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时代精神的精华(课件+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1 时代精神的精华(课件+视频)

资源简介

(共76张PPT)
时代精神的精华
2025新高考(部编教材)一轮复习
《哲学与文化》 专题一
目录
目录
1
考纲考情分析
2
思维体系构建
3
核心考点突破
5
易混易错辨析
6
真题好题演练
精选典例精析
4
01
返回
考纲考情分析
从2022年山东、北京、辽宁、浙江等省(市)新高考真题、2023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和湖北高考试题主要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特征、认识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主体、人的价值、价值观、文化的作用、文化交流与发展、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2年山东、北京、辽宁、浙江等省(市)没有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内容,2023年新课标、山东、北京、辽宁、浙江、湖南、湖北等省(市)都考查了这一内容,2023年各省市还都考查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有关内容。
考情考向
核心考点 考题 知识点
时代精神的精华 2022 ●浙江6月27题;2023●新北京T5;2023●浙江6月T17; 哲学基本问题
辩证唯物论 2022●山东卷7题; 2023 ●浙江1月18题;2023●北京T5;2023●湖南T20; 物质和意识
2022●辽宁9题;2022●海南23题 ;2023●北京T2;2023●浙江6月T17;2023●浙江6月T5;2023●山东T11;2023●山东T10;2023●湖北T15、T14; 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2022●山东19(3);北京6题; 2022 ●辽宁10题;海南13题;2023●北京T5、T2;2023●浙江6月T30;2023●湖南T9; 联系观
2022●山东8题;浙江6月28题;2023●山东T9;2023●湖南T9; 发展观
2022●山东7题;辽宁T20(1);浙江6月30题、38题; 2023 ●浙江1月31题;2023●北京T16、T2;2023●浙江6月T18;2023●山东T18;2023●湖南T8;2023●湖南T9; 矛盾观
认识论 2022●北京5题;2023●新课标T8;2023●北京T3;;2023浙江6月T19;2023●浙江6月T17;2023●山东T10;2023●湖北T14;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特征
2022●山东T9、北京T7、T16;浙江6月T29;2023 ●浙江1月T19;2023●新课标T8;2023●北京T3;2023●山东T9;2023●湖北T14; 认识的发展
考情考向
核心考点 考题 知识点
社会历史观 2022●山东T8;北京T4;2023●浙江6月T10;2023●山东T11;2023●山东T10;2023●山东T1;2023●湖北T20、T15; 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主体
人生价值观 2022●山东T10;2023浙江6月T19; 人的价值
2022●辽宁T11;浙江6月T31;2023●新课标T15; 价值观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2022●山东T19(2);北京T7;辽宁T11;海南T12;浙江6月T23;2023●湖南T10; 文化的作用
2022●辽宁T10; 2023 ●浙江1月T20;2023●新课标T10; 文化交流与发展
2022●浙江T25、26; 2023 ●浙江1月T21;2023●新课标T7;2023●湖北T20; 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2●辽宁T20(3) ;海南T24;浙江6月T24,2023 .浙江1月T22;2023●新课标T8;2023●北京T17;2023●浙江6月T20;2023●山东T18;2023●山东T11;2023●湖北T16;2023●湖南T20;2023●湖南T10;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023●北京T20;2023●北京T4;2023●北京T1;2023●浙江6月T21;2023●湖北T16;2023●湖南T20;2023●湖南T10;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情考向
新课标要求
新课程标准要求
比较哲学思维与日常思维的异同;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核心素养
02
政治认同
01
科学精神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的建设事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要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03
公共参与
自觉用真正的哲学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树立正确
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哲学指导具体科学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指导地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02
返回
思维体系构建
全书主线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什么是哲学)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唯物论)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认识论)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历史观)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观)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来)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外来)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未来)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对学生运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观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从一般到个别
第一单元脉络
对立
对立
对立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状态怎样?
能否认识?怎样认识?
本 原是 什么 ?
整个世界
唯物论
认识论
辩证法
不可知论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
孤立
静止
片面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联系
发展
全面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单元知识体系
追求智慧的学问
哲学的起源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
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
运动的规律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规律是客观的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哲学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 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
矛盾问题的精髓
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
本专题知识体系
热爱智慧
从总体上把握
人与世界的关系
智慧之学
追求智慧
追求智慧之学
实践活动
世界观方法论
目的
特点
含义
产生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
关系
世界观方法论
基本问题
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使命
核心
特征
品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践观点
与是俱进
03
返回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
考点
时代精神的精华
追求智慧的学问
01
02
哲学基本问题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01
必备知识
必备知识
第一部分
梳理排查,夯实基础!
考点一知识体系
哲学是什么
直接或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真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本义
产生、起源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含义
世界观与方法论关系
哲学与其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
哲学的作用
具体科学分类
二者区别
二者关系
追求智慧的学问
议学情境一
英雄归来,神十五任务圆满成功
议学情境一
我怎么就不能上天呢?我为什么就不能是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呢?
2023年6月4号凌晨六点半,神舟十五号三位航天员成功返回,状态良好,快速完成出舱后,平安到达北京。因为这是中国航天的又一次圆满完成任务,返回的第一时间,就受到了国际上的热烈讨论,大部分都是好评,认为中国航天用实力征服了全世界。不过其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混进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航天政策专家汉德伯格突然表示:“神十五的返回比较成功,这些年中国航天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可是欧空局的退出,对于中国航天来说,短期内将是不小的挫折。”
议学情境一
结合议学情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往今来人们不断探测世界奥秘,求索万物本源,试图解开“我是谁 从哪里来 向哪里去”的“天问” 请你谈谈这其中蕴含了怎样的哲学智慧
2、为什么针对中国航天这同一件事,有人认为认为中国航天用实力征服了全世界,有人认为中国航天受挫了?国际上对中国航天的“看法是世界观吗?是哲学观点吗?
议学问题
议学提示
古往今来人们不断探测世界奥秘,求索万物本源,试图解开我是谁?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天问”,凡此种种,触及哲学问题。这表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决定了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了世界观。不同时代的人的世界观往往不同,对宇宙的探索认知往往也不同。
考点一:追求智慧的学问
一、哲学的起源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哲学的本义 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哲学的产生 ①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追问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追问和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3、哲学与时代 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②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4、哲学的作用 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正确/错误指导,并不是决定),真正的哲学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主体 自发形成,人人都有 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并非人人都有
特点 朴素的、零散的、不系统的 系统化、理论化的
联系 ①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错误倾向 ①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 ②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特别提醒 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考点一:追求智慧的学问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 方法论
区别(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
联系 ①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③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考点一:追求智慧的学问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比较 哲学 具体科学
区别 研究对象 整个世界 世界某一具体领域、某一具体方面、某一事物
任务 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 具体科学揭示世界某一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作用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最根本的方法论指导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的方法指导
联系 ①二者都把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又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错误倾向 ①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②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考点一:追求智慧的学问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2)从起源看: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3)从与时代关系看: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4)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5)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考点一:追求智慧的学问
突破提升:全面把握哲学的内涵
考点一:追求智慧的学问
突破提升:哲学的内涵图示
实践
具体知识
具体科学
世界观
哲学
指导
指导


系统化
概括 总结
升华 抽象
系统化
理论化
是什么
何者为本原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
有无同一性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为什么
与生活关系
对哲学影响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根本观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分歧
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基本形态
根本观点
考点二知识体系
议学情境二
中央新闻记者
这个新闻报道里蕴含着哲学的基本问题,你发现了吗?
神舟十五号任务期间,中国空间站在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微重力物理等领域开展30多项科学实验,获取了大量观测和实验数据。
2023年6月4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获悉,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顺利返回,
议学情境二
中国空间站第四批实验样品顺利交付科学家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获悉,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顺利返回,并已交付科学家进行后续研究。
神舟十五号任务期间,中国空间站在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微重力物理等领域开展30多项科学实验,获取了大量观测和实验数据。据介绍,在神舟十六号任务期间,中国空间站还将开展微重力下的肝组织细胞研究、舱外暴露环境下线虫个体发育观测、动植物空间辐射损伤等多项科学实验。
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
议学情境二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方面内容?
2. 在神舟十五号任务期间,先有中国空间站在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微重力物理等领域开展30多项科学实验,还是先有了大量观测和实验数据。,再有中国空间站在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微重力物理等领域开展30多项科学实验?是先有中国空间站第四批实验样品顺利交付科学家这件事,还是先有《中国空间站第四批实验样品顺利交付科学家》这篇新闻报道呢?
3、你认为我们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什么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和根本分歧是什么?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
议学问题
神舟十五号任务期间,中国空间站在空间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微重力物理等领域开展30多项科学实验与大量观测和实验数据其实是两个世界:一个是我们头脑以外的世界,一个是我们头脑中的世界,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反映到哲学上就是思维(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大量观测和实验数据
国空间站第四批实验样品顺利交付科学家这件事
主观
客观
思维(意识)
存在(物质)

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先有
后有
先有存在(物质)后有思维(意识),存在决定思维
新闻报道
议学提示
30多项科学实验
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图示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
何者为第一性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有没有同一性
(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不能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根本的、最重要)
(从属)
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突破提升: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地位和作用角度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从事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是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世界观的角度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楚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 哲学派别 本原 先后 决定
唯物主义 物质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 意识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意识决定物质
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和根本分歧:
哲学派别 观点分歧表现
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3、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基本形态 基本观点 代表人物及观点 合理性 局限性 共同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否认神创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①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②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④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缺少科学依据;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①霍尔巴赫赫:原子是世界的本原;②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③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及其特点
基本形态 区别 代表人物及观点 联系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②柏拉图:理念是世界的本原;③黑格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④上帝创造世界 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
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
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①盂子:“万物皆备于我”;②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③王阳明:“心外无物”;④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⑤笛卡儿:“我思故我在”;⑥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5、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
两个对子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区别 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回答的是世界“怎么样”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世界的问题
联系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 注意 从思想观点上看,哲学上存在“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基本派别上看,哲学 上只存在两大阵营,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世界本原
唯物主义
对 立
世界状态
基本派别
唯心主义
辩证法
形而上学
对 立
组合
组合
考向一:时代精神的精华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考点三知识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条件
阶级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
理论来源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时代发展
的必然产物
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社会科学基础
统一以实践为基础
考点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1)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
(2)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3)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以来自然科学的必然结果。
(4)社会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以来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2、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身由解放的道学币店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考点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
(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①科学性:它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
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②革命性: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①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产生于19世纪,但他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依然闪耀着光辉灿烂的真理光芒,散发出永恒的思想魅力。
内容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
作用上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细胞常说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生物进化论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德国古典哲学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原因
原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考点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
同中国革命相结合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道路问题
本质
本质
第一次飞跃
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飞跃
改革开放后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本质
第三次飞跃
进入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起来的道路问题
突破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
考点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精析突破
精析突破
第二部分
考点精析,难点突破!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
(3)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实践还证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精析突破
1、社会主义决不会辜负中国
(1)物质决定意识,我国具体国情的变化要求马克思主义不断向前发展,从而发挥其积极的能动作用。
(2)认识具有无限性, 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3)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作为人类认识之一的马克思主 义也需要不断向前发展。
(4)辩证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树立创新意识,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所以需要通过发展马克思主义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
(5)社会存 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社会现实的变化,要求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也要不断向前发展。
提醒:①毛泽东恩想不包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列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两大理论体系,一个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另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是革命和夺取政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线是建设和发展。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
精析突破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丰富和发展的原因
知识提炼
1个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对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
3个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5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的三种 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5个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04
返回
精选典例精析
1.(2021·天津河东·校考一模)哲学是一座高山,拾阶而上,谛听来自智者的绝音妙语;俯首凝神,让思接千载,心游八方。每个足迹都写满了人类探索的经验,每种方法都搭建起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告诉我们( )
①哲学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②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
③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④哲学就是对一切自然和社会知识的概括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例
【答案】B
【详解】①③:哲学是一座高山,拾阶而上,谛听来自智者的绝音妙语;俯首凝神,让思接千载,心游八方。每个足迹都写满了人类探索的经验,每种方法都搭建起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告诉我们我们哲学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能够指引人们探索世界,①③正确。
②:“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夸大了哲学的作用,不符合事实,②排除。
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④错误。
故本题选B。
典例
2.(2022·浙江·模拟预测)屈原《天问》写道:阴阳三合,何本何化,圜则九重,孰营度之?意即阴阳参合而生宇宙,哪是本体哪是变?传说青天浩渺共有九重,是谁曾去环绕量度?《天问》中这一描述( )
①表明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②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但具有形而上学性
③体现了屈原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积极探索
④认为人类不能认识宇宙的变迁,是不可知论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例
【答案】A
【详解】①③:依据题意,《天问》中的描述体现了屈原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积极探索,也体现了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故①③入选。
②④:屈原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又体现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并未否认宁宙可认识,故②④排除。
故本题选A。
典例
3.(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对于“一脉相承”理解正确的是( )
A.贯穿相同的政治立场,即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B.追求相同的理想目标,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C.具有相同的理论品质,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D.坚守相同的价值理想,即永远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典例
【答案】C
【详解】A:贯穿相同的政治立场,即永远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A错误。
B:追求相同的理想目标,即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而不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B错误。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是指具有相同的理论品质,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C正确。
D:坚守相同的价值理想,即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D错误。
故本题选C。
典例
4.(2023·浙江湖州·浙江省长兴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这表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
①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丰富的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超越
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预见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③与时俱进,是随着时代、实践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④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例
【答案】D
【详解】①: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但不能说是超越,①排除。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揭示的是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不是人类社会的规律,②排除。
③④:“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说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是随着时代、实践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等的认识,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典例
5.(2023·河北衡水·河北衡水中学校考模拟预测)马克思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深受压迫的普罗大众找到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在当今时代依旧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 )
①具有科学性,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具有人民性,为建立人人平等的理想世界指明方向
③具有实践性,看到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建立自由世界
④具有发展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例
【答案】A
【详解】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把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故①入选。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深受压迫的普罗大众找到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人民性,为建立人人平等的理想世界指明方向。故②入选。
③④:题干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故③④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典例
6.(2023·辽宁沈阳·辽宁实验中学校考三模)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今天,马克思主义已经能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满足这个世界的需要,所以它会不断地“热”下去。马克思主义会不断地“热”下去,是因为( )
①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②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实践中放射出灿烂的真理光芒
③马克思主义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④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例
【答案】C
【详解】①:“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符合时代需要是理论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不是马克思主义会不断“热”下去的原因,①不选。
②④:在今天,马克思主义已经能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满足这个世界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遵循该规律,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实践中放射出灿烂的真理光芒,②④符合题意。
③:马克思主义已经能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满足这个世界的需要,这是马克思主义“热”下去的原因,“马克思主义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并不是其原因,③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典例
7.(2023·浙江绍兴·统考二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对于“一脉相承”理解正确的是( )
①都坚持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强大真理力量
②都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政治立场
③都坚持永远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理论品质
④都坚持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的价值理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典例
【答案】B
【详解】①④:“一脉相承”是指贯穿相同方法论要求,都坚持在指导实践、推动实践中展现强大真理力量,坚守相同的价值理想,即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故①④正确。
②:政治立场即永远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②说法错误。
③:理论品质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而不是永远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典例
8.(2023·广东佛山·校联考模拟预测)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人须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立身其中,须大作一个人。”下列观点与此观点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
①朱熹:理在事先
②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③物是观念的集合
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典例
【答案】C
【详解】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说:“人须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立身其中,须大作一个人。”此观点夸大意识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②③:“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强调人的理性的决定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物是观念的集合”认为事物是由人的观念组成,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②③正确。
①④:“理在事先”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①④排除。
故本题选C。
典例
9.(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下列观点与“水是万物的始基”属于同一阵营的是(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D.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典例
【答案】C
【详解】“水是万物的始基”,意味着万物产生于水又复归于水,认为水是产生万物的源泉,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A:“存在就是被感知”该观点认为外部世界不过是自己的感觉罢了,把感觉认为是一切事物产生的基础,属于主观唯心主义,A不符合题意。
B:“人是万物的尺度”表明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不符合题意。C:“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说“形”是“神”的本质,是“神”的来源,即精神建筑于肉体之上;“神”源于“形”而高于“形”,是即精神是肉体衍生出来的高级产物,这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C符合题意。
D:“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的意思是眼睛睁开,花就开了,眼睛闭上,花就谢了,把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夸大为唯一存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典例
05
返回
易混易错辨析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就是世界观。( )
3.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相互体现。( )
4.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具体的方法。( )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提示: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提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但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该观点没有正确认识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
×
×
×
易混易错辨析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 )
2.哲学能给人们提供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
3.哲学是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4.追求物质财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唯物主义者,追求“心灵”的满足、远大理想是唯心主义者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关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在其他领域中使用是错误的。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能给人们提供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该观点没有正确认识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
×
×
×
易混易错辨析
1.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
2.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
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革命性。( )
4.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任何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并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基本的、核心的观点
×
×
×
×
易混易错辨析
返回
06
真题好题演练
见word文档——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