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理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公共参与:结合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体会并运用矛盾的相关观点进行分析理解。3.科学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的矛盾观,反对形而上学的观点。二、【重难点】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及其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和处理问题。三、【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四、讲授新课1、导入新课观看视频《中国式现代化》,感受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2、【学习过程】总议题:从中国式现代化探究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议题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探究与分享:情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开创了不同于 西方国家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的 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砥砺前行,不断推进和拓展中 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的蓝图已绘就,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党的二十大报告 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 并存,需要我们在“新长征”中大胆探索。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 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探究问题:(1)什么是矛盾?其基本属性是什么?(2)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体现了矛盾观的什么道理。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点拨: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含义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斗争性区别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联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②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知识小结:板书:“一、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原理方法总结:(1)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方法论: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反对一点论。(2)原理: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②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③矛盾的斗争性不能脱离开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④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由此构成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方法论: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两点论、两分法。)②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③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 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趋利避害)议题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矛盾问题的精髓探究与分享:情景一 中国式现代化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立足于本国国情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 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和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具体实 际相结合而开创出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全新选择。这5个方面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 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情景二 长久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了现代化话语权,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 化,甚至认为现代化只能在西方文化土壤中发生。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 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照搬西方国家的道 路、制度、文化等)”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 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的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探究问题:(1)什么是矛盾问题的精髓?它包含那些观点?(2)运用“矛盾问题的精髓”的知识,讨论中国式现代化是如何打破“现代化=西方化”迷思的。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点拨:二、矛盾问题的精髓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2.把握矛盾问题的精髓辩证关系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 ①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工作方法。③既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克服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3、知识小结:板书:“二、矛盾问题的精髓”……原理方法论总结:(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片面性。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事物不同)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不同时间与阶段)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区别矛盾双方)方法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思维逻辑:普遍性→指导→特殊性】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意义: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侧重怎么看——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侧重怎么做——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①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②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工作方法。议题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探究与分享:情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 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中国式现代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探究问题:(1)什么是矛盾分析法?它包含那些方法论?(2)运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知识,讨论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系统工程?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点拨: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主次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区别 内涵 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一个”或“一种” 矛盾的主次方面讲的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面”外延 主要矛盾是与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则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同一矛盾”的双方相比较而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个,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作用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其原因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方法论 做工作既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看问题要把握主要方面和主流,但又不忽视次要方面联系 都是讲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主次矛盾中也存在矛盾的主次方面,二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区别 含义 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范畴 辩证法 唯物论侧重点 强调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注重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强调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哲学 依据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原理联系 ①二者从不同角度指出了正确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渠道,从根本上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必须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情况。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深刻表现和必然结果。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就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3、板书:三、哲学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4、原理方法论归纳总结:(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抓住重点,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重点论。②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两点论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①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①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②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下图漫画描绘了插秧的劳动场景。该漫画表明( )①“后退”与“前进”没有明确的界限②“后退”的表象蕴含着“前进”的规定③“后退”与“前进”相互排斥相互对立④“后退”与“前进”具有相互联结的属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3浙江高考题)近年来,我国各大盐碱地集中区遵循“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从自身的水盐条件出发,进行分类改造,唤醒“沉睡”的耕地资源。松嫩平原因季节性降雨不均,土地盐碱化严重,故采用培育耕层、以稻治碱、连通河湖的方法,涵养生态,沃土好水种出了优质稻。内蒙古河套灌区因大水漫灌,只灌不排,耕地出现次生盐碱化问题,但不同地块的盐碱化程度不同,故分别采用“留”“用”“改”方法,科学灌溉,解开了次生盐碱化症结。新疆地区盐碱地全年干旱少雨,于是推广有机肥还田,培育种植“吃盐植物”,收效同样明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我国盐碱地与可耕地相互转化的条件。(5分)3.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重点是保护好革命旧址本体和革命文物,在此基础上建设一些适当的、必要的展示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传承。开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做法表明 ( )①矛盾分析法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②办事情要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③事物的性质由事物的主要矛盾决定④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先试点后推广”是我国推进改革的一个成功做法。一项改革特别是重大改革,先在局部试点探索,取得经验、达成共识后,再把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开来,这样的改革比较稳当。“先试点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矛盾的个性与共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②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③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④矛盾的个性在复杂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1、D 3、C 4、A2、(1)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我国盐碱地集中区,盐碱地是“沉睡”的耕地资源,是潜在的可耕地,在遵循水盐运动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分类改造,可以转化为可耕地;可耕地是现实的耕地资源,但当水盐条件发生变化时,诸如发生不合理的灌溉时,在水盐运动规律的作用下,可耕地也会盐碱化,从现实的耕地资源变成潜在的耕地资源。【布置作业】(一)必做:1、整理本节课知识,并理解记忆。2、完成分层作业第一部分:基础检测10个小题.(二)选做:结合所学知识并搜索资源,以“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题写一篇述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教后反思】(略)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