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讲义)(含答案)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目录
01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 物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
知识点1 水的电离
知识点2 水的离子积
考向1 水的电离及影响因素
考向2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
考向3 水电离的c(H+)或c(OH-)的计算
考点二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知识点1 溶液的酸碱性
知识点2 溶液的pH
知识点3 溶液pH的计算
考向1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考向2 溶液pH的计算
考向3 酸碱溶液稀释后酸碱性的判断
考点二 酸碱中和滴定
知识点1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操作
知识点2 误差分析
考向1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仪器
考向2 酸碱中和滴定图像
考向3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2024·安徽卷7题,3分;2024·安徽卷7题,3分;2024·山东卷10题,2分;2022·浙江省1月选考1题,2分;2022·浙江省1月选考17题,2分 本讲常见的命题形式:(1)结合图像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判断、pH的计算,以及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等;(2)以酸碱中和滴定为载体,考查“强”滴“弱”过程中微粒浓度的变化以及其他相关知识;(3)以滴定为基础,考查相关操作和计算等。预测本考点依然会结合图像,考查水的电离平衡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以及pH的相关计算等;还会基于中和滴定,考查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有关计算,注意滴定现象、操作、滴定终点判断的规范表达,能进行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 2023湖南卷12题,4分;2021辽宁卷15题,3分;2021湖北卷14题,3分;2021海南卷14题,4分;
复习目标: 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Kw)。 2.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3.能选择实例说明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4.理解酸碱中和滴定,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能够分析以图像形式考查滴定曲线。
考点一 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
知识点1 水的电离
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过程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
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H+)和c(OH-)均_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加酸或碱会_______ (填“促进”或“抑制”)水的电离。
(3)加能水解的盐,可与水电离出的_______或_______结合,使水的电离平衡_______移动。
知识点2 水的离子积
1.表达式:Kw=_______。
2.影响因素:一定温度时,Kw是个常数,Kw只与_______有关,温度越高,Kw越大。25 ℃时,Kw=_______,100 ℃时,Kw=1×10-12。
3.适用范围: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稀溶液。
【名师提醒】
1.相同温度下,不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应用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水溶液必须是稀溶液;温度必须相同。
2.关注酸式盐的特殊性,如硫酸氢钠完全电离,会抑制水的电离,碳酸氢钠以水解为主,呈碱性,促进水的电离。
考向1 水的电离及影响因素
【例1】25 ℃时,水存在平衡状态:H2O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Kw增大,c(OH-)增大
B.滴入稀氨水,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OH-)减小,Kw减小
C.加入少量NaHSO4固体,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H+)减小,Kw不变
D.加入少量金属Na,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c(H+)增大
【名师点睛】
1.抑制水电离的方法。
(1)外加酸或碱;
(2)加入强酸的酸式盐固体(如NaHSO4);(3)通入酸性气体(如CO2、SO2)或碱性气体(如NH3);
(4)降温。
2.促进水电离的方法。
(1)升温;(2)加入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或弱酸弱碱盐。
【变式训练】已知液氨的性质与水相似。T ℃时,NH3+NH3N+N,N的平衡浓度为1×10-15 mol·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为1×10-30
B.在液氨中加入金属钠,可生成NaNH2
C.恒温下,在液氨中加入NH4Cl,可使液氨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D.降低温度,可使液氨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且c(N)考向2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
【例2】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T>25)(  )
A.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
B.25 ℃时,向pH=1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溶液中逐渐减小
C.25 ℃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l固体,体系可以从A点变化到C点
D.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可同时大量存在Na+、Fe3+、Cl-、S
【变式训练】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温度:T3>T2>T1
B.图中pH关系:pH(B)=pH(D)=pH(E)
C.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E>D>A=B=C
D.C点可能是显酸性的盐溶液
【思维建模】
1.同一曲线上任意点的Kw都相同,即c(H+)·c(OH-)相同、温度相同,如Kw(A)=Kw(D)。
2.曲线外任意点与曲线上任意点的Kw不同、温度不同,如Kw(A)3.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不变,改变溶液的酸碱性;实现曲线上点与曲线外点之间的转化必须改变温度。
考向3 水电离的c(H+)或c(OH-)的计算
【例3】25 ℃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H2SO4溶液、②0.05 mol·L-1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 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0∶1010∶109 B.1∶5∶(5×109)∶(5×108)
C.1∶20∶1010∶109 D.1∶10∶104∶109
【思维建模】
计算水电离c(H+)水或c(OH-)水技法
1.溶质为酸的溶液:H+来源于酸的电离和水的电离,而OH-只来源于水的电离:c(H+)水=c(OH-)溶液=
2.溶质为碱的溶液:H+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OH-来源于碱的电离和水的电离:c(OH-)水=c(H+)溶液=。
3.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H+或OH-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c(H+)水=c(OH-)水=c(H+)溶液。
4.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H+或OH-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c(OH-)水=c(H+)水=c(OH-)溶液。
【变式训练】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25 t1 t2
水的离子积常数 1×10-14 Kw 1×10-12
回答下列问题:
(1)若25”、“<”或“=”)1×10-14,理由是              。
(2)在t1 ℃时,测得纯水中的c(H+)=2.4×10-7 mol·L-1,则c(OH-)=    mol·L-1。该温度下,测得某H2SO4溶液中c(S)=5×10-6 mol·L-1,该溶液中c(OH-)=    mol·L-1。
(3)25 ℃时,pH=10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水(OH-)分别为    mol·L-1和    mol·L-1。
考点二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知识点1 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H+)和c(OH-)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酸碱性 c(H+)与c(OH-) 比较 常温下
c(H+)大小 pH
酸性溶液 c(H+)____c(OH-) c(H+) ____1.0×10-7mol·L-1 ____7
中性溶液 c(H+) ____c(OH-) c(H+) ____1.0×10-7mol·L-1 ____7
碱性溶液 c(H+) ____c(OH-) c(H+) ____1.0×10-7mol·L-1 ____7
知识点2 溶液的pH
1.计算公式:pH=________________。
2.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25 ℃):
3.pH的测定方法
(1)pH试纸法
①适用范围:0~14。
②测定操作: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试纸放在洁净的________或________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央,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③常用的广范pH试纸只能读取1~14的________。
(2)pH计测定:可精确测定溶液的pH,可读取一位或两位小数。
4.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的pH
石蕊 <5.0红色 5.0~8.0________ >8.0________
甲基橙 <3.1________ 3.1~4.4橙色 >4.4黄色
酚酞 <8.2无色 8.2~10.0________ >10.0________
【易错提醒】
1.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只有在常温下pH=7的溶液才呈中性,当在100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2,此时pH=6的溶液为中性溶液,pH>6时为碱性溶液,pH<6时为酸性溶液。
2.使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测量结果不一定偏小。若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若待测液为碱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小;若待测液为酸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大;若待测液为中性溶液,则所测结果没有误差。
知识点3 溶液pH的计算
1.单一溶液pH的计算
强酸溶液:如HnA,设浓度为c mol·L-1,c(H+)=nc mol·L-1,pH=-lg c(H+)=________。
强碱溶液(25 ℃):如B(OH)n,设浓度为c mol·L-1,c(H+)= mol·L-1,pH=-lg c(H+)=________。
2.混合溶液pH的计算类型
(1)两种强酸混合:直接求出c(H+)混,再据此求pH。c(H+)混=________________。
(2)两种强碱混合:先求出c(OH-)混,再根据Kw求出c(H+)混,最后求pH。c(OH-)混=________________。
(3)强酸、强碱混合: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再由下式求出溶液中H+或OH-的浓度,最后求pH。c(H+)混或c(OH-)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易错提醒】
误区一:不能正确理解酸、碱的无限稀释规律
常温下任何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都不可能大于7或小于7,只能接近7。
误区二:不能正确理解弱酸、弱碱的稀释规律
溶液 稀释前溶液pH 加水稀释到体积为原来的10n倍 稀释后溶液pH
酸 强酸 pH=a pH=a+n
弱酸 a<pH<a+n
碱 强碱 pH=b pH=b-n
弱碱 b-n<pH<b
误区三:不能正确掌握混合溶液的定性规律
pH=n(n<7)的强酸和pH=14-n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pH=7;pH=n(n<7)的醋酸 和pH=14-n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7;pH=n(n<7)的盐酸和pH =14-n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7。
考向1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例1】下列有关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反之,碱性越强
B.pH<7的溶液,可能呈酸性
C.当溶液中的c(H+)或c(OH-)较小时,用pH表示其酸碱性更为方便
D.把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测其pH
【易错警示】
1.溶液显酸碱性的实质是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
2.用pH判断溶液酸碱性时,要注意条件,即温度。不能简单地认为pH等于7的溶液一定为中性,如100℃时,pH=6为中性,pH<6才显酸性,pH>6显碱性,所以使用pH时需注明温度,若未注明温度,一般认为是常温,就以pH=7为中性。
【变式训练】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常涉及溶液的酸碱性,生活和健康也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pH是表示溶液酸碱度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也可以用酸度计来测量
B.测量和调控溶液的pH,对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C.pH试纸可测量任何溶液的pH值
D.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在一定pH范围内发生
考向2 溶液pH的计算
【例2】(2023·浙江省艾青中学质检)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3,该温度下,V1 mLpH=12的Ba(OH)2稀溶液与V2 mLpH=2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混合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恢复到T℃,测得混合溶液的pH=3,则V1:V2的值为( )
A.9∶101 B.99∶101 C.1∶100 D.1∶10
【思维建模】
溶液pH计算的一般思维模型
【变式训练】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3,在此温度下将同浓度的NaOH溶液与稀硫酸按体积之比 3∶1混合,若所得混合液pH=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A.0.40 mol·L-1    B.0.20 mol·L-1 C.0.04 mol·L-1 D.0.50 mol·L-1
考向3 酸碱溶液稀释后酸碱性的判断
2.常温下,关于溶液稀释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pH=5
B.pH=4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6 mol·L-1
C.将1 L 0.1 mol·L-1的Ba(OH)2溶液稀释为2 L,pH=13
D.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其pH=6
【思维建模】
1.常温下任何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都不可能大于或小于7,只能接近7。
2.常温下,酸或碱溶液稀释过程的变化规律
溶液 稀释前溶液pH 加水稀释到体积为原来的10n倍 稀释后溶液pH
酸 强酸 pH=a pH=a+n
弱酸 a碱 强碱 pH=b pH=b-n
弱碱 b-n注:表中a+n<7,b-n>7。
【变式训练】常温下,pH=10的X、Y两种碱溶液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前,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
C.完全中和X、Y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X>VY
D.若8考点三 酸碱中和滴定
知识点1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操作
1.概念:用已知浓度的______ (或______)滴定未知浓度的______ (或______),根据中和反应的等量关系来测定酸(或碱)的浓度。
2.原理:c(待测)=。
3.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酸、碱溶液的______。
(2)选取适当____________。
(3)准确判断滴定______。
4.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
利用酸碱指示剂明显的颜色变化,表示反应已完全,指示滴定终点。因而指示剂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使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
(1)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酞也可以。
(2)滴定终点为碱性时,一般用______作指示剂。
(3)滴定终点为酸性时,一般用____________作指示剂。
5.实验用品
(1)仪器(见下图)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6.实验操作
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排气泡→调液面→记录。
②锥形瓶:注碱液→记体积→加指示剂。
(2)滴定
(3)终点判断:等到滴入____________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______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4)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______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计算。
【思维建模】
1.滴定管读数要领
以凹液面的最低点为基准(如图)
正确读数(虚线部分)和错误读数(实线部分)。
2.滴定终点判断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变成×××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三个关键点:
(1)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
(2)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3)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
知识点2 误差分析
分析依据:c(待测)=
若V(标准)偏大 c(待测) ______;若V(标准)偏小 c(待测) ______。
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
步骤 操作 V(标准) c(待测)
洗涤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______ ______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______ ______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______ ______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______ ______
取液 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______ ______
滴定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______ ______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______ ______
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______ ______
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加一滴NaOH溶液无变化 ______ ______
读数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 ______ ______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 ______ ______
【易错提醒】
考向1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仪器
【例1】(2024·湖南省常德市质量检测)为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进行如下实验:用标准稀盐酸溶液进行滴定。
(1)配制100mL0.1000 mol·L-1盐酸标准溶液所需仪器除量筒、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
(2)用 量取20.00 mL待测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为减小实验误差,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NaOH溶液体积均为mL,三次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盐酸溶液体积 19.00 23.00 23.04
该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 。
(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滴加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由 ,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4)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待测NaOH溶液浓度值)偏低的有 。
A.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
B.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
C.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稀盐酸溶液润洗
D.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E.摇动锥形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瓶外
(5)中和滴定的装置和相似操作可用来做其它实验,如据反应I2+2S2O32-=S4O62-+2I-,可以用碘水滴定Na2S2O3溶液,应选 作指示剂;据反应5H2C2O4+2MnO4-+6H+=10CO2↑+Mn2++8H2O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KMnO4溶液应装在 滴定管中(填写“酸式”或者“碱式”)。
【名师点睛】
1.指示剂选择的三个因素:①变色范围与终点pH吻合或接近;②指示剂变色范围越窄越好;③指示剂在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要明显,容易观察判断。规律为生成强酸强碱盐时可选择甲基橙或酚酞,生成强酸弱碱盐时可选甲基橙,生成强碱弱酸盐时可选酚酞。
2.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果有弱酸或弱碱参加反应,完全中和时生成的盐可能因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或呈酸性。
【变式训练】 (2024·天津师大静海附属学校质检)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可以测定市售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浓度(单位g L 1),实验过程包括标准溶液的准备和滴定待测溶液。
I.准备KMnO4标准溶液
a.配制100.00mLKMnO4溶液备用;
b.准确称取Na2C2O4基准物质3.35g(0.025mol),配制成250.00mL标准溶液。取出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3 mol L 1硫酸酸化后,用待标定的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计算KMnO4溶液的浓度。
II.滴定主要步骤
a.取待测双氧水10.00mL于锥形瓶中;
b.锥形瓶中加入30.00mL蒸馏水和30.00mL3 mol L 1硫酸,然后用已标定的KMnO4溶液(0.1000 mol L 1)滴定至终点;
c.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的数据如表:
组别 1 2 3
消耗标准溶液体积(mL) 25.00 25.02 24.98
d.数据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称得的Na2C2O4配制成250.00mL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
(2)标定KMnO4溶液时,能否用稀硝酸调节溶液酸度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___。写出标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滴定待测双氧水时,标准溶液应装入____滴定管,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
(4)计算此双氧水的浓度为____g L 1。
考向2 酸碱中和滴定图像
【例2】(2024·天津市宁河区高三联考)常温下,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等浓度的某酸HX,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上所有点的溶液中均存在:c(Na+)+ c(H+)=c(OH―)+c(X-)
B.c点溶液中:(OH―)>[c(HX+c(H+)]
C.需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D.d点溶液中:c(Na+)>c(OH―)>cX-)>c(H+)
【思维建模】
1.图示强酸与强碱滴定过程中pH曲线
(以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盐酸为例)
2.强酸(碱)滴定弱碱(酸)pH曲线比较
氢氧化钠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酸的滴定曲线 盐酸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氨水的滴定曲线
曲线起点不同:强碱滴定强酸、弱酸的曲线,强酸起点低;强酸滴定强碱、弱碱的曲线,强碱起点高
突跃点变化范围不同:强碱与强酸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突跃点变化范围大于强碱与弱酸反应(强酸与弱碱反应)
特别提醒:恰好中和=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滴定终点≠溶液呈中性。
【变式训练】(2024·江西省新余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已知,25℃时,的,。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H2R溶液,溶液中H2R、HR-、R2-的分布分数随pH变化曲线及滴定曲线如下图(忽略滴定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如分布分数:]
A.两次突变,应选用不同的指示剂
B.pH=8时:c(Na+)>c(R2-)>c(HR-)
C.b点溶液的pH为4.3
D.c2(HR-)>c(R2-) ·c(H2R)
考向3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例2】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取NaOH溶液时俯视读数
B.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悬挂液滴
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思维建模】
读数引起的误差(仰视、俯视必作图,利用图像观察最准确)
俯视和仰视的误差,要结合具体仪器进行分析,不同量器的刻度顺序不同,如量筒刻度从下到上逐渐增大;滴定管刻度从下到上逐渐减小。
1.如图a,当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由于俯视视线向下倾斜,视线与量筒的交点在凹液面的上侧,读数高于正确的刻度线位置,即读数偏大。
2.如图b,当用滴定管测量液体的体积时,由于仰视视线向上倾斜,视线与滴定管的交点在凹液面的下侧,因滴定管刻度标法与量筒不同,则仰视读数偏大。
【变式训练】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CuCl2晶体试样的纯度,试样不含其他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已知:2Cu2++4I-=2CuI↓+I2,I2+2S2O32-=S4O62-+2I-。取m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用0.100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部分实验仪器和读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样在甲中溶解,滴定管选乙
B.选用淀粉作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C.图丁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a-0.50)mL
D.对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图丁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小
1.(2024·安徽卷,7,3分)地球上的生物氮循环涉及多种含氮物质,转化关系之一如下图所示(X、Y均为氮氧化物),羟胺(NH2OH)以中间产物的形式参与循环。常温常压下,羟胺易潮解,水溶液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产物盐酸羟胺([NH3OH]Cl)广泛用子药品、香料等的合成。
已知25℃时,Ka(HNO2)=7.2×10-4,Kb(NH3·H2O)=1.8×10-5 ,Kb(NH2OH)=8.7×10-9。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或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键角:NH3>NO3-
B.熔点: NH2OH>[NH3OH]Cl
C.同浓度水溶液的pH:[NH3OH]Cl>NH4Cl
D.羟胺分子间氢键的强弱:
2.(2024·山东卷,10,2分)常温下Ag(I)-CH3COOH水溶液体系中存在反应:Ag++CH3COO-CH3COOAg(aq),平衡常数为K。已初始浓度,所有含碳物种的摩尔分数与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Ⅱ表示CH3COOH的变化情况
B.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C.pH=n时,
D.pH=10时,c(Ag+)+c(CH3COOAg) =0.08mol/L
3.(2023 湖南卷,12)常温下,用浓度为0.0200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0200mol·L-1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a(CH3COOH)约为10-4.76
B.点a:c(Na+)=c(Cl-)=c(CH3COOH)+c(CH3COO-)
C.点b:c(CH3COOH)D.水的电离程度:a<b<c<d
4.(2022 山东卷)实验室用基准Na2CO3配制标准溶液并标定盐酸浓度,应选甲基橙为指示剂,并以盐酸滴定Na2CO3标准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量筒量取25.00 mL Na2CO3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
B.应选用配带塑料塞的容量瓶配制Na2CO3标准溶液
C.应选用烧杯而非称量纸称量Na2CO3固体
D.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显橙色
5.(2022·浙江1月选考,23)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20 mL 0.4 mol·L-1 Na2CO3溶液和40 mL 0.2 mol·L-1 NaHCO3溶液,再分别用0.4 mol·L-1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下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丁线表示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
B.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 mL时(a点、b点),所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C+H+=CO2↑+H2O
C.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点可用酚酞、d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D.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均满足:c(H2CO3)-c(C)=c(OH-)-c(H+)
6.(2021 辽宁选择性考试,15)用0.1000mol·L-1盐酸滴定20.00 mLNa2A溶液,溶液中H2A、HA-、A2-的分布分数随pH变化曲线及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如A2-分布分数:)
A.H2A的Ka1为10-10.25 B.c点:c(HA-)>c(A2-)>c(H2A)
C.第一次突变,可选酚酞作指示剂 D.c (Na2A)= 0.2000mol·L-1
7.(2021 海南选择性考试,14) 25℃时,向10.00mL0.1000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加.1000mol·L-1的盐酸,溶液的随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点,溶液是由于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点,c(Na+)=c(HCO3-)+2c(CO32-)+c(Cl-)
C.c 点,溶液中的主要来自HCO3-的电离
D.d点,c(Na+)= c(Cl-)= 0.1000mol·L-1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02讲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目录
01 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2 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考点一 物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
知识点1 水的电离
知识点2 水的离子积
考向1 水的电离及影响因素
考向2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
考向3 水电离的c(H+)或c(OH-)的计算
考点二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知识点1 溶液的酸碱性
知识点2 溶液的pH
知识点3 溶液pH的计算
考向1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考向2 溶液pH的计算
考向3 酸碱溶液稀释后酸碱性的判断
考点二 酸碱中和滴定
知识点1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操作
知识点2 误差分析
考向1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仪器
考向2 酸碱中和滴定图像
考向3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04真题练习·命题洞见
考点要求 考题统计 考情分析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2024·安徽卷7题,3分;2024·安徽卷7题,3分;2024·山东卷10题,2分;2022·浙江省1月选考1题,2分;2022·浙江省1月选考17题,2分 本讲常见的命题形式:(1)结合图像考查溶液的酸碱性判断、pH的计算,以及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等;(2)以酸碱中和滴定为载体,考查“强”滴“弱”过程中微粒浓度的变化以及其他相关知识;(3)以滴定为基础,考查相关操作和计算等。预测本考点依然会结合图像,考查水的电离平衡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以及pH的相关计算等;还会基于中和滴定,考查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等有关计算,注意滴定现象、操作、滴定终点判断的规范表达,能进行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 2023湖南卷12题,4分;2021辽宁卷15题,3分;2021湖北卷14题,3分;2021海南卷14题,4分;
复习目标: 1.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Kw)。 2.了解溶液pH的含义及其测定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3.能选择实例说明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4.理解酸碱中和滴定,能根据实验试题要求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结论;能够分析以图像形式考查滴定曲线。
考点一 水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常数
知识点1 水的电离
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其电离过程吸热(填“吸热”或“放热”)。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
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温度:温度升高,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c(H+)和c(OH-)均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加酸或碱会抑制(填“促进”或“抑制”)水的电离。
(3)加能水解的盐,可与水电离出的H+或OH-结合,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知识点2 水的离子积
1.表达式:Kw=c(H+)·c(OH-)。
2.影响因素:一定温度时,Kw是个常数,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Kw越大。25 ℃时,Kw=1×10-14,100 ℃时,Kw=1×10-12。
3.适用范围:Kw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酸、碱、盐的稀溶液。
【名师提醒】
1.相同温度下,不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应用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水溶液必须是稀溶液;温度必须相同。
2.关注酸式盐的特殊性,如硫酸氢钠完全电离,会抑制水的电离,碳酸氢钠以水解为主,呈碱性,促进水的电离。
考向1 水的电离及影响因素
【例1】25 ℃时,水存在平衡状态:H2OH++OH- 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热,Kw增大,c(OH-)增大
B.滴入稀氨水,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OH-)减小,Kw减小
C.加入少量NaHSO4固体,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H+)减小,Kw不变
D.加入少量金属Na,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c(H+)增大
【答案】A
【解析】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右移,c(H+)、c(OH-)同等程度地增大,Kw增大;Kw只受温度影响,向水中加稀氨水,水的电离平衡左移,c(OH-)增大,Kw不变;加入少量NaHSO4固体,因NaHSO4=Na++H++S,c(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左移,Kw不变;加入少量Na,Na与水电离出的H+反应,水的电离平衡右移,c(H+)减小,c(OH-)增大。
【思维建模】
1.抑制水电离的方法。
(1)外加酸或碱;
(2)加入强酸的酸式盐固体(如NaHSO4);(3)通入酸性气体(如CO2、SO2)或碱性气体(如NH3);
(4)降温。
2.促进水电离的方法。
(1)升温;(2)加入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或弱酸弱碱盐。
【变式训练】已知液氨的性质与水相似。T ℃时,NH3+NH3N+N,N的平衡浓度为1×10-15 mol·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为1×10-30
B.在液氨中加入金属钠,可生成NaNH2
C.恒温下,在液氨中加入NH4Cl,可使液氨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D.降低温度,可使液氨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且c(N)【答案】D
【解析】由电离方程式可知,N与N的平衡浓度相等,都为1×10-15 mol·L-1,根据水的离子积得液氨的离子积K=c(N)·c(N)=1×10-30,A项正确;由钠与水反应可推知,2Na+2NH3=2NaNH2+H2↑,B项正确;加入NH4Cl可使N的浓度增大,使液氨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项正确;因为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降低温度使NH3+NH3N+N平衡逆向移动,c(N)和c(N)同等程度地减小,D项错误。
考向2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
【例2】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T>25)(  )
A.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
B.25 ℃时,向pH=1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溶液中逐渐减小
C.25 ℃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NH4Cl固体,体系可以从A点变化到C点
D.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可同时大量存在Na+、Fe3+、Cl-、S
【答案】B
【解析】A、D两点都处于25 ℃的条件下,Kw相等,B点温度大于25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越高,Kw越大,故题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为B>A=D,A错误;Kb(NH3·H2O)=,则=,25 ℃时,Kb(NH3·H2O)为定值,向pH=1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的过程中,pH逐渐增大,即c(OH-)逐渐增大,则逐渐减小,即逐渐减小,B正确;温度不变,Kw不变,向水中加入适量氯化铵固体,溶液中c(H+)增大,c(OH-)减小,而A点到C点过程中c(H+)、c(OH-)都增大,C错误;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pH=7,Fe3+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
【变式训练】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温度:T3>T2>T1
B.图中pH关系:pH(B)=pH(D)=pH(E)
C.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E>D>A=B=C
D.C点可能是显酸性的盐溶液
【答案】D
【解析】水的电离吸热,升高温度促进电离,根据图知,离子积常数:Kw(T3)>Kw(T2)>Kw(T1),所以温度:T3>T2>T1,A正确;根据图知,B、D、E三点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相等,则pH相等,B正确;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常数越大,Kw间的关系:E>D>A=B=C,C正确;C点时Kw=1×10-14,c(OH-)=1×10-6.5 mol·L-1,c(H+)=1×10-7.5 mol·L-1,溶液显碱性,D错误。
【思维建模】
1.同一曲线上任意点的Kw都相同,即c(H+)·c(OH-)相同、温度相同,如Kw(A)=Kw(D)。
2.曲线外任意点与曲线上任意点的Kw不同、温度不同,如Kw(A)3.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不变,改变溶液的酸碱性;实现曲线上点与曲线外点之间的转化必须改变温度。
考向3 水电离的c(H+)或c(OH-)的计算
【例3】25 ℃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H2SO4溶液、②0.05 mol·L-1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 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0∶1010∶109 B.1∶5∶(5×109)∶(5×108)
C.1∶20∶1010∶109 D.1∶10∶104∶109
【答案】A
【解析】①pH=0的H2SO4溶液中c(H+)=1 mol·L-1,c(OH-)=10-14 mol·L-1,H2SO4抑制H2O的电离,则由H2O电离出的c(H+)=10-14 mol·L-1;②0.05 mol·L-1的Ba(OH)2溶液中c(OH-)=0.1 mol·L-1,c(H+)=10-13 mol·L-1,Ba(OH)2 抑制H2O的电离,则由H2O电离出的c(H+)=10-13mol·L-1;③pH=10的Na2S溶液,Na2S水解促进H2O的电离,由H2O电离出的c(H+)=c(OH-)=10-4 mol·L-1;④pH=5的NH4NO3溶液,NH4NO3水解促进H2O的电离,由H2O电离出的c(H+)=10-5 mol·L-1。4种溶液中发生电离的H2O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H2O电离产生的H+的物质的量之比,其比为10-14∶10-13∶10-4∶10-5=1∶10∶1010∶109。
【思维建模】
计算水电离c(H+)水或c(OH-)水技法
1.溶质为酸的溶液:H+来源于酸的电离和水的电离,而OH-只来源于水的电离:c(H+)水=c(OH-)溶液=
2.溶质为碱的溶液:H+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OH-来源于碱的电离和水的电离:c(OH-)水=c(H+)溶液=。
3.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H+或OH-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c(H+)水=c(OH-)水=c(H+)溶液。
4.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H+或OH-全部来源于水的电离:c(OH-)水=c(H+)水=c(OH-)溶液。
【变式训练】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温度/℃ 25 t1 t2
水的离子积常数 1×10-14 Kw 1×10-12
回答下列问题:
(1)若25”、“<”或“=”)1×10-14,理由是              。
(2)在t1 ℃时,测得纯水中的c(H+)=2.4×10-7 mol·L-1,则c(OH-)=    mol·L-1。该温度下,测得某H2SO4溶液中c(S)=5×10-6 mol·L-1,该溶液中c(OH-)=    mol·L-1。
(3)25 ℃时,pH=10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水(OH-)分别为    mol·L-1和    mol·L-1。
【答案】(1)>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c(H+)增大,c(OH-)增大,Kw=c(H+)·c(OH-),Kw增大
(2)2.4×10-7 5.76×10-9 (3)1×10-10 1×10-4
【解析】(1)水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吸热,所以温度升高,水的离子积增大。(2)水电离出的c(H+)和c(OH-)相等,Kw=2.4×10-7×2.4×10-7=5.76×10-14。该温度下,某H2SO4溶液中c(H+)=1×10-5 mol·L-1,c(OH-)= mol·L-1=5.76×10-9 mol·L-1。(3)pH=10说明c(H+)=1×10-10 mol·L-1,水电离产生的c(H+)与c(OH-)相等,所以pH=10的NaOH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1×10-10 mol·L-1;pH=10的Na2CO3溶液中c(OH-)=10-4 mol·L-1,全部来自水的电离。
考点二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知识点1 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c(H+)和c(OH-)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酸碱性 c(H+)与c(OH-) 比较 常温下
c(H+)大小 pH
酸性溶液 c(H+)>c(OH-) c(H+)>1.0×10-7mol·L-1 <7
中性溶液 c(H+)=c(OH-) c(H+)=1.0×10-7mol·L-1 =7
碱性溶液 c(H+)7
知识点2 溶液的pH
1.计算公式:pH=-lg c(H+)。
2.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25 ℃):
3.pH的测定方法
(1)pH试纸法
①适用范围:0~14。
②测定操作: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央,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③常用的广范pH试纸只能读取1~14的整数。
(2)pH计测定:可精确测定溶液的pH,可读取一位或两位小数。
4.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
指示剂 变色范围的pH
石蕊 <5.0红色 5.0~8.0紫色 >8.0蓝色
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
酚酞 <8.2无色 8.2~10.0浅红色 >10.0红色
【易错提醒】
1.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只有在常温下pH=7的溶液才呈中性,当在100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2,此时pH=6的溶液为中性溶液,pH>6时为碱性溶液,pH<6时为酸性溶液。
2.使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测量结果不一定偏小。若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若待测液为碱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小;若待测液为酸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大;若待测液为中性溶液,则所测结果没有误差。
知识点3 溶液pH的计算
1.单一溶液pH的计算
强酸溶液:如HnA,设浓度为c mol·L-1,c(H+)=nc mol·L-1,pH=-lg c(H+)=-lg (nc)。
强碱溶液(25 ℃):如B(OH)n,设浓度为c mol·L-1,c(H+)= mol·L-1,pH=-lg c(H+)=14+lg (nc)。
2.混合溶液pH的计算类型
(1)两种强酸混合:直接求出c(H+)混,再据此求pH。c(H+)混=。
(2)两种强碱混合:先求出c(OH-)混,再根据Kw求出c(H+)混,最后求pH。c(OH-)混=。
(3)强酸、强碱混合: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再由下式求出溶液中H+或OH-的浓度,最后求pH。c(H+)混或c(OH-)混=。
【易错提醒】
误区一:不能正确理解酸、碱的无限稀释规律
常温下任何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都不可能大于7或小于7,只能接近7。
误区二:不能正确理解弱酸、弱碱的稀释规律
溶液 稀释前溶液pH 加水稀释到体积为原来的10n倍 稀释后溶液pH
酸 强酸 pH=a pH=a+n
弱酸 a<pH<a+n
碱 强碱 pH=b pH=b-n
弱碱 b-n<pH<b
误区三:不能正确掌握混合溶液的定性规律
pH=n(n<7)的强酸和pH=14-n的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pH=7;pH=n(n<7)的醋酸 和pH=14-n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7;pH=n(n<7)的盐酸和pH =14-n的氨水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pH>7。
考向1 溶液的酸碱性与pH
【例1】下列有关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pH越小,酸性越强,反之,碱性越强
B.pH<7的溶液,可能呈酸性
C.当溶液中的c(H+)或c(OH-)较小时,用pH表示其酸碱性更为方便
D.把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测其pH
【答案】D
【解析】A项因pH=-lgc(H+),所以pH越小,c(H+)越大,酸性越强,pH越大,c(H+)越小,则c(OH-)越大,碱性越强,A项正确;B项在室温下,pH<7的溶液呈酸性,B项正确;C项当c(H+)或c(OH-)小于1 mol·L-1时,使用pH表示其酸碱性更为方便,故C项正确;D项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不能把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溶液中测pH,正确的做法为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于试纸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取数据,所以D项错误。
【易错警示】
1.溶液显酸碱性的实质是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
2.用pH判断溶液酸碱性时,要注意条件,即温度。不能简单地认为pH等于7的溶液一定为中性,如100℃时,pH=6为中性,pH<6才显酸性,pH>6显碱性,所以使用pH时需注明温度,若未注明温度,一般认为是常温,就以pH=7为中性。
【变式训练】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常涉及溶液的酸碱性,生活和健康也与溶液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pH是表示溶液酸碱度的一种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也可以用酸度计来测量
B.测量和调控溶液的pH,对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C.pH试纸可测量任何溶液的pH值
D.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在一定pH范围内发生
【答案】C
【解析】A项,可以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也可以用酸度计来测量,选项A正确;B项,测试和调控溶液的pH对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及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都有重要意义,选项B正确;C项,不是任何溶液的pH都能用pH试纸测,因为试纸有范围要求,也不能测量氯水等溶液的pH,选项C不正确;D项,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在一定pH范围内发生,选项D正确;故选C。
考向2 溶液pH的计算
【例2】(2023·浙江省艾青中学质检)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3,该温度下,V1 mLpH=12的Ba(OH)2稀溶液与V2 mLpH=2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混合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恢复到T℃,测得混合溶液的pH=3,则V1:V2的值为( )
A.9∶101 B.99∶101 C.1∶100 D.1∶10
【答案】A
【解析】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3,该温度下,V1 mLpH=12的Ba(OH)2稀溶液,c(H+)=10-12 mol/L,则c(OH-)=10-1 mol/L mol/L;V2 mLpH=2的稀硫酸c(H+)=10-2 mol/L,二者反应后恢复到T℃,测得混合溶液的pH=3,c(H+)=10-3 mol/L,说明酸过量,则c(H+)=,解得V1:V2=9∶101,故选A。
【思维建模】
溶液pH计算的一般思维模型
【变式训练】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3,在此温度下将同浓度的NaOH溶液与稀硫酸按体积之比 3∶1混合,若所得混合液pH=12,则原溶液的浓度为(  )
A.0.40 mol·L-1    B.0.20 mol·L-1 C.0.04 mol·L-1 D.0.50 mol·L-1
【答案】A
【解析】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13,设NaOH溶液与稀硫酸的浓度为c,体积分别为3V和V,则NaOH溶液中c(OH-)=c,硫酸中c(H+)=2c,所得混合液pH=12,即c(H+)=10-12 mol·L-1,c(OH-)== mol·L-1=0.1 mol·L-1,则碱过量,混合后c(OH-)==0.1 mol·L-1,则c=0.40 mol·L-1。
考向3 酸碱溶液稀释后酸碱性的判断
2.常温下,关于溶液稀释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3的醋酸溶液稀释100倍,pH=5
B.pH=4的H2SO4溶液加水稀释100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6 mol·L-1
C.将1 L 0.1 mol·L-1的Ba(OH)2溶液稀释为2 L,pH=13
D.pH=8的NaOH溶液稀释100倍,其pH=6
【答案】C
【解析】A项,pH=3的醋酸溶液在稀释过程中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稀释100倍时,3【思维建模】
1.常温下任何酸或碱溶液无限稀释时,溶液的pH都不可能大于或小于7,只能接近7。
2.常温下,酸或碱溶液稀释过程的变化规律
溶液 稀释前溶液pH 加水稀释到体积为原来的10n倍 稀释后溶液pH
酸 强酸 pH=a pH=a+n
弱酸 a碱 强碱 pH=b pH=b-n
弱碱 b-n注:表中a+n<7,b-n>7。
【变式训练】常温下,pH=10的X、Y两种碱溶液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前,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
C.完全中和X、Y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X>VY
D.若8【答案】D
【解析】由图像可知,pH=10的碱稀释100倍,X的pH变化比Y的大,则Y一定是弱碱,X的碱性比Y强,Y的碱性弱,pH相同时,Y的浓度大,则稀释前,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相等,故A错误;稀释后,Y中OH-浓度大,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弱,故B错误;Y的碱性弱,pH相同时,Y的浓度大,等体积时Y的物质的量大,则完全中和X、Y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X考点三 酸碱中和滴定
知识点1 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与操作
1.概念: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根据中和反应的等量关系来测定酸(或碱)的浓度。
2.原理:c(待测)=。
3.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
(2)选取适当指示剂。
(3)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4.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
利用酸碱指示剂明显的颜色变化,表示反应已完全,指示滴定终点。因而指示剂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使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
(1)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酞也可以。
(2)滴定终点为碱性时,一般用酚酞作指示剂。
(3)滴定终点为酸性时,一般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5.实验用品
(1)仪器(见下图)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蒸馏水。
6.实验操作
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滴定管:查漏→洗涤→润洗→装液→排气泡→调液面→记录。
②锥形瓶:注碱液→记体积→加指示剂。
(2)滴定
(3)终点判断:等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4)数据处理: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计算。
【思维建模】
1.滴定管读数要领
以凹液面的最低点为基准(如图)
正确读数(虚线部分)和错误读数(实线部分)。
2.滴定终点判断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变成×××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三个关键点:
(1)最后一滴: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
(2)颜色变化: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3)半分钟: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
知识点2 误差分析
分析依据:c(待测)=
若V(标准)偏大 c(待测)偏大;若V(标准)偏小 c(待测)偏小。
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
步骤 操作 V(标准) c(待测)
洗涤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变大 偏高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变小 偏低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变大 偏高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不变 无影响
取液 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变小 偏低
滴定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变大 偏高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变小 偏低
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变大 偏高
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加一滴NaOH溶液无变化 变大 偏高
读数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 变小 偏低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 变大 偏高
【易错提醒】
考向1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仪器
【例1】(2024·湖南省常德市质量检测)为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进行如下实验:用标准稀盐酸溶液进行滴定。
(1)配制100mL0.1000 mol·L-1盐酸标准溶液所需仪器除量筒、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 。
(2)用 量取20.00 mL待测NaOH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加2~3滴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为减小实验误差,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NaOH溶液体积均为mL,三次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消耗盐酸溶液体积 19.00 23.00 23.04
该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 。
(3)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 。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滴加最后半滴标准液,溶液由 ,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4)下列操作会造成测定结果(待测NaOH溶液浓度值)偏低的有 。
A.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
B.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
C.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稀盐酸溶液润洗
D.滴定到达终点时,俯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E.摇动锥形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瓶外
(5)中和滴定的装置和相似操作可用来做其它实验,如据反应I2+2S2O32-=S4O62-+2I-,可以用碘水滴定Na2S2O3溶液,应选 作指示剂;据反应5H2C2O4+2MnO4-+6H+=10CO2↑+Mn2++8H2O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KMnO4溶液应装在 滴定管中(填写“酸式”或者“碱式”)。
【答案】(1)100mL容量瓶
(2) 碱式滴定管 0.1151mol/L
(3)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浅红色变为无色
(4)DE
(5) 淀粉 酸式滴定管
【详解】(1)配制100mL0.1000mol/L的盐酸,需要的仪器有量筒、小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mL的容量瓶。(2)氢氧化钠是强碱,应该用碱式滴定管;根据数据可知,第一次实验的数据是无效的,所以取后2次的平均值为23.02ml,因此NaOH溶液的浓度为。(3)滴定时眼睛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故答案为:滴定管中溶液颜色变化。(4)A项,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导致c(标准)减小,V(标准)增大, c(标准)偏高,故A错误;B项,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故B错误;C项,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稀盐酸溶液润洗,导致c(标准)减小, V(标准)增大,c(标准)偏高,故C错误;D项,定到达终点时,俯视读出滴定管读数,导致V(标准)减小,c(标准)偏低,故D正确;E项,摇动锥形瓶时有少量液体溅出瓶外,相当于减少了氢氧化钠的量,消耗盐酸的体积偏低,结果就偏低,故 E正确;故选DE。(5)碘水与淀粉显蓝色,可以作为指示剂;因为碱性滴定管有一段是橡胶,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所以用酸性滴定管盛放高锰酸钾溶液。
【名师点睛】
1.指示剂选择的三个因素:①变色范围与终点pH吻合或接近;②指示剂变色范围越窄越好;③指示剂在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要明显,容易观察判断。规律为生成强酸强碱盐时可选择甲基橙或酚酞,生成强酸弱碱盐时可选甲基橙,生成强碱弱酸盐时可选酚酞。
2.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果有弱酸或弱碱参加反应,完全中和时生成的盐可能因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或呈酸性。
【变式训练】 (2024·天津师大静海附属学校质检)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可以测定市售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浓度(单位g L 1),实验过程包括标准溶液的准备和滴定待测溶液。
I.准备KMnO4标准溶液
a.配制100.00mLKMnO4溶液备用;
b.准确称取Na2C2O4基准物质3.35g(0.025mol),配制成250.00mL标准溶液。取出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3 mol L 1硫酸酸化后,用待标定的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计算KMnO4溶液的浓度。
II.滴定主要步骤
a.取待测双氧水10.00mL于锥形瓶中;
b.锥形瓶中加入30.00mL蒸馏水和30.00mL3 mol L 1硫酸,然后用已标定的KMnO4溶液(0.1000 mol L 1)滴定至终点;
c.重复上述操作两次,三次测定的数据如表:
组别 1 2 3
消耗标准溶液体积(mL) 25.00 25.02 24.98
d.数据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称得的Na2C2O4配制成250.00mL标准溶液,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___。
(2)标定KMnO4溶液时,能否用稀硝酸调节溶液酸度____(填“能”或“不能”),简述理由___。写出标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滴定待测双氧水时,标准溶液应装入____滴定管,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
(4)计算此双氧水的浓度为____g L 1。
【答案】(1)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不能 稀硝酸有氧化性,也会与Na2C2O4反应,影响KMnO4溶液浓度的标定 2MnO4-+2C2O42-+16H+=2Mn2++10CO2↑+8H2O
(3) 酸式 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的液体变为浅紫色(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4)21.25
【解析】配置基准物质溶液,通过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操作,用待标定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用高锰酸钾溶液来滴定双氧水溶液测定双氧水的浓度,取10.00mL的双氧水与锥形瓶,用酸式滴定管滴定高锰酸钾溶液至终点,重复实验2~3次。(1)将称得的Na2C2O4配制成250.00mL标准溶液,先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先直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为止,所使用的仪器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有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2)稀硝酸有氧化性,也会与Na2C2O4反应,影响KMnO4溶液浓度的标定,因此不能用稀硝酸调节溶液酸度;标定过程中草酸根被氧化为二氧化碳,高锰酸根被还原为锰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MnO4-+2C2O42-+16H+=2Mn2++10CO2↑+8H2O;(3)滴定待测双氧水时,高锰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因此标准溶液应装入酸式滴定管,双氧水是无色,高锰酸钾是紫色,因此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锥形瓶中的液体变为浅紫色(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色;(4)三次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平均值为25.00mL,根据题意得到关系式5H2O2 ~2MnO4-,则H2O2的物质的量为n(H2O2)= 0.1000 mol L 1×0.025L×,则此双氧水的浓度为。
考向2 酸碱中和滴定图像
【例2】(2024·天津市宁河区高三联考)常温下,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等浓度的某酸HX,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上所有点的溶液中均存在:c(Na+)+ c(H+)=c(OH―)+c(X-)
B.c点溶液中:(OH―)>[c(HX+c(H+)]
C.需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D.d点溶液中:c(Na+)>c(OH―)>cX-)>c(H+)
【答案】D
【解析】A项,a点没有加入NaOH,溶液中不存在Na+,根据电荷守恒:c(H+)=c(OH―)+c(X-),A错误; B项,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等浓度的某酸HX,则c点溶质为NaX,根据质子守恒可知,(OH―)=[c(HX+c(H+)],B错误;C项,甲基橙变色范围为3.1~4.4,根据图可知,滴定突跃范围不在此范围内,不宜选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C错误;D项,d点为加入NaOH溶液体积为40mL,恰好反应生成等量的NaX和NaOH,X-水解导致其浓度小于OH-,则c(Na+)>c(OH―)>cX-)>c(H+),D正确;故选D。
【思维建模】
1.图示强酸与强碱滴定过程中pH曲线
(以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盐酸为例)
2.强酸(碱)滴定弱碱(酸)pH曲线比较
氢氧化钠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醋酸的滴定曲线 盐酸滴定等浓度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氨水的滴定曲线
曲线起点不同:强碱滴定强酸、弱酸的曲线,强酸起点低;强酸滴定强碱、弱碱的曲线,强碱起点高
突跃点变化范围不同:强碱与强酸反应(强酸与强碱反应)的突跃点变化范围大于强碱与弱酸反应(强酸与弱碱反应)
特别提醒:恰好中和=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滴定终点≠溶液呈中性。
【变式训练】(2024·江西省新余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已知,25℃时,的,。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H2R溶液,溶液中H2R、HR-、R2-的分布分数随pH变化曲线及滴定曲线如下图(忽略滴定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如分布分数:]
A.两次突变,应选用不同的指示剂
B.pH=8时:c(Na+)>c(R2-)>c(HR-)
C.b点溶液的pH为4.3
D.c2(HR-)>c(R2-) ·c(H2R)
【答案】C
【解析】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H2R溶液,pH较大时,R2-的分布分数较大,随着pH的减小,R2-的分布分数逐渐减小,HR-的分布分数逐渐增大,恰好生成NaHR之后,HA-的分布分数逐渐减小,H2R的分布分数逐渐增大,表示H2R、HR-、R2-的分布分数的曲线如图所示:。A项,根据图像可知,第一次滴定突变时溶液呈酸性,所以可以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第二次滴定突变时溶液呈碱性,所以可以选择酚酞作指示剂,A正确;B项,根据图像可知,pH=8时,溶液中含有Na2R和NaHR,此时c(Na+)>c(R2-)>c(HR-),B正确;C项,由图可知,b点时,,,则,故pH=4.54,C错误;D项,,则c2(HR-)>c(R2-) ·c(H2R),D正确;故选C。
考向3 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例2】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A.取NaOH溶液时俯视读数
B.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悬挂液滴
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答案】C
【解析】滴定结束后,滴定管尖嘴处有一悬挂液滴,会使消耗的盐酸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B错误;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可能会导致滴定终点的误判,使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C正确;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会使NaOH溶液的体积偏大,导致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D错误。
【思维建模】
读数引起的误差(仰视、俯视必作图,利用图像观察最准确)
俯视和仰视的误差,要结合具体仪器进行分析,不同量器的刻度顺序不同,如量筒刻度从下到上逐渐增大;滴定管刻度从下到上逐渐减小。
1.如图a,当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由于俯视视线向下倾斜,视线与量筒的交点在凹液面的上侧,读数高于正确的刻度线位置,即读数偏大。
2.如图b,当用滴定管测量液体的体积时,由于仰视视线向上倾斜,视线与滴定管的交点在凹液面的下侧,因滴定管刻度标法与量筒不同,则仰视读数偏大。
【变式训练】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CuCl2晶体试样的纯度,试样不含其他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已知:2Cu2++4I-=2CuI↓+I2,I2+2S2O32-=S4O62-+2I-。取m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用0.100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部分实验仪器和读数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样在甲中溶解,滴定管选乙
B.选用淀粉作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C.图丁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a-0.50)mL
D.对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图丁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小
【答案】D
【解析】A项,甲中盛装的是含有I2的溶液,则滴定管中盛装的为Na2S2O3标准溶液,该溶液显碱性,应选用碱式滴定管(丙),不正确;B项,溶液变色且经过30 s左右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不正确;C项,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故滴定前的读数为(a+0.50) mL,不正确;D项,滴定后俯视读数,将导致读数偏小,故测得的结果偏小,正确。
1.(2024·安徽卷,7,3分)地球上的生物氮循环涉及多种含氮物质,转化关系之一如下图所示(X、Y均为氮氧化物),羟胺(NH2OH)以中间产物的形式参与循环。常温常压下,羟胺易潮解,水溶液呈碱性,与盐酸反应的产物盐酸羟胺([NH3OH]Cl)广泛用子药品、香料等的合成。
已知25℃时,Ka(HNO2)=7.2×10-4,Kb(NH3·H2O)=1.8×10-5 ,Kb(NH2OH)=8.7×10-9。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或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键角:NH3>NO3-
B.熔点: NH2OH>[NH3OH]Cl
C.同浓度水溶液的pH:[NH3OH]Cl>NH4Cl
D.羟胺分子间氢键的强弱:
【答案】D
【解析】A项,NH3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sp3杂化,键角为107°,NO3-中N的价层电子对数=,为sp2杂化,键角为120°,故键角:NH3<NO3-,A错误;B项,NH2OH为分子晶体,[NH3OH]Cl为离子晶体,故熔点:NH2OH<[NH3OH]Cl,B错误;C项,由题目信息可知,25℃下,Kb(NH3·H2O)>Kb(NH2OH),故NH2OH的碱性比NH3·H2O弱,故同浓度的水溶液中,[NH3OH]+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电离程度,同浓度水溶液的pH:[NH3OH]Cl<NH4Cl,C错误;D项,O的电负性大于N,O-H键的极性大于N-H键,故羟胺分子间氢键的强弱,D正确;故选D。
2.(2024·山东卷,10,2分)常温下Ag(I)-CH3COOH水溶液体系中存在反应:Ag++CH3COO-CH3COOAg(aq),平衡常数为K。已初始浓度,所有含碳物种的摩尔分数与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Ⅱ表示CH3COOH的变化情况
B.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C.pH=n时,
D.pH=10时,c(Ag+)+c(CH3COOAg) =0.08mol/L
【答案】C
【解析】在溶液中存在平衡:CH3COOHCH3COO-+H+(①)、Ag++CH3COO-CH3COOAg(aq)(②),Ag+的水解平衡Ag++H2OAgOH+H+(③),随着pH的增大,c(H+)减小,平衡①③正向移动,c(CH3COOH)、c(Ag+)减小,pH较小时(约小于7.8)CH3COO-浓度增大的影响大于Ag+浓度减小的影响,CH3COOAg浓度增大,pH较大时(约大于7.8)CH3COO-浓度增大的影响小于Ag+浓度减小的影响,CH3COOAg浓度减小,故线Ⅰ表示CH3COOH的摩尔分数随pH变化的关系,线Ⅱ表示CH3COO-的摩尔分数随pH变化的关系,线Ⅲ表示CH3COOAg随pH变化的关系。A项,线Ⅱ表示CH3COO-的变化情况,A项错误;B项,由图可知,当c(CH3COOH)=c(CH3COO-)相等时(即线Ⅰ和线Ⅱ的交点),溶液的pH=m,则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m,B项错误;C项,pH=n时=10-m,c(CH3COO-)==10n-mc(CH3COOH),Ag++CH3COO-CH3COOAg(aq)的K=,c(Ag+)=,由图可知pH=n时,c(CH3COOH)=c(CH3COOAg),代入整理得c(Ag+)=mol/L,C项正确;D项,根据物料守恒,pH=10时溶液中c(Ag+)+c(CH3COOAg)+c(AgOH)=0.08mol/L,D项错误;故选C。
3.(2023 湖南卷,12)常温下,用浓度为0.0200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0200mol·L-1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Ka(CH3COOH)约为10-4.76
B.点a:c(Na+)=c(Cl-)=c(CH3COOH)+c(CH3COO-)
C.点b:c(CH3COOH)D.水的电离程度:a<b<c<d
【答案】D
【解析】NaOH溶液和HCl、CH3COOH混酸反应时,先与强酸反应,然后再与弱酸反应,由滴定曲线可知,a点时NaOH溶液和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和水,CH3COOH未发生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和CH3COOH;b点时NaOH溶液反应掉一半的CH3COOH,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H和 CH3COONa;c点时NaOH溶液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Na;d点时NaOH过量,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Na和NaOH。A项,a点时溶质成分为NaCl和CH3COOH,c(CH3COOH)=0.0100mol/L,c(H+)=10-3.38mol/L,Ka(CH3COOH) ==10-4.76,故A正确;B项,a点溶液为等浓度的NaCl和CH3COOH混合溶液,存在物料守恒关系c(Na+)=c(Cl-)=c(CH3COOH)+c(CH3COO-),故B正确;C项,点b溶液中含有NaCl及等浓度的CH3COOH和 CH3COONa,由于pH<7,溶液显酸性,说明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则c(CH3COOH)d,故D错误;故选D。
4.(2022 山东卷)实验室用基准Na2CO3配制标准溶液并标定盐酸浓度,应选甲基橙为指示剂,并以盐酸滴定Na2CO3标准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量筒量取25.00 mL Na2CO3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
B.应选用配带塑料塞的容量瓶配制Na2CO3标准溶液
C.应选用烧杯而非称量纸称量Na2CO3固体
D.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显橙色
【答案】A
【解析】根据中和滴定过程批示剂选择原则,以盐酸滴定Na2CO3标准溶液,选甲基橙为指示剂,则应利用盐酸滴定碳酸钠,即将Na2CO3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将待测盐酸置于酸式滴定管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A项,量筒的精确度为0.1 mL,不可用量简量取Na2CO3标准溶液,应该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量取25.00 mL Na2CO3标准溶液置于锥形瓶中,A错误;B项,Na2CO3溶液显碱性,盛放Na2CO3溶液的容器不能用玻璃塞,以防碱性溶液腐蚀玻璃产生有粘性的硅酸钠溶液而将瓶塞粘住,故应选用配带塑料塞的容量瓶配制Na2CO3标准溶液,B正确;C项,Na2CO3有吸水性且有一定的腐蚀性,故应选用烧杯而非称量纸称量Na2CO3固体,C正确;D项,Na2CO3溶液显碱性,甲基橙滴入Na2CO3溶液中显黄色,当滴入最后一滴盐酸时,溶液由黄色突变为橙色且半分钟之内不变色即为滴定终点,故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显橙色,D正确;故选A。
5.(2022·浙江1月选考,23)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20 mL 0.4 mol·L-1 Na2CO3溶液和40 mL 0.2 mol·L-1 NaHCO3溶液,再分别用0.4 mol·L-1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得到如下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甲、丁线表示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
B.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 mL时(a点、b点),所发生的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C+H+=CO2↑+H2O
C.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点可用酚酞、d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D.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均满足:c(H2CO3)-c(C)=c(OH-)-c(H+)
【答案】C
【解析】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故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图中甲、丁线表示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NaHCO3溶液中滴加盐酸,A项错误;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 mL时(a点、b点),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H+=H2CO3,B项错误;根据pH-V(HCl)图,滴定分析时,c点的pH在9左右,符合酚酞的指示范围,故可用酚酞作指示剂,d点的pH在4左右,符合甲基橙的指示范围,故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C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和元素质量守恒,Na2CO3溶液中存在c(OH-)-c(H+)=2c(H2CO3)+c(HC),NaHCO3溶液中存在c(H2CO3)-c(C)=c(OH-)-c(H+),D项错误。
6.(2021 辽宁选择性考试,15)用0.1000mol·L-1盐酸滴定20.00 mLNa2A溶液,溶液中H2A、HA-、A2-的分布分数随pH变化曲线及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如A2-分布分数:)
A.H2A的Ka1为10-10.25 B.c点:c(HA-)>c(A2-)>c(H2A)
C.第一次突变,可选酚酞作指示剂 D.c (Na2A)= 0.2000mol·L-1
【答案】C
【解析】用0.1000mol·L-1盐酸滴定20.00 mLNa2A溶液,pH较大时A2-的分布分数最大,随着pH的减小,A2-的分布分数逐渐减小,HA-的分布分数逐渐增大,恰好生成NaHA之后,HA-的分布分数逐渐减小,H2A的分布分数逐渐增大,表示H2A、HA-、A2-的分布分数的曲线如图所示,。A项,H2A的,根据上图交点1计算可知Ka1=10-6.38,A错误;B项,根据图像可知c点中c(HA-)>c(H2A)>c(A2-),B错误;C项,根据图像可知第一次滴定突跃溶液呈碱性,所以可以选择酚酞做指示剂,C正确;D项,根据图像e点可知,当加入盐酸40mL时,全部生成H2A,根据Na2A+2HCl=2NaCl+H2A计算可知c (Na2A)= 0.1000mol·L-1,D错误;故选C。
7.(2021 海南选择性考试,14) 25℃时,向10.00mL0.1000mol·L-1的NaHCO3溶液中滴加.1000mol·L-1的盐酸,溶液的随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点,溶液是由于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点,c(Na+)=c(HCO3-)+2c(CO32-)+c(Cl-)
C.c 点,溶液中的主要来自HCO3-的电离
D.d点,c(Na+)= c(Cl-)= 0.1000mol·L-1
【答案】AB
【解析】A项,HCO3-存在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a点溶液pH>7是由于HCO3-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A正确;B项,根据电荷守恒c(Na+)+c(H+)=c(HCO3-)+2c(CO32-)+c(Cl-)+c(OH―),b点pH=7即c(H+)= c(OH-),所以c(Na+)=c(HCO3-)+2c(CO32-)+c(Cl-),故B正确;C项,c点,溶质为碳酸氢钠、氯化钠、碳酸,溶液中的H+主要来自H2CO3的电离,故C错误;D项,d点,碳酸氢钠和盐酸恰好反应,c(Na+)= c(Cl-)= 0.0500mol·L-1,故D错误;选AB。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