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1张PPT)第02讲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目录CONTENTS01考情透视02知识导图03考点突破04真题练习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水的电离和 溶液的酸碱性 安徽卷7题,3分; 安徽卷7题,3分; 山东卷10题,2分; 浙江省1月选考1题,2分; 浙江省1月选考17题,2分 常见命题形式:(1)结合图像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判断、的计算,以及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等;(2)以酸碱中和滴定为载体,考查“强”滴“弱”过程中微粒浓度的变化以及其他相关知识;(3)以滴定为基础,考查相关操作和计算等。预测考点:(1)结合图像,考查水的电离平衡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以及的相关计算等;(2)基于中和滴定,考查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有关计算,注意滴定现象、操作、滴定终点判断的规范表达,能进行误差分析。酸碱中和滴定 2023湖南卷12题,4分; 2021辽宁卷15题,3分; 2021湖北卷14题,3分; 2021海南卷14题,4分;复习目标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2.了解溶液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的简单计算。3.能选择实例说明溶液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4.理解酸碱中和滴定,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能够分析以图像形式考查滴定曲线。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影响因素水的离子积:只和温度有关酸、碱:抑制电离温度:升温促进电离盐:盐水解促进电离溶液酸碱性判断pH计算H+和OH-的相对大小常温下,pH与7的大小关系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酸式、碱式滴定管误差分析查漏原理酸碱中和滴定主要仪器步骤应用洗涤润洗装液滴定终点判断读数计算考向1 水的电离及影响因素考向2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考向1 溶液的酸碱性与pH考向2 溶液pH的计算考点一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考向3 水电离的c(H+)或c(OH-)的计算考向3 酸碱溶液稀释后酸碱性的判断考向1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仪器考向2 酸碱中和滴定图像考点三酸碱中和滴定考向3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考点一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考向1 水的电离及影响因素考向2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考向3 水电离的c(H+)或c(OH-)的计算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过程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知识点1 水的电离吸热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1)温度: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向____方向移动,和均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加酸或碱会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水的电离。(3)加能水解的盐,可与水电离出的_____或_____结合,使水的电离平衡______移动。正增大抑制正向知识点2 水的离子积1.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2.影响因素:一定温度时,是个常数,只与______有关,______越高,越____。时,__________,时,。3.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____、____、____的稀溶液。温度温度大酸碱盐名师提醒1.相同温度下,不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应用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水溶液必须是稀溶液;温度必须相同。2.关注酸式盐的特殊性,如硫酸氢钠完全电离,会抑制水的电离,碳酸氢钠以水解为主,呈碱性,促进水的电离。考向1 水的电离及影响因素【例1】时,水存在平衡状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加热,增大,增大B.滴入稀氨水,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减小,减小C.加入少量固体,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减小,不变D.加入少量金属,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增大,升温,平衡右移,c(H+)、c(OH-)同等程度地增大,Kw增大增大,Kw只与温度有关NaHSO4=Na++H++SO42-增大Na与水电离出的H+反应,c(H+)减小思维建模1.抑制水电离的方法:(1)外加酸或碱;(2)加入强酸的酸式盐固体(如 ;(3)通入酸性气体(如或碱性气体(如 ;(4)降温。2.促进水电离的方法:(1)升温;(2)加入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或弱酸弱碱盐。【变式训练】已知液氨的性质与水相似。时, N,N的平衡浓度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在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为B.在液氨中加入金属钠,可生成C.恒温下,在液氨中加入,可使液氨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D.降低温度,可使液氨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且)【解析】由电离方程式可知,N与N的平衡浓度相等,都为,根据水的离子积得液氨的离子积项正确;由钠与水反应可推知,项正确;加入可使N 的浓度增大,使液氨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项正确;因为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降低温度使 N平衡逆向移动,)和)同等程度地减小,D项错误。考向2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例2】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 ( )A.图中A、B、D三点处的大小关系:B.时,向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的稀氨水,溶液中逐渐减小C.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固体,体系可以从A点变化到C点D.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可同时大量存在、SB凑K法Kw不变c(H+)增大,c(OH-)减小c(H+)、c(OH-)都增大水解【变式训练】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温度:B.图中关系:C.图中五点间的关系:D.C点可能是显酸性的盐溶液D【解析】水的电离吸热,升高温度促进电离,根据图知,离子积常数:,所以温度:正确;根据图知,B、D、E三点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相等,则相等,B正确;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常数越大,间的关系:正确;C点时,溶液显碱性,D错误。思维建模1.同一曲线上任意点的都相同,即相同、温度相同,如)。2.曲线外任意点与曲线上任意点的不同、温度不同,如 )。3.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不变,改变溶液的酸碱性;实现曲线上点与曲线外点之间的转化必须改变温度。DB考向3 水电离的c(H+)或c(OH-)的计算【例3】时,在等体积的:①的溶液、②的溶液、③的溶液、④ 的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B.C.D.A酸碱抑制,盐促进;酸碱取小,盐取大思维建模计算水电离或技法1.溶质为酸的溶液:来源于酸的电离和水的电离,而只来源于水的电离:2.溶质为碱的溶液: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来源于碱的电离和水的电离:3.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或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4.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或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变式训练】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温度 25水的离子积常数回答下列问题:(1)若,则________(填“>”、“<”或“”,理由是_______。(2)在时,测得纯水中的,则_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测得某溶液中,该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解析】水电离出的和相等,。该温度下,某溶液中。>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c(H+)增大,c(OH-)增大,Kw=c(H+)·c(OH-),Kw增大2.4×10-75.76×10-9【变式训练】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温度 25水的离子积常数回答下列问题:(3)时,的NaOH溶液和溶液中,水电离出的分别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解析】说明,水电离产生的与相等,所以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全部来自水的电离。考点二溶液的酸碱性与pH考向1 溶液的酸碱性与pH考向2 溶液pH的计算考向3 酸碱溶液稀释后酸碱性的判断1.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和的相对大小知识点1 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酸碱性 与 比较 常温下 大小酸性溶液 ____ ____ ____7中性溶液 ___ ___ ___7碱性溶液 ____ ____ ____7>><<<>知识点2 溶液的pH1.计算公式:___________。2.溶液的酸碱性与的关系:中性碱性增强酸性增强pH071410-1410-710-710-141c(H+)/mol1c(OH-)/mol知识点2 溶液的pH3.pH的测定方法:①适用范围:。②测定操作: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试纸放在洁净的________或________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央,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玻璃片表面皿③常用的广范试纸只能读取的______。整数(2)计测定:可精确测定溶液的,可读取一位或两位小数。知识点2 溶液的pH4.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指示剂 变色范围的 石蕊 <5.0红色 5.______ >8.0蓝色甲基橙 <3.1______ 橙色 >4.4黄色酚酞 <8.2无色 8.________ >10.0______紫色红色浅红色红色易错提醒1.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①只有在常温下的溶液才呈中性;②当在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此时的溶液为中性溶液,时为碱性溶液,时为酸性溶液。2.润湿不一定偏小:使用试纸测溶液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若待测液为碱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小;若待测液为酸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大;若待测液为中性溶液,则所测结果没有误差。知识点3 溶液pH的计算1.单一溶液的计算强酸溶液:如,设浓度为____________。强碱溶液:如,设浓度为_______________。2.混合溶液的计算类型(1)两种强酸混合:直接求出,再据此求 ___________________。(2)两种强碱混合:先求出,再根据求出,最后求。(3)强酸、强碱混合: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再求出溶液中或的浓度,最后求或。易错提醒误区一:不能正确理解酸、碱的无限稀释规律常温下任何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都不可能大于7或小于7, 。误区二:不能正确理解弱酸、弱碱的稀释规律溶液 稀释前溶液 加水稀释到体积为原来的倍 稀释后溶液酸 强酸弱酸碱 强碱弱碱误区三:不能正确掌握混合溶液的定性规律<7)的强酸和-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7)的醋酸和-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 ;<7)的盐酸和-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 。只能接近7<<-<<<7>7考向1 溶液的酸碱性与pH【例1】下列有关溶液的酸碱性与的说法错误的是( )DA.溶液越小,酸性越强,反之,碱性越强B.的溶液,可能呈酸性C.当溶液中的或较小时,用表示其酸碱性更为方便D.把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测其,越小,越大,酸性越强室温下小于取一小片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于试纸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数据。易错警示1.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①只有在常温下的溶液才呈中性;②当在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此时的溶液为中性溶液,时为碱性溶液,时为酸性溶液。2.润湿不一定偏小:使用试纸测溶液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若待测液为碱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小;若待测液为酸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大;若待测液为中性溶液,则所测结果没有误差。易错警示1.溶液显酸碱性的实质是溶液中与的相对大小。2.用判断溶液酸碱性时,要注意条件,即温度。不能简单地认为等于7的溶液一定为中性,如时,为中性,才显酸性,显碱性;使用时需注明温度,若未注明温度,一般认为是常温,就以为中性。【变式训练】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常涉及溶液的酸碱性,生活和健康也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是表示溶液酸碱度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试纸测量溶液的,也可以用酸度计来测量B.测量和调控溶液的,对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C.试纸可测量任何溶液的值D.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发生C【解析】A项,可以用试纸测量溶液的,也可以用酸度计来测量,选项A正确;B项,测试和调控溶液的对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及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都有重要意义,选项B正确;C项,不是任何溶液的都能用试纸测,因为试纸有范围要求,也不能测量氯水等溶液的,选项C不正确;D项,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发生,选项D正确;故选C。考向2 溶液的计算【例2】(2023·浙江省艾青中学质检)时,水的离子积常数,该温度下,的稀溶液与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混合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恢复到,测得混合溶液的,则的值为( )A. B. C. D.A,则c(H+)=10-2 mol/Lc(H+)=10-3 mol/LV1:V2=9∶101溶液计算的一般思维模型初步判断最终溶液的酸碱性酸性溶液碱性溶液酸的稀释酸与酸混合酸与碱混合碱的稀释碱与碱混合先求最终溶液中n(H+),再根据最终溶液的体积求c(H+)=n(H+)V先求最终溶液中n(OH-),再求c(OH-),最后根据c(H+)= 求出c(H+)KWc(OH-)求pH=-lgc(H+)【变式训练】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在此温度下将同浓度的NaOH溶液与稀硫酸按体积之比混合,若所得混合液,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AA. B. C. D.【解析】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设NaOH溶液与稀硫酸的浓度为,体积分别为3V和V,则NaOH溶液中,硫酸中,所得混合液,即,则碱过量,混合后,则。考向3 酸碱溶液稀释后酸碱性的判断【例题3】常温下,关于溶液稀释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B.的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将的溶液稀释为D.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其稀释:平衡正移,gNaOH是强碱溶液,无论怎么稀释,在常温下不可能为6,只能无限接近于7思维建模1.常温下任何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都不可能大于或小于7,只能接近7。2.常温下,酸或碱溶液稀释过程的变化规律溶液 稀释前溶液 加水稀释到体积为原来的倍 稀释后溶液酸 强酸弱酸碱 强碱弱碱<<-<<注:表中<7,->7【变式训练】常温下,的X、Y两种碱溶液各,分别加水稀释到,其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稀释前,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C.完全中和X、Y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D.若,则X、Y都是弱碱【解析】由图像可知,的碱稀释100倍,X的变化比Y的大,则Y一定是弱碱,X的碱性比Y强,Y的碱性弱,相同时,Y的浓度大,则稀释前,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故A错误;稀释后,Y中浓度大,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弱,故B错误;Y的碱性弱,相同时,Y的浓度大,等体积时Y的物质的量大,则完全中和X、Y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故C错误;,则X为强碱,若,则X、Y都是弱碱,故D正确。考点三酸碱中和滴定考向1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仪器考向2 酸碱中和滴定图像考向3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知识点1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操作1.概念:用已知浓度的____(或____)滴定未知浓度的____(或____),根据中和反应的等量关系来测定酸(或碱)的浓度。酸碱碱酸2.原理:待测。3.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酸、碱溶液的______。体积(2)选取适当________。指示剂(3)准确判断滴定______。终点知识点1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操作4.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利用酸碱指示剂明显的颜色变化,表示反应已完全,指示滴定终点。因而指示剂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使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1)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酞也可以。(2)滴定终点为 时,一般用______作指示剂。酚酞(3)滴定终点为 时,一般用________作指示剂。甲基橙碱性酸性8.2~10.03.1~4.4知识点1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操作5.实验用品(1)仪器(见下图)(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读数精确到0.01mL滴定管“0”刻度在上,尖嘴无刻度带玻璃活塞的——酸式滴定管带橡胶管玻璃珠的——碱式滴定管知识点1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操作6.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1)滴定前的准备①滴定管:查漏洗涤______装液排气泡调液面记录。②锥形瓶:注碱液记体积加指示剂。(2)滴定(3)终点判断:等到滴入__________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________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4)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______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计算。润洗不恢复最后一滴思维建模1.滴定管读数要领以凹液面的最低点为基准(如图)正确读数(虚线部分)错误读数(实线部分)思维建模2.滴定终点判断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三个关键点: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变成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1)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2)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3)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知识点2 误差分析分析依据:待测若标准)偏大待测)______;若标准)偏小待测)______。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偏大偏小步骤 操作 标准) 待测)洗涤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______ ______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______ ______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______ ______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______ ________取液 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______ ______滴定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______ ______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______ ______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______ ______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加一滴NaOH溶液 无变化 ______ ______读数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 ______ ______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 ______ ______变大偏高变小偏低变大偏高不变无影响变小偏低变大偏高变小偏低变大偏高变大偏高变小偏低变大偏高考向1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仪器【例1】(2024·湖南省常德市质量检测)为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进行如下实验:用标准稀盐酸溶液进行滴定。(1)配制盐酸标准溶液所需仪器除量筒、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容量瓶【详解】配制的盐酸,需要的仪器有量筒、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的容量瓶。考向1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仪器【例1】(2024·湖南省常德市质量检测)为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进行如下实验:用标准稀盐酸溶液进行滴定。(2)用____________量取待测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加滴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为减小实验误差,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NaOH溶液体积均为,三次实验结果如下: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消耗盐酸溶液体积 19.00 23.00 23.04该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_____________。碱式滴定管强碱无效平均值为20考向1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仪器(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滴加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由________________,且半分钟内不变色。(4)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待测NaOH溶液浓度值)偏低的有________。A.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B.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C.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稀盐酸溶液润洗D.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读出滴定管读数E.摇动锥形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瓶外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浅红色变为无色DE标准)减小,标准)增大标准)偏高无影响标准)减小,标准)增大标准)偏高标准)标准)偏低相当于减少氢氧化钠的量,消耗盐酸的体积偏低,结果偏低考向1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仪器(5)中和滴定的装置和相似操作可用来做其它实验,如据反应,可以用碘水滴定溶液,应选________作指示剂;据反应可以用酸性溶液滴定溶液,溶液应装在________滴定管中(填写“酸式”或者“碱式”)。淀粉酸式碱性滴定管有一段是橡胶,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所以用酸性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碘水与淀粉显蓝色,可以作为指示剂名师点睛1.指示剂选择的三个因素:①变色范围与终点吻合或接近;②指示剂变色范围越窄越好;③指示剂在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要明显,容易观察判断。2.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果有弱酸或弱碱参加反应,完全中和时生成的盐可能因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或呈酸性。酸:甲基橙碱:酚酞【变式训练】 (2024·天津师大静海附属学校质检)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可以测定市售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浓度(单位 ,实验过程包括标准溶液的准备和滴定待测溶液。准备标准溶液配制溶液备用;准确称取基准物质,配制成标准溶液。取出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硫酸酸化后,用待标定的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计算溶液的浓度。滴定主要步骤取待测双氧水于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和硫酸,然后用已标定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的数据如表:组别 1 2 3消耗标准溶液体积 25.00 25.02 24.98数据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称得的配制成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容量瓶、胶头滴管(2)标定溶液时,能否用稀硝酸调节溶液酸度__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标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稀硝酸有氧化性,也会与反应,影响溶液浓度的标定稀硝酸有氧化性,也会与反应,影响溶液浓度的标定,因此不能用稀硝酸调节溶液酸度;标定过程中草酸根被氧化为二氧化碳,高锰酸根被还原为锰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滴定待测双氧水时,标准溶液应装入______滴定管,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式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的液体变为浅紫色(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滴定待测双氧水时,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因此标准溶液应装入酸式滴定管,双氧水是无色,高锰酸钾是紫色,因此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的液体变为浅紫色(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4)计算此双氧水的浓度为_______。21.25三次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平均值为,根据题意得到关系式,则的物质的量为,则此双氧水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配置基准物质溶液,通过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用待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用高锰酸钾溶液来滴定双氧水溶液测定双氧水的浓度,取的双氧水与锥形瓶,用酸式滴定管滴定高锰酸钾溶液至终点,重复实验次。考向2 酸碱中和滴定图像【例2】(2024·天津市宁河区高三联考)常温下,用的NaOH溶液滴定等浓度的某酸HX,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曲线上所有点的溶液中均存在:B.c点溶液中:C.需用甲基橙作指示剂D.d点溶液中:a点没有加入NaOH,溶液中不存在质子守恒,滴定突跃范围为碱性,用酚酞倍反应点,NaX和水解导致其浓度小于思维建模1.图示强酸与强碱滴定过程中曲线 (以溶液滴定盐酸为例)8.2-10.03.1-4.4氢氧化钠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酸的滴定曲线 盐酸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氨水的滴定曲线曲线起点不同:强碱滴定强酸、弱酸的曲线,强酸起点低;强酸滴定强碱、弱碱的曲线,强碱起点高 突跃点变化范围不同:强碱与强酸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突跃点变化范围大于强碱与弱酸反应(强酸与弱碱反应) 思维建模2.强酸(碱)滴定弱碱(酸曲线比较特别提醒:恰好中和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滴定终点溶液呈中性【变式训练】(2024·江西省新余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已知,时,的 用溶液滴定溶液,溶液中的分布分数随变化曲线及滴定曲线如下图(忽略滴定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如分布分数:]A.两次突变,应选用不同的指示剂B.时:C.b点溶液的为4.3D.【解析】用溶液滴定溶液,较大时,的分布分数较大,随着的减小,的分布分数逐渐减小,的分布分数逐渐增大,恰好生成NaHR之后,的分布分数逐渐减小,的分布分数逐渐增大,表示的分布分数的曲线如图所示:A项,根据图像可知,第一次滴定突变时溶液呈酸性,所以可以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第二次滴定突变时溶液呈碱性,所以可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A正确;B项,根据图像可知,时,溶液中含有和NaHR,此时正确;C项,由图可知,b点时, ,则,故错误;D项,则正确;故选C。考向3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例3】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CA.取NaOH溶液时俯视读数B.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悬挂液滴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次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使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俯视读数,使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思维建模读数引起的误差(仰视、俯视必作图,利用图像观察最准确)滴定管刻度从下到上逐渐减小量筒刻度从下到上逐渐增大“羊小虎大”“羊多虎少”“羊的力气小,老虎的力气大”:量筒仰视读数小,俯视数大“草原上羊的数量多,老虎的数量少”:滴定管仰视读数多,俯视数少【变式训练】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晶体试样的纯度,试样不含其他能与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已知:。取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用标准溶液滴定,部分实验仪器和读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样在甲中溶解,滴定管选乙B.选用淀粉作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C.图丁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D.对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图丁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小√D【解析】A项,甲中盛装的是含有的溶液,则滴定管中盛装的为标准溶液,该溶液显碱性,应选用碱式滴定管(丙),不正确;B项,溶液变色且经过左右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不正确;C项,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故滴定前的读数为,不正确;D项,滴定后俯视读数,将导致读数偏小,故测得的结果偏小,正确。1.(2024·安徽卷,7,3分)地球上的生物氮循环涉及多种含氮物质,转化关系之一如下图所示、Y均为氮氧化物),羟胺以中间产物的形式参与循环。常温常压下,羟胺易潮解,水溶液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产物盐酸羟胺广泛用子药品、香料等的合成。已知时,。下列有关物质结构或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DA.键角:B.熔点:C.同浓度水溶液的D.羟胺分子间氢键的强弱:【解析】A项,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为杂化,键角为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 ,为杂化,键角为,故键角:错误;B项,为分子晶体,为离子晶体,故熔点:错误;C项,由题目信息可知,下,,故的碱性比弱,故同浓度的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大于的电离程度,同浓度水溶液的错误;D项,O的电负性大于N,O-H键的极性大于N-H键,故羟胺分子间氢键的强弱D正确;故选D。2.(2024·山东卷,10,2分)常温下水溶液体系中存在反应:,平衡常数为K。已初始浓度所有含碳物种的摩尔分数与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A.线Ⅱ表示的变化情况B.的电离平衡常数C.时,D.时,C项,时的,随着的增大,减小,平衡①③正向移动,减小,较小时 (约小于浓度增大的影响大于浓度减小的影响,浓度增大,较大时(约大于浓度增大的影响小于浓度减小的影响,浓度减小,故线Ⅰ表示的摩尔分数随变化的关系,线Ⅱ表示的摩尔分数随变化的关系,线Ⅲ表示随变化的关系。A项线Ⅱ表示的变化情况,A项错误;B项,由图可知,当相等时(即线Ⅰ和线Ⅱ的交点),溶液的,则的电离平衡常数【解析】在溶液中存在平衡: ①)、由图可知时,,代入整理得项正确;D项,根据物料守恒,时溶液中项错误;故选C。项错误;,3.(2023 湖南卷,常温下,用浓度为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的HCl和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约为B.点C.点D.水的电离程度:【解析】NaOH溶液和混酸反应时,先与强酸反应,然后再与弱酸反应,由滴定曲线可知,a点时NaOH溶液和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和水,未发生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和;b点时NaOH溶液反应掉一半的,溶质成分为和;c点时NaOH溶液与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成分为;d点时NaOH过量,溶质成分为和NaOH。A项,a点时溶质成分为NaCl和 ,故A正确;B项,a点溶液为等浓度的NaCl和混合溶液,存在物料守恒关系 ,故B正确;C项,点b溶液中含有NaCl及等浓度的和,由于,溶液显酸性,说明的电离程度大于的水解程度,则,故C正确;D项,c点溶液中水解促进水的电离,d点碱过量,会抑制水的电离,则水的电离程度,故D错误;故选D。4.(2022 山东卷)实验室用基准配制标准溶液并标定盐酸浓度,应选甲基橙为指示剂,并以盐酸滴定标准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可用量筒量取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B.应选用配带塑料塞的容量瓶配制标准溶液C.应选用烧杯而非称量纸称量固体D.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显橙色【解析】根据中和滴定过程批示剂选择原则,以盐酸滴定标准溶液,选甲基橙为指示剂,则应利用盐酸滴定碳酸钠,即将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将待测盐酸置于酸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A项,量筒的精确度为,不可用量简量取标准溶液,应该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A错误;B项,溶液显碱性,盛放溶液的容器不能用玻璃塞,以防碱性溶液腐蚀玻璃产生有粘性的硅酸钠溶液而将瓶塞粘住,故应选用配带塑料塞的容量瓶配制标准溶液,B正确;C项,有吸水性且有一定的腐蚀性,故应选用烧杯而非称量纸称量固体,C正确;D项,溶液显碱性,甲基橙滴入溶液中显黄色,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由黄色突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之内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故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显橙色,D正确;故选A。5.(2022·浙江1月选考, 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溶液和溶液,再分别用盐酸滴定,利用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下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甲、丁线表示向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溶液中滴加盐酸B.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时点、b点),所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CC.根据图,滴定分析时,c点可用酚酞、d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D.和溶液中均满足:√C【解析】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故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图中甲、丁线表示向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溶液中滴加盐酸,A项错误;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时点、b点),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项错误;根据图,滴定分析时,c点的在9左右,符合酚酞的指示范围,故可用酚酞作指示剂,d点的在4左右,符合甲基橙的指示范围,故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C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和元素质量守恒,溶液中存在溶液中存在项错误。6.(2021 辽宁选择性考试, 用盐酸滴定溶液,溶液中H2A、、A2-的分布分数 随变化曲线及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如A2-分布分数:CA.的为 B.c点:C.第一次突变,可选酚酞作指示剂 D.【解析】用盐酸滴定溶液,较大时A2-的分布分数最大,随着的减小,A2-的分布分数逐渐减小,的分布分数逐渐增大,恰好生成NaHA之后,的分布分数逐渐减小,HA的分布分数 逐渐增大,表示HA、、A2-的分布分数曲线如图所示:A项,HA的 根据上图交点1计算可知错误;B项,根据图像可知c点中错误;C项,根据图像可知第一次滴定突跃溶液呈碱性,所以可以选择酚酞做指示剂,C正确;D项,根据图像e点可知,当加入盐酸时,全部生成HA,根据 计算可知错误;故选C。7.(2021 海南选择性考试,时,向的溶液中滴加.的盐酸,溶液的pH随加入的盐酸的体积V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BA.a点,溶液 是由于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B.点,C.c 点,溶液中的主要来自的电离D.d点,【解析】A项,存在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a点溶液是由于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A正确;B项,根据电荷守恒点即,所以,故B正确;C项,c点,溶质为碳酸氢钠、氯化钠、碳酸,溶液中的主要来自的电离,故C错误;D项,d点,碳酸氢钠和盐酸恰好反应,,故D错误;选A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