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会 热烈庆祝香港回归27周年主题班会 课件 (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班会 热烈庆祝香港回归27周年主题班会 课件 (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热烈庆祝香港回归27周年


香港回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决定在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从1997年7月1日起,中国在香港成立特别行政区,开始对香港岛、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半岛、新界等土地重新行使主权和治权。


1
关于历史背景
2
关于仪式过程
3
关于历史意义
4
关于其他内容
5
香港国安法制度
第一章节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 事业的奠基人邓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首先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1982年9月24日,邓同志公见来访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闸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指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 在这个前提下,中英两国磋商解决香港如何过渡得好以及15年后香港怎么办的问题。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拉开序幕: 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经过22轮外交谈判,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历史背景
1982年9月,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访华,因香港前途问题与其进行谈判。提出,关于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个国家,两种制度(一 国两制)” 的方案解决。他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
1982年9月26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英首次揭开了香港前途谈判之幕。双方在经过首次谈判后,声明表示将会通过外交途径对香港前途的解决方法进行商谈。第二阶段的谈判是1983年7月12及13日两天,地点在北京。
不过,由于双方在初期的会议中,1983年9月22、23 B第四轮会谈后,1983年10月19、 20日,双方举行第五轮会谈,中英公布中恢复了“有益的”、“有建设性的”形容词。1983年12月的第七轮会谈后,公报称双方回顾了会谈的进程和所取得的进展显示会谈已进入新阶段。
历史背景
1984年4月,英国外相贺维访问北京后抵达香港,他在香港发表声明,公开宣布英国放弃1997年之后对香港主权。在此一段期间,香港的行政、立法两局议员频频访问英国。
1984年9月26日,中国代表团团长周南和英国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代表双方在北京草签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
在1984年2月,立法局非官守议员更提出了“罗保动议",引起各界的争议。1984年6月,中英谈判进入最后阶段。7月份,英国外相贺维再访北京。
1985年5月27日,两国政府在北京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香港进入了中国恢复行使主权前历时12年的过渡期。
历史背景
1990年4月4日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以2660票赞成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香港回归后的穩定繁荣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1996年12月11日,香港特区第一届推选委员会选举董建华为香港特区第一届行政长官人选获中央政府委任后,董建华于1997年1月24日任命特区第一届行政会议成员。2月20日,中央政府根据董建华的提名,任命特区第一届政府23名主要官员。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相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章节
仪式过程
仪式过程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
1997年6月30日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
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徐徐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仪式过程
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回归后,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和防务。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据基本法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香港居民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香港回归后,将继续保持自由港的地位,继续发挥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作用,继续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发展经济文化关系。所有国家和地区在香港的正当经济利益将受到法律保护。他希望世界上一切在香港有投资与贸易利益的国家和地区,继续为促进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努力。
仪式过程
凌晨0时12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中国代表团王汉斌、费孝通、雷洁琼、程思远、吴阶平、罗干、吴学谦、董寅初、何鲁丽、在港澳的全国政协副主席安子介、霍英东、马万祺、成思危、方荣欣、蔡子民、经叔平、姬鹏飞、卓琳等成员出席了交接仪式并在主席台上就座。出席交接仪式的还有观礼团成员。
出席交接仪式的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30个国际和地区组织的负责人以及国际知名政界人士,90多个国家驻香港领事机构的代表和一些国家的民间组织、地区与国际组织驻港办事处的代表。香港各界人士,澳门、台湾同胞,以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也出席了交接仪式。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仪式过程
对国内的意义
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香港回归十余年,在一 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发展走向日益繁荣: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通过香港回归的实践证明提出这一政策是英明正确的,同时为澳门间题的解决以及澳门的回归提供了实践的范本,最终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究全统一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国外的意义
香港的顺利回归不仅是给西方大国以有力的回击,而且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实例,对世界政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章节
历史意义
历史意义
有利于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 ,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剧了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香港回归祖国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干秋功业。
有利于促进香港地区的繁荣稳定与发展。香港回归十余年,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下,香港发展走向日益繁荣;
香港的顺利回归不仅是给西方大国以有力的回击,而且香港回归的成功实践也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实例,对世界政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香港回归的实践证明提出这一政策是英明正确的,同时为浪问题的解决以及演门的回归提供了实践的范本,最终也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留下 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历史意义
前提条件
改革开放实行后,中国的综合能力日益增强,同时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
政策因素
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法律依据
港澳同胞的爱国意识强烈,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
群众基础
第四章节
其他内容
其他内容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及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1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暨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在香港会议展宽中心新翼七楼隆重举行。江同志、李鹏和钱其琛、王汉斌、张万年等中央代表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国务院副总理、全国入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钱其琛主持仪式。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第一一个宣誓就职,国务院总理李鹏监誓。接着,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23名主要官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行政会议14名成员, 香港特别行政区临时立法会59名议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常设法官、高等法院法官36人,分批走上主席台宣誓就职。
其他内容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及特区政府宣誓就职仪式
香港特别行政区庆典当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庆典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举行。国家领导人江同志在庆典上发表讲话,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回到祖国大家庭的600多万香港同胞表示亲切问候,并郑重重申:“一国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变,是中央政府一项长期的基本方针。
首都庆回归当日下午,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盛大招待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及首都各界人士等共四千多人出席。当日晚,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首都各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大会”。
第五章节
香港国安法制度
香港国安法制度
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支持特别行政区强化执法力量,绝不容忍任何挑战“一国两制”底线的行为,绝不容忍任何分裂国家的行为。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从当前香港的情况看,必须从国家层面来推进维护国家安全的制度机制建设,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从国家层面推进有多种可用方式,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决定、制定法律、修改法律、释法律、将全国性法律列入基本法附件三,中央人民政府发出指令等多种可用方式。
香港国安法制度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经过认真研究、论证、评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采用“决定+立法”的方式推进这件事情。
采用“决定+立法”的方式推进
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这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规定,根据新的形势和需要,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的重要制度安排,为下一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相关法律提供了宪制依据。紧接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在6月中旬、下旬先后召开了常委会第19次会议、第20次会议,制定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一个重要决定
香港国安法制度
随着这部法律的公布施行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制度安排,通过全国人大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全面地呈现出来。
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共六章
分别是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和机构;
第三章是罪行和处罚,有四类犯罪;
第四章是案件管辖、法律适用和程序;
第五章是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机构:
第六章是附则。共66条。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