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总复习 化学 第八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配套课件](共8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高考总复习 化学 第八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配套课件](共83张PPT)

资源简介

(共83张PPT)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1.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和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2.能综合运用离子反应、水解平衡原理,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实际问题。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认识盐类水解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盐类水解平衡,并运用盐类水解平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盐类水解的本质特征、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目标导航]
[自主测评]
1.易错易混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盐类加入水中,水的电离平衡一定被促进。(
)
(2)已知酸性 HF>CH3COOH,所以等浓度的CH3COONa溶液
的碱性强于 NaF 溶液。(
)
(3)向 AlCl3 溶液中滴加 NaHCO3 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
)
答案:(1)× 错因:强酸强碱盐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
(2)√
(6)×
(3)√ (4)√ (5)√
错因:明矾溶于水后,Al3+水解产物 Al(OH)3 胶体具有
吸附作用,可以净水,但不能杀菌消毒。
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按 pH 由小到大的顺序排
列的是(
)
答案:C
A.Na2CO3、NaHCO3、NaCl、NH4Cl
B.Na2CO3、NaHCO3、NH4Cl、NaCl
C.(NH4)2SO4、NH4Cl、NaNO3、Na2S
D.NH4Cl、(NH4)2SO4、Na2S、NaNO3
3.强碱 MOH 的溶液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 HA 的
)
溶液混合后,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答案:C
A.c(M+)>c(OH-)>c(A-)>c(H+)
B.c(M+)>c(A-)>c(H+)>c(OH-)
C.c(M+)>c(A-)>c(OH-)>c(H+)
D.c(M+)>c(H+)>c(A-)>c(OH-)
4.下列方程式属于水解反应方程式的是(
)
HCO +OH-,D符合题意。
解析:碳酸是一种二元弱酸,选项所给为碳酸的第一步电离
方程式,A 不符合题意;碳酸氢根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根,选项
所给为碳酸氢根的电离方程式,B 不符合题意;碳酸氢根水解生
成碳酸和氢氧根,选项所给为碳酸氢根和氢氧根的反应,C 不符
合题意;碳酸根水解生成碳酸氢根和氢氧根,方程式为 CO +
H2O
答案:D
盐的类型 强酸强碱盐 强酸弱碱盐 强碱弱酸盐
盐溶液的酸碱性 中性 酸性 碱性
考点一 盐类的水解
1.盐溶液的酸碱性
(1)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之间的关系(弱酸弱碱盐溶液
的酸碱性取决于二者的相对强弱)
H+或OH-
弱电解质
(2)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原因
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在水中电离出来的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
______________能否结合生成___________有关。
2.盐类的水解
弱酸阴离子
弱碱阳离子
电离平衡
增大
盐的
类型 示例 是否
水解 水解的
离子 溶液的
酸碱性 溶液的
pH
强酸
强碱盐 NaCl、KNO3 否 — 中性 pH=7
强酸
弱碱盐 NH4Cl、Cu(NO3)2 是 NH 、Cu2+ 酸性 pH<7
弱酸
强碱盐 CH3COONa、Na2CO3 是 CH3COO-、CO 碱性 pH>7
3.盐类水解的规律
简单概括为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
中性。
4.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
(1)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一般应用“
”连接。
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一般不用符号“↓”和
“↑”表示水解产物。
(2)多元弱酸根阴离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应分步书写,水解
时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例如,SO 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3++3H2O Fe(OH)3+3H+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比较复杂,一般一步写出。值得注
意的是,其最终生成的弱碱即使是难溶物也不标“↓”等状态符
号,因其水解生成的量极少,不会生成沉淀。例如,Fe3+水解的离
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解分别显酸性和碱性的离子由于相互促进,水解程度较
大,书写时一般要用“===”“↑”“↓”等。
(5)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电
荷守恒规律。
考点二 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及应用
1.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主要因素)
其他条件相同时,形成盐的酸或碱越弱,其盐就越易水解。
Na2CO3______Na2SO3(填“>”或“<”,下同),Na2CO3______
NaHCO3。
>
>
(2)外因——次要因素
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n(H+) 溶液的pH 现象
升温 向右 增大 减小 颜色变深
通HCl 向左 增大 减小 颜色变浅
加H2O 向右 增大 增大 颜色变浅
加NaHCO3 向右 减小 增大 生成红褐色沉淀,放出气体
+3H+]
Fe(OH)3
(3)应用示例[以FeCl3的水解为例:Fe3++3H2O
①盐的水解平衡向右移动,其水解程度不一定增大。②加水
稀释,盐的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反而减小。K
应用 举例
加热促进纯碱的水解 热的纯碱溶液去污力强(纯碱水解显碱性,在碱性条件下油脂水解,并不是纯碱和油脂直接反应)
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比较对应酸碱性强弱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HCO3溶液均显碱性,且碱性:Na2CO3>NaHCO3 
2.盐类水解的应用
应用 举例
判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Al3+和HCO 因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配制可水解的盐溶液 配制FeCl3溶液,要将FeCl3固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作净水剂的原理 可溶性铝盐、铁盐作净水剂,水解生成胶体,除去悬浮物
(续表)
应用 举例
化肥的使用 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Al3++3HCO ===Al(OH)3↓+3CO2↑,水解相互促进的结果
制备某些无机化合物 利用TiCl4制备TiO2:TiCl4+(x+2)H2O
===TiO2·xH2O↓+4HCl 
(续表)
应用 举例
某些盐的分离除杂措施 为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MgO、MgCO3或Mg(OH)2,过滤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
盐溶液除锈原理 NH4Cl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NH 水解显酸性)
(续表)
考向 1 盐类的水解及影响因素
1.(2023 年衡水二中三模)实验测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HCO3
和 Na2CO3 溶液的 pH 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是 NaHCO3 溶液变化曲线
B.C 点之前,升高温度两条曲线 pH 均减小,说明水解程度
减弱
C.D 点时的溶质为 Na2CO3
D.若将 D 点降温至 25 ℃,其 pH 范围为 8.62解析:根据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HCO3 和 Na2CO3 溶液,
NaHCO3 的碱性弱于 Na2CO3,则曲线①是 Na2CO3 溶液变化曲线,
A 错误;水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解程度增大,C 点之前,
升高温度,pH 减小,主要原因是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B错误;
对比曲线①和②可知,若 D 点为 Na2CO3 溶液,则温度继续升高,
曲线变化趋势应该与①一致,C 错误;升高温度部分碳酸氢钠发
生分解,则将 D 点溶液降温至 25 ℃,混合液 8.62正确。
答案:D
2.(2023年梅州三模)25 ℃时,Ka(HClO)=4.0×1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时,往pH=3的HClO溶液中加少量NaClO固体,HClO的电离程度和水电离出的c(H+)均减小
B.将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O和NaOH溶液加热,两种溶液的pH均变大
C.相同温度下,等pH的HCOONa和NaClO溶液中存在:c(HCOO-)>c(ClO-)
D.25 ℃时,pH=7的NaClO和HClO混合溶液中存在:c(HClO)H++ClO-,
解析:HClO 为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 HClO
当向HClO溶液加入少量NaClO固体后,溶液中c(ClO-)增大,平衡HClO        H++ClO-逆向移动,即HClO的电离程度减小,但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水电离出的c(H+)增大,A错误;NaClO为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中ClO-会水解且ClO-的水解为吸热反
应,即升高温度ClO-水解程度增大,则溶液的碱性增强(pH增大),NaOH为强碱,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加热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即NaOH溶液加热,其pH略微降低,B错误;酸性:甲酸>次氯
答案:C
酸,相同温度下,等pH的HCOONa和NaClO溶液中,水解程度:ClO->HCOO-,则溶液中有c(HCOO-)>c(ClO-),C正确;25 ℃时,Ka(HClO)=4.0×10-8,则水解平衡常数Kh=2.5×10-7,则水解强于电离,由电荷守恒c(H+)+c(Na+)=c(OH-)+c(ClO-),pH=
7,c(H+)=c(OH-),则c(Na+)=c(ClO-),由水解强于电离可知,c(HClO)>c(ClO-),D错误。
考向 2 盐类水解有关的图像及分析
3.(2023年全国模拟)实验测得浓度均为0.10 mol·L-1的CH3COONa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的 pH 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 ℃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0-(2a-1)
B.T2 ℃后,CH3COOH溶液的pH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CH3COOH的挥发
C.升高温度,CH3COONa溶液中c(OH-)减小,c(H+)增大,pH减小
D.CH3COONa溶液中存在:c(H+)+c(CH3COOH)=c(OH-)
=10-(2a-1),A正确;升
解析:T1 ℃时,0.10 mol·L-1 CH3COOH溶液的pH=a,
CH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答案:C
高温度,促进CH3COOH电离,溶液中c(H+)增大,T2 ℃后,c(H+)
减小,说明醋酸的浓度降低,CH3COOH的挥发会导致c(H+)降低,B正确;升高温度,使CH3COO-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H3COONa溶液中c(OH-)增大,C错误;根据质子守恒,CH3COONa溶液中c(H+)+c(CH3COOH)=c(OH-),D正确。
4.(2023年北京海淀101中学三模)实验测得10 mL 0.50 mol·L-1
NH4Cl溶液、10 mL 0.50 mol·L-1CH3COONa溶液的pH分别随温度与稀释加水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5 ℃时CH3COOH和NH3·H2O电离常数均为1.8×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的变化,A 正确;将 NH4Cl 溶液加水稀释至浓度
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图中两条曲线为 10 mL 0.50 mol·L-1
NH4Cl溶液、10 mL 0.50 mol·L-1CH3COONa溶液的pH分别随温度
与稀释加水量的变化曲线,由于两种盐均能水解,水解反应为吸
热过程,且温度越高、浓度越小其水解程度越大。氯化铵水解能
使溶液呈酸性,浓度越小,虽然水解程度越大,但其溶液的酸性
越弱,故其 pH 越大;醋酸钠水解能使溶液呈碱性,浓度越小,其
水溶液的碱性越弱,故其 pH 越小;温度越高,水的电离度越大。
由分析可知,图中实线表示 pH 随加水量的变化,虚线表示 pH 随
答案:C
考向 3 盐类的水解常数及应用
B.25 ℃时,碳酸钠的水解常数Kh1=2.5×10-8
C.水的电离程度:a>c>b
D.c 点溶液 pH=6.4
答案:D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明矾净水 明矾具有氧化性
B 小苏打用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气体
C 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 热的纯碱溶液水解显碱性
D 用厨余垃圾制肥料 厨余垃圾含 N、P 等元素
6.(2023 年惠州一模)勤劳致富,越努力越幸福。下列劳动项目
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解析:明矾净水的基本原理是明矾在水中能电离出铝离子,
铝离子与水电离产生的氢氧根结合,产生氢氧化铝胶体,与明矾
具有氧化性无关,A 项中的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
小苏打为 NaHCO3,受热分解出 CO2 气体,可以用作发泡剂烘焙
面包,B 项中的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有关联;碳酸钠为强
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加热促进盐类的水解,油脂可以在碱性
环境下水解生成可溶性盐和甘油,所以可以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
油污,C项中的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有关联;厨余垃圾含N、
P 等元素,是植物生成需要的元素,所以可以用厨余垃圾制肥料,
D 项中的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有关联。
答案:A
(3)25 ℃时,若一元弱酸(HA)的Ka>1.0×10-7,则A-的水解常数Kh<1.0×10-7,此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HA的电离程度大于A-的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反之,混合液呈碱性。
温度/℃ 25 40 60 80
pH 11.90 11.68 11.54 11.42
考向 4 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及分析
7.(2023年广东模拟)测定0.1 mol·L-1Na2CO3溶液升温过程中
的 pH(不考虑水的蒸发、溶液体积的变化),数据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答案:B
[方法突破]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的分析
(1)熟悉两大理论,构建思维基点
①电离理论
a.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
还要考虑水的电离。
b.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电离(第一
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
②水解理论
a.弱电解质离子的水解损失是微量的(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除外),但由于水的电离,水解后酸性溶液中c(H+)或碱性溶液中
c(OH-)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
b.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
(2)基于三大规律,判断等量关系
①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
②元素质量守恒(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
够水解或电离,离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但元素总是守恒的。
③质子守恒:根据H2O H++OH-,由水电离出的c(H+)与c(OH-)始终相等,溶液中的H+或OH-虽与其他离子结合以不同形式存在,但其总量不变。
8.(2023年广州培正中学三模)25 ℃时,有c(CH3COOH)+
c(CH3COO-)=0.1 mol·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
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pH=5.5的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H+)>
c(OH-)
B.W点的溶液中:c(Na+)+c(H+)=c(CH3COO-)+c(OH-) 
C.pH=3.5的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
=0.1 mol·L-1 
D.向W点所表示的1.0 L溶液中通入0.05 mol 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c(H+)=c(CH3COOH)+c(OH-)
解析:溶液为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且 c(CH3COOH)+
c(CH3COO-)=0.1 mol·L-1,据图分析,当pH增加时,浓度增大的应为CH3COO-,浓度减小的应为CH3COOH。当pH=5.5时,
c(CH3COO-)>c(CH3COOH)>c(H+)>c(OH-),A正确;W点溶液
c(CH3COOH)=c(CH3COO-),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
=c(OH-)+c(CH3COO-),B正确;pH=3.5的溶液中,溶液呈
酸性,由电荷守恒知c(Na+)+c(H+)-c(OH-)+c(CH3COOH)=
c(CH3COO-)+c(CH3COOH)=0.1 mol·L-1,C正确;加入HCl气体
答案:D
可使溶液酸性增强,CH3COOH浓度增加而CH3COO-降低,由于W点平衡时溶液中醋酸和醋酸根离子浓度相同,所以二者分别为0.05 mol·L-1,向1.0 L溶液中通入0.05 mol HCl气体,则反应后的溶液为0.1 mol·L-1的醋酸溶液,根据质子守恒:c(H+)=c(CH3COO-)+c(OH-),D错误。
[易错提醒]
3.等式考虑守恒原理,不等式考虑平衡原理
(1)等式一般与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相联系。如果
给定的等式不是三个守恒式,可以把三个守恒式变化形式后相互
作差,加以推导即可。
(2)如果给定的是不等式,要先考虑等式,对等式的一边加入
或减少某离子,即可变成不等式。
考向 5 滴定过程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及分析
9.(2023年沧州三模)常温下,用0.1000 mol·L-1
的 NaOH 溶液滴定 0.1000 mol·L-1 的 H3PO4 溶液,
获得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横坐标为滴定分数
(w),滴定分数是指滴定过程中标准溶液与待测溶
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
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A
10.(2022年龙岩模拟)常温下,向20 mL
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
0.1 mol·L-1的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的负对数[-lg c水(H+)]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混合引起的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溶液中:c(CH3COO-)B.c、e两点溶液均显中性
C.d点溶液中:c(CH3COO-)+c(CH3COOH)=0.05 mol·L-1
D.f点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解析:图中 b 点所加 V(NaOH)=10 mL,此时CH3COOH被中
和一半,故b点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CH3COOH和CH3COONa;d点所加V(NaOH)=20 mL,此时CH3COOH被完全中和,故d点溶质为CH3COONa;f点所加V(NaOH)=40 mL,此时NaOH相当于CH3COOH的两倍,故f点溶质为CH3COONa和NaOH。b点溶液中CH3COOH和CH3COONa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溶液的pH<7,表明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水解程度,则c(CH3COO-)>c(CH3COOH),A错误;c点溶质为CH3COOH和CH3COONa,
答案:C
[方法技巧]
1.滴定过程中溶液粒子浓度及分析思路
2.中和滴定曲线“五点”离子浓度比较
以向 10 mL 0.1 mol·L-1 的 HA 溶液中滴加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为例
)
1.(2023 年北京卷)下列过程与水解反应无关的是(
A.热的纯碱溶液去除油脂
B.重油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小分子烃
C.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基酸
D.向沸水中滴入饱和 FeCl3 溶液制备 Fe(OH)3 胶体
解析:热的纯碱溶液因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
条件下能水解生成易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可用热的
纯碱溶液去除油脂,A 不符合题意;重油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
作用下发生裂化或裂解反应生成小分子烃,与水解反应无关,B
符合题意;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
不符合题意;Fe3+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e(OH)3,加热能增大Fe3+
的水解程度,D 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2023 年山东卷)鉴别浓度均为 0.1 mol·L-1 的 NaClO、Ba(OH)2、
)
Al2(SO4)3 三种溶液,仅用下列一种方法不可行的是(
A.测定溶液 pH
B.滴加酚酞试剂
C.滴加 0.1 mol·L-1KI 溶液
D.滴加饱和 Na2CO3 溶液
解析:NaClO溶液显弱碱性,Ba(OH)2溶液显强碱性,Al2(SO4)3
溶液显酸性,则测定溶液 pH 是可以鉴别出来的,A 不符合题意;
NaClO 溶液显弱碱性,滴入酚酞先变红后褪色,Ba(OH)2 溶液显强
碱性,滴入酚酞溶液,显红色,Al2(SO4)3 溶液显酸性,滴入酚酞
不变色,则滴加酚酞试剂是可以鉴别出来的,B不符合题意;NaClO
溶液滴入碘化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液面会由无色
变成黄色,振荡后会变成无色,而 Ba(OH)2 溶液,Al2(SO4)3 溶液
滴入碘化钾溶液后,因不与两者反应而没有现象,则仅用滴加
0.1 mol·L-1KI溶液无法鉴别,C符合题意;饱和Na2CO3溶液和
NaClO 溶液不反应,和 Ba(OH)2 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
Al2(SO4)3溶液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则滴入饱和
Na2CO3 溶液是可以鉴别出来的,D 不符合题意。
答案:C
3.(2022 年浙江卷)某同学在两个相同的特制容器中分别加入
20 mL 0.4 mol·L-1Na2CO3溶液和40 mL 0.2 mol·L-1NaHCO3溶液,
再分别用 0.4 mol·L-1 盐酸滴定,利用pH计和压力传感器检测,
得到如图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碳酸钠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故碳酸钠的碱性强
于碳酸氢钠,则碳酸钠溶液的起始pH较大,甲曲线表示碳酸钠溶
液中滴加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根离
子再与氢离子反应产生碳酸,进而产生二氧化碳,则图中丁线表
示向 Na2CO3 溶液中滴加盐酸,乙、丙线表示向 NaHCO3 溶液中滴
加盐酸,A 错误;由图示可知,当滴加盐酸的体积为 20 mL 时,
碳酸根离子恰好完全转化为碳酸氢根离子,而 V1>20 mL,V1 mL
时(a 点、b 点),没有二氧化碳产生,则所发生的反应为碳酸氢根
答案:C
答案:C
5.(2022年浙江卷)25 ℃时,苯酚(C6H5OH)的Ka=1.0×1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温度下,等pH的C6H5ONa和CH3COONa溶液中,c(C6H5O-)>c(CH3COO-) 
B.将浓度均为0.10 mol·L-1的C6H5ONa和NaOH溶液加热,两种溶液的pH均变大
C.25 ℃时,C6H5OH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测得pH=10.00,则此时溶液中c(C6H5O-)=c(C6H5OH)
D.25 ℃时,0.10 mol·L-1的C6H5OH溶液中加少量C6H5ONa固体,水的电离程度变小
答案: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