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导学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学习目标】
1、以漫画为线索,分析二战爆发的原因,探究深层原因
2、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历史事件,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程和特点。
3、了解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和联合国的建立,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难点:战后国际关系的建立与评价
【概念解释】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是拉丁语fasces的音译,本义为“束棒”,是把多根粗细不一的木棍绑在一起,中间插一把斧头。束棒捆在一起表示个体服从集体,斧头是用来处死罪犯。法西斯在古罗马帝国是权力和威信的标志,主要表现为“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现象征强权、暴力、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掠夺,是帝国主义的变种和极端形式。
【绥靖政策】 绥靖政策就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侵略者妥协的政策。是一种姑息、纵容侵略的政策。“绥靖政策”出现在一战结束后到二战开始前。一战后英法实力的衰落(经济诱因);一战后厌战、恐战情绪的高涨为绥靖政策的出台奠定了社会基础(和平主义思潮);英法等西方国家视苏联为洪水猛兽,希望通过绥靖政策“祸水东引”(政治动机)。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是英法,美国的“中立”政策也是绥靖政策的表现之一。
一、疯狂的法西斯→战争的背景
【自主学习】
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2、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素养提升】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一 希特勒认为,只有“当一国(种族上最优秀的那一国)取得了完全而无可争辩的霸权时”,世界和平才会到来。
——[美]格哈特·温伯格著,何江等译《希特勒德国的对外政策》上编
材料二 墨索里尼在官方的《意大利百科全书》中写道: “只有战争能使人类的能力达到最高水平,能在敢于从事战争的人身上打上高贵的印记……法西斯主义认为获取最高统治权的趋向……是生命力的表现。”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近卫文麿(mǒ)宣称,日本为了自己的生存也应该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那样,要求打破现状,并且“从我们自己的前途出发建立新的国际和平秩序”。
——[日]矢部贞治《近卫文麿》
问题:根据材料,结合PPT漫画,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源的看法。
二、精神原子弹→二战的进程
【自主学习】
1、二战的进程:①局部战争 ②全球战争 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三、耳光响亮→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与反思
【自主学习】
1、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内容
2、维护工具
【素养提升】
1、材料一:
材料二: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之内,苏联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但条件是: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维护苏联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中苏设立公司共同经营合办中长铁路、南满铁路,并保障苏俄的优先利益。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千岛群岛让与苏联。
美国则在太平洋、中国和日本获得了优势和支配权。——《雅尔塔会议》
材料三:丘吉尔建议把划分巴尔干势力范围的谈判称为“百分比协议”。首相力争保持英国在希腊和南斯拉夫的影响力优势,作为交换, 苏联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占据优势。按照丘吉尔的说法,斯大林在这张“肮脏的”纸上打上了一个诡秘的“勾”,然后交还给谈话对象。
材料四:
漫画《今天感觉好点了吗》
问题:结合材料及所学,对雅尔塔体系作评价
2、结合材料及所学从战争本身、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二战的影响?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灾难事件,作战范围涉及世界七大洲中的六洲,以及所有大洋。这场战争杀死5000万人,使无数人的心灵或者肉体受到创伤,就物质方面而言,这场战争破坏了大部分文明核心地区。
——【英】约翰·基根《二战史》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南斯拉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东欧国家,在共产党等进步政党的领导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和羁绊,建立了人民政权,走上了建设独立自主的国家道路。与此同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影响下,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印度、缅甸、印尼、菲律宾、埃及、阿尔及利亚、苏丹等一大批国家也纷纷走上独立的道路。
——金永华编著《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四: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战后在欧亚两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大大发展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五:由于战争的需要,在原子能技术、航空技术、火箭技术、计算机和通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取得突破性进展,加之其他方面的大量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终于催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1945年7月原子弹试爆成功,拉开了这场科技革命的序幕;同年底,美国研制成功了当时完全由军方掌握,用于武器试验、军事密码和后勤活动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由此催生了战后影响深远的电子计算机技术;……这些新的军事科技成果向民用工业推广,也引起了一系列新产业的兴起,并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
——牛力、邱桂金《略论二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
材料六:苏联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在战争中显示了强大的力量,在战后一定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恢复,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以美国为代表的各资本主义国家均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深刻地调整了战前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使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时期广泛地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并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科学管理经济,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达标训练】
1、1929-1933年,德国纳粹党党员人数不断上升,由15万上升到100万人,其中2/3为职员,为独立劳动者和农民,1/3为工人,这表明纳粹党( )
A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B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C得到下层群众的支持 D煽动民族复仇情绪
2、《新全球史》认为:为了扩大全球影响,修正主义国家重整军备,占领了那些对它们来说是必须征服的至关重要的地区。同盟国默认了这些修正国家的最初侵略行为,这说明( )
A维护世界和平是英法的主要目标 B绥靖政策助长了侵略气焰
C英法与法西斯国家利益逐渐趋同 D国联的决策机制难以运行
3、〔2022·浙江1月卷〕右图是发表于1941年12月29日的漫画《活力少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画家将罗斯福和丘吉尔同框,用漫画的形式提前祝福反法西斯战争中新的世界组织和安全机制的诞生。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
A《大西洋宪章》翌日发表B《联合国家宣言》即将签署
C 《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草签
D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拟定完成
4、在雅尔塔会议上签署的《雅尔塔协定》中明确规定,“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这一规定体现了雅尔塔会议( )
A在努力构建二战后的世界和平 B 是西方大国绥靖政策的延续
C 具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D 是以苏联为主导的国际会议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英国外交大臣贝文曾说:“美国今天正处在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50%。”美国能够掌握大约50%的世界财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B 战争给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C 西欧各国在战争中普遍衰落 D 联合国在战后的建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