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发展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教科书 体育与健康必修全一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力量练习使肌肉力量增加、体积增大的原理。 2. 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发展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的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针对不同部位力量练习的方法;教学难点:发展核心力量的练习方法;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你知道力量练习使肌肉力量增加、体积增大的原理是什么吗 作为高中学生,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发展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呢 2.学生依次作答(随机抽3个学生学号) 3.导入:看来,同学们平时还是积累了不少关于发展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的理论知识,那么本节课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认真学习吧!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发展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和爆发力的原理 1.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小组讨论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①肌肉的特点是什么 ②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是影响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那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2.各小组派一名同学代表作交流与分享; 3教师讲解授课; 问题1:肌肉的特点? 答: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每块肌肉都由若干肌纤维组成,它们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收缩和舒张来完成身体的各种活动。人体肌肉具有多样性、可塑性、收缩性、保护性、耗能性、适应性和神经支配等特点。 问题2:哪些是影响运动负荷的因素? 答:(1)强度。即负重抗阻的大小,一般情况下,用极限负荷85%以上的重量为大强度,60--80%为中等强度,50%以下为小强度;以竭尽全力只能做1-3次的重量为大强度,6--12次为中强度,15次以上为小强度。 (2)组数。使用器械的次数:一般4组以下为少组数,4-8组为中组数,8组以上为多组数。 (3)次数。组中动作重复的次数,通常以1-5次为少数次数,6-12次为中次数,15次以上为多次数。 (4)密度。指每组之间休息时间的长短。间歇时间达2-3分钟为小密度,1-1.5分钟为中密度,每组间歇30秒以内为大密度。 (5)动作速度。指动作快慢。据研究快速对发展爆发力有利,混合速度对增长力量有利,而慢速和中速则对发展肌肉有利。 (二)认识核心区 1.教师演示讲解:什么是核心区。 一般来说,核心区是指膈肌以下,盆底肌以上,由腰椎、骨盆和关节所围成的区域,并包括附着在它周围的神经、肌肉、肌腱和骨骼。有时,根据运动实践的需要,也可扩展到整个躯干部位,被称为“大核心区”。 2.学生互相指出自己的核心区。 (三)核心区力量及稳定性的练习方法 1.教师演示讲解: (1)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核心区练习形式主要有三种: ①采用小负荷或自身体重进行静力性稳态练习; ②采用侧向、斜向和扭转形式的动力性练习; ③借助专门的器械,如稳定球等进行的不稳定状态下的力量练习; 核心区练习要注意哪些问题? 核心区练习一般不采用较大的负荷,因此相对较为安全,但是在不稳定状态下进行练习时,仍要注意循序渐进原则,要在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练习。高中学生进行不稳定状态练习时应做到有人保护与帮助,练习时要避免用力过猛、过快,在练习过程中要充分感受对身体动作的控制,时刻注意保持平衡。 教师开展核心区练习,学生跟随模仿练习。强调注意安全事项。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