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2025年高考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鲁科版)(共10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2025年高考化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鲁科版)(共105张PPT)

资源简介

(共105张PPT)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鲁科版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课时1 化学平衡常数 平衡转化率
题型觉醒
题型一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2023山东枣庄三中高二检测)在恒温、体积为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和
,发生反应: 。下列可认定该
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B
A.
B.容器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C.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反应中每形成键,同时断裂 键
【解析】 A(×)速率角度,反应任意时刻均存在 ,
反应达到平衡时, ,题给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反应未
达到平衡状态。
B(√)
分析反应 条件 分析反应特点 假设反应正 向进行 对应公式 及分析 作出判断
“变 量” 角度 恒温恒容 (、 不变) 没有固体或纯液体参 加反应,反应前后气 体分子数减小,正反 应为放热反应 气体分子数 减小 ( ), 不变 _______________, 不变、 ,则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
对分子质量保持不
变,反应达到平衡
状态
C(×)“变量”角度,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无法
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还发生变化,则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D(×)速率角度,形成键、断裂 键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
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下列各项不能说
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D
A.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C.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 D.与 保持相等
【解析】
分析反 应条件 分析反 应特点 假设反应正 向进行 对应公式及分析 作出判断
A (×) “变 量” 角度 绝热恒 容( 不变) 没有固 体或纯 液体参 加反应, 逐渐减 小,混合气 体的颜色逐 渐变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则 改变 体系的压强不再改
变,反应达到平衡
状态,不符合题意
分析反 应条件 分析反 应特点 假设反应正 向进行 对应公式及分析 作出判断
B (×) “变 量” 角度 绝热恒 容( 不变) 反应前 后气体 分子数 相等 气体分子数 不变( 不变); 反应伴随热 效应,则温 度发生变化 —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
再变化,反应达到
平衡状态,不符合
题意
C (×) — 体系的温度不再改
变,反应达到平衡
状态,不符合题意
D(√)“变量”角度,与 保持相等,只是某时刻的浓度,由此不能推出某一
“变量”不变,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符合题意。
续表
题型二 化学平衡常数
3.(2024河南商丘检测)下列关于化学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都不变
B.当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时,化学平衡常数会发生改变
C.由化学平衡常数可以推断一个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D.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反应物浓度以及体系的压强有关
【解析】 A(×)化学平衡常数受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B(×)对于确定的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是定值,浓度的改变不影
响化学平衡常数。
C(√)化学平衡常数越大,说明该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故由化学平衡常数可以
推断一个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
D(×)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浓度以及体系的压强无关。
4.(2024福建福州第七中学期中)可逆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时,保
持温度、容器体积不变,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减小,不变,的转化率减小 B.不变,变大, 的转化率增大
C.不变,变大,的转化率减小 D.增大,不变, 的转化率增大
【解析】 恒容条件下加入,增大,(【点拨】与 的表达式相
同,的表达式中代入的是任意时刻物质的浓度, 的表达式中代入的必须是平衡时物
质的浓度)减小,温度不变不变,平衡正向移动,的转化率增大、 的转化
率减小。
5.(2024福建福州第八中学期末)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和
进行反应:( )( ), 达到平衡后,测得生成
,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从开始至平衡时,B的平均速率为
B.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
C.平衡时,容器中B的体积分数为
D.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解析】
恒温恒容条件下,根据 可知,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
则,则 ,故C为非气态,D为气态,
该反应为或 。
A(√)从开始至平衡, 。
B(√) (【提醒】纯固体或纯液体不列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
C(√)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 。(【易错】切勿忽视C为非气态)
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题型三 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题组1 单反应体系
6.(2024四川双流中学月考)密闭容器中,将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加热,在催化
剂存在下发生反应:。在时,平衡常数 。
若反应开始时,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则在此条件下 的转化率
为( )
D
A. B. C. D.
【解析】 “三段式”法,设的转化量为 ,则
平衡常数,则,转化率为 。
7.(2024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期中)在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充
入和发生反应: ,其
他条件不变时,分别探究温度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上述反应
的影响。实验测得 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ⅰ.起始投料比均为 ;
ⅱ.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物质具有的总面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Ⅰ、Ⅱ反应温度相同,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
B.Ⅱ中的平衡转化率为
C.在Ⅲ的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D.,Ⅲ中的平均反应速率
【解析】 A(√)Ⅰ、Ⅱ两个过程的平衡状态相同,
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不同,说明反应温度相同,催
化剂的比表面积不同。
B(×)由图可知,起始时
,起始投料比
,则起始时
。Ⅱ中达平衡时,,则 的平衡转化率为

C(√) “三段式”法,在Ⅲ的条件下,起始时
, ,
达平衡时, ,则:

,Ⅲ中 的平均反应速率

8.(2023湖南常德一中模拟)将一定量的 固体置于恒容密闭真空容器中
(固体试样的体积忽略不计),使其在 的恒温条件下分解:
。实验测得该体系的压强如表所示:
时间/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压强/ 0 0.66 1.28 1.78 2.20 2.50 2.50 2.50
已知:为用各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 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
A.当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随时间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用的压强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C.时,的分解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
D.时,若在时将容器的体积压缩至原来的 ,再次达到平衡时,体系的压强
大于

【解析】 A(×)
分析反 应条件 分析反 应特点 假设反应 正向进行 对应公式 及分析 作出判断
“变 量” 角度 恒温恒 容(、 不变) 反应物为 固体,生 成物均为 气体 反应任意时刻均存在 设某时刻 ,则, 为 常量 气体的平均相对
分子质量不再改
变,反应不一定
达到平衡状态
(×)内压强变化了,又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则用
的压强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时体系压强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体系压强为,则 和
的分压均为,则 。
D(×)体系温度不变,不变,设再次达到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为 ,则
,解得 。
9.(2024河南焦作一中月考)已知,用分压 (某组分的分压等于总
压与其物质的量分数的积)表示的平衡常数。 时,在体积固定的密闭
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平衡时的分压为。已知 ,
则 的平衡转化率为( )
D
A. B. C. D.
【解析】 设起始时投入的物质的量为,转化量为 ,则:
由可知,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 ,则
,,解得 ,
所以的平衡转化率为 。
题组2 多反应体系
10.(2023辽宁锦州期末)将充入 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
列反应:①;②(、 为反
应平衡常数)。末,该反应达到平衡,此时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反应达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B.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则
C.,
D.
【解析】 反应达到平衡时
,即对反应①来说, 的转化浓度为
,则:
达到平衡时, ,

A(×)平衡时,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B(×)利用盖斯定律,反应可得反应
(链接大招5),故 。
(×) , 。
D(√)

能力觉醒
11.(大招18)(2023河南洛阳部分学校联考)一定温度下,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对于
可逆反应,若、、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
、(均不为零),达到平衡状态时,、、 的浓度分别为
、、 ,则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C
A.
B.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和的生成速率之比为
C.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的取值范围为
【解析】 A(×)设转化的的浓度为 ,则:
则(【提醒】反应正向进行时 ,反应逆向
进行时 )。
B(×)速率角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和 的生成速率之
比为 。
C(√)
分析反应条件 分析反应特 点 假设反应正 向进行 对应公式及 分析 作出判断
“变量” 角度 恒温恒容 (不变, 不 变) 反应前后气 体分子数减 小 气体分子数 减小( ) __________________, ,则 体系的压强不再改
变,反应达到平衡
状态
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物质不可能完全转化,可根据“极值法”求起始浓度。若反
应逆向进行完全,为,说明,故 。
12.(2024浙江名校联考)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A.该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B.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C.该温度下,、、产生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D.该温度下,、、产生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解析】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B(×) 为反应②的逆反应,则其平衡常数

(√)D(×)平衡常数:,则、、产生 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
序为 (【点拨】化学平衡常数只反映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不反
映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即 值大,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大)。
13.(大招19)(2024广东深圳大学附属中学联考)某温度下,在①、②两个恒容密闭容
器中发生反应:, 。物质的起始浓度如表所示:
容器编号 起始浓度/
① 0.1 0.1 0 0
② 0.2 0.1 0.2 0.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反应开始,②中反应逆向进行 B.平衡时,①中
C.①、②均达平衡时,各组分浓度相同 D.①中的平衡转化率为
【解析】 A (×)②中反应开始时 ,反
应正向进行。
B(√)D(×)“三段式”法,设①中达到平衡时的转化浓度为 ,则
,解得,则平衡时、 的浓度均为
,的平衡转化率为 。
C(×)反应①平衡时,水蒸气和一氧化碳的浓度相等,反应②中水蒸气和一氧化碳的
初始浓度不相等,由方程式可知,反应达到平衡时,水蒸气和一氧化碳的浓度依然不相
等,则①、②均达平衡时,各组分浓度不相同。
14.(2024上海吴淞中学阶段考试)某温度下,在 的恒
容密闭容器中,充入、 和一定量C三种气
体,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
线如图所示。已知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
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起始时C的物质的量是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达到化学平衡时,混合气体中B的体积分数为
D.若,则内,
【解析】 初始时,A的浓度为 ,
B的浓度为, 内A的浓度减少
,A为反应
物,B的浓度增加
,B为生成
物,则A、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在反应过程中混合
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没有变化,说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则C为生成物,且化学
计量数为1,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由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可知, 内C
的浓度增加, 时C的
浓度为 ,则起始时C的浓度为

(【易错】易忽视容器体积而
错选) 。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
,则混合气体中物质B的体积分数为

D(√)内, 。
15.(大招19)(2024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温度为 ,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密闭
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 ,发生反应:
。反应相同时间,测得各容器中 的转化率与容
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B.图中点所示条件下,
C.容器内的压强:
D.、 两点时气体的颜色相同
【解析】
A(×) 点时
的转化率为 ,反应开始时
,则 的转
化量为 ,有
点时容器的体积为 ,故平衡时,

,故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B(√) 点反应未达到平衡,故 。
C(×) 点时的转化率为 ,反应开始
时,则的转化量为 ,有
平衡时,, ,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
的量,该点时容器的容积为 。由A
项计算可知, 点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该点时容器的容积为 。根据理想气
体状态方程,可知,由于,所以 。
D(×)、两点时 的转化率相同,但容器的体积不同,故气体的颜色不相同。
16.(大招18、19)
(1) (2023福建龙岩期末)研究和深度开发、 的应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
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 和
,在催化剂、 的条件下发
生反应

部分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
图所示:
① ,以 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的
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以 的浓度变化表示
反应的平均速率

② 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易错】不可直接代入物质的量数据计算,需换算成浓度)。
③ 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
态的是_____(填字母)。
BD
A.单位时间内消耗 ,同时生成
B.密闭容器中 不发生变化
C.、、浓度之比为
D.密闭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发
生变化
【解析】 A速率角度,单位时间内消耗
,同时生成 ,均指正
反应,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变量”角度,充入和
反应正向进行,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当 不发生变化,
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变量”角度,根据②中分析知,平衡时 ,故
时该反应没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变量”角度,没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反应,反应前后 相等,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
小,即减小, 为变量,故密闭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发生变化,
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 (2023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期末)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
用。合成氨工业中,时, 。
① 反应 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
【解析】 反应为反应 的逆反应,
故的平衡常数为 。
② 当测得、和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和 时,
则反应的___(填“ ”“”或“ ”) 。
【解析】 当测得、、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
时, ,反应
正向进行, 。
素养觉醒
17.(大招19)(2024浙江台州八校联考)某温度下,向 恒
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发生反应:①
,②。反应体系中、、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D
A.时,气体 反应完全
B.内,气体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C.时,向该体系中仅通入后,反应②中 的转化率不变
D.该温度下,反应②的平衡常数
【解析】 A(√)时,生成了 ,根据
反应①的方程式可知,消耗,即气体 反应
完全。
B(√)由题干图像可知, 内生成了
,则消耗 ,故
D(×) 时,, ,
该温度下,反应②的平衡常数 。

C(√)反应①为不可逆反应, 时反应①进行完全,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
向该体系中仅通入 后,反应②中气体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平衡不移动
(相当于恒温恒容下充入“无关气体”), 的转化率不变。
18.(大招20)(2024河北省级联测) 下,向 的恒
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和 ,发生反应
,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其中 、
为速率常数。反应过程中和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如图
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的初始投料量为
B.反应开始至平衡时,生成的平均速率为
C.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点时,
【解析】 A(√)初始时 ,
容器体积为 ,故初始时
,初始时加入的和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的初始投料量为 。
B(√)平衡时, ,根据物质反应转化关
系可知平衡时反应产生 的
浓度为,反应时间为 ,则

C(√)
分析反应条 件 分析反应特点 假设反应 正向进行 对应公式 及分析 作出判断
“变 量”角 度 恒温恒容 (不变、 不变) 反应前后气体分 子数减小 (), 不变 气体分子 数减小 ( ) _______________, ,则 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时,说明化学反应达
到平衡状态
D(×)“三段式”法,反应达到平衡时 ,则
平衡时, ,

,解得 。
在点时,即此时的转化浓度为 ,
则:
点时, 。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鲁科版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课时2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题型觉醒
题型一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2024黑龙江牡丹江期末)已知反应
。如图所示,把和 的混合
气体装在两个连通的烧瓶里,然后用弹簧夹夹住橡皮
管,把烧瓶A放入热水里,把烧瓶B放入冰水里。与常
温时气体颜色进行对比,烧瓶A内气体颜色变深,烧瓶
B内气体颜色变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反应 的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B.上述过程中,两个烧瓶中压强不相等
C.上述过程中,烧瓶B内减小, 增大
D.上述过程中,烧瓶A、B内气体密度均保持不变
【解析】 A(×)受热气体颜色变深,说明反应向生
成的方向移动,故 的逆反应为
吸热反应(【点拨】升高温度,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反应向放热方向移动)。
B(√)受热气体颜色变深,烧瓶A中反应
向生成 的方向移动,压强增大;降温颜色变浅,烧瓶B中反应
向生成 的方向移动,压强减小。
C(√)降温气体颜色变浅,说明反应向生成的方向移动,故烧瓶B内 减
小, 增大。
D(√)烧瓶容积不变,气体的质量不变,则温度变化过程中的气体密度不变。
2.(2023天津耀华中学检测)在一定温度
下, 和C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的平衡浓度的对数 与温
度的倒数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A.点 的消耗速率大于其生成速率
B.该反应的
C.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D.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 点状态的容器体积扩大,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减小
【解析】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分析图
像可知,随着增大, 逐渐减小,说
明升高温度, 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
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A(√)分析题图可知,点时反应未达到平衡,此时 ,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动, 的消耗速率大于其生成速率。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 。
C(×)时,即 ,由
图像可知,此时 ,
,则 。
D(×)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 点状态
的容器体积扩大,重新达平衡时, 不
变(【提醒】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
则平衡时不变),结合 知
, 不变,则气体的压强不变。
有“化”好说
勒·夏特列原理是经验规律,存在特例,因
此在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外界条件改变
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注意利用与 的大
小关系进行佐证,若两种方法出现矛盾,以
后者为准。如本题D项,如果利用勒·夏特
列原理判断,将 点状态的容器体积扩大,
气体的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但不能抵
消这种减小的趋势,则重新达到平衡时,气
体的压强减小,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题型二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2024广东江门蓬江区期末)某温度下,等物质的量的碘和环戊烯( )在刚性
容器内发生反应生成环戊二烯( ):
。达到平衡后,采取以下措施能使平衡正向移动且能增加环戊烯的
平衡转化率的是( )
B
A.增加环戊烯的浓度 B.增加碘的浓度
C.增加环戊二烯的浓度 D.通入氩气
【解析】 A(×)增加环戊烯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碘的平衡转化率,但环戊
烯的平衡转化率降低(【提醒】舍己为人,充减旁增)。
B(√)增加碘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
C(×)增加环戊二烯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D(×)在恒容容器中通入氩气,各物质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环戊烯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4.(生活情境)(2024山东青岛第十七中学月考)已知人体血液中存在“缓冲”体系:
,维持血液 相对稳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D
A.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血液的 增大
B.若人体中的不能顺利排出体外,会使血液的 减小
C.人体酸中毒时,注射 溶液可以缓解症状
D.人体代谢的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后,上述平衡向左移动
【解析】 A(√)静脉滴注生理盐水,血液被稀释, 减小,平衡向右移动,使
增大,但最终 减小(【提醒】平衡的移动是有限的,不能抵消条件的改
变),血液的 增大。
B(√)若人体中的不能顺利排出体外,血液中 浓度增大,平衡向右移动,
增大,血液的 减小。
C(√)人体酸中毒时,血液中增大,注射溶液,与结合,
减小,减缓症状。
D(×)人体代谢的碱性物质进入血液后,结合 ,生成物浓度降低,平衡向右移动。
题型三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2024重庆黔江中学月考)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 增大的倍数相同,平衡不移动
B.其他条件不变,充入,增大, 不变,平衡向右移动
C.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 不变,平衡不移动
D.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碳粉,、 均不变,平衡不移动
【解析】 A(×)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逆向
移动(【点拨】“大压小移”,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故
增大的倍数更大。
B(√)其他条件不变,充入气态反应物,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不变,平衡向右
移动。
C(√)恒温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变(【警示】压强
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关键是看压强的改变是否引起浓度的改变,从而引起 的改变),
、 不变,平衡不移动。
D(√)碳粉为固体,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碳粉,碳粉的浓度不变(【点拨】对于平衡
体系中的纯固体或纯液体,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增大或减小纯固体或纯液体的物质的
量,不变,所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不变,平衡不移动。
6.(2023湖北部分地区期末)可逆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压强,再次达到平衡时B的体
积分数与压强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D
A.平衡常数:
B.化学计量数:
C.点反应速率:
D.平衡时混合气体的总质量:
【解析】 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 不变,故

B(√)分析题图可知,增大压强,B的体积分数增大,即平衡
逆向移动,只能说明 (【易错】忽视A为固体而错判)。
C(√)在相同压强下, 点B的体积分数大于平衡时B的体积分
数,所以此时反应正向进行,则 。
D(√)从点到 点,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A为固
体,则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减小,即 。
题型四 勒·夏特列原理及等效平衡
题组1 勒·夏特列原理
7.(2024四川南充月考)下列操作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A.盛有 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液的试管浸入热水时迅速变浑浊
B.工业制取金属钾选取适宜的温度,使 变成蒸气从反
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C.向含有 的红色溶液中加入铁粉,振荡,溶液颜色变浅
D.用饱和食盐水除去中的,可减少 的损失
【解析】 A(×)将盛有 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液的试管浸入热水中,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单质硫(反应不可逆),升高温度可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发生平
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B(×)由于 为气态,将钾分离出来,降低了产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能用勒·夏
特列原理解释。
C(×)铁粉与反应,的浓度减小,使反应 的平衡逆
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D(√)饱和食盐水中的可促使反应 的平衡逆向移动,
从而减少氯气的损失,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题组2 等效平衡
8.(2023江西宜春部分学校考试)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
。现有三个相同的 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
热量交换)密闭容器Ⅰ、Ⅱ、Ⅲ,在Ⅰ中充入和,在Ⅱ中充入
和,在Ⅲ中充入和, 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容器Ⅰ、Ⅱ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Ⅰ、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Ⅰ中 的物质的量比容器Ⅱ中的多
D.容器Ⅰ中的转化率与容器Ⅱ中 的转化率之和大于1
【解析】 选取容器Ⅰ为参照组。
容器Ⅱ 容器Ⅲ
第一步:“同 一”,判断投 料、条件是 否相同 投料量与容器Ⅰ相同,条件 相同,均为恒容绝热 投料量为容器Ⅰ的2倍,条件相同,均为恒容
绝热
第二步:“假 设” 假设恒温恒容达到同一平 衡 假设恒温恒容条件下,所有物质浓度增大为
容器Ⅰ的2倍
第三步:“验 证” 容器Ⅱ中反应进行时为 的反应,自身吸 热,温度降低,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 由Ⅲ Ⅰ可知,恒温恒容
条件下,平衡不移动,但绝热条件下,反应
物的量增多,放出的热量增多,使平衡逆向
移动
A(×)对于容器Ⅰ,其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对于容
器Ⅱ,其反应吸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降低,反应速率下降。
B(×)容器Ⅲ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大于容器Ⅰ,放出的热量较多,温度变化较快,平衡
常数与温度相关,所以两容器中平衡常数不同。
C(√)对于容器Ⅰ,发生 ,反应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
温度升高,促使反应逆向进行;对于容器Ⅱ,发生 ,反
应吸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降低,促使反应逆向进行,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 的量
比容器Ⅱ中多。
D(×)恒温恒容下,容器Ⅰ与容器Ⅱ互为等效平衡,的转化率与 的转化率之和等
于1,但由于为绝热条件,容器Ⅰ中随着反应 的进行,
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 的转化率减小;容器Ⅱ中随着反应
的进行,温度降低,平衡逆向进行, 的转化率降
低,所以其转化率之和小于1。
题型五 多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9.(2024辽宁大连四十八中检测)为探究外
界条件对反应 的
影响,按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投料
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反应达
到平衡时 的物质的量分数与压强及温度的
关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
A.
B.
C.升高温度,、 都增大,平衡常数减

D.恒温恒压时,向已达到平衡的体系中加入
少量,再次达到平衡后 的物质的量分
数增大

【解析】 A(×)降低温度, 的物质的量
分数增大(【点拨】控制变量法:讨论某个
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时,确定只有这一种
因素变化,其他因素不变),说明降低温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又降低温度平衡向
放热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即 。
B(×)减小压强, 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又由于压强减小时,平
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所以 。
C(√)升高温度,放热反应的平衡常数减
小,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
、 都增大,平衡常数减小。
D(×)将加入少量的转化为 和
,相当于按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增加投料,由 ,
恒温恒压时,和 的浓度不变,与按
A和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投料为等效平
衡,故再次平衡后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变。
10.(2024天津南开中学期中)已知合成氨反应
。某科研小组研究: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时氢气的物质的
量对合成 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B
A.由图可知,
B.、、三点中,点时 的转化率最大
C.、、三点的平衡常数 相等
D.达到平衡时,的物质的量:
【解析】 当投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时,各
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相同。其他条件相同,当起始投
料时,平衡时 的体积分数最大,达到最
大点之前,起始投料 ,达到最大点之后,起
始投料 。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起始时 相
同时,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时的体积分数增大,故 。
B(×)D(√)、、三点相当于其他条件不变,逐渐增加起始时 ,则平衡正向
移动,的转化率逐渐增大,的转化率逐渐减小,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故 点
时的转化率最高,的物质的量: 。
C(×)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 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能力觉醒
11.(生活情境)(2024河北唐山期末)关节炎首次发作一般在寒冷季节,原因是关节
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 ,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如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A.降低温度,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
B.反应②是吸热反应
C.降低关节滑液中及 的含量是治疗方法之一
D.关节保暖可以缓解疼痛,原理是反应②的平衡逆向移动
【解析】 A(√)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说明温度降低,尿酸钠晶体 含量增
大,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
B(×)温度降低有利于生成尿酸钠,即降温反应②正向进行,则反应②是放热反应。
C(√)降低关节滑液中及 的含量,反应物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尿酸钠晶
体的含量减少,可以减轻疼痛。
D(√)保暖可促使反应②的平衡逆向移动,减少尿酸钠晶体的形成,缓解疼痛。
12.(2023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末)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B
A.反应 ,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对 ,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压缩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C.溴水中存在平衡:,当加入 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D.合成的反应为,为提高 的产率,理论上应
采取相对较低的温度
【解析】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平衡向
逆反应方向移动,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各物质浓
度增大,则体系颜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符合题意。
C(×)当加入溶液后,会生成沉淀,消耗 ,使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
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不符合题意。
D(×)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降温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提高 的产率,能用
勒·夏特列原理解释,不符合题意。
13.(2024河南中原名校联考)某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两个反应并达
到平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B
① ②
A.加入少量,①和②平衡均不移动 B.通入稀有气体 ,①平衡正向移动
C.降温时无法判断浓度的增减 D.通入,则 的浓度增大
【解析】 (√)为固体,加入少量 对平衡没有影响。
B(×)恒容条件下充入稀有气体,各物质的浓度不发生改变,平衡不移动。
C(√)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②为吸热反应,降温时反应①平衡正向移动,会使 的
浓度增大,但反应②平衡逆向移动,会使的浓度减小,所以无法判断 浓度的增减。
D(√)通入反应①平衡正向移动,的浓度增大,使反应②平衡逆向移动, 的浓度
增大。
14.(生活情境)(2023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期末)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 ,根据颜色
可判断干燥剂是否已经失效。已知呈粉红色,呈蓝色,
为无色。现将 溶于水,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以下平衡:
,将该溶液分为三份做
实验,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
装置 序号 操作 现象
______________ ① 将试管置于冰水浴中 溶液均呈粉红色
② 加水稀释 ③ 加少量 固体 以下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
A.由实验①可知:
B.由实验②可推知加水稀释,浓度商 ,平衡逆向移动
C.由实验③可知配离子的稳定性:
D.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的 主要起干燥作用
【解析】 A(√)溶液呈粉红色,说明实验①冰水浴(降温) 浓度增大,
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 。
B(×)溶液呈粉红色,说明实验②加水稀释,平衡逆向移动,故浓度商 。
C(×)实验③加入少量固体,溶液变为粉红色,说明与 结合生成更稳定
的,导致溶液中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故稳定性: 。
D(×)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的 主要起显色作用。

15.(2024重庆巴蜀中学期中)以 为原料炼铁,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为研究温度对还原产物的影响,将一定体积 气体通
入装有 粉末的反应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达
平衡时,测得 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反应温度越高, 的主要还原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越低
C.在恒温、恒容的反应炉中,当压强保持不变时,反
应Ⅰ、Ⅱ均达到平衡状态
D.温度高于时,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常数

【解析】 A(×)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减小,但分析题图可知, 前,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②的平衡逆向移动,则反应②是放热反应, 。
B(×)温度高于 时,随着温度升高,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减小,则反应以反应Ⅰ
为主,说明反应温度越高,四氧化三铁的主要还原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越高。
C(×)“变量”角度,反应Ⅰ、Ⅱ均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因此在恒温、恒
容的反应炉中,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体系的压强始终不变,则压强保持不变不能说
明反应Ⅰ、Ⅱ达到平衡状态。
D(√)由B项分析可知, 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反应Ⅰ,分析题图可知该温度下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 ,反应Ⅰ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
平衡常数增大,则温度高于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 。
16.(大招21)(2024河北正定中学检测)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 的恒容密
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 平衡物质的量/
Ⅰ 387 0.20 0.080 0.080
Ⅱ 387 0.40
Ⅲ 207 0.20 0.090 0.0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中的 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C.容器Ⅰ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若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和 ,则反
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解析】 A(×)容器Ⅲ与Ⅰ相比,温度降低、起始物质的量相同,而平衡后生成物的
量增加,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选取容器Ⅰ为参照组。
容器Ⅱ
第一步:“同一”, 判断投料、条件是 否相同 条件相同,投料量扩大1倍
第二步:“假设” 假设所有物质浓度扩大1倍
第三步:“验证” ,平衡不移动,容
器Ⅰ和容器Ⅱ中 的体积分数相等
C(×)容器Ⅰ中的温度比容器Ⅲ的温度高,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越短。
D(√)浓度商角度,容器Ⅰ中平衡时

,化学平衡常数 ;若
起始时向容器Ⅰ中充入、和 ,容器体积
为,、 、
,则浓度商 ,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17.(2023浙江杭州期末)利用反应
,可实现汽车尾气无
害化处理。一定条件下进行该反应,测得 的平衡转化率
与温度、起始投料比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该反应的
B.投料比:
C.汽车排气管中的催化剂可提高 的平衡转化率
D.若,反应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为,则的体积分数约为
【解析】 A(×)由题图知,起始投料比不变时,随温度
升高, 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故该反应的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即 。
B(×)温度不变时,随起始投料比的增大, 的平衡转化
率逐渐增大,故 。
C(×)加入催化剂,化学平衡不移动(【点拨】对于任何
可逆反应,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催化剂,由于不变,也不变, ,所
以化学平衡不移动), 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D(√)“三段式法”,若,假设起始时、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
,反应达平衡时生成 ,列出三段式:
反应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为 ,解得
,则的体积分数为 。
18.(2024江西丰城中学检测)绿色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方向,积极发展氢能,是实
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回答下列问题:
(1) 工业上常用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备氢气,体系中发生如下反应:
Ⅰ.
Ⅱ.
下列操作中能提高 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填序号)。
BC
A.增加 用量 B.恒温恒压下通入稀有气体
C.移除 D.加入催化剂
【解析】 A(×)增加 的用量,反应Ⅰ平衡正向移动,但甲烷的转化率降低。
B(√)恒温恒压下,通入稀有气体,容器体积增大,各物质浓度减小,反应Ⅰ平衡正向
移动,甲烷转化率增大。
C(√)移除, 浓度降低,反应Ⅰ平衡正向移动,甲烷转化率增大。
D(×)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加入催化剂,甲烷转化率不变。
(2) 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 和
,发生反应
。测得相同时间
内,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虚线表示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
① 由图判断,该反应为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
应。
放热
【解析】 由题图可知,随温度升高, 的平衡转化率降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对于反应 ,
, 为物质的量分数]。
12
【解析】 时,的平衡转化率为 ,列三段式如下: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③ 点达到平衡后,保持恒温、恒压,再向该容器中充入
和 ,
,平衡将逆向移动。
③ 点达到平衡后,保持恒温、恒压,再向该容器中充入和 ,
平衡将__________(填“逆向移动”“正向移动”或“不移动”)。
逆向移动
素养觉醒
19.(新概念)(2024山东日照实验中学检测,双选)
(红棕色,)(无色,) 。将一
定量的 充入注射器中并密封,改变活塞位置的过
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气体颜色
越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D
A. 点达到了平衡状态
B.点:
C.若在 点将温度降低,其透光率将增大
D. 点对应的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
【解析】 A(√)各物质浓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 点及之前透光率不变,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处
于平衡状态。
B(×) 点后透光率减小,二氧化氮浓度增大,说明反
应逆向进行,则 。
D(×) 若 点对应的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则二氧化氮浓度
瞬间减小,透光率增大,与题图不符。
根据题图知, 点后气体透光率瞬间降低,说明二氧化氮浓度瞬间增大,且之后透
光率增大,说明改变条件后平衡正向移动,故 点对应的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将注射器活
塞向里推。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二氧化氮浓度减小,透光率增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