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9.2 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科学精神: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外优秀文化的资源。公共参与: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二、【重难点】教学重点: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教学难点: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三、【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四、讲授新课1、导入新课2023年9月2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以志愿军群像为主线,全景式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在各个战线上保卫祖国的英雄儿女,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三年的恢宏史诗。请思考:1、《志愿军:雄兵出击》为何能口碑和票房双赢?2、主旋律电影爆火对文化发展有何启示?2、【学习过程】总议题: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议题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探究与分享:1、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习近平2、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习近平 议学问题:文艺创作为什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文化和人民有什么样的关系?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点拨: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 从文化发展的主体看: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2. 从文化创作的源泉看: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是主题。3. 从文化发展的目的看: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三)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主体)要求: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 (文艺创作者)(四)文化发展要为了人民1.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2(国家)①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文化事业)②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文化产业)知识小结:板书:“一、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议题二: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探究与分享:结合视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优秀作品展》和教材思考:1、这些文化作品为什么能够得到广泛认可和赞扬 2、对我国文化发展有什么启示?探究提示: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点拨:二、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立足时代之基的原因 ①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 ②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回答时代问题的原因 ①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 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③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文化的时代性:1.文化的时代性的内涵社会群体文化的存在具有时代特征,代表着时代特色,有深刻的时代背景。2. 文化的时代性表现①文化的存在是时代性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要求和文化特色。②文化的创造是时代性的。所有的文化都是在具体的时代被创造出来的。③文化的传承和淘汰取决于时代。文化的传承和淘汰并不是对文化形态或文化内容一味地全盘接受或否定,而是对其核心部分进行传承、改进、改造。传承与淘汰是同时进行的,但从本质上看取决于时代的需要。注意:1.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源泉。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2.创新不是目的,目的是服务实践。3.文化对时代是影响,不是决定。3、知识小结:板书:“二、立足时代之基 回答时代问题”……议题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探究与分享:议学提示:1、这些优秀文艺创作共同的特点就是----将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融合,或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动作电影元素……2、三 文化发展要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点拨: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1)融通不同资源的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2)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原则 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处理两对关系 向内看 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向外看 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向前看 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向后看 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效果 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注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来”,既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源头,也涵盖在此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归纳总结:文化发展的路径(要求)①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②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③根本途径: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④创作导向(主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⑤关键路径: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促进时代发展。⑥基本路径: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⑦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⑧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板书:三、融通不同资源 实现综合创新……【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2022·天津)自1987年创办以来,中国艺术节始终秉承“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办节宗旨,通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艺术惠民活动和特色文旅活动,致力于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国家开展艺术惠民活动是基于( )①人民是文化发展的主体 ②人民是文化创作的源泉③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 ④发展文化产业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2023年“五一”假期,湖北省博物馆掀起了年轻人的“博物馆热”内容上营造历史文化语境诠释文物和文物背后的故事,语言建构上以大众易于理解和喜爱的方式与年轻人“共享文化”,以“专业内容十创意策划”让年轻人爱上文物、爱逛博物馆。这说明( )①具有丰富故事的文物才有吸引力②文化传承要坚持以年轻人为中心③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④坚持大众化更有利于文化的传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央视文化节目《遇鉴文明》,以传统建筑、文学、器物等中外文明载体为主题,精选一中一外两个文明符号,进行中外文明交流对话。如第二期《道器之合:瓷器与玻璃器》,以器物为载体,带领观众揭秘中国百窑难出一件的郎窑红,同时还原西方玻璃器的杰出代表作古罗马波特兰花瓶。《遇鉴文明》( )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增进文化互信②坚持国际创作导向,展示世界文化的魅力③体现不同的艺术形式能够赋予文化不同的内涵④融通中外文化资源,展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CDB【布置作业】(一)必做:1、整理本节课知识,并理解记忆。2、完成分层作业第一部分:基础检测10个小题.(二)选做:近年来,河南省在弘扬传统文化上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激发文化遗存活力,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传统文化、历史遗存融入当代人的生活。河南博物院推出“失传的宝物”考古盲盒让游客挖“宝”;“妇好鸮尊”“云纹铜禁”化身冰箱贴、胸针、项链;端午节的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更是火爆全网。结合所学知识并搜索资源,以“河南文旅为什么火爆出圈”为题写一篇述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教后反思】总体来说,这节课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好,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分析、发言,利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活动参与活跃、有序,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学的愉快、在小组合作时,学生积极性很高,在小组讨论环节,各组成员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发言,进行小组成果展示,交流广泛思维活跃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本课在进行小组活动时,有些地方环节连接不够紧密,没有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发言的时间,这是本节课的遗憾。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