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习目标 1、认知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分布,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2、结合考古发掘成果,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3、搜集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等相关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考古材料与文献在研究早期国家起源中的作用。4、理解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等概念的含义,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政治特点。 重点 中华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形成;学法指导 1、史料分析,观点判断,归纳比较。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难点 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学习过程 教与学备忘知识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阶段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什么?文化遗存有哪些?新石器时代特征是什么?文化遗存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主要代表有哪些?3.原始社会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分别有哪些特点?知识点二:从部落到国家1.夏朝建立的时间、设置的机构、官职有哪些?知识点三:商和西周商、周王朝的更替过程是怎样的?商周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哪些?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有哪些?【知识链接】【母系氏族社会】氏族社会 ( https: / / baike. / item / %E6%B0%8F%E6%97%8F%E7%A4%BE%E4%BC%9A"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6%AF%8D%E7%B3%BB%E6%B0%8F%E6%97%8F%E7%A4%BE%E4%BC%9A / _blank )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女性在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掌握氏族的领导权 ( https: / / baike. / item / %E9%A2%86%E5%AF%BC%E6%9D%83" \t "https: / / baike. / item / %E6%AF%8D%E7%B3%BB%E6%B0%8F%E6%97%8F%E7%A4%BE%E4%BC%9A / _blank )。在经济和社会关系上占支配地位,此种制度下,经营农业,饲养家畜和管理家务都以妇女为主,世系也按女性继承,子孙归属母亲。【父系氏族社会】指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男子在经济上及社会关系上占支配地位的制度。一是由于男子所从事的畜牧业和农业在生活中逐渐起决定作用,造成氏族内男子地位的上升,二是由于对偶制婚姻的出现,子女的血统关系由确认生母转为确认生父等导致的。【问题探究】 探究点一:分封制与宗法制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从材料看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西周分封示意图 材料三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虑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辱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材料四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2.读西周分封示意图以及上面的材料看出西周分封制的对象有哪些? 说明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3、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的内涵和关系制度领域内核概括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联系】:【限时训练】一、选择题1.在仰韶文化洛阳王湾遗址的小陶罐内壁附着有粟的痕迹,在三门峡交口遗址同时发现有水稻籽实与粟。同时,在郑州大河村、淅川下王岗遗址、郑州西山的古城等出现了大型定居村落,还出现了家畜饲养业。这些考古发现表明此时( )A.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已经出现 B.原始农业的发展,生活逐渐稳定C.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基本形成 D.农作物种植出现了南北直接交流2.台湾学者许倬云先生曾回忆道:“在家乡,新年、除夕、元旦、清明和冬至,都会祭祀祖先。我家自从抗战时期离家客居,先父直系祖先名讳先人挂轴,每逢年、节悬挂遥祭。我们弟兄迁移美国,每家也都有历代祖先名讳挂轴,至少在除夕和元旦会遥祭。”影响这种观念产生的制度是( )A.内外服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乡里制3.文献中的“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作为出土文物,西周的何尊铭文中也有“宅兹中国”一词。这说明传统典籍( )A.能够完整反映历史真实 B.可与考古发现相印证C.是研究历史的唯一依据 D.比出土文物更有价值4.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自禹、启以来,中国古史上已有中央共主传世相承千年之久。虽王朝有夏商之别,政治演进,则仍是一脉相承。这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制度源远流长 B.夏商周帝王系一脉相承C.分封制成熟于夏商时期 D.早期国家发展呈连续性5.西周周懿王死后,懿王的叔父登上王位,是为周孝王。孝王死后,懿王的太子燮才在诸侯的拥立下即位,成为周夷王。《礼记》载:“觐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而下。”“夷王下堂”反映出( )A.周礼进一步完备 B.原始民主传统影响尚存C.周王室地位下降 D.西周宗法制度日趋巩固6.西周至春秋时期,史籍中常有“国人皆咎公”“以说(悦)于国人”“国人不欲,故出(驱逐)其君”“盟国人于毫社”“国人助之”等记载。这表明该时期( )A.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 B.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C.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 D.“国人”的经济实力强大7.西周初期,高爵位诸侯往往被分封在中原地区。东周时,中原诸侯众多,封国林立,因扩张受限和周边侵扰,多国衰落;边地诸侯国却因扩张便利往往形成大国。这表明( )A.分封制已不合时宜 B.地缘因素影响政治的发展C.中央集权遭到威胁 D.边地诸侯取代高爵位诸侯8.2022年除夕夜,四川三星堆3号坑出土的青铜大面具亮相虎年春晚,给观众们强烈的精神震撼。这尊面具采用中原王朝的制作技术,又兼具古蜀国的特色,代表了我国商周青铜文明的最高成就。由此可知( )A.中国青铜冶炼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青铜铸造是商周最重要的手工业C.早期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D.我国在商周时期已形成统一国家9.《礼记·王制》云:“……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西周封建着眼于天、地、人,尊“地之义”“民之行”“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以求“藏天下于地方、由地方以见天下”。据此可知,西周封建( )A.消弭了地域间的文化差异 B.源于自然风土民情C.秉持天下一家的治国理念 D.以神权政治为核心10.王国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与材料中的“立子立嫡之制”和“封建子弟之制”分别对应的是( )A.宗法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分封制C.分封制和宗法制 D.官僚政治和贵族政治二、材料分析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咸,于时保之。 --《诗经 周颂 我将》(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2)阅读材料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反思参考答案【问题探究】从材料看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2.读西周分封示意图以及上面的材料看出西周分封制的对象有哪些? 说明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义务: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3、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的内涵和关系制度 领域 内核 概括分封制 权力分配 政治生活等级化 天下归周宗法制 权力继承 家族生活政治化 天下归宗礼乐制 权力认同 等级观念生活化 天下归心【联系】宗法制是内核,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礼乐制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限时训练】【答案】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答案】C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B11、材料分析题(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积极作用: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2)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问题探究】从材料看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2.读西周分封示意图以及上面的材料看出西周分封制的对象有哪些? 说明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对象: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义务: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3、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的内涵和关系制度 领域 内核 概括分封制 权力分配 政治生活等级化 天下归周宗法制 权力继承 家族生活政治化 天下归宗礼乐制 权力认同 等级观念生活化 天下归心【联系】宗法制是内核,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礼乐制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限时训练】【答案】B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答案】C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B11、材料分析题(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积极作用: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2)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荀子》记载周初,“(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