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九九重阳,尊老敬老”二、班会目标1、让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2、培养学生尊老、敬老、爱老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3、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尊老敬老的行为。三、班会时间地点2024年10月11号星期五下午14:1514:55,203教室四、班会准备1、收集重阳节相关资料,包括图片、视频、文字介绍等,制作成精美的PPT。2、准备与重阳节相关的诗词、故事、歌曲等素材。3、提前安排学生分组,并要求每组准备一个与重阳节相关的小节目,如小品、朗诵等。4、准备一些制作手工礼物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5、准备小奖品,如书签、笔记本等,用于奖励在班会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五、班会流程(一)开场导入(3分钟)1、班主任走进教室,微笑着向同学们问好,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2、播放一段欢快的重阳节主题音乐,如《夕阳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引出班会主题。3、班主任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和什么节日有关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自然地进入班会主题。(二)知识讲解(8分钟)1、班主任通过PPT展示,详细介绍重阳节的来历。讲解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初是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介绍在古代,重阳节的时间确定以及它在不同朝代的发展和演变。2、讲述重阳节的习俗。展示图片,介绍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传统习俗,并解释这些习俗背后的文化含义。例如,登高寓意着避灾祈福,赏菊体现了对高洁品质的赞美,插茱萸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吃重阳糕则象征着步步登高。3、强调重阳节的文化内涵。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是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爱,也是对家庭伦理和社会和谐的重视。(三)互动环节(15分钟)1、小组节目展示(10分钟)每组学生依次上台展示他们准备的与重阳节相关的小节目。第一组学生表演小品,通过一个家庭在重阳节为老人庆祝节日的故事,展现尊老敬老的场景,让同学们在欢笑中感受亲情和尊老的重要性。第二组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深情朗诵与重阳节相关的诗词,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用优美的语言传达出对家乡和老人的思念之情。第三组学生演唱重阳节主题歌曲,如《常回家看看》,用歌声表达对老人的关爱和祝福。在每个节目展示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班主任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感受。2、知识问答(5分钟)班主任提出一些关于重阳节的问题,如“重阳节的日期是每年的什么时候?”“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为什么要在重阳节插茱萸?”等。学生们进行抢答,答对的学生获得小奖品。这个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重阳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四)手工制作(5分钟)1、班主任介绍:“同学们,重阳节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些手工礼物,表达我们的爱和敬意。”2、示范一种简单的手工制作方法,如制作一张重阳节贺卡。用彩纸剪出各种形状,如心形、花朵形等,粘贴在贺卡上,再写上对老人的祝福语。3、学生们动手制作手工礼物,在制作过程中,班主任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用心制作。(五)总结发言(4分钟)1、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回顾重阳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强调尊老敬老的重要性。对学生在班会中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包括小组节目展示的精彩程度、知识问答的积极参与以及手工制作的用心。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尊老敬老的行为。提醒学生在重阳节当天可以为家里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忙做家务、陪老人聊天、给老人捶背等。希望学生将尊老敬老的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在重阳节这一天,而是长期坚持下去。(六)布置作业(5分钟)1、要求学生回家后为家里的老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并写一篇简短的日记记录下来。2、让学生收集一些身边尊老敬老的故事,下一次班会时进行分享。六、班会评估1、观察学生在班会中的参与度,包括小组节目展示的积极性、知识问答的抢答情况以及手工制作的认真程度。2、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对节目、手工的评价,了解学生对重阳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尊老敬老意识的理解程度。3、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积极践行尊老敬老的行为。七、注意事项1、确保班会内容生动有趣,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环节,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避免出现冷场现象。3、注意控制时间,合理安排各个环节的时长,确保班会能够在40分钟内顺利完成。4、在手工制作环节,要注意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