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案(含答案解析)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案(含答案解析)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资源简介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导学案
【任务一:导入新课】
引用费正清的话“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
思考这究竟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进行时空定位:从时间概念上认识基本的北洋军阀的统治时期(1912-1928)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军阀割据时期(1916-1928)(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奉系军阀)
【任务二:共和与帝制的徘徊 走进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
引用课本中的史料“今之标立宪主义以为国体论之护符者,除非其于立宪二字别有解释,则吾不敢言。夫前清之末叶,则固自谓立宪矣,试问论者能承认否?且吾欲问论者,挟何券约,敢保证国体一变之后,而宪政即可实行而无障?如其不然,则仍是单纯之君主论,非君主立宪论也。既非君主立宪则其为君主专制,自无待言。不忍于共和之敝,而欲以君主专制代之,谓为良图,实所未解。今在共和国体之下而暂行专制,其中有种种不得已之理由,犯众谤以行之,尚能为天下所共谅。今如论者所规划,欲以立宪政体与君主国体为交换条件,使其说果行,则当国体改定伊始,势必且以实行立宪宣示国民。宣示以后,万一现今种种不得已之理由者依然存在,为应彼时势之要求起见,又不得不仍行专制,吾恐天下人遂不复能为元首谅矣。”
思考:中华民国建国后围绕国体所发生的种种争端?
引起话题,贯穿整个北洋军阀政治的“共和VS专制”间的争论
阅读课本,寻找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之间的争斗。
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采取的措施:
①1912年3月10日,袁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3月20日,“宋教仁案”。
②1913年11月,袁下令解散中国国民党。
③扩大总统权力。
1914年5月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同年年底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④1915年8月,为复辟积极制造舆论,筹安六君子请愿。
孙中山采取措施反对袁世凯复辟:
①孙领导发动二次革命,以失败告终。
②孙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袁。
③革命党人起而反抗,发动护国战争。
分析史料“革命之目的,在巩固共和,刷新政治,使国家循文明进化之轨道,使人民有自由活泼之精神,非单纯讨袁,如古昔之清君侧,如个人之报私仇比也。……然全国之政象,倘仍旧观,共和之真际,犹未确立,则革命之目的,仍可谓无丝毫达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则不如不拒以待时机之为愈。……如此,讨袁之目的虽达,而革命之目的终不得达,是非更大扫除,再次革命,恐所谓国利民福,仍无着也。夫天下重器也,革命危事也,今乃因去恶不尽,为德不卒,至将天下重器,一摘再摘,岂吾人救国之志所忍言,亦岂国人厌乱之心所能任。”
思考护国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练习真题
(2020·山东济南二模·6)袁世凯在谋划帝制时所操弄的各种团体请愿和地方请愿,都意在营造多数之相,使洪宪皇帝在外观上更像是一个被选举出来的皇帝;继起的宣统复辟也以“虚君共和”为宗旨。这说明当时(C)
A.帝制复辟具有一定的宪政色彩
B.传统纲常伦教的统治地位动摇
C.社会观念受革命影响渐次嬗变
D.君主立宪政体更合乎民众需求
【详解】根据“使洪宪皇帝在外观上更像是一个被选举出来的皇帝”“继起的宣统复辟也以虚君共和’为宗旨”可知,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帝制也要打着“选举”和“共和”的形式,这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故选C项;帝制复辟本质上是恢复君主专制,不具有宪政色彩,排除A项;传统纲常伦教的统治地位动摇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当时民众的思想受到民主观念影响,但没有具体说明君主立宪政体更合乎民众需求,排除D项。
阅读课本,寻找袁世凯对外采取的措施。
1914年8月,日本利用一战欧洲列强无力东顾的时机,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日本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二十一条”分为五号,主要内容有: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等。袁世凯为换取日本的支持,于5月9日接受了除第五号“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顾问”外的全部要求。
阅读课本,思考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北洋军阀面临的局面。→军阀混战、军阀割据
阅读史料“既已裂土成侯,则彼此间的利益之争不可免,而战制则成为解决利益冲突的重要方式。据统计,1916--1928年共发生140余次战争。如果把小规模武装冲突也计算在内,则仅四川一省就发生了40余次内战,遑论全国!”
理解北洋时期混战局面,认识北洋时期的重要特点: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国家不统一。
分析史料“袁世凯去世后,总统府与国务院互相争斗,双方在是否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上出现激烈交锋。日本鼓动北京政府对德宣战,并许诺缓交庚子赔款、提供参战经费,得到日本支持的国务总理段棋瑞为扩充自身派系的实力,立即接受了日本的条件。为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美国改变了支持中国参战的态度,并向中国政府施压,强调在与美国协商之前不要采取进一步的行动。1917年3月,段棋瑞将对德绝交案及《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递交给受英美支持的总统黎元洪签字,遭拒。同月,一向反对参战的孙中山致电北京参众两院,认为参战于国中有纷乱之虞,无改善之效,得到不少国会议员的赞同。几经周折,国会最终还是通过了参战案。不久,孙中山策动海军总长程壁光率海军第一舰队南下广州,发动护法运动。”
对史料进行剖析,深入了解府院之争。
进一步认识府院之争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张勋复辟、“再造共和”、艰难抗争(两次护法运动,但均以失败告终)。
虽然部分军阀总是想复辟,但是共和已经是大势所趋向,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
阅读课本并观看直观的历史图片,认识到中国在当时依然具有大国担当,为一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任务三:逆流而上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新气象】
分析两则材料“一战期间,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相对减少,欧洲工业生产多转为服务战争的需要,减少了某些轻工业品的生产,不仅为中国民族工业开拓了国内市场,也为他们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
“清王朝的覆灭和民国的创立,是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舞台上由试图革新、改良到选择革命道路的必然结果。对于他们而言,政治抉择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应是其经济政策需求。”
认识民国初年经济的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工业进步,工人阶级壮大,出现了“短暂的春天”(1912年-1919年)。
结合所学内容,并分析三则材料“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废除清朝的苛捐杂税。——摘自南京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当国际上正式之解决如何,自有政府。吾国民所可办到者抵制日货而已。故各省同胞实力抵制,万众一心,风行全国,其足以促日人之反省者为不小。宁止日商日货之流行于我滇者,正复不少谓云南无须抵制,则各省同胞亦何不可作如是想耶。”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 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 434 500元。”
说明民国初年经济得到新发展的背景。
①中国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②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孙中山鼓吹民生主义及其实业救国计划);
③一战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顾及中国;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二十一条”引发了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活动;
⑤思想解放与爱国实业家推动。例如张骞、荣德生、卢作孚等。
观看两则图片,分析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特点。
①产业结构畸形: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基础薄弱;
②民族资本力量薄弱: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③地区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多在沿海沿江等交通发达地区。
练习真题
(2023·全国新课标卷)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 A )
A.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
B.商业贸易日益萎缩
C.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
D.经济结构逐渐失衡
【详解】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数据可知1894年至1936年中国“产业资本在民族资本中所占比重”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甲午战后、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多次发展机会,民族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表格可以反映出民族工业呈现发展趋势,A项正确;表格中商业资本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不等于这一时期中国“商业贸易”日益“萎缩”,排除B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中国近代金融体系没有臻于完善,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了民族资本,不能得出经济结构是否逐渐失衡,而且结合所学“产业资本不断发展”会减轻产业结构的失衡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分析材料“大量市民不再像从前那样顾忌自己的生活是否与传统伦理秩序的要求相吻合,男人剪长辫、女人放小脚、青年离家出走、男女自由恋爱、忠孝礼仪遭到亵渎……传统价值,包括作为本位价值的传统伦理道德,已经失去了社会价值的轴心地位。”
说明民国初年社会生活的移风易俗、除旧布新的表现。
改用阳历、剪辫易服、废止缠足、改进礼仪、交换称呼
我们需要认识到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化的映射。
【任务四 启蒙与蒙昧的交叉】
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两则材料“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都全改观。”
说明梁启超认为民国初年乱象丛生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对此,陈独秀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由此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必然性,及其与政治间的密切联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则材料“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 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 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余谓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闻者骇然,虽然,无骇也。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使孔子而生于今日,或更创一新学说以适应今之社会,亦未可知。而自然的势力之演进,断非吾人推崇孔子之诚心所能抗……”
说明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背景
①政治: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深刻反思。
②思想:民主与科学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反思传统的思想及道德。
③传播渠道及文化载体:民国成立后的出版、传媒业数量增多,出版与报道面更广。
④外部因素:外国列强对华侵略的加深,人们反思求富变强之路。如1915年“二十一条”刺激了国人的爱国意识。
阅读课本,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阵地:北大和《新青年》。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胡适、鲁迅。
阅读材料“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说明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基本内容
反对专制与迷信,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旧道德(封建礼教),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趣味小故事“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原因是秀才理解为“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而征婚启事实际上说的是“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练习真题
(2020·山东日照五莲、潍坊安丘、诸城、临沂兰山高三6月模拟·8)1918年,傅斯年在《文学革新申义》中说:“今等差已泯,群政艾义。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一平”。据此可知博斯年意在(D)
A.推动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
B.推崇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
C.主张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D.倡导文学通俗性和国民性
【详解】根据材料“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乎”可知傅斯年主张文言文和白话文相融合,即倡导文学的通俗性和国民性,故选D项;1917年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性质的转变,与材料主旨对待文学革新态度无关,排除A项;根据材料“既有文言通用于士流,复有俗语传行于市民……,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乎”可知傅斯年主张文言文和白话文相融合,所涉及主旨为文学革命,并非“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排除B项;“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与材料“何若取而齐之,以归于乎”中傅斯年主张“文言文和白话文相融合”不符,排除C项。
讲授新文化运动后期重要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
具体表现在(1)撰写文章:①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等文章,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②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成立社团:①1920年李大钊最早建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②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3)建立组织: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4)面向工人: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出版《劳动界》《劳动者》等刊物。
联系所学,分析三则材料“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子。……惹动了世人的注意,自然也招了很多的误解。……乘本志出‘马克思研究号’的机会,把他转介绍于读者,使这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在我们的思辨中,有点正确的解释。”
“吾人果欲于政治上采用共和立宪制,复欲于伦理上保守纲常阶级制,以收新旧调和之效,自家冲撞,此绝对不可能之事。盖共和立宪制,以独立、平等、自由为原则,与纲常阶级制为绝对不可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肯认错了,方肯死心塌地地去学人家。”
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积极:①传播民主与科学,推动思想文化革新;
②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延续,打击封建思想,推动社会转型;
③促进白话文和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五四运动奠定基础。
消极:④局限于知识界,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⑤对西方和传统文化的看待存在绝对主义倾向。
练习真题
(2020·广东汕头高考三轮冲刺试题四·29) 1916年,陈独秀在某文中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陈独秀旨在说明 (A)
A.民众觉悟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关键
B.国民党的一党专制独裁不得人心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需与民众结合
D.中国不具备推行民主政治的条件
【详解】根据材料“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可知,陈独秀认为要实现立宪政体、国民政治,根本在于多数国民有国家主人翁的公民政治意识,说明公民政治意识觉醒的重要性,故选A项;根据题目时间,此时正处于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还未取得执政地位,并且材料中不涉及对国民党独裁的抨击,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众公民政治意识觉醒对于实现民主宪政的重要意义,并未涉及发动民众,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众公民政治意识觉醒对于实现民主宪政的重要意义,陈独秀以此强调新文化运动需要启迪民智、解放思想,而不是中国不具备推行民主政治的条件,排除D项。
【任务五:课后作业】
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根据所学,绘制出本科的思维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