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9月月考练习科学试卷(含解析 1.1-2.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上册9月月考练习科学试卷(含解析 1.1-2.3)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练习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 关于对流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飞机主要在这一层飞行 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C.集中了地球上约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 D.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3.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均与气压有关, 其中一个利用的原理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吸饮料
B.拔火罐
C.高压锅煮饭
D.吸盘紧贴在墙面
4. 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22℃
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中午12时左右
C.气温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
D.百叶箱内温度计读数与外界阳光直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小
5. 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中午12时 B.上午10时 C.午后2时 D.午后4时
6. 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放一铁质实心小球(不连接),如图所示,向容器中缓慢倒入水,使小球完全浸没且静止在水中,此时小球受到的力( )
A.重力、浮力 B.重力、浮力和拉力
C.重力、浮力和弹力 D.重力、浮力、弹力和压力
7. 去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保障灾区人民的基本生活用水。下列关于水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通过电解水实验可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B.用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净化水,效果最好的是过滤法。
C.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矿泉水是溶液,含有各种矿物质,饮用矿泉水比饮用纯净水更有利于健康。
8. 盐水选种是我国农民常采用的选种方法:将待选的种子放入浓度适当的盐水中后,良种沉入水底,次种则漂浮于水面,很快就能完成选种工作。但如果盐水的浓度太小,则可能( )
A.所有种子都漂浮在水面 B.只有少量次种漂浮
C.良种漂浮,而次种下沉 D.所有种子都不受浮力
9. 如图所示,潜水员正潜没在海水中,他携带的气瓶可以对身上的背心进行充气或放气,以改变背心的体积大小来实现浮沉。下列对潜水员分析正确的是( )
A.向海底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 B.海水中水平游动时,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小
C.对背心进行放气后,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大 D.对背心进行充气后,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小
10.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 )
A.地球 B.太阳 C.雨 D.海洋
11.假如地球的引力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某艘船来说,它所受的重力和吃水深度(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也不变
B.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也减小
C.船受到的重力减小,船的吃水深度不变
D.船受到的重力不变,船的吃水深度减小厂
12.春天是放筝的好季节。风筝在空气中飞行利用了下列什么原理( )
A.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小,空气压强小 B.风筝下方空气流动速度大,空气压强大
C.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大,空气压强小 D.风筝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小,空气压强大
13.现需配置100g5% 的硝酸钾溶液,作为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下列步骤正确的是( )
A.计算:称量硝酸钾5g、量取水100 mL
B.称量:托盘天平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硝酸钾
C.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可增大硝酸钾的溶解度
D.装瓶:有溶液洒出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
14.在家中,小明取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蔗糖 C.芝麻湖 D.植物油
15.在1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6克,在该温度下,将20克硝酸钾放入60克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质量分数为( )
A.25% B.33.3% C.26% D.20.6%
二、填空题
16.要配制1000毫升密度为1.2克/厘米3的10%某物质的稀溶液,需密度为1.6克/厘米3的80%的该物质的浓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需加水体积为__________
17.如图为 A.B 和 C 三个物体静止在甲、乙和丙三杯液体中的情形。
(1)若 A.B 和 C 三个物体体积相同,甲、乙和丙三杯是同种液体,则受到浮力最大的物体是 (填“A”“B”或“C”,下同);受到重力最大的物体是 。
(2)若 A.B 和 C 三个物体体积和质量都相同,则甲、乙和丙三杯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填“甲”“乙” 或“丙”)。
18.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硝酸钾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氯化钠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1)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
(2)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g/100g水。
(3)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 的方法提纯。
(4)对(3)析出的晶体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 (填写编号)。
A.剩余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B.剩余溶液一定是氯化钠不饱和溶液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开 D.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硝酸钾
19.水是常见的溶剂,也是氢气的重要来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检验试管b中的气体,由此判断出b中气体为__________。
(2)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20.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越 ,气体和液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 。
21.吴萌同学为研究“吸管中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还是被压上来的?”这一问题时,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当用力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时,广口瓶内的气压将__ 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直玻璃管内的气压,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下图所示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质量为 ,水的体积为 。
(2)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23.如图是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请指出上述操作中的错误之处____
(2)实验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克。称量时,天平调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
(3)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的是(填序号)____。
①C操作中有固体酒出:②C操作的烧杯中有少量水残留
③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24.小明取一根饮料吸管,将一些铜丝从吸管的下端塞入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起来,初步做成一支密度计.为了给密度计标上刻度,他用刻度尺测出密度计的长度为L,然后将密度计放入水中,测出密度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1;小明将该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密度计露出该液体表面的高度为h2,如图1所示.
(1)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测量的物理量和ρ水计算待测液体的密度,请写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
(2)若将做成的密度计,将其放入密度为0.9g/cm3植物油中,静止时,液面可能在图2中 (选填“A”或“B”)处.
(3)小军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计,他发现密度计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太小,导致用此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时误差较大,为此同学们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换大的容器盛放液体做实验 B.换细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C.换稍长的吸管制作密度计 D.适当减小密度计的配重.
四、综合题
25.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是靠改变 来实现的。它在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受到水的压强 。(最后两格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2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 g,水 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填“左”或“右”)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g 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g。
27.在一个足够深的容器内有一定量的水,将一个长10厘米、横截面积50厘米2的圆柱形实心塑料块挂于弹簧秤上,当塑料块底面刚好接触水面时,弹簧秤示数为4牛,如图甲所示。已知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1牛的拉力时伸长1厘米,g取10牛/千克。若往容器内缓慢加水,当所加水的体积至1400厘米3时,弹簧秤示数恰为零。此过程中水面升高的高度△H与所加水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信息,试求:
(1)容器的横截面积为多少厘米2?
(2)弹簧秤的示数为1牛时,水面升高多少厘米?
(3)加水420厘米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练习科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2. 【答案】A
3. 【答案】C
【解析】【考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现象包含的物理原理,找出其中不同的即可。
【解答】吸饮料时,吸管中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口中;拔火罐时,其中的棉花燃烧消耗氧气,使罐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罐被压在皮肤上;吸盘能够紧贴在墙面上,是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高压锅煮饭,利用是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因此与其它三个原理不同的是C。
故选C。
4. 【答案】B
【解析】解: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即午后2时左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这一现象说明对动物行为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气温,数值变化小。
故选:B。
5. 【答案】C
【解析】【考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气温是大气的温度,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的日变化.除去考查气温最高和最低出现的时间,有时还要考查气温日较差.
【解答】解:世界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即午后2时),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选:C.
6. 【答案】C
7. 【答案】D
8. 【答案】B
9. 【答案】A
【解析】【考点】浮力的变化,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分析】(1)(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分析判断;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浮力的变化。
【解答】A.向海底下潜过程中,深度变大,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潜水员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故A正确;
B.海水中水平游动时,潜水员的深度不变,根据公式p=ρ液gh可知,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故B错误;
C.对背心进行放气后,背心排开水的体积变小,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潜水员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小,故C错误;
D.对背心进行充气后,背心排开水的体积变大,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潜水员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D
14.【答案】B
15.【答案】D
二、填空题
16.【答案】 15g 1185ml
17.【答案】(1)C C (2)乙
18.【答案】(1)氯化钠(2)45.8(3)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4)A
19.【答案】(1)氧气。
(2)氢元素、氧元素。
【解析】解:(1)如图所示,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故答案为:氧气。
(2)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故答案为:氢元素、氧元素。
20.【答案】小 、减小
21.【答案】 小于 玻璃管下端有气泡
三、实验探究题
22.【答案】(1) 5克 、 95毫升
(2) 加速溶解
23.【答案】(1)瓶盖放错、左右盘物品放反(2)5、左右盘放置相同的纸张(3)①
24.【答案】(1)
(2) A
(3)B
四、综合题
25.【答案】自身重力 、不变 、增大
26.【答案】(1)量筒;(2)7.5g,42.5g;(3)左;(4)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5)AB;(6)100。
【解析】【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标号a仪器的名称是量筒。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50g×15%=7.5g,水:50g﹣7.5g=42.5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5)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称取食盐的质量偏少,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量取的水偏多,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会影响溶质的质量分数。
(6)设需要水的质量是x
50g×15%=(50g+x)×5% 解得:x=100g
故答为:(1)量筒;(2)7.5g,42.5g;(3)左;(4)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5)AB;(6)100。
27.【答案】(1) 塑料块的体积:V=10cm×50cm2=500cm3
塑料块的重力:G=4N
塑料块的密度:ρ=G/Vg=4N/ 500×10-6m3=0.8×103kg/ m3(1分)
如图所示,当△H=12cm时,塑料块处于漂浮状态,它的下底面上升的高度为h1=4cm,浸入水下的深度为h2=8cm,拉力F=0N。设容器的横截面积为S,塑料块的横截面积为S0,由体积关系知:
h1S+h2(S-S0)=V水=1400cm3, (1分)
S=150cm2 (1分)
(2)弹簧秤的示数为F=1N时,塑料块的下底面上升的高度为h1=3cm,
受到的浮力为F浮=3N,
塑料块浸入水下的深度
h2=F浮/ρ水gS0=6cm (1分)
△H= h1+ h2=9cm (1分)
(3)根据弹簧的性质,F=4N-(100N/m)h1 (1分)
F浮=4N-[4-(100N/m)h1]= (100N/m)h1
h1=F浮/(100N/m)
加水420厘米3时,
h1S+h2(S-S0)=420cm3 (1分)
F浮S /(100N/m)+ F浮(S-S0)/ρ水gS0=420×10-6m3
F浮=1.2N (1分)
答:(1)容器的横截面积为150厘米2(2)弹簧秤的示数为1牛时,水面升高9厘米
(3)加水420厘米3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为1.2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