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贯彻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贯彻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

资源简介

《贯彻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
《贯彻新发展理念》
二 、课程课时
3课时
三 、教材内容分析
1.内容概述
本课题是高中政治统编版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教材主要 阐述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包括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 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首先会详细介绍创新发展,强 调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核心地位, 如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协调发展部分着重讲解 区域协调、城乡协调以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内容,例如区 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城乡一体化建设等。绿色发展聚焦于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倡导可持续发展,像节能减排、 发展绿色产业等理念。开放发展则阐述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 景下的对外开放政策,如“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国际合作等。 共享发展体现了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理念,包括教育 公平、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等方面。
2.教材编排意图
教材编排此内容旨在让高中学生理解我国当前的发展
理念,引导学生认识到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指导思想。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宏观角度把握我国的 发展战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分析 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未来参与社 会建设奠定理论基础。
四、核心素养目标
(一)政治认同
1.通过学习新发展理念,使学生认同我国的发展战略和 政策,理解这些理念是符合我国国情和人民利益的,增强学 生对国家发展道路的信心。
2.让学生认识到新发展理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二)科学精神
1.引导学生理解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培养学 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经济社会 发展现象的能力。
2.促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探究新发展理念在不同领域
的实施情况,如分析创新发展中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培养 学生严谨的思维和理性判断能力。
(三)法治意识
1.让学生了解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过程中相关法律法规 的保障作用,如环境保护法对绿色发展的保障。
2.培养学生依法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使学生明白 在发展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四)公共参与
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讨论和实践,如就本地 的协调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提高学生参与公 共事务的能力,为未来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治理奠定基础。
五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准确把握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理念的具体含义、目标和相互关 系,这是理解我国发展战略的基础。
2.分析新发展理念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通过实例,如创新发展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体现、协调发展 在区域合作中的体现等,让学生明白新发展理念如何指导我 国的实际发展。
(二)教学难点
1.探究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五个发展理念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理解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对学生 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2.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和 未来职业发展中贯彻新发展理念。这需要学生将理论与实际 相结合,并且从不同层次进行思考,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要求较高。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
(一)课的类型 新授课
(二)主要教学方法 1.讲授法
用于讲解新发展理念的基本概念、内涵、意义等基础知 识,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系统的理解。
2.案例分析法
通过具体的案例,如某地区的创新发展案例、国际合作 中的开放发展案例等,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新发展理念在现实中的应用。
3.讨论法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新发展理念的相关问题,如某一发展 理念对自身生活的影响、不同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等,培养 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探究式教学法
引导学生探究新发展理念在不同领域的实施情况、存在 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
力。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教学环节
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图片,如 现代化的城市建筑、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 卷等。
2.教师活动
教师说:“同学们,大家看这些图片(指着多媒体上的 图片),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那么,是 什么理念在背后推动着这些发展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贯 彻新发展理念》。”
3.学生活动
学生们认真观看图片,对我国的发展成果感到惊叹,开 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4.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对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成果的关注,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5. 目标达成预测
学生能够被图片吸引,顺利进入学习状态,对新发展理 念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新发展理念的提出背景(10分钟) 1.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新发展理念提出背景的 内容,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 等。
2.教师活动
教师说:“同学们,请打开课本,阅读关于新发展理念
提出背景的部分。”教师在学生阅读后进行讲解:“我国经
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从国内看,传
统的发展模式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这
样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新发展理念,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3.学生活动
学生们认真阅读课本内容,听教师讲解,对新发展理念 的提出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
4.设计意图
通过课本学习和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新发展理念提出 的必要性,为深入学习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做铺垫。
5.目标达成预测
学生能够说出我国提出新发展理念的主要国内和国际 背景,如国内的发展不平衡、国际竞争等。
(三)创新发展理念(20分钟) 1.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创新发展理念,首先讲解创新发 展的内涵,然后结合课本案例和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教师活动
教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创新发展理念。创 新发展强调创新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包括理论创新、制度 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多方面的创新。科技创新是提 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教师接着以课本上 的案例,如某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为例 进行讲解:“这家企业不断投入研发资金,吸引高端人才, 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 据优势,这就是创新发展的体现。”教师再补充实际案例, 如华为公司在5G 技术研发方面的成就:“华为在5G 技术研 发上投入巨大,其5G 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不仅推动了 自身的发展,也为全球通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充分 说明了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 思考创新发展对个人、企业和国家的意义。
3.学生活动
学生们认真听教师讲解,结合课本案例和实际案例理解 创新发展的内涵。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如“创新发展 需要哪些条件呢 ”
4.设计意图
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创新发展理 念的内涵,培养学生对创新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5. 目标达成预测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创新发展的内涵,包括多方面的创新, 并能举例说明创新发展在企业或国家发展中的体现,初步理 解创新发展的意义。
(四)总结归纳(5分钟) 1.教学环节
教师对本节课关于新发展理念提出背景和创新发展理 念的内容进行总结。
2.教师活动
教师说: “今天我们学习了新发展理念的提出背景,重 点学习了创新发展理念。我们知道了新发展理念是适应我国 发展需求提出的,创新发展在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下节课 我们将继续学习其他发展理念。希望大家课后可以思考一下 创新发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3.学生活动
学生们认真听老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4.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记忆,为下节课 的学习做好铺垫。
5. 目标达成预测
学生能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对新发展理念提出背 景和创新发展理念有更清晰的认识。
第二课时
(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教学环节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新发展理念提出背景”“创新发
展理念”两个标题,然后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简 要回答。
2.教师活动
教师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新发展理念的提 出背景和创新发展理念。现在请大家根据黑板上的标题,简 要说说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3.学生活动
学生们积极举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说: “新发展理念提出是因为我国国内面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国际面临竞争压力。创新发展理念强调创新在发展中的核心 地位,包括多方面创新,如华为的5G技术研发就是创新发 展的体现。”
4.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为进一 步学习其他发展理念做准备。
5. 目标达成预测
学生能够准确回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顺利复习上节课 的知识。
(二)协调发展理念(20分钟) 1.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协调发展理念,讲解协调发展的内涵, 包括区域协调、城乡协调、经济社会协调等方面,然后结合 课本案例和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教师活动
教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协调发展理念。协 调发展就是要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促进区域、城乡、经 济社会等协调发展。”教师以课本上的案例,如某地区在区 域协调发展方面的举措为例进行讲解:“这个地区通过加强 基础设施建设,将发达地区的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 了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教师再补充实际案例,如我国的京 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旨在加强北京、 天津和河北的合作,实现产业协同发展、资源共享等目标, 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典型案例。在城乡协调方面,我国推行 的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协调发展的体现,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投
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教师在讲 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协调发展对我国整体发展的意义。
3.学生活动
学生们认真听教师讲解,结合课本案例和实际案例理解 协调发展的内涵。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如“在协调发 展中,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呢 ”
4.设计意图
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协调发展理 念的内涵,培养学生对协调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5. 目标达成预测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协调发展的内涵,包括不同方面的协 调,并能举例说明协调发展在区域或城乡发展中的体现,初 步理解协调发展的意义。
(三)绿色发展理念(20分钟) 1.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绿色发展理念,讲解绿色发展的内涵, 包括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然后结合课本案例 和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教师活动
教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绿色发展理念。绿 色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走可持续发展 道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教师以课本上的案例,如某企
业通过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发展为例进行讲解:“这家企业采 用了先进的环保技术,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同时提高了资 源的利用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教师再 补充实际案例,如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国大力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减少对传统燃油汽车的依赖,这不仅 有利于减少空气污染,也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升级,是绿色发 展的重要体现。”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绿色发 展对人类未来的意义。
3.学生活动
学生们认真听教师讲解,结合课本案例和实际案例理解 绿色发展的内涵。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如“绿色发展 面临哪些挑战呢 ”
4.设计意图
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绿色发展理 念的内涵,培养学生对绿色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5. 目标达成预测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绿色发展的内涵,包括可持续发展和 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并能举例说明绿色发展在企业或产业 发展中的体现,初步理解绿色发展的意义。
(四)总结归纳(5分钟) 1.教学环节
教师对本节课关于协调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内 容进行总结。
2.教师活动
教师说:“今天我们学习了协调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理 念。我们知道了协调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强 调经济与环境协调。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 理念。希望大家课后可以思考一下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在我 们生活中的体现。”
3.学生活动
学生们认真听老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4.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记忆,为下节课 的学习做好铺垫。
5. 目标达成预测
学生能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对协调发展理念和绿 色发展理念有更清晰的认识。
第三课时
(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教学环节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协调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 两个标题,然后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答。
2.教师活动
教师说:“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协调发展理念和 绿色发展理念。现在请大家根据黑板上的标题,简要说说我 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3.学生活动
学生们积极举手,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学生说: “协调发展理念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京津冀协同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经济与环境协调,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 展。”
4.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为进一 步学习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做准备。
5. 目标达成预测
学生能够准确回忆上节课的主要内容,顺利复习上节课 的知识。
(二)开放发展理念(20分钟) 1.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开放发展理念,讲解开放发展的内涵, 包括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等方面,然后结合 课本案例和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教师活动
教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开放发展理念。开 放发展强调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实行全方位、多层
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政策。”教师以课本上的案例,如我 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发展变化为例进行讲解:“我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资, 同时也推动了我国企业走向世界。”教师再补充实际案例, 如“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开放发展 的重大举措,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贸 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实现互利共赢。这不仅促进了我国的发 展,也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教师在讲解过程中, 引导学生思考开放发展对我国和世界的意义。
3.学生活动
学生们认真听教师讲解,结合课本案例和实际案例理解 开放发展的内涵。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如“在开放发 展中,如何应对国际竞争呢 ”
4.设计意图
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开放发展理 念的内涵,培养学生对开放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5. 目标达成预测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开放发展的内涵,包括对外开放政策 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并能举例说明开放发展在我国对外关系 中的体现,初步理解开放发展的意义。
(三)共享发展理念(20分钟) 1.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共享发展理念,讲解共享发展的内涵, 包括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
然后结合课本案例和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教师活动
教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学习共享发展理念。共 享发展强调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体现在教育公平、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等方面。”教师以课本上的案例,如国家 在贫困地区加大教育投入为例进行讲解:“国家通过在贫困 地区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 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这就是共享发展的体现。让每个孩子 都能享受到教育资源,不论他们身处何地,这有助于缩小贫 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教师再补充实际案例,如我 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为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提供基本生活保障:“我国建立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多 种社会保障制度,使得这些群体能够在生病、年老等情况下 有所依靠,这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中对全体人民利益的关注,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教师在讲解过程 中,引导学生思考共享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3.学生活动
学生们认真听教师讲解,结合课本案例和实际案例理解 共享发展的内涵。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如“如何进一 步推动共享发展在各个领域的实现呢 ”
4.设计意图
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共享发展理 念的内涵,培养学生对共享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5. 目标达成预测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共享发展的内涵,包括发展成果共享 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并能举例说明共享发展在教育、 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体现,初步理解共享发展的意义。
(四)新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关系(15分钟) 1.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组 织学生分组讨论。
2.教师活动
教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分别学习了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发展理念。现在大家分组讨论一下, 这五个理念之间有怎样的内在逻辑关系呢 ”教师将学生
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并在各小组间巡视,参与小组 讨论,给予指导和启发。例如,当某个小组讨论缺乏思路时, 教师提示:“大家可以从创新对其他理念的推动作用,或者 协调发展对共享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去思考。”
3.学生活动
学生们分组进行热烈的讨论。有的小组说:“创新发展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它为其他理念的实现提供技术和制
度等方面的支持。比如,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绿色发展中的环 保技术创新,也能在开放发展中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 势。”有的小组说:“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它为共享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了,才能 更好地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各小组代表积极举 手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究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内在逻辑 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5. 目标达成预测
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阐述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内在逻辑
关系,理解五个理念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五)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10分钟) 1.教学环节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中如何 贯彻新发展理念,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和简单交流。
2.教师活动
教师说:“同学们,我们理解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它 们之间的关系,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中, 我们应该如何贯彻这些理念呢 大家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 可以和同桌简单交流。”教师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学生的思 考和交流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例如,当发现学生思考缺
乏方向时,教师提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节约资 源、关注社会公平等方面考虑如何贯彻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 理念。”
3.学生活动
学生们认真思考,然后与同桌交流。有的学生说:“在 日常生活中,我可以节约用水、用电,这是贯彻绿色发展理 念。在未来职业发展中,如果我从事科技行业,我会努力创 新,为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4.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将新发展理念与自身实际相结合,思考如何在 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中贯彻这些理念,培养学生的公共 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5. 目标达成预测
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说出在日常生活和未来职业发 展中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做法。
(六)总结归纳与升华(5分钟) 1.教学环节
教师对本节课以及整个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学习 内容进行总结。
2.教师活动
教师说:“同学们,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我们全面学 习了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提出背景、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如何
贯彻这些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 思想,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积极 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我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 己的力量。”
3.学生活动
学生们认真听老师总结,回顾本节课以及整个学习过程 中的重点内容。
4.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梳理整个学习内容的重点,强化记忆,引导学 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和行动指南,增强学生的 政治认同和社会责任感。
5. 目标达成预测
学生能够明确整个学习内容的重点,对新发展理念有更 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
八、板书设计
《贯彻新发展理念》
一、提出背景
1.国内: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不平衡等
2.国际:经济全球化,竞争激烈
二 、新发展理念内涵
1.创新发展
内涵:多方面创新,核心是科技创新
意义:推动发展,提高竞争力
案例:高新技术企业、华为5G 技术 2.协调发展
内涵:区域、城乡、经济社会协调
意义:解决不平衡,促进整体发展
案例:京津冀协同发展、乡村振兴 3.绿色发展
内涵: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意义:保护生态,造福人类未来
案例:企业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 4.开放发展
内涵:对外开放,国际合作
意义:利用国内外资源,互利共赢
案例:加入WTO、“一带一路”倡议 5.共享发展
内涵: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公平正义
意义:构建和谐社会
案例:贫困地区教育投入、社会保障体系 三、内在逻辑关系
1.创新是引领 2.协调是要求 3.绿色是基础
4.开放是必由之路 5.共享是目的
四、贯彻新发展理念
1. 日常生活
2.职业发展 九 、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取得了较好的 效果。讲授法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新发展理念的基本概念、 内涵、提出背景等基础知识。例如,在讲解创新发展理念时, 教师通过详细的讲授让学生对创新发展的多方面内涵有了
清晰的理解。案例分析法通过丰富的案例,如企业创新、区 域协调发展、国际合作等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 结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体现开放发展理念时,学生能更好地理解 开放发展的内涵和意义。讨论法在探究新发展理念的内在逻 辑关系环节中,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了学生之间的 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从不同角度分析 问题,拓宽了思维视野,增强了合作能力。探究式教学法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 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们能够积极思考在日常生活和
未来职业发展中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方式,体现了探究式教学 法的有效性。
学生学习成果
从学生的学习成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达到了预期的学习 目标。在知识掌握方面,学生能够准确说出新发展理念的内 涵、提出背景、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在不同案例中的体现。例 如,在课堂提问和作业中,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回答准确无误。 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实 践能力和公共参与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探究新发展理念 的内在逻辑关系时,学生能够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得出 合理的结论,这体现了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分析新发展 理念在案例中的体现时,学生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准确 判断,这显示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升;在思考如何贯彻新发 展理念时,学生能够提出具体的实践做法,表明学生的实践 能力得到了锻炼;在讨论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国家发 展战略相关问题,反映出学生公共参与意识的增强。在情感 态度方面,学生对我国的发展战略的政治认同显著增强,通 过学习,学生理解了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国家 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并且表现出积极参与国家发展建设的意 愿。
2.不足之处
个体差异关注不够
在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等环节中,部分学生表现活跃, 参与度高,但也有一些学生参与度较低,尤其是一些政治理 论基础较弱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小组讨论新发 展理念的内在逻辑关系时可能较少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回答 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时也不够积极主动。这反映出在教学过 程中对个体差异的关注不够,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 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的差异。
深度理解新发展理念
虽然学生对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关系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对于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理解还不够深入。例如,对于新发 展理念在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中的 具体作用机制理解不够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增加更 多深入的案例分析和拓展资料,以加深学生对新发展理念的 深度理解。
时间把控与教学节奏
在某些教学环节,如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环节,时间把 控不够精准。有时因为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导致时间过长,使 得后面的教学环节时间仓促。例如,在探究新发展理念的内 在逻辑关系的小组讨论环节,由于学生讨论热烈,导致后面 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讲解时间紧张,不能充分展开对这一 内容的深入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细致地规划每 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同时在学生积极参与时也要注意引导学
生把握重点,确保教学节奏的平稳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