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社会历史的发展(分层精练) (含答案)2024高二政治高效课堂优质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精练(统编版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社会历史的发展(分层精练) (含答案)2024高二政治高效课堂优质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精练(统编版必修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2社会历史的发展 分层精练
基础过关
1.“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这段论述表明( )
①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哲学的发展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
③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④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新质生产力作为新质态的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要破除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克服影响区域协调发展的不利因素,又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治建设,为新技术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着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这是因为(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变量
B.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
C.新质生产力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D.调整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有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这种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①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飞跃
③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密码
④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会指出、党的二十大对深化机构改革作出的重要部署,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而深远。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
①体现了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组织原则
②表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④旨在使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切实摸清底数,加快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有效实现形式。此举有利于( )
①加强规范管理以促进乡村振兴 ②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③调整生产关系以增强农村活力 ④化解矛盾以维护农民土地所有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生成式人工智能,是一种通过学习大规模数据集生成新的原创内容的新型人工智能,是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文本、图片、声音、视频、代码等内容的技术。央视导演与科研人员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制作了演绎中华经典古诗词的动画节目《千秋诗颂》。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制作这样的动画节目,制作效率比运用传统动画制作技术提升三倍。生成式人工智能( )
A.能推进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跨界合作,消除技术与艺术的界限
B.通过实现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C.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彰显出新质生产力的独特优势
D.使动画制作技艺达到了发展顶峰,引领媒体行业的迭代升级
8.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对“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的正确理解是( )
①中国式现代化,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连在一起的
②这是由新时代以来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决定的
③体现了上层建筑要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
④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2024年1月21日,为深入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出台的哲学依据是(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④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先进的生产关系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3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是一部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全面保障的专项性法律,对保障我国粮食有效供给,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该法的制定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是( )
①上层建筑的变革总是先于经济基础的变革
②上层建筑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推动生产力发展
④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期以来,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少民营企业发展面临问题和困难。2023年9月4日,中央编办正式批复在国家发改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其主要职责是:跟踪了解和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协调、组织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协调支持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将进一步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大举措落地见效,巩固拓展现有工作成果,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优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进而促进民营经济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历史的发展”知识,说明国家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能力提升
1.(2024·浙江·高考真题)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落后的交通曾经是长期制约发展的突出瓶颈。而今,“万桥架”突破山水阻隔,覆盖于千沟万壑上的“高速平原”持续铺就,当地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可见( )
①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之一
②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③实践能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④实践能够突破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辽宁·高考真题)辽沈战役是党中央及时抓住战略决战时机打响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战役,历时52天血与火的洗礼取得胜利,使全国军事形势达到一个新的转折点。历史昭示未来。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要( )
①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抓住机遇,努力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③以顽强斗争赢得主动,努力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有力支撑
④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依靠改革创新探索合适的发展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福建·高考真题)1923年,年仅31岁的林祥谦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被捕后英勇就义,是第一位中国共产党烈士。一百多年来,无数像林祥谦这样的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是因为他们坚信共产主义( )
①符合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③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崇高事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3·辽宁·高考真题)植保无人机、北斗导航、免耕播种机……各种新农具正成为农业生产的“新武器”,操作新农具的多是被称为“新农人”的大学生,他们依靠科技和专业知识成为农村致富带头人,其辐射效应推动了乡村面貌的嬗变和农业发展的全方位转型。这表明( )
①新农具是推动农业生产关系变革的物质条件
②农业新技术构成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动力
③新农人的出现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力的结构
④新农人的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4·贵州·二模)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从我国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来看,改革能破除制约生产力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让一切生产要素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据此可知( )
①新质生产力是社会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新质生产力以创造巨大社会财富为显著特点
③改革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
④改革决定了新型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宁夏·模拟预测)近年来,青藏高原生态修复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持续改善、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已具雏形,但草地退化、冰川融化、水土流失等威胁依旧不减。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聚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法律,它从立法层面守护青藏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以法治手段有效推动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进展。这体现了( )
①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自觉遵循自然发展规律
②源于实践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④调整完善上层建筑能够助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4·山东·二模)2024年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词汇。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不要搞一种模式”。这体现了( )
①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抓住主要矛盾,做最重要的事和合适的事
②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具体措施要寓于上级的一般号召之中
③要着力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新质生产力
④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江西·模拟预测)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传统土地承包制度暴露出土地分散、流转困难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试点“一户一田”即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前提下,整合分散的小块土地,实现耕地合并,鼓励土地流转。这不仅能优化土地资源和降低劳动成本,还能提高土地质量与生态效益,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这说明( )
①生产力发展导致生产关系与其完全不相适应
②农村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推动上层建筑的改革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④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4·吉林·模拟预测)“资本家用货币购买劳动力,让劳动力沦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劳动力商品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为他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马克思主义的上述内容( )
①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②说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阐述了人类社会普遍规律和资本主义特殊规律的统一
④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对立的根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2·湖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史上,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为了进行生产生活,不断地砍伐森林、毁草开荒、填湖造地。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过多依赖物质资源消耗、规模粗放扩张和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方式,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已形成了现代化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在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我国建立健全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建立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目前已具备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的条件和能力。
社会的变迁推动着生态观念的改变。从古代的“天人合一”,到如今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方式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国目前已具备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的条件和能力。
(2)从“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深化发展。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的无限性观点对此加以说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