队意识。通过亲身参观和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讲座和互动,增加学生对四川非遗文化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沟通表达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加深他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增强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自豪感。通过策划和举办民俗活动,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强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和热爱。通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对诗词的记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激发他们对中国诗词的热爱。通过朗读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通过互动游戏,提高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和运用能力。通过艺术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通过亲身体验传统节日活动,增强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感受和认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数字博物馆,让学生足不出户即可参观重要文物和展览,增强他们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认同感。通过表彰和奖励,树立阅读榜样,激励更多人参与阅读,形成追求阅读、崇尚阅读的社会风尚。通过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演讲技巧,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情和对励志故事的认同。通过主题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深化他们对特定主题的理解和讨论能力。通过家庭共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强化家风家教。通过家庭共读,培养阅读习惯,增强家庭文化氛围,促进亲子关系,提高全家的文化素养。通过亲子共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增强亲子关系,营造家庭书香氛围。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知识分享和讨论,提升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对健身知识的掌握,增强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意识。通过制定和执行个人健康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律和健康生活习惯,增强其体育锻炼管理能力。通过体能挑战赛,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竞争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通过晨跑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免疫力和学习效率,培养坚持锻炼的习惯。通过制定计划,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在紧张学习中坚持锻炼,提高时间管理和自律能力。通过调研活动,提高学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增强他们对社区文化服务的关注和理解。通过非遗手工体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实际调研,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社区责任感,提高他们对文化设施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讨论会,提升学生的沟通和辩论能力,让他们学会倾听和包容不同意见,增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感。通过展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促进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实际参观和介绍镇馆之宝,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升他们的表达和讲解能力,加深对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制作手册,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和整理能力,增强他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意识。通过分享和讨论,增强学生对家乡传统习俗的认同感和了解,培养他们的表达和社交能力。通过故事分享,增强学生对家庭亲情和传统节日的感受,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认同。
课堂小结 共享文化福祉1、提升文化认知丰富课余生活2、感受历史魅力增强保护意识3、参与传统活动增强民族自信4、倡导阅读健身提升个人素质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传统节日对中华文化传承有何重要作用?请结合具体节日习俗说明。 布置作业 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板书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