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题1 燃料的燃烧课前准备教学分析1.认识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习目标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课前准备学习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学习难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学习方法 实施“五字方针”:听、思、说、议、乐。听——听得明白;思——敢思会思;说——表达完整;议——学会交流;乐——乐于探究。教具准备 白磷、红磷、烧杯、热水、镊子、铜片、蜡烛、试管、生石灰。教学内容01情境引入02互动新授03拓展提高04课堂小结点我喔情境引入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可能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正是“火”开启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并引导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北京人”用火场景烧制陶瓷取暖、照明、烧烤食物冶炼金属、烧制陶瓷等情境引入【温故知新】学生回忆学习过的镁条、硫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它们的共同点。引导学生说出燃烧的定义。【总结】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互动新授(燃烧的条件)【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猜想和假设,然后分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实验要求:利用提供的用品进行各种物质的燃烧。实验完毕后汇报探究结果。【结论】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可燃物; 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互动新授(燃烧的条件)【探究实验】【提出问题】1、上述实验中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烧?2、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3、通入氧气后,热水中的白磷为什么燃烧起来?互动新授(燃烧的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互动新授【提出问题】如何灭火?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火的原理。【活动探究】蜡烛火焰的灭火方法。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蜡烛熄灭的方案并动手实验。【归纳总结】灭火原理: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破坏燃烧条件之一)(燃料燃烧的调控)互动新授【提出问题】如果遇到火灾,你如何逃离现场?【总结】火灾自救的方法:发现火险或遇到火灾时要快速拨打火警电话119;火势不能控制时应迅速逃生;逃跑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能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等。(燃料燃烧的调控)互动新授(燃料燃烧的调控)可燃物在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后,若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如燃放鞭炮;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如果泄漏,这些可燃气体聚集在通风不良的厨房等有限空间内,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明火就会急剧地燃烧,很有可能发生爆炸事故。互动新授(燃料燃烧的调控)爆炸会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为了使警钟长鸣,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常看到下面的一些图标。为了防止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我们在生产、运输、使用和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互动新授(燃料燃烧的调控)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者橙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就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口。这是为什么呢?【点拨】当氧气不充足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产生黑烟,并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使燃料的利用率降低,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小结】使燃料充分燃烧需要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氧气);二是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拓展提高【实验】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匙干燥的生石灰(CaO)或一小块生活中使用的生石灰干燥剂,再加入约2mL水,插入温度计,观察现象,并记录温度变化。【实验现象】试管壁发热,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升高。【提出问题】通过这个实验,你从中获取了什么信息?【小结】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放出热量,如氧化钙与水的反应;而有些反应吸收热量,如碳单质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不仅研究物质变化,还研究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举例】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的实例。拓展提高【课堂练习】1、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材燃烧得更旺些,通常把木材架空起来燃烧,是因为( )。A、散热快 B、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C、使木材和空气充分接触 D、木材是可燃物2、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再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C、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D、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的着火点以下CD拓展提高【课堂练习】3、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 );用扇子扇炉火更旺,其原因是( )。A、空气流动使蜡烛接触的氧气减少B、空气流动带走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C、炉中燃烧物量大,放热多,空气流通不会致使炉温降低很多,却使供给的空气增加D、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BC拓展提高【课堂练习】4、下列做法不存在事故隐患的是( )。A、将白磷长期浸泡水中B、存有大量易燃品的附近未作标记C、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D、向地下水道中倾倒液化燃料残液5、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 ,其原理是 。A用灯帽盖灭隔绝空气课堂小结1、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灭火的原理:隔绝空气或氧气;消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4、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