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全面依法治国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课程模 块 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 对应章节 第六讲第三框
课程类 型 微型课实录 课时时间 微型课10分钟 有生课堂45分钟
授课题 目 全面依法治国
二、学情分析
随着法治宣传的逐渐加深,学生对于生活中的法律,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 施等坚持宪法至上相关的法治教育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涉猎,学生对于我国实行依法 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战略举措比较熟悉。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通过各 种传媒了解与全面依法治国相关的新闻报道,在学校、社区、公园等一些场所能够看 到法治宣传教育的海报、展板等科普内容在其中接受法治教育的熏陶。因此,学生对 于依法治国有一定常识性了解,具备一定感受性知识积累。 但是,多数学生缺乏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科学的系统认识,对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作 用、如何做到依法治国了解不深。如何辩证全面地理解依法治国相关问题,学生缺乏 理性思考,同时也缺乏对于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理性认同,个别学生的法治意识还比 较淡薄。
三、教材地位
1
本节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中第六讲第三框的 内容。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第二环 节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第三环节为维护社会公平公义、司法公正;第 四环节为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
四、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 1、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一场深刻革命中依法治国的意义,以及三依法、三法治、 一目标; ● 2、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及措施; ● 3、掌握公正司法的原因及措施; ● 4、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厉行法治; ● 5、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增强学生增强法制意识,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 步掌握从法治的角度分析当前社会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核心素养】 ● 1、通过学习,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党的领导; ● 2.明确坚持依法治国,要立足我国国情、从我国实际出发。 ● 3.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推动依法治国进程。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而核心内容 【难点】依法治国的历程分析
六、教学方法
议题式教学法、五环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2
教学环 节 教学内容
导入新 课 (2分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障。《荀子.明法解》中也指出:“法者,天下之程式 也,万事之仪表也”。从立法反应人民意愿,到司法改革聚焦人民群众急难 愁盼的问题,再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国进入了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的新征程,一个更高水平的法治社会正 焕发出新的生机。
学习目 标展示 (1分钟) 1、全面依法治国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好这场深刻革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内容 >3、公正司法的意义及要求 4、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根本原因
学生自 主预习 (3分钟) 自主看教材78-83页
3
讲授新 课 (25分 钟 ) 第一部分: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是一场深刻革命 【教师引入】 法律是治国之利器,法治兴则国兴,法治衰则国乱,那么为什么说依法治 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呢 1、观看视频,自主思考为什么说“奉法者则国强”(结合书本第78页) ● 【学生主动发言】 全面依法治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的重大问题,是完善中国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2、依法治国发展历程(结合书本第79页) ● 【学生发言】 指出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
(
描绘到
2035年法
治宏伟蓝
图
) (
决定组建中
央全面依法
治国委员会
)宣布中国特 (
提出依法治
国基本方略
) (
提出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
) (
提出习近平
法治思想
)色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已 总目标 经形成
1997党的十五大 2011十一 2014党的十 2017党的十2018党的十九2020中央全面依法 届全国人大八届四中全会 九大 届三中全会 治国工作会议 四次会议 ● 【教师总结】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如何把这 场革命进行好,使其稳扎稳打的屹立于中华民族之林 就需要我们坚持 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的一体化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不断
4
把法治中国建设推向前进。 第二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教师引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 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不竭余力的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更加完善成熟。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
(
中国特色
社会
主
义
法治体系
法
治
监
督
体系
依法治国与制度治
党、依规治党统筹,
群众、舆论监督
规随询电公机力
法治实施
体系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重点和难点
科学、民主、依
法立法,使法律
及时、系统、针
对、有效
有法可能
政治和组织保障
法治队伍保障
物质经费
制度保障
提高党内法规执行
能力和水平
党内
国家机关、
司法
法律规范
体系
法治保障
体系
党内法规
体系
)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需要怎么做 ●视频观看 【学生自主回答】:从实际出发,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 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唯一正确的道 路。 ●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法治道路
5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第三部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正司法 【教师引入】 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然无 视法律,但好比污染了河流,而不公正的而审判好比污染了水源。习近平 总书记也强调: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最后一道防线。可见公正司法意义 之大。 >1 、小组探究分析两起案例“张玉环案”与“孙小果案”的不合理之处 ● 【小组代表发言】 张玉环案件采取刑讯逼供的方式,证据不足,没有辩护律师 孙小果案司法腐败,滥用职权,多次减刑,暗箱操作 都未做到公正司法 2、如何做到公正司法 ● 【学生回答】 一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二是以人民为中心,司法为民; 三是构建阳光司法,杜绝暗箱操作。 ● 【教师总结】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 本质和特点决定的,是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必须
6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唯一正确的道路。 第四部分: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 1、根据《民法典》编纂的相关材料,分析是如何体现全面依法治国的 小组探究分析 ● 【小组代表回答】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战略部署,听取并确立了民法典 的编纂的重大问题,体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教师总结分析】 ●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体现,党必须要依照宪法和法律, 不能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领导立法、带 头守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做到以宪执政、依法执政。
情感升 华 (3分钟)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如果路走错了,南辕北辙了,那再提什 么要求和举措也都没有意义了。 ——2014年10月23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 议上的讲话
课堂测 试 ( 5 分 钟) 判断题、选择题训练
课堂总 结 (2分钟) 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进一步发挥,党运用法治方式和国家治理的能力显著增强。我们也坚信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健
7
全,依法治国将会迈入新的台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总会实现。
课后作 业 根据材料即民法典总则第一条中,保护民事主体的权益,要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分析:单纯的 靠法治是否能实现国家的高效治理 班级组成辩论小组收集相关资料下届 课进行辩论分析。
八、教学板书
依法治国是
中国特色 全面依 公正司法 注么国 党的领导
8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