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领会科学思维3.1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标要求】1.了解科学思维的含义2.明确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3.掌握科学思维的特征【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正确认识科学思维及其特点。公共参与:通过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自觉树立科学思维。【问题导学】一、科学思维的含义1.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 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2.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相对立。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的、片面僵化的思维。3.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二、科学思维的特征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 反映认识对象。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科学思维总是通过 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 ,并对事物的 、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 。科学思维能够以 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互动探究】探究一:有个人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他没有一味地悲伤叹息,而是俯身精心地收集了满地的玻璃碎片。他把这些玻璃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重量的16倍,次大块的重量是小块重量的16倍,小块重量是小碎片重量的16倍……于是他开始利用这个理论来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貌的物体,给考古学和天体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个人就是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结合对科学思维的理解,谈谈你从这则小故事中能得到什么启示。探究二: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三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三北地区分布着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广袤戈壁,到20世纪70年代末,已形成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的万里风沙线。为了将万里风沙线变为“绿色长城”,“三北”工程在防沙治沙、抗旱造林、封沙育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从1978年到2020年,从一期到五期,“三北”工程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由单纯的营造林向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转变,实现了由防护林体系向绿色生态屏障转变。2021年至2030年,“三北”工程进入六期工程建设期,“绿进沙退”的人间奇迹仍在继续。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相关知识,说明“三北”工程是如何体现科学思维特征的。【知识归纳】科学思维的特征 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①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②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体系构建】【易混辨析】1.科学思维是客观的。( )2.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 )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是因为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4.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适性,其正确性是无条件的。( )5.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 )6.科学思维方法就是辩证思维方法。( )7.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就是科学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8.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意味着科学思维与客观实际完全一致。( )9.科学思维的特征是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10.科学思维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 )【当堂达标】11.下列成语体现了科学思维方法的是( )①去伪存真 ②邯郸学步 ③故步自封 ④审时度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从国际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因此,要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而要应对新的风险挑战必须树立科学思维。要形成应对风险挑战的科学思维应( )①注重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②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③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④尊重和把握客观经济规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脱离了实践的理论,不管它多么漂亮,都会失去分量。”这句话意在说明( )①理论要回归并服务于实践 ②理论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③科学理论要接受实践检验 ④科学理论要在实践中丰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对于许多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流行,目前人们还无法控制它们的发生,但可以通过预测和预防减少它们造成的灾难。这说明了科学思维的( )A.精确性 B.可检验性 C.预见性 D.普适性15.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下列成语典故反映出不科学思维的是( )①未雨绸缪 ②智子疑邻 ③居安思危 ④杞人忧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下列对科学思维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正确反映认识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思维 ②是正确反映认识对象现象和外部联系的思维③是人们形成各种各样认识的基本前提 ④是思维形式正确、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近日,《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著作从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六个方面深入阐述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浙江的探索与实践,展示浙江运用习近平科学思维方法推进各项工作所取得的骄人成绩。科学思维( )①是对人类感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 ②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具体工作方法③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④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著作《实践论》一文中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这表明(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B.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定量化C.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和普适性19.下面漫画中某人的思维( )①主观臆造,不科学 ②是不能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③是形而上学的思维 ④没有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中国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告诫“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的同时,亦强调“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清障”。这表明思维( )A.具有能动性的特征 B.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C.同步反映认识对象 D.具有预见性的特征参考答案【互动探究】探究一:①科学思维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相对立。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②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思维方法,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探究二: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三北”工程是修复生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必然要求。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三北”工程建设,有利于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助力强国建设,将为民族永续发展筑起牢不可破的“绿色长城”。③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绿进沙退”的成功实践证明,“三北”工程符合国情、尊重规律,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正确战略举措。【易混辨析】1.错误【详解】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不等于思维自身是客观的,科学思维的形式是主观的,故题干说法错误。2.错误【详解】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故题中观点错误。3.错误【详解】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说明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故题干中说法错误。4.错误【详解】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其正确性是有条件的,科学思维的基本条件: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故题干中说法错误。5.正确【详解】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故题干中说法正确。6.错误【详解】辩证思维方法是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不能将二者等同。科学思维方法除了包括辩证思维方法之外,还包括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思维抽象和思维具体的方法等。故本题说法错误。7.错误【详解】①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是指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②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是指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故题中观点错误。8.错误【详解】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但不意味着科学思维与客观实际完全一致,这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故题中观点错误。9.错误【详解】科学思维的特征,不仅表现在追求认识的客观性,而且表现在其结果具有预见性、可检验性。故本题说法错误。10.错误【详解】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材料说法错误。【当堂达标】11.B【详解】①④: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因此去伪存真体现了科学思维方法;审时度势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辩证思维,体现了科学思维方法,①④符合题意。②③:邯郸学步体现了没有从实际出发,故步自封体现了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二者都不是科学思维方法,②③不选。故本题选B。12.D【详解】①:抽象思维注重思维表达的严谨性,不是科学思维的特征,①说法错误。②:科学思维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要求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材料强调要形成应对风险挑战的科学思维,应该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不涉及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②不符合题意。③④:根据材料,要形成应对风险挑战的科学思维,应从实际出发,如实地反映认识的对象,尊重和把握客观经济规律,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3.A【详解】①:题干中的观点强调了实践对理论的重要性,理论不能脱离实践,理论要回归并服务于实践,①正确。②:科学理论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②排除。③:题干中的观点强调了实践对理论的重要性,科学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③正确。④:题干中的观点并未涉及科学理论要在实践中丰富,④排除。故本题选A。14.C【详解】A:精准性不是科学思维的特征,A说法错误。B:材料没有体现科学思维结果具有可检验性,B不符合题意。C: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传染病和其他疾病的流行可以进行分析探究,把握其中的发展规律,提出合乎逻辑的推断,体现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C符合题意。D:普适性不是科学思维的特征,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5.D【详解】①③: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是科学思维,①③符合题意。②④:智子疑邻、杞人忧天均是主观臆想的思维,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6.B【详解】①④:科学思维是正确反映认识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是思维形式正确、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①④说法正确。②:科学思维即正确的思维,是对认识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②说法错误。③:不是科学思维也能形成认识,不能说科学思维是形成认识的基本前提,实践决定认识,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7.D【详解】①②: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和底线思维等科学思维,是对人类理性认识方式的高度概括,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但不是具体的工作方法,①②说法错误。③④:科学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把握科学思维的精髓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8.A【详解】AB: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辨明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而不是认识的定量性,A正确,B排除。C:材料未涉及科学思维的结论具有可检验性,C排除。 D:材料未涉及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和普适性,D排除。故本题选A。19.A【详解】①②:漫画中“抓阄看下,哪天施工日子好”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做法,属于主观臆造的思维,不科学,是不能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没有涉及形而上学思维,③不符合题意。④: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④错误.故本题选A。20.A【详解】A:习近平总书记在告诫“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的同时,亦强调“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清障”,说明思维具有能动性的特征,A符合题意。B: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B错误。C:任何思维都是对认识对象的反映,但不一定是同步反映,C错误。D:思维的特征是概括性、间接性、能动性,而预见性是科学思维的特征之一,D错误。故本题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