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化学反应的表示 课件(共20张PPT)-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化学反应的表示 课件(共20张PPT)-初中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课题2
化学反应的 表示
化学世界像是一个巨大的魔法王国,在这个王国里,各种物质就像是不同的魔法元素,它们之间会发生神奇的变化,那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怎么来描述这种神奇的变化呢?这时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魔法工具了,这个强大的魔法工具就像是一本魔法书,他可以用一种特殊的咒语把这些物质之间的变化准确记录下来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神秘的化学王国,一起学习如何使用这种神奇的咒语
课前导入
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01



思考:分析上述表示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
化学方程式的表达方式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可以用以下三种方法表示
氢气+氧气 水
点燃
+
点燃
2 H2+O2 2H2O
文字表达式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文字表达式用具体的物质名称来表示化学反应,非常直观。不涉及复杂的化学符号和方程式的配平规则,降低了理解的难度,让人更容易接受和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情况。
缺点:文字表达式比较冗长,书写起来不够简洁。另外文字表达式在描述化学反应时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不能准确地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关系以及反应条件等重要信息。
图像表达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通过图形、符号和颜色等元素的组合,图示表达法可以将抽象的化学反应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于复杂的化学反应,图示表达法可以进行简化和梳理。
缺点:图示表达法通常只能呈现化学反应中的主要物质和大致的转化过程,对于一些微妙的反应细节难以准确表达。不同的人对于图示的理解可能会存在偏差。由于图示表达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其含义并非完全固定,这就可能导致不同的人在解读同一个图示时产生不同的理解,从而影响信息的准确传达。
化学方程式的优点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准确地表示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
化学方程式通过配平系数,明确地展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定量关系。
这不仅包括物质的量之比,还可以计算出质量之比。
与文字表达式相比,化学方程式更加简洁。它用简短的符号和数字组合,就能完整地表达一个化学反应。
除此之外,化学方程式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它反映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
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位于左边,用 “+” 连接不同的反应物;生成物位于右边,同样用 “+” 连接不同的生成物;
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 “=” 或 “→” 等符号连接,“=” 通常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完全进行,“→” 则常表示反应的方向。
在化学方程式中,通常用 表示反应需要加热,用 ↑或 ↓注明生成物是气体或沉淀。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02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用正确的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要确保化学式的书写准确无误,包括元素符号的正确使用和化合价的平衡
配平化学方程式
在化学式前面添加适当的系数,使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
根据实际反应情况,在化学方程式中注明反应所需的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等。不同的反应条件可能会对反应的进行产生重要影响
请你试着写出以下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归纳书写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①碳在氧气中燃烧
②碳在高温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书写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一、最小公倍数法
①确定关键元素:先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左右两边原子个数差异较大的元素。例如,在 P + O →P2O 这个方程式中,磷(P)和氧(O)原子个数差异都较大,但我们可以先从氧元素入手。
②求最小公倍数:分别计算方程式左右两边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左边氧原子个数为 2,右边为 5,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10。
③调整系数:根据最小公倍数调整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在这个例子中,为了使氧原子个数相等,在 O 前面配上系数 5,在 P O 前面配上系数 2,得到 P + 5O →2P O 。此时磷原子不相等了,再在 P 前面配上系数 4,最终配平后的方程式为 4P + 5O =2P2O 。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二、观察法
①观察方程式:仔细观察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式,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对于 C2H2 + O2→CO2 + H2O 这个方程式。
②先从复杂分子入手:可以先从比较复杂的 C2H2分子开始配平。一个 C2H2分子中有 2 个碳原子和 2 个氢原子,为了使生成物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相等,在 CO2前面配上系数 2,在 H2O 前面配上系数 1,得到
C2H2 + O2→2CO2 + H2O。
③再配平其他元素:此时右边有 5 个氧原子,左边 O2前面应配上系数 2.5,但化学方程式中系数应为整数,所以将整个方程式的系数都乘以 2,得到 2C2H2 + 5O2=4CO2 + 2H2O。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三、奇数配偶法
①找出奇数原子:观察化学方程式中各元素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原子个数,找出其中出现奇数个原子的元素。例如,在 FeS + O →Fe O + SO 这个方程式中,氧原子在 Fe O 中为奇数 3。
②先配奇数原子:在含有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前面配上偶数系数,使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变为偶数。在这里,给 Fe O 前面配上系数 2,得到 FeS + O →2Fe O + SO 。
③依次配平其他元素:此时铁原子变为 4 个,在 FeS 前面配上系数 4,硫原子变为 8 个,在 SO 前面配上系数 8,最后氧原子个数为 22 个,在 O 前面配上系数 11,配平后的方程式为 4FeS + 11O =2Fe O + 8SO 。
课堂小结
03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物质之间的数量比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
一写,二配,三标注,四查
化学方程式配平
最小公倍数法
观察法
奇数配偶法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原则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课堂检测
04
1.某学生在一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作业中写了如下化学方程式:
A. C + O2 CO2↑ B. Mg + O2 MgO2
C. 3Fe + 2O2 Fe3O4 D. 2H2O H2↑+ O2↑
将其中有错误的化学方程式字母,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1)化学式写错的是_________。
(2)未配平的是 ________。
(3)“↑”“↓”符号使用不当的是______。
(4)反应条件写错或漏写的是_______。
A
D
C
B
点燃
点燃
通电
(二)药理作用
2.不同物质是由不同的微观粒子构成的。如图给出的是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
(1)该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2)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反应
2NO + O2 == 2NO2
3.电石(CaC2)遇水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C2+2H2OCa(OH)2+X↑,X遇明火会剧烈燃烧。下列根据化学方程式得出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反应物是电石和水 B.该化学反应的条件是常温、常压
C.参加反应的CaC2、H2O、Ca(OH)2和X的微粒个数比为1∶2∶1∶1
D.X的化学式是C2H2
E.反应生成的X是气态
F.参加反应的CaC2和H2O的质量比为32∶9
F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