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社会历史的主体(分层精练) (含答案)2024高二政治高效课堂优质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精练(统编版必修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分层精练) (含答案)2024高二政治高效课堂优质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精练(统编版必修4)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分层精练
基础过关
1.全国两会是一扇民意的窗口,也预示着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2024年“两会热词”中,“就业”“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呼声不减。代表委员们通过两会集思广益、凝心聚力;各国家机关和广大党员干部以更具体、更实在的政策与行动,让人民有更多期待,让民生“实景图”更加色彩斑斓。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势
②证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决定力量
③体现了人大代表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引领者
④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基层调研的哲学依据是( )
①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③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才是真理性认识
④认识获取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性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3 年 7 月 12 日,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在《全面深化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在市、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以及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全面实施以“无差别综合窗口”为核心的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以上做法体现的方法论道理有( )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坚持发展的观点,反对静止的观点
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提出的新任务,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需要继续对体制机制和机构职责进行调整和完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要求,中央层面的改革任务力争在 2023 年年底前完成,地方层面的改革任务力争在 2024 年年底前完成。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哲学依据是( )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客观规律
③变革社会的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推动历史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遥想改革开放之初,农民进城还要自带粮票,如今人们一部手机就能走遍天下;曾经全球只有日本的两条高速铁路,如今中国高铁贯穿全国各大城市。40多年来,中国之所以能够使“不可能成为可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②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充分发挥其在改革中的主体作用
④能够凝聚民心、汇聚民力、服务民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60多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此后,“枫桥经验”与时俱进、丰富发展。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更加强调党的领导、彰显法治思维、注重社会参与,从“一镇之计”上升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国之策”。“枫桥经验”之所以能历久弥新,是因为( )
①坚持党的领导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②探索出根除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③满足了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诉求 ④不断健全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站稳人民立场,不仅是深厚情怀和初心使命,也是重要的方法论。从黄土地到中南海,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向人民问计,听人民心声。坚持上述方法论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人民群众的意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②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社会实践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3年8月,受台风“杜苏芮”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雨量激增,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面对极端天气,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靠前站位、事不避难,在汛期灾情面前尽职尽责,让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汛救灾第一线,书写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和政治本色。由此可见,广大党员( )
①具有崇高风范,放弃一切个人利益
②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③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是抗洪抢险救灾一线的主体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人民战争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之一,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充分动员人民,坚决依靠人民,是开展人民战争的基本条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无论风险挑战怎样严峻、斗争形势怎样复杂,人民群众永远是应对考验、战胜强敌、推动发展的力量源泉,人民战争永远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坚持人民战争思想,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根本动力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③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
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和工作方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漫画《“脱”贫》(作者:何青云)讽刺了一种社会现象,下列选项符合漫画寓意的是( )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形式主义作风
②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指导实践活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坚持群众路线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坚持群众观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近年来,江西省修水县聚焦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农村陈规陋俗,唱响“定规矩、作示范、树典型、扬新风”移风易俗“四部曲”,农村社会风气焕然一新,群众人情负担进一步减轻。这体现出( )
①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充满曲折
③做好农村工作要坚持群众路线
④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了社会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饮瓢水,品百姓甘苦;摸炕被,感乡亲冷暖;掀锅盖,知人民饥饱。“粮食够不够吃”“看病有没有保障”“河流水质如何、鱼类恢复得怎样”……这些困扰群众的“小事”,摆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案头、记在总书记的心中,也一项项列入中央重要会议议程,一次次成为政策发力点。这主要是因为( )
①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群众观点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④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2023年12月1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来宾市考察调研。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黄安优质“双高”糖料蔗基地,习近平察看万亩甘蔗林和机械化作业收割场景,听取基地情况介绍。习近平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要积极培育和推广良种、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建设好现代农业产业园。要探索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和发展成果。习总书记的指示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③要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④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时刻准备迎接挑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躬身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四下基层”要求党员干部要永葆深厚的人民情怀,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实施好“调查研究下基层”;要发扬攻坚克难的斗争精神,落实好“信访接待下基层”;要发扬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执行好“现场办公下基层”。
“四下基层”下的是基层,抵达的是民心,夯实的是根基。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知识,阐述“四下基层”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的哲学依据。
能力提升
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辽沈战役是党中央及时抓住战略决战时机打响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战役,历时52天血与火的洗礼取得胜利,使全国军事形势达到一个新的转折点。历史昭示未来。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中要( )
①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抓住机遇,努力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放手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③以顽强斗争赢得主动,努力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有力支撑
④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紧紧依靠改革创新探索合适的发展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李大钊的“为大多数人谋幸福”,从毛泽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习近平的“为民造福”,共产党人始终心怀人民群众,把群众的事一件一件办好。下列表述与材料主旨相同的是( )
①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
④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党员干部始终要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回应民生关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④人民群众能够主宰社会发展趋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2·海南·高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下列符合此意的是( )
①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②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③敬天保民,明德慎罚
④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海南·校联考模拟预测)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每个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杰出人物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由此可知(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②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相同的
③杰出人物顺应时势,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3·河南·统考模拟预测)“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蛋糕’既要做大做好,又要切好分好”……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住房、养老、生育等民生问题,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一系列民生利好信息。从哲学角度看,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生的原因是(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③人们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3·广西·模拟预测)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
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3·辽宁大连·统考一模)信访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群众权利救济的重要补充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信访工作旨在( )
①发挥信访工作这一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的作用
②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③畅通诉求表达渠道,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④构建信访工作机制,提升社会治理体系效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3·江西·校联考模拟预测)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说明(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正确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的关键
③坚持群众路线是成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
④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决策的重要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3·全国·模拟预测)2022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党员、干部要有“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和胸襟,常到群众中取经讨教,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多谋为民之策、多做利民之事,从而真正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成为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甘当小学生”的哲学依据是(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领导者
③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4·广西·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材料 如何把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有效地融入法律制度中,如何把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人民群众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全国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采取各种形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来自一线的群众智慧、基层办法如源头活水般喷涌而出,源源不断地汇聚至国家立法机关,为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提供了重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实施将汇聚起无数个实干、追梦、奋斗的你和我,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前行。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知识,说明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