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2张PPT)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鲁科版第1节 水与水溶液课时1 水的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题型觉醒题型一 水的电离与离子积1.(科技情境)(2024辽宁铁岭高中阶段练习)最近《科学》杂志评出“十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DA.水的电离过程需要通电 B.加入电解质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C.的水一定呈中性 D.升高温度,纯水的 变小【解析】 A(×)电离不是电解,不需要通电。B(×)加入电解质若不提供也不消耗或,对水的电离就不会产生影响,如 。C(×)常温时,的水一定呈中性,非常温时, 的水不呈中性(【点拨】判断溶液呈中性的根本依据 )。D(√)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增大,增大, 变小。2.(2024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期中)下列操作可以使水的离子积 增大的是( )AA.加热 B.通入少量氯化氢气体C.通入少量氨气 D.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解析】 A(√) 是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水的电离为吸热反应,升温则 增大。题型二 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因素3.(2024广东珠海联考)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A.将水加热,增大, 减小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盐酸, 增大C.在蒸馏水中滴加浓,不变, 增大D.向水中滴入少量溶液,平衡逆向移动, 降低【解析】 A(√)“热促”,将水加热,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增大,减小。B(√)“加酸抑制”,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使、降低,但加入的稀盐酸能提供而使 增大,平衡移动的结果不能抵消外界条件改变引起的变化,只能减弱这种变化,故整体分析的结果是增大、降低,故 增大。C(×)“热促”,浓溶于蒸馏水放热,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增大。D(√)“加碱抑制”,向水中滴入少量 溶液,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使降低,又不能提供 ,故整体分析的结果是降低。记忆鬼才·高题型三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4.(2024山东济南历城二中月考)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和 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图中五点对应的间的关系:C.从A点到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 的方法D.A、C两点可能表示为纯水【解析】 A(×)水的电离过程吸热,温度越高, 越大,时 ,则, 时, 则,则 。B(√)温度不变,不变,温度越高,越大,故五点对应的 间的关系:。C(√)A点溶液,点溶液,从A点到 点,可以加入碱,故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 的方法。D(√)A、B两点溶液 ,则A、B、C三点所在直线上任意点满足,所以A、C两点可能表示纯水。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与 的关系如图所示:(1)同一曲线曲线或 曲线)上任意点的都相同,即 相同,对应的温度相同(“三同”,同一曲线、温度相同、 相同)。曲线外任意点与曲线上任意点的 不同,温度不同(“三不同”,不同曲线、温度不同、 不同)。(2)水的电离过程吸热,温度越高,越大,则。 只与温度有关,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水电离出的与 始终相等。(3)A、D两点所在直线为中性线,中性线上任意点满足 。(4)中性线左上方为酸区,该区域的点满足:(一定要注意横纵轴分别代表的含义,若横轴代表、纵横代表 ,则酸区、碱区位置互换)。(5)中性线右下方为碱区,该区域的点满足:。(6)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不变,改变溶液的酸碱性,如需要加碱, 需要加酸;实现曲线上的点与曲线外的点的转化需改变温度,如 需要升温。题型四 或 的计算5.(2024宁夏银川育才中学期中)常温下,下列四种溶液:① 的醋酸、②的盐酸、③的溶液、④ 的氨水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之比为( )AA. B.C. D.【解析】 常温下,溶液中 ,有① ② ③ ④“有则小,无则大”原则 (溶质能够提 供 ,取小) (溶质能够提 供 ,取小) (溶质能够提 供 ,取 小) (溶质能够提供 ,取小)A(√)由水电离出的之比为 。题型五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6.(2023辽宁辽阳期末)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A 蔗糖B 酒精CDB【解析】 A(×)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溶解度很小,但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C(×) 属于弱电解质。D(×)属于非电解质,其溶于水生成的属于弱电解质; 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有“化”好说强、弱电解质判断的误区1.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度无关。某些难溶(或微溶)于水的盐(如、 ),虽然其溶解度很小,但溶于水的部分却能完全电离,它们仍属于强电解质;有少数盐能溶于水,但只有部分电离,故属于弱电解质,如 等。2.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没有必然联系,即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溶液的导电能力是由单位体积内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的多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决定的。3.电解质的强弱与化学键的种类没有必然联系。一般强电解质含有离子键或强极性共价键,但含有强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强电解质,如 是弱电解质。7.(2024河北承德实验中学月考)下列各项中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DA.氨水:B.的水溶液:C.的水溶液:D.的水溶液:【解析】 A(×)氨水中溶质为一水合氨,一水合氨为弱碱,发生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B(×) 为二元弱酸,在水溶液中发生分步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易错】多元弱酸 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 )。C(×)为强酸的酸式盐(【提醒】熔融状态下, 。的电离方程式为),在水溶液中可完全电离生成、和 ,其电离方程式为 。D(√)为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完全电离生成和 ,其电离方程式为。能力觉醒8.(2024广东化州一中检测)水的电离过程为,在 时水的离子积,在时水的离子积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B.时C.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D.时水的电离程度比 时小【解析】 A(√),,增大,说明升温 、均增大,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B(×)时, ,则。C(×)对比和的可知,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升温水的电离平衡右移,水的电离程度增大。9.(2023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期末)下列事实中,不能说明甲酸 是弱电解质的是( )BA.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甲酸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甲酸溶液的灯光较暗B.甲酸是共价化合物C.常温下,甲酸溶液中的比盐酸中的 小D.甲酸溶液中存在甲酸分子【解析】 A(√)是否完全电离角度——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甲酸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甲酸溶液的灯光较暗,说明甲酸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小、盐酸中离子浓度较大,又 为一元强酸,则甲酸为一元弱酸,是弱电解质。B(×)甲酸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可能是强电解质也可能是弱电解质,如 是共价化合物,是强电解质; 是共价化合物,是弱电解质。C(√)是否完全电离角度——大小,常温下,甲酸溶液中的 比盐酸中的小,说明甲酸溶液中 ,甲酸没有完全电离,是弱电解质。D(√)是否存在电离平衡角度——是否存在分子,甲酸溶液中存在甲酸分子,说明甲酸没有完全电离,是弱电解质。10.(2023江西赣州田家炳中学期末)室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和 的物质的量浓度的乘积为 ,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BA.、、、 B.、、、C.、、、 D.、、、【解析】 室温时, ,则,该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A(×)若为酸性溶液, 不能大量存在;若为碱性溶液,该项中所有离子能共存。B(√)若为酸性溶液,则能氧化而不能共存;若为碱性溶液,则 不能大量存在。C(×)若为酸性溶液,该项离子能大量共存;若为碱性溶液,则 不能大量存在。D(×)若为酸性溶液, 不能大量存在;若为碱性溶液,该项离子能大量共存。11.(2024江苏南京六校联考)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DA. 的水一定呈酸性B.温度升高,纯水中的增大, 减小C.的氨水与的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之比为D.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该溶液可能显酸性【解析】 A(×)“热促”,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纯水的减小,如 时纯水的 ,呈中性。B(×)“热促”,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 同等程度增大,纯水中始终存在 。C(×)不确定两种溶液的温度,则无法确定其中水电离出的 。D(√)水电离产生的 ,水的电离受到抑制,“酸碱抑制”,采取的方法可以为加酸或加碱,故溶液可能显酸性或碱性。12.(大招32)(2024吉林普通高中联考)时,在等体积的Y① 的溶液、②的溶液、③的 溶液、④纯水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A. B. C. D.【解析】 时,溶液中 ,有① ② ③ ④“有则小,无则大”原则 (溶质能够提供 ,取小) (溶质能够提供 ,取小)A(√)等体积的①②③④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已知,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 和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A.图中对应点的温度关系为B.线 上方的区域为酸区C.降低温度,可实现由B点到A点的变化D.降温并通入适量 ,可实现由B点到D点的变化【解析】 A(×)“三同”,同一曲线、温度相同、 相同,即B、C点对应温度相同,由题图知B点时, ,即, ,同理可得A点时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增大,故图中对应点的温度关系为 。B(×)由题图知线上方的区域,即 ,,故线 上方的区域为碱区。C(√)实现曲线上的点与曲线外的点的转化需改变温度,A、B点 ,溶液均呈中性,且图中对应点的温度关系为 ,故降低温度,可实现由B点到A点的变化。D(×)由B项分析知,D点溶液显碱性,故降温并通入适量 ,不能实现由B点到D点的变化。素养觉醒14.(新考法)(2023湖北黄石二中月考)在 时,液氨的电离与水的电离相似,存在平衡:,的平衡浓度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在液氨中加入 ,可使液氨的离子积变大B.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为C.在液氨中加入 ,液氨的离子积不变D.改变温度,液氨中【解析】 水的电离本质为 ,液氨的电离类似于水的电离,其中和分别相当于纯水中水电离出的和 。由此类比推出,液氨的性质应类似于水,影响液氨电离平衡的因素也类似于水,液氨的离子积(也应该只是温度的函数)为常数。A(×)C(√)液氨的离子积为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离子积不变。B(√)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D(√)改变温度,液氨的电离平衡移动,液氨中、 同时改变,但。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鲁科版第1节 水与水溶液课时2 水溶液的酸碱性与题型觉醒题型一 溶液酸碱性的判断1.(2023四川雅安期末)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A.的溶液 B. 的溶液C.使石蕊溶液呈紫色的溶液 D.盐的溶液【解析】 A(√)溶液为中性的本质是 。B(×)非常温时, 的溶液可能是酸性或碱性溶液。C(×)使石蕊溶液呈紫色的溶液,在 之间,可能为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D(×)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 溶液显碱性。有“化”好说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依据1.溶液酸碱性的绝对判据 不用管温度,直接比较根据溶液中和 的相对大小判断。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性溶液:2.溶液酸碱性的相对判据 需要考虑温度根据溶液中或或 大小判断。时:中性溶液:,,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时:中性溶液:,,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2.(新考法·酸度AG)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的定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A.酸性溶液的B.中性溶液的C.时溶液的D.时溶液的【解析】 A(×)酸性溶液,,故 。B(×)中性溶液,,故 。C(×)时溶液, ,, ,。D(√)时溶液, ,, ,。3.(2024陕西西安电子科技中学期中)常温下,① 的硫酸溶液、②的醋酸的溶液、③ 的溶液、④的溶液,则此四种溶液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BA.①③④② B.④①③②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解析】 计算 比较大小 越大,酸性越强。常温下,①的硫酸溶液中 ;②醋酸为弱酸,不完全电离,的醋酸溶液中 ;③溶液中的;④溶液中 ,则;故酸性由强到弱为④①③②。题型二 溶液 的测定4.(2024重庆第七中学月考)关于 测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A.用广泛试纸测得某浓度的溶液的 为10B.常温下用广泛试纸测得溶液的 约为4.1C.计是精确测定溶液 的仪器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并煮沸,把 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其颜色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解析】 A(×)溶液具有漂白性,会将试纸漂白,故不能用 试纸测定其。B(×)广泛试纸测定的溶液的 为整数。C(√)计可以精确测定溶液的 ,一般可以精确到0.01。D(×)测定溶液时不能煮沸,也不能将 试纸放在试管口5.(2023山东东营一中月考)用 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正确操作是( )A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 试纸的中部,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 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将一小条 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将一小条 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解析】 试纸使用方法:把一小块 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 试纸的中部,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溶液的,A正确。有“化”好说使用 试纸的注意事项1.试纸在使用之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如果用蒸馏水将 试纸润湿,则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导致测定的酸性溶液的变大,碱性溶液的变小,但测中性溶液时, 不变。2. 试纸不能伸入待测液中,否则会污染待测液。3.若某溶液具有漂白性或强氧化性,则不能用试纸测定其 。题型三 溶液 的计算6.已知,将和的稀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 约为( )AA.2.3 B.3.5 C.4.7 D.3【解析】 两溶液之差大于2,则混合后 。的稀盐酸的, 的稀盐酸的,设稀盐酸的体积为 ,则混合后,。记忆鬼才·高若之差的两种强酸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 。若之差的两种强碱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 。7.(2023四川雅安期中),将 溶液与硫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 为( )DA.14 B.12.3 C.13 D.12【解析】 ,,碱过量,先算,再算 。,,则 。有“化”好说酸碱混合计算,按“谁过量先求谁”的原则,即酸过量先求,碱过量先求 。8.(2023四川绵阳考试)时,水的离子积常数 ,该温度下,的稀溶液与 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混合后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恢复到,测得混合溶液的,则 的值为( )AA. B. C. D.【解析】 “谁过量就先求谁”,混合溶液的,说明酸过量,先算 。该温度下,的稀盐酸的,的 稀溶液的,混合溶液的 ,即,则有,解得 。题型四 酸、碱混合后溶液的 的判断9.(2023广东四校联考)时,等体积的酸和碱溶液混合后 一定大于7的是( )CA.的溶液与的 溶液B.的溶液与的 溶液C.的溶液与 的氨水D.的溶液与的 溶液【解析】 A(×)的(强酸)溶液与的 (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 。B(×)的(弱酸)溶液与的 (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醋酸有大量剩余, 一定小于7。C(√)的(强酸)溶液与的氨水( 是弱碱)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氨水有大量剩余,溶液呈碱性, 。D(×)的(强酸)与的 (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 。有“化”好说时, 之和为14的酸和碱等体积混合规律:谁弱谁过量,谁弱显谁性。 以弱胜强原因:酸碱已电离出的和恰好中和,谁弱谁的或 有“储备”(有未电离的酸或碱),中和后还能继续电离。能力觉醒10.(2023山东济宁泗水期中,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A.在时, 为6的溶液呈酸性B.常温下,将盐酸稀释至,所得溶液的 为9C.常温下,水电离出的为时,此溶液的 可能为1或13D.将的盐酸与醋酸各分别稀释至,所得醋酸的 略小【解析】 A(×)时,纯水的 为6,纯水呈中性。B(×)将盐酸稀释至, 电离产生的,此时水电离产生的不能忽略,所得溶液的 接近于7,但不大于7。C(√)常温时,,的溶液中, ,则水电离出的; 的溶液中, ,则水电离出的。D(√)将的盐酸稀释至后,溶液的; 为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的溶液中存在大量 分子,稀释过程中会进一步电离出,所得稀释后的醋酸溶液 。11.(2024湖南长沙明德中学月考)已知在时水的离子积 。下列溶液的温度均为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液,B.的溶液,C.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为6,溶液显酸性D.完全中和的溶液,需要的溶液【解析】 A(√)的 溶液中,, 。B(×)的溶液中, ,, 。C(×)的溶液与的 溶液等体积混合,,与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混合溶液的为6。D(×)的溶液中,,由B项分析知, 的溶液中, ,故二者完全中和,需要溶液的体积相等。12.(2023四川大英中学月考)常温下,将的强酸溶液和 的强碱溶液混合,当混合液的 等于11时,强酸与强碱溶液的体积比是( )AA. B. C. D.【解析】 “谁过量就先求谁”,混合溶液的,说明碱过量,先算 。常温下,的强酸溶液中, 的强碱溶液中,混合溶液的 ,即,则有 ,化简得,故 。13.(大招32)(2023山西长治二中月考)现有常温下的四种溶液:①溶液、②溶液、③的氨水、④的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水电离出的:①④② ③B.将④分别加入等体积的①、②中,使酸恰好完全反应,消耗④的体积不相等C.将等体积的①③混合后,溶液显酸性D.若①④两溶液混合时,体积比,则所得溶液【解析】 A(×)常温下,溶液中 ,有① ② ③ ④“有则小,无则大”原则 (溶质能够提 供 ,取小) (溶质能够提供 ,取小) (溶质能够提 供 ,取 小) (溶质能够提供 ,取小),则水电离出的:②①④ ③。B(×)和 溶液的浓度相等,故将④分别加入等体积的①、②中,使酸恰好完全反应,消耗④的体积相等。C(×)的(强酸)溶液与的氨水( 是弱碱)等体积混合,完全反应后氨水有大量剩余,溶液呈碱性, 。D(√)①④两溶液按体积比混合,说明碱过量,先算 ,,则, 。14.(2023重庆渝东六校共同体联合诊断)温度为时,某 稀溶液中,;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该温度下,溶液的B.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该温度下,的盐酸与的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D.该温度下,若的与的 溶液混合后呈中性,则【解析】 A(×)温度为 时,, (强酸强碱盐)对水的电离无影响,溶液呈中性,其 。B(×)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该温度下,的盐酸中,的 溶液中,两者等体积混合碱过量,溶液呈碱性。D(√)的与 (【易错】急视时,,误认为的 溶液的浓度为 )的溶液混合后呈中性,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则 (【警示】切勿忽视硫酸为二元酸),故 。15.(2024天津第三中学期中)如图表示水中和的关系,已知: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CA.图中B. 区域内(不包括边界)任意点均有C.线上任意点均有D.温度为时,的 溶液与的 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液的 为11.7【解析】 A(√)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右移,增大,由题图可知 点的小于点的,故 。B(√)由题图可知, 区域内(不包括边界)任意点均有 ,溶液呈碱性。C(×)由题图可知, 线上任意点均有,溶液呈中性,点 ,其余点 。D(√) 两溶液之差大于2,则混合后 。温度为时, ,的 溶液中,的 溶液中,设溶液体积均为 ,则混合后,,。16.(2024广东广州第二中学期中)常温下,分别取未知浓度的和 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倍。稀释过程中,两溶液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A.为弱碱, 为强酸B.水的电离程度:C.若升高温度,、点对应溶液的 均不变D.将点溶液与 点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解析】 纵轴为,当 时,表示溶液稀释至原来体积的10倍。A(×)点溶液稀释10倍,即 由3变为4,对应变化小于1,则是弱酸;点 溶液稀释10倍,即由3变为4,对应 减小1,则是强碱。B(√)酸、碱均抑制水的电离, 点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点溶液中分别为、,则由水电离出的 分别为、,故水的电离程度: 。C(×)是强碱,升高温度,溶液中几乎不变,但增大,变大,溶液的 减小。D(×)将点溶液与 点溶液等体积混合,即将的溶液与的 溶液等体积混合(【技巧】“以弱胜强”,常温下 之和为14的酸和碱等体积混合,若为弱酸与强碱,则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后, 有剩余,所得混合溶液呈酸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