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课件+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8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课件+视频)

资源简介

(共67张PPT)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2024新高考(部编教材)一轮复习
《哲学与文化》 专题八
目录
目录
1
考纲考情分析
2
思维体系构建
3
核心考点突破
5
易混易错辨析
6
真题好题演练
精选典例精析
4
1
2
3
4
5
6
从2022年山东、北京、辽宁、浙江等省(市)新高考真题、2023年新课标高考真题和湖北高考试题主要考查哲学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特征、认识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主体、人的价值、价值观、文化的作用、文化交流与发展、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22年山东、北京、辽宁、浙江等省(市)没有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内容,2023年新课标、山东、北京、辽宁、浙江、湖南、湖北等省(市)都考查了这一内容,2023年各省市还都考查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有关内容。
考情考向
核心考点 考题 知识点
时代精神的精华 2022 ●浙江6月27题;2023●新北京T5;2023●浙江6月T17; 哲学基本问题
辩证唯物论 2022●山东卷7题; 2023 ●浙江1月18题;2023●北京T5;2023●湖南T20; 物质和意识
2022●辽宁9题;2022●海南23题 ;2023●北京T2;2023●浙江6月T17;2023●浙江6月T5;2023●山东T11;2023●山东T10;2023●湖北T15、T14; 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2022●山东19(3);北京6题; 2022 ●辽宁10题;海南13题;2023●北京T5、T2;2023●浙江6月T30;2023●湖南T9; 联系观
2022●山东8题;浙江6月28题;2023●山东T9;2023●湖南T9; 发展观
2022●山东7题;辽宁T20(1);浙江6月30题、38题; 2023 ●浙江1月31题;2023●北京T16、T2;2023●浙江6月T18;2023●山东T18;2023●湖南T8;2023●湖南T9; 矛盾观
认识论 2022●北京5题;2023●新课标T8;2023●北京T3;;2023浙江6月T19;2023●浙江6月T17;2023●山东T10;2023●湖北T14;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的特征
2022●山东T9、北京T7、T16;浙江6月T29;2023 ●浙江1月T19;2023●新课标T8;2023●北京T3;2023●山东T9;2023●湖北T14; 认识的发展
考情考向
核心考点 考题 知识点
社会历史观 2022●山东T8;北京T4;2023●浙江6月T10;2023●山东T11;2023●山东T10;2023●山东T1;2023●湖北T20、T15; 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人民群众主体
人生价值观 2022●山东T10;2023浙江6月T19; 人的价值
2022●辽宁T11;浙江6月T31;2023●新课标T15; 价值观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2022●山东T19(2);北京T7;辽宁T11;海南T12;浙江6月T23;2023●湖南T10; 文化的作用
2022●辽宁T10; 2023 ●浙江1月T20;2023●新课标T10; 文化交流与发展
2022●浙江T25、26; 2023 ●浙江1月T21;2023●新课标T7;2023●湖北T20; 文化传承与发展
2022●辽宁T20(3) ;海南T24;浙江6月T24,2023 .浙江1月T22;2023●新课标T8;2023●北京T17;2023●浙江6月T20;2023●山东T18;2023●山东T11;2023●湖北T16;2023●湖南T20;2023●湖南T10;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023●北京T20;2023●北京T4;2023●北京T1;2023●浙江6月T21;2023●湖北T16;2023●湖南T20;2023●湖南T10;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情考向
01
返回
考纲考情分析
新课标要求
新课程标准要求
感悟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明确文化交流互鉴的途径和意义。
核心素养
02
政治认同
01
科学精神
认同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正确处理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文化发展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03
公共参与
积极投身文化交流活动,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02
思维体系构建
返回
考纲考情分析
全书主线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什么是哲学)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唯物论)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认识论)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历史观)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观)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来)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外来)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未来)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对学生运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文化观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从一般到个别
第三单元脉络
哲学
文化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活的灵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内涵与功能
民族性与多样性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文化观)
第三单元知识体系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什么是文化
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文化 的功能
文化具有民族性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面向世界博彩众长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建设文化强国
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
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内容及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基础前提
第八课识体系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含义: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地位: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特征: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要求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民族文化
多样性
意义: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态度: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意义: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态度: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推动文化的发展
为世界文化繁荣作出贡献
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
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
错误观点
正确态度
面向世界,博彩众长
立足国性,交流互鉴
03
核心考点突破
返回
考纲考情分析
必备知识
必备知识
第一部分
梳理排查,夯实基础!
考点
考点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01
02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吸收外来
0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考点一知识体系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多样性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民族性
多样性
原因
态度
地位
表现
形成
意义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建他民族文花
尊重差异,理解性,和睦相处
议学情境一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运用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分析大运会所呈现的文化特点?如何正确看待文化的这些特点
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成都大运会会徽主体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首字母“U"的基础上,结合了天府文化象征元素之一的太阳神鸟。体现了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外国友人充分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会徽由大红、明黄、翠绿、湖蓝四个渐变色块组成,对应成都大运会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并与国际大体联标志元素一脉相承。历届大运会会徽从造型到图案,既折射出了主办国的历史和文化底值,也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议学提示
考点一: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民族文化的地位
2、民族文化的形成
3、民族文化的作用
4、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5、民族文化的表现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民族文化分为两个维度
对外: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文化的区别;
对内:中国56个民族,每种民族文化各有特色;
注意:
民族历史产物和人民智慧结晶,或多或少借鉴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注意:这里的价值观更加侧重于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
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例如:探戈起源于非洲中西部的民间舞蹈探戈诺舞,探戈是摩登舞中较为特殊的舞蹈,是摩登舞中唯一一个带有拉丁特色的舞蹈。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随着黑奴贩卖进入美洲,融合了拉美民间舞蹈风格,形成了舞姿优雅洒脱的墨西哥探戈和舞姿挺拔、舞步豪放健美的阿根廷探戈随后传入欧洲,随后不断融合发展至今。
如:蒙古族射箭住在蒙古包里,喝酥油茶青稞酒,傣族人住竹楼,跳孔雀舞,吃竹筒饭等,回族不吃猪肉,藏穿着宽松的长袍
如:名字的写法,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欧洲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
拓展提升:正确认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
民族文化 世界文化
表现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共性和普遍规律
原因 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 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结论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考点一: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考点一: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与原因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3、对待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1)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2)原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
基础
首先要继承发展本民族文化
考点二知识体系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意义
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
议学情境一
成都大运会展现中国魅力,促进青年交流,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相关知识分析举办大运会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作用。
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
①文化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举办大运会是文化交流
的途径,是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窗口。举办的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为青年人提供展示才华和交流思想的平台。
②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坚定了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奋进力量。武术做为成都大运会的一个体育项目之一展示了中华武术的魅力和风采。
③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传递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通过成都大运会成都大运会展现了中国的魅力和实力,促进世界青年大学生的交流和融合,为推动体育事业和人文交流发展作出贡献
④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和创新。成都大运会会徽主体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首字母“U"的基础上,结合了天府文化象征元素之一的太阳神鸟。
⑤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促进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成都大运会为青年人提供一个展示自我、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平台,让他们在体育竞技中感受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激发他们的创新创造和社会责任,
议学提示
考点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文化交流的意义
2、文化交流的原则
3、进行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的要求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老师人类文化的发展。
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②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
考点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文化交融的必要性
2、文化交融的重要性
3、民族文化的作用
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①对本国而言: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怎样交融)
②对世界而言: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突破提升: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区别与联系
关系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区别 定义不同
侧重不同
发展的状态不同
意义不同
联系 文化交流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文化的有无,促进文化丰富与发展。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语言、报刊、网络等)使得文化得以传播。
文化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难分你我。文化交融更多的是指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
文化交融侧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交流发生的是量变。
文化交融发生的是质变。
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间接促进文化发展。
文化交融的意义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文化交融本身就是文化发展与创新。
二者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基础上的。
考点二: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考点三二知识体系
面向世界博彩众长
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保持开放的心态
文化复古主义
全盘西化论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原因
要求
原因
要求
必要性
重要性
洋为中用
坚守中华立场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在大运会赛场上观察选手时,大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穿着随意的欧美选手与穿着规规矩矩的亚洲选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背后的穿着与举止之间,或许隐含着深刻的文化差异。
在大运会的赛场上,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欧美选手穿着比较随性,要么将帽子歪斜戴在头上,要么随便搭配衣服,给人一种轻松自由的感觉。他们似乎更注重个人的舒适度,衣着风格也更加随性。这种穿着方式反映了欧美国家在服装文化上的特点。欧美国家倾向于强调个人的自由、独立以及个性的展示,他们不太在意传统规范和束缚,更加注重个人的舒适和自我表达。
相反,亚洲国家的选手,尤其是中国选手,更倾向于穿着规规矩矩且举止正统规范。他们的衣着整齐,举止端庄,给人一种庄重和内敛的印象。这种穿着方式代表了亚洲文化中强调纪律、规范和传统价值的特点。在亚洲国家,人们更注重集体的利益和整体形象,规矩的穿着和举止被视为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尊重。
议学情境三
穿着与举止隐含着深刻的文化差异
这种穿着与举止背后的文化差异,不仅仅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也展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美学与审美取向。穿着规规矩矩的亚洲选手传递出一种低调稳重、谦虚和敬业的形象,而随意的欧美选手则展现出不羁、个性和张扬的特点。
在大运会的舞台上,每位选手都代表着自己的国家或地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在赛场上争夺荣誉,也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赛事和无尽的欢乐。
让我们既欣赏他们的个性与风格,又理解背后的文化差异。这场体育盛会,让我们更加热爱运动,也更加尊重多元文化。
我们一起用喝彩和掌声为每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呐喊助威!
议学情境三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一和议学情境三运用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分析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
①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我们既欣赏其它国家选手的个性与风格,又理解背后的文化差异。这场体育盛会,让我们更加热爱运动,也更加尊重多元文化。
②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必须立足国情进行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促进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坚持“洋为中用”,成都大运会会徽主体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对应英文首字母“U"的基础上,结合了天府文化象征元素之一的太阳神鸟,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议学提示
考点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一、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观点
2、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1)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
(2)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
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
①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
②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
③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考点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二、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核心考点 主要内容
1、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
2、对待外来文化的要求
①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
②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③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精析突破
精析突破
第二部分
考点精析,难点突破!
知识提炼
1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个必然性:客观必然性、历史必然性
3条基本路径: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
5个关键: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可以相互交流(V:fengyan7203)
04
返回
精选典例精析
1.(2023·安徽亳州·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2023年4月20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谷雨”,也是联合国第14个中文日。在庆祝联合国中文日到来之际,许多对中国文化心怀热忱的外国友人纷纷参加到书写汉字的活动中。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展示中文语言魅力,增进文明交流互鉴
②中文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得各国人民的认同和喜爱
③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精选典例精析
【答案】B
【详解】①④:联合国第14个中文日到来之际,许多对中国文化心怀热忱的外国友人纷纷参加到书写汉字的活动中。这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该活动有利于展示中文语言魅力,增进文明交流互鉴,①④正确。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应该是“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②错误。
③:材料未涉及文化交流对文化发展的作用,③排除。
故本题选B。
精选典例精析
2.(2023·浙江湖州·浙江省长兴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为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2022年11月,国家大剧院赴瑞士、奥地利、德国三国开展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地人民感知中国风,品味东方韵。开展这一活动( )
①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②有利于展现中华文化的优越性
③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④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趋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精选典例精析
【答案】B
【详解】①: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①正确。
②: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展现中华文化的优越性”说法错误,②排除。
③: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各地人民感知中国风,品味东方韵,这意味着题中活动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③正确。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个性和自己的特征,不能趋同,④错误。
故本题选B。
精选典例精析
3.(2023·海南·模拟预测)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人据此认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将会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下列可作为论据的是( )
①中国传统制茶技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国传统制茶技艺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③中国传统制茶技艺拓展了新的传播空间
④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的影响力因通过评审而提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精选典例精析
【答案】D
【详解】①:中国传统制茶技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这与它将会被更多的人所了解不构成因果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中国传统制茶技艺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但该选项与题干无法构成因果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③:茶叶之路,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之路。中国传统制茶技艺拓展了新的传播空间,将会被更多的人所了解,③符合题意。
④: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的影响力因通过评审而提升,在更广泛的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国茶的故事,被更多人所了解,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精选典例精析
4.(2023·吉林通化·梅河口市第五中学校考模拟预测)2022年11月,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中东国家卡塔尔举行。“中国制造”在卡塔尔世界杯的一系列领域闪耀光彩,大到比赛场,小到纪念品,从水电保障,到交通通讯,“中国制造”服务于卡塔尔世界杯的诸多方面,为卡塔尔世界杯贡献“中国力量”。国潮之风开始从国内“吹”向国外。这说明( )
①增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②有利于增进世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③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④体现了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精选典例精析
【答案】C
【详解】①④:卡塔尔世界杯上的中国元素随处可见,大多都是中国制造,国潮之风开始从国内“吹”向国外,这表明国潮产品出海有利于增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也体现了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①④符合题意。
②:认同的应该是本民族文化,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文化,②说法错误。
③: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呈现方式的创新,没有涉及内涵的变化,也就不涉及“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精选典例精析
5.(2023·四川南充·阆中中学校考二模)青花瓷杯,茉莉花茶,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的“中国角”,同学们在沏茶和品鉴中体验中国茶道。这一小小“中国角”,已成为当地学生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创办者阿佐帕迪老师,去年代表师生们给习近平主席写信,他引用《礼记》中“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表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上述材料表明( )
①优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搭建了不同国家民众交流的桥梁
②世界文明具有普遍性,推动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
③教育与生活相融合,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具有独特价值
④青花瓷杯、茉莉花茶蕴含的茶道文化获得各国的认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精选典例精析
【答案】C
【详解】①③:青花瓷杯,茉莉花茶,马耳他圣玛格丽特中学的“中国角”,同学们在沏茶和品鉴中体验中国茶道。这一小小“中国角”,已成为当地学生了解中国的一扇窗。说明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优秀民族文化的世界性搭建了不同国家民众交流的桥梁,而教育与生活相融合,对中华文化的传播具有独特价值,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不涉及推动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发展,②与题意不符。
④:青花瓷杯、茉莉花茶蕴含的茶道文化具有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并没有获得各国的认同,④错误。
故本题选C。
精选典例精析
6.(2023·浙江·模拟预测)近年来,作为“中国根雕艺术之乡”的浙江开化,努力搭建根艺文化国际交流的平台,通过举办中国根雕艺术文化节、“一带一路”国际根艺文化交流周等活动,以根雕为媒,传播传统文化。由此可知( )
①中国根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优秀根雕文化具有当代价值
③根雕是文化载体,不是文化本身
④世界文化因根雕文化交融而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精选典例精析
【答案】D
【详解】①:材料并未反映中国根雕文化的发展历史,也就反映中国根雕文化的内涵,也就不能体现中国根雕文化是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①排除。
②:促进中国根艺文化传播,这是因为中华优秀根雕文化具有当代价值,②符合题意。
③:根雕是文化载体,不是文化本身,但这不是材料主旨,材料主旨是文化交流与交融,③排除。
④:努力搭建根艺文化国际交流的平台,举办国际根艺文化交流活动,这是因为文化需要交流,材料说明世界文化因根雕文化交融而丰富,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精选典例精析
7.(2023·江苏盐城·盐城市伍佑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善治国者,必先治水。”水利遗产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科学性为世人所称道。“深淘滩,低作堰”“逢正抽心,遇湾截角”等治水理念和竹笼、杩槎、羊圈等河工技术是前人不懈求索而得,即便置于今天也极具价值。由此可见( )
①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②人们可以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联系
③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精选典例精析
【答案】D
【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未强调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①不符合题意。
②:竹笼、杩槎、羊圈等河工技术是前人不懈求索而得,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新的具体的联系,②正确。
③④:“深淘滩,低作堰”“逢正抽心,遇湾截角”等治水理念和竹笼、杩槎、羊圈等河工技术是前人不懈求索而得,即便置于今天也极具价值,这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是强调的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而不是强调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③排除,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精选典例精析
8.(2023·云南保山·二模)从中国北京到法国巴黎,一场相隔1万公里的浪漫演绎拉开帷幕。玫瑰与茉莉、钢琴与琵琶,中央民族乐团首席琵琶演奏家赵聪与法国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再携手,一起演奏《红玫瑰与白茉莉》,流淌出和谐的音乐之美。材料表明( )
①中西文化在音乐中实现了良性互动
②跨文化对话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中西元素交融为音乐之美增色添彩
④精通中西文化是音乐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精选典例精析
【答案】B
【详解】①③:材料表达的是中法音乐家用钢琴和琵琶携手演奏,体现出音乐的和谐之美,表明了中西文化在音乐中实现了良性互动;中西元素交融为音乐之美增色添彩,①③符合题意。
②:此说法夸大了跨文化对话的作用,②说法错误。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精选典例精析
9.(2023·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面向世界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指出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强调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的对抗。该倡议( )
①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②弘扬了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
③坚守了中华文化立场
④倡导了超越国界共促人类文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精选典例精析
【答案】D
【详解】①④:依据题意,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强调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的对抗。由此可见,该倡议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倡导了超越国界共促人类文明,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所述的倡议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而不是侧重于弘扬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②不符合题意。
精选典例精析
10.(2023·广东梅州·统考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我国与世界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二百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除夕之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邀请九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歌手与中国音乐家一起相聚云端,合作演唱《一带繁花一路歌》,充满国际化元素的歌曲与春晚满庭芳华的意象相映成辉。
节目背景还展示了各国的名花,可谓花香一路,歌声盈途。节目最后九国歌手云端合唱中国经典民歌《茉莉花》更是让人久久难忘。
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发挥文化在当今国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精选典例精析
【答案】①文化具有民族性,我们要发挥诸如《茉莉花》为代表的优秀民族文化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②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平等的原则,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以文化友、以文会友;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我们要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交融,,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精选典例精析
11.(2023·河北·统考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文化基因,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论的全面超越。西方现代化是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文明的依次发展过程,形成了传统和现代二元对立的文明观,主张用现代性取代传统性。而中国式现代化则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和而不同,兼容并包,把现代性和传统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探索创立具有包容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一条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对于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知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创立具有包容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原因。
精选典例精析
【答案】①文化交流构成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求各国应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②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中国式现代化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继承了本民族文化的精华,又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的长处,为本国文化汲取了营养,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做出了贡献。
精选典例精析
05
返回
易混易错辨析
1.发展文化必须要消除差异,实现大同。
2.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3.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尊重本民族文化。
4.文化多样性能使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同步发展。
【提示】错在“同步发展”,不可能实现同步发展。
【提示】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提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提示】错在“消除”。
易混易错辨析
5.文化交融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6.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是文化交流的障碍。
7.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8.坚持文化交流,就是坚持相互认同,消除差异。
【提示】坚持文化交流,就是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
【提示】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提示】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与交流,不仅不是文化交流的障碍,而且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提示】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易混易错辨析
9.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
10.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属于文化复古主义。
11.只有吸收外来文化的成果,才能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12.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成果时,要尊重外来文化,要反对封闭主义,全盘吸收外来文化。
【提示】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成果时,要尊重外来文化,要反对封闭主义,吸收外来文化有益成果。
【提示】只有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才能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提示】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属于全盘西化论。
【提示】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
易混易错辨析
返回
06
真题好题演练
见word文档——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