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01性质与变化的区分一、物质的变化(1)定义:有些变化不会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像水的三态变化(如云中的水汽凝结,成雨水落下)、汽油挥发、铁丝被绕成各种形状、水果榨汁、块状固体研磨成粉末状等过程,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像煤矿自燃、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腐烂钢铁生锈等过程,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2)实质(微观角度分析): 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不变;化学变化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分子种类改变。(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联系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实质 宏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微观: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是分子间的空隙可能改变(即分子的种类不变) 宏观:有新的物质生成微观: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的分子(即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外观特征 状态、形状等的改变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区分依据 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概念: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2)常见性质分类: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磁性等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活泼性、稳定性等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3)区别:变化强调的是物质的某种运动过程,是正在进行着的或已经发生了的过程,重在“变”,因此变化往往用动词表示;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不论变化是否正在进行,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性质往往用“能”“不能”“可以”“不可以”“会”“容易”“难”等文字描述。(4)联系: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内因,而物质的变化则是物质性质的具体体现。三、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1)探究物质的变化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观察现象和实验,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由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观察现象是解决科学问题的重要步骤。(2)物质变化的证据要有形状、状态、颜色、温度的改变,产生气体、沉淀、pH变化等。(1)形状改变:如铁丝弯折成各种形状,玻璃破碎等。(2)状态改变:如冰雪融化蜡烛熔化、干冰升华等。(3)温度改变:如钢铁的熔化。(4)颜色改变:如树叶变黄、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氧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5)产生沉淀:如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01 酸碱的定义酸性物质:(1)常见的酸性物质:食醋,盐酸,硫酸,硝酸等。(2)电离: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3)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的化合物。(4)酸的电离:; ;碱性物质:(1)常见的碱性物质:石灰水,氨水,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等。(2)碱: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的化合物。(3)碱的电离: ;;【温馨提示】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必写条件。(2)配平,使正、负电荷数相等。(3)原子团不能拆开书写。一些物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含有H+但并不是酸,原因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除H+之外,还有其他的阳离子。如硫酸氢钠电离:NaHSO4=Na++H++SO42-,所以NaHSO4不是酸。02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1)用石蕊试液判断酸碱性现象:在稀硫酸稀盐酸中呈红色,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中呈蓝色。结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2)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简称指示剂。(3)指示剂在溶液中的颜色指示剂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石蕊试液(紫色) 变红色 紫色 变蓝色酚酞试液(无色) 无色 无色 变红色蓝色石蕊试纸 变红色 不变色 不变色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不变色 变蓝色【自制酸碱指示剂】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某些显色的物质,它们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会显示不同的颜色。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取这些植物的花果茎、叶切碎捣烂,用酒精浸制,所得的浸出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如下表所示。花名 花的颜色 变色情况酸性 碱性月季花 红色 红色 黄色菊花 紫色 红色 黄色丝瓜花 黄色 黄绿色 黄色一串红 红色 红色 黄绿色4.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pH和酸碱性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其范围通常在0-14之间。pH越低酸性越强,pH越高碱性越强,pH等于7的物质呈中性。【测定溶液pH的方法】(1)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2)pH的测定方法: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看与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根据pH便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注意:(1)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pH试纸不能预先用蒸馏水润湿,否则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常见的情况如下:①溶液为酸性时,酸性变弱,pH偏大。②溶液为中性时,pH不变。③溶液为碱性时,碱性变弱,pH偏小。(2)不能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试的溶液中,否则会污染试剂。01 酸的个性盐酸:(1)物理性质及用途:常温下,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的液体。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除锈制药。(2)化学性质:①与硝酸银反应:HCl+AgNO3 = AgC1↓+HNO3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应用:用于检验盐酸或氯离子的存在。②与鸡蛋壳(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鸡蛋壳逐渐溶解,气泡产生。③与铁反应:Fe+2HCl = 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绿色并有气泡产生。④与铁锈反应:Fe2O3+6HCl = 2FeCl3+3H2O现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黄色。⑤与氧化铜反应:CuO+2HCl = CuCl2+H2O现象: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为蓝色。(3)浓盐酸敞口放置则质量变小,质量分数也变小。硫酸:(1)物理性质及用途:硫酸是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生产化肥,农药,精炼石油等。(2)硫酸的化学性质:①与锌粒反应:Zn+H2SO4 = ZnSO4+H2↑②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SO4 = Fe2(SO4)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③与氧化铜反应:CuO+H2SO4 = 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④与氢氧化铜反应:Cu(OH)2+H2SO4 = CuSO4+2H2O现象:蓝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⑤与氯化钡溶液反应:BaCl2+H2SO4 = BaSO4↓+2HCl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钡离子常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3)浓硫酸:①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里,不然会引起液体飞溅。②特性:强腐蚀性。浓硫酸对皮肤衣服等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立即就医。脱水性:硫酸能把植物纤维(如棉花,造纸的木纤维,人的皮肤)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吸水性: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如果浓硫酸敞口放置,则质量变大,质量分数会变小。盐酸与硫酸的用途酸 用途盐酸(HCl) 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硫酸(H2SO4)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温馨提示】水溶液中常见的金属离子的颜色:Cu2+呈蓝色,Fe3+呈黄色,Fe2+呈浅绿色,其他金属离子一般无色,如Na+、Mg2+、Al3+等。浓硝酸和浓盐酸、浓硫酸一样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硝酸具有挥发性,且见光易分解,所以需要密封保存在棕色的试剂瓶中。02 酸的通性酸的通性 反应情况 化学方程式与指示剂作用 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 生成盐和氢气 Zn+H2SO4 = ZnSO4+H2↑ Fe+2HCl = FeCl2+H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生成盐和水 Fe2O3+3H2SO4 = Fe2(SO4)3+3H2O Fe2O3+6HCl = 2FeCl3+3H2O CuO+H2SO4 = CuSO4+H2O CuO+2HCl = CuCl2+H2O与碱反应 生成盐和水 Cu(OH)2+H2SO4 = CuSO4+2H2O Mg(OH)2+2HCl=MgCl2+2H2O与某些盐反应 生成新盐和新酸 Na2CO3+H2SO4 = Na2SO4+H2O+CO2↑ HCl+AgNO3 = AgC1↓+HNO3 BaCl2+H2SO4 = BaSO4↓+2HCl【温馨提示】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H+,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酸根离子不同,不同酸也有各自的特性,如稀硫酸与BaCl2溶液的反应,稀盐酸与AgNO3溶液的反应。浓硫酸、硝酸有很强的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H2,而是生成水。所以酸的通性通常指的是盐酸和稀硫酸,而不是指浓硫酸和硝酸。01碱的个性氢氧化钠:(1)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易潮解。(3)与水作用: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4)化学性质:①跟指示剂作用时,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②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2NaOH+CO2=Na2CO3+H2O③与酸发生反应:2NaOH+H2SO4=Na2SO4+H2O④与盐发生反应:2NaOH+CuSO4= Na2SO4+Cu(OH)2 ↓(5)用途: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工业,生活中可用于去除油污。氢氧化钙:(1)俗称:熟石灰,消石灰。(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3)与水作用:微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少量的热。(4)化学性质:①跟指示剂作用时,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②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a(OH)2+CO2 =CaCO3↓+H2O③与酸发生反应:Ca(OH)2+2HCl = CaCl2+H2O④与盐发生反应:Ca(OH)2+CuCl2= CaCl2+Cu(OH)2 ↓(5)用途:用于建筑工业,制作漂白粉的原料,改良酸性土壤。【能力拓展】氢氧化钠相关:(1)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不仅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还易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变质。故应保存在密闭干燥的地方。(2)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变大。(3)利用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的性质,固体氢氧化钠可以做某些气体(如氧气、氢气)的干燥剂,但是能与NaOH反应的气体,如CO、SO2等酸性气体则不可用固体NaOH干燥,一般选用浓硫酸干燥。(4)称量氮氧化钠固体时,要将其放在玻璃器皿中,不能放在纸上,以免其潮解后腐蚀天平的托盘。(5)氢氧化钠有强烈腐蚀性,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波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氨水相关:(1)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主要成分为NH3.H2O或NH4OH(2)物理性质:常态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3)化学性质:具有碱的通性,如氨水显碱性,能使指示剂变色,与酸反应生成铵盐可以用来制氮肥。氢氧化钙相关:(1)因为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钙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钙,溶液质量减小。(2)利用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的性质,生石灰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但不能干燥酸性气体。02碱的通性(一)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碱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二)某些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1)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①化学方程式:Ca(OH)2+CO2 = CaCO3↓+H2O②应用:这一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明显,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①化学方程式:2NaOH+CO2 = Na2CO3+H2O②应用:这一反应常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因为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①化学方程式:2NaOH+SO2 = Na2SO3+H2O(亚硫酸钠)②应用: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主要是煤、石油)的工厂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4)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①化学方程式:2NaOH+SiO2 = Na2SiO3+H2O②应用: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应用橡皮塞或木塞。(三)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氢氧化钠溶液可与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1 = NaCl+H2O(四)某些碱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1)生成碱沉淀的反应。如FeCl3、CuCl2与NaOH反应。(2)生成盐沉淀的反应,如Na2CO3与Ca(OH)2的反应:Na2CO3+Ca(OH)2 = CaCO3↓+2NaOH。常见的不溶性碱有Mg(OH)2、Al(OH)3、Zn(OH)2、Fe(OH)3、Cu(OH)2,它们不能使加入的指示剂变色。Mg(OH)2、Al(OH)3、Zn(OH)2是白色沉淀,Fe(OH)3是红褐色沉淀,Cu(OH)2是蓝色絮状沉淀。【温馨提示】碱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可溶性碱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相同的阴离子--OH-”。不同的碱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不同,因此不同的碱也表现出一些不同的性质。因为难溶性碱放入水中几乎不能产生OH-,所以碱的通性中使指示剂变色、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以及与某些盐反应,是可溶性碱才具有的性质。难溶性碱只有与酸反应的性质。01 酸碱反应及其应用酸碱反应1.氢氧化钠与酸反应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滴人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向变红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振荡,溶液颜色变浅直至消失,说明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或酸性,氢氧化钠和酸发生了反应。2.实验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HCl+NaOH = NaCl+H2O二、酸碱反应的实质:(中和反应)三、酸碱反应的应用(一)酸碱反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适宜在接近中性( pH在6.5~7.5)的土壤里生长,酸性太强(pH<4或碱性太强(pH>8 )的土壤,都不适宜植物生长。因此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在酸(碱)性土壤中加人适量的碱(酸),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如农业上常施加熟石灰[主要含Ca(OH)2 ]来降低土壤的酸性。注意:改良酸性土壤常使用熟石灰,而不使用碱性、腐蚀性很强的氢氧化钠。(二)酸碱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1)处理工业废水,解决环保问题。工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常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不经处理、任意排放,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根据不同污水的酸碱性,加人适宜的物质,去除污水的酸碱性,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2)精制石油时,可用氢氧化钠来中和过量的酸。(三)酸碱反应在医药方面的应用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如果胃酸过多,会引起胃痛等病症,医疗上常用能与酸反应的碱性物质作为药品降低胃液的pH,使之达到正常范围,减少胃酸常用的药剂有Al(OH)3,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l(OH)3+3HCl = AlCl3+3H2O。01 常见的盐的性质与用途一、盐定义: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盐是酸碱反应的产物之一。1.碳酸钠:(1)俗名:纯碱、苏打。(2)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3)化学性质:①水溶液呈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与水:③与酸:④与碱:(4)用途:食品,造纸工业中的发泡剂、洗涤剂。2.碳酸钙:(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物质,难溶于水。(2)存在:大理石、石灰石、汉白玉、鸡蛋壳等物质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3)化学性质:与酸:(4)高温分解:(5)用途:建筑材料、补钙剂。3.氯化钠( NaCl )(1)俗名:食盐。(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咸味。溶解度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不大。(3)化学性质: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NaCl+AgNO3=AgCl↓+NaNO3)。(4)用途:重要的调味品,用来腌渍蔬菜;可用来制取烧碱、金属钠、氯气等;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浓的食盐溶液会使细胞内的水渗出,使蛋白质凝固,具有杀菌作用;农业上用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等。二 盐的化学性质反应 反应发生的条件盐+酸→新盐+新酸 生成物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盐+碱→新盐+新碱 ①反应物都溶于水; ②生成物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盐+盐→新盐+新盐 ①反应物都溶于水; ②生成物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一些常见的有色溶液。蓝色溶液:含Cu2+的溶液,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如FeCl3溶液、Fe2(SO4)3溶液;浅绿色溶液:含Fe2+的溶液,如FeSO4溶液、FeCl2溶液;紫红色溶液:如高锰酸钾溶液。(2)一些常见的沉淀的颜色。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不溶于水,能溶于酸,且产生大量气泡,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白色沉淀:CaCO3、BaCO3等;不溶于水,能溶于酸,但没有气泡产生的白色沉淀:Mg(OH)2等;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02 盐的分类与制取一 盐的分类(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1)按照具有的相同离子分类①阳离子相同,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 Na2CO3)硫酸钠(Na2SO4)和硝酸钠(NaNO3)等称为钠盐。②阴离子相同,如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碳酸钙(CaCO3)和碳酸钡(BaCO3)等称为碳酸盐。(2)按照盐的溶解性分类①可溶性盐,如碳酸钠( Na2CO3)、硫酸钾(K2SO4)硝酸银( AgNO3)和氯化铵( NH4Cl)等。②不溶性盐,如硫酸钡( BaSO4)、氯化银( AgCl )、碳酸钙( CaCO3)等。③还有些盐是微溶于水的,如CaSO4、Ag2SO4、MgCO3等。规律总结2:盐的溶解性记忆口诀钾钠铵硝溶于水,盐酸盐除氯化银;硫酸盐除硫酸钡,碳酸盐溶钾钠铵;微溶盐类有三种,硫酸钙银碳酸镁。二 盐的制取人们常利用一些盐的溶解性来实现盐的制取提纯和鉴别,盐的制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有些盐是天然存在的,通过物理方法提取,如可从海水盐湖或盐井中提取食盐。(2)用化学方法制取,如用Na2CO3和CaCl2制取CaCO3和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制碱工业有重大贡献,他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其原理为NH3+CO2+H2O+NaCl == NaHCO3+NH4Cl 、2NaHCO3 △ Na2CO3+H2O+CO2↑。03 复分解反应(1)概念: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通式表示为AB+CD → AD+CB )。(2)特点:复分解反应交换成分,但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类型 反应物条件 生成物条件酸+碱 至少一种可溶 需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中至少-一个: ①有沉淀生成 ②有气体生成 ③有水生成碱+盐 二者都可溶盐+盐 二者都可溶盐+酸 酸必须可溶(4)复分解反应实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和水。04 盐和化肥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肥的种类 常见化肥 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缺乏时的表现氮肥(含有氮元素的化肥) 常见的氮肥有NHNO3 CO(NH2)2和NHHCO3等 氮肥含有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 植物缺氮元素时叶片发黄,生长缓慢,光合作用减慢钾肥(含有钾元素的化肥) 常见的钾肥有K2CO3、K2SO4和KCl等 能促进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促进糖和淀粉生成 植物缺钾元素时茎细小,叶片有褐斑,易倒伏磷肥(含有磷元素的化肥) 常见的磷肥有过磷酸钙[CaSO4和Ca(H2PO4)2 的混合物] 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吸收养分和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数增多,籽粒饱满 植物缺磷元素时根短小,叶片暗绿带红。过量会引起作物贪青晚熟复合肥(含N、P、K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三种) KNO3、K3PO4、(NH4)3PO4 等 具有氮肥、磷肥、钾肥的两重或多重功效(二)铵盐的制取NH3+H2O+CO2 = NH4HCO3 (碳铵) 2NH3+H2SO4 = (NH4)2SO4 (硫铵)(三)合理使用化肥虽然化肥有助于植物生长,但长期使用化肥往往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因此通常需施一些农家肥料(有机肥),农家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多种营养元素,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01 性质与变化的区分1.(2024·浙江模拟)兰溪游埠镇“三伏老油酿造技艺”已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生产的酱油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以下生产酱油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原料 B.搅拌混匀 C.入坛发酵 D.成品装瓶【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的变化。【解答】A、清洗原料,只是除去灰尘等杂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搅拌混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入坛发酵,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成品装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02 酸碱盐的区分1.(2023九上·义乌月考)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如下: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再向其中通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后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其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②2NaHCO3Na2CO3+CO2↑+H2OA.反应①产物氯化铵属于酸 B.反应②产物碳酸钠属于碱C.反应①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②属于分解反应【答案】D【知识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酸、碱的概念【解析】【分析】A、根据氯化铵属于盐分析;B、根据碳酸钠属于盐分析;C、根据化合反应特点为“多变一”分析;D、根据“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分析。【解答】A、反应①产物氯化铵属于盐,不符合题意;B、 反应②产物碳酸钠属于盐,不符合题意;C、 反应①生成物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 ,不符合题意;D、 反应②是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03 酸碱指示剂与pH试纸的使用1.(2024九上·诸暨月考)如图所示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苹果的酸性比橘子强B.清洁剂为强酸性或强碱性C.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柠檬D.草木灰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分析】pH<7,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7,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解答】A.苹果的pH小于橘子,所以酸性比橘子强,正确不符合题意。B.厕所清洁剂pH在1-2间,为强酸性,厨房清洁剂pH在12-13间,为强碱性,正确不符合题意。C.柠檬呈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柠檬,正确不符合题意。D.草木灰水呈碱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04 酸的通性利用1.(2024九上·义乌期末)小金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它与不同“类别”的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则X可以是( )A.某些活泼金属 B.FeC.NaOH D.无色酚酞【答案】A【知识点】常见物质的分类;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由酸的化学性质可知,X可以是某些活泼金属,铁、氢氧化钠、酚酞是具体物质,不是物质类别。故答案为:A。05 浓硫酸与浓盐酸的性质及应用1.(2024九上·温州期中)酸和碱的知识是九年级《科学》学习的重要知识,下列有关酸和碱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C.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D.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答案】D【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A、根据盐酸呈酸性分析;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分析;C、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D、根据氢氧化钠潮解及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性质分析。【解答】A、 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不符合题意;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挥发出的氯化氢与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液滴,在瓶口会产生白雾 ,不符合题意;C、 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不符合题意;D、 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会吸收水蒸气且与二氧化碳反应,其成分发生变化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2024九上·温州期中)下列是我市某校四位学生在科学实验操作时的特写,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测NaOH溶液的pH C.倾倒试剂 D.稀释浓硫酸【答案】D【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pH值的测量及方法;浓硫酸的稀释【解析】【分析】A、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B、根据pH试纸的使用要求分析;C、根据倾倒液体操作步骤分析;D、根据浓硫酸稀释酸入水分析。【解答】A、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在试管口上方垂直悬空滴加,不能伸入试管中或接触试管壁,不符合题意;B、测溶液pH时不能将试纸浸入待测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体滴在试纸上测定,不符合题意;C、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不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有玻璃棒搅拌,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06 碱的通性应用1.(2023九上·柯桥)在①硫酸②氯化铁③碳酸钾三种物质中,跟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能表现出不同碱之间相似性质的组合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答案】A【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及碱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硫酸、氯化铁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钠都能反应,且反应时氢氧根离子都发生了变化,能表示碱的相似性质,碳酸钾只与氢氧化钙反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答案为:A。07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性质1.(2023九上·义乌月考)小陈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图甲所示实验。实验后,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碳 酸钠溶液,溶液 p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仪器的使用操作无误B.图乙中 d~m 段反应过程中有沉淀产生C.图乙中 m~n 段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变小D.图乙中 n 点之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Na2CO3 和 NaCl【答案】D【知识点】pH值的测量及方法;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当盐酸过量时,加入碳酸钠溶液,溶液pH会从小于7增加,至等于7,碳酸钠过量则在于7,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与氯化钙反应有沉淀生成分析。【解答】A.胶头滴管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伸入试管,故错误;B.由溶液pH的变化图,m~npH不变, 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过程中没有气泡产生,故错误;C.由溶液pH的变化图,d~mpH增大,发生的是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d-m段反应过程中有气泡产生,故错误;D.图乙中n点之后溶液pH>7, 溶液中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溶质有Na2CO3 和 NaCl,故正确。故选D。2.(2023九上·萧山月考)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用Ca(OH)2制波尔多液 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C.用NaOH溶液检验CO2 D.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答案】C【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性质决定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解答】A.用Ca(OH)2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 ,故A正确不合题意;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故B正确不合题意;C.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则用Ca(OH)2溶液检验CO2 ,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用NaOH固体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某些气体,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3.(2023九上·金华月考)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 )A.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B.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少量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C.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D.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至充分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答案】D【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溶质.A、根据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分析.B、根据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然后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分析.C、根据溶液的中碳酸钠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色分析.D、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在结合澄清的石灰水过量分析.【解答】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溶质。A、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故A错误。B、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生成气体,然后稀盐酸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不能立刻产生大量的气泡,故B错误。C、溶液的中碳酸钠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色,但不一定原溶液中就含有氢氧化钠也可能是生成的氢氧化钠,故C错误。D、根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故D正确。故选:D。08 酸碱中和的图像问题1.(2024九上·鹿城月考)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ClB.a、b、c所示的溶液中都含有Na+、C.c点表示NaOH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D.b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B【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分析】点pH小于7,溶液呈酸性,b点pH等于7,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c点pH大于7,溶液呈碱性。【解答】A、由图可知,a点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其中含有剩余HCl和生成的NaCl,选项错误;B、由图可知,a点pH小于7,溶液呈酸性,其中含有剩余HCl和生成的NaCl,其中含有Na+、Cl-,b点pH等于7,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含有生成的NaCl,其中 含有Na+、CI,c点pH大于7,溶液呈碱性,其中含有剩余的NaOH和生成的NaCl,其中含有Na+、CI-,选项正确;C、由图可知,c点pH大于7,溶液呈碱性,其中含有剩余的NaOH和生成的NaCl,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b点pH等于7,溶液呈中性,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09 常见盐的用途1.(2023九上·磐安期末)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对劳动项目中涉及的化学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A.A B.B C.C D.D【答案】A【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盐与化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A、根据小苏打为碳酸氢钠分析;B、根据铁生锈条件分析;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D、根据碳酸钾中含植物所需钾元素分析。【解答】A、小苏打为碳酸氢钠,符合题意;B、潮湿的铁锅在空气中易生锈,将洗干净的铁锅擦干水放置可防止锈蚀,不符合题意;C、白醋中含有醋酸,能与碳酸钙发生反应,可用白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不符合题意;D、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含有植物所需钾元素,是一种钾肥,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0 化肥1.(2024九上·武义月考)阳光玫瑰葡萄今年获得了大丰收,颗粒大,果肉鲜脆多汁,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在葡萄开花后要注意补充钾肥,钾肥能促进糖类的合成与运输,提高葡萄品质,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A.KNO3 B.CO(NH2)2 C.K2CO3 D.Ca(H2PO4)2【答案】C【知识点】盐与化肥【解析】【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解答】A、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A不符合题意;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B不符合题意;C、K2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C符合题意;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1离子检验与离子共存1.(2023九上·杭州月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无色溶液中:K+、Na+、SO42-、Cu2+B.碱性溶液中:Cu2+、Ba2+、NO3-、Cl﹣C.含有Ag+的溶液中:K+、NH4+、NO3-、Cl﹣D.酸性溶液中:Mg2+、Na+、SO42-、Cl﹣【答案】D【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 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B、碱性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能与铜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银离子能与氯离子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12复分解反应应用1.物质X和Ba(OH)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Ba(OH)2=BaSO4↓+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可能为氯化铁 B.X只能为硫酸C.Y可以为氢氧化铜 D.Y不一定是水【答案】D【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所给方程式结合碱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 A、物质X和Ba(OH)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Ba(OH)2=BaSO4↓+2Y, 则X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由方程式配平系数可知,X中阳离子化合价为+1价,氯化铁中铁元素为+3价,不符合题意;B、X可能是硫酸,也可能是硫酸钠等,不符合题意;C、Y是氢氧化铜则X中含有铜元素,铜元素化合价为+2价,不符合题意;D、若X为硫酸,则Y为水,若X为硫酸钠,则Y为氯化钠,符合题意;故选D。13物质推断与鉴别1.(2024九下·柯桥月考) 某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分别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甲:利用酚酞试液鉴别Na2CO3、NaCl 和稀硫酸三种溶液;乙:利用CO2气体鉴别 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丙:利用稀硫酸鉴别 KOH、Na2CO3和 BaCl2三种溶液;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将 HCl、C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A.只有甲和乙 B.只有丙和丁C.只有甲、乙和丙 D.甲、乙、丙和丁都可以【答案】D【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的差异进行分析解答。【解答】 甲:将酚酞试液分别加入四种溶液中,酚酞变红是碳酸钠溶液,不变色是氯化钠和稀硫酸,将这两种分别加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中,使红色消失的是硫酸,没有现象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正确;乙: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和盐酸混合没有现象,将产生的白色沉淀分为两份,分别加入另外两种溶液,能使沉淀溶解的是盐酸,另一种是氢氧化钠,可以鉴别,故正确;丙:将酚酞试液加入五种溶液中,酚酞变红的是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向变红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能产生沉淀的是碳酸钠,没有现象的是氢氧化钠;另外三种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没有现象的是盐酸和硝酸钾,将鉴别出来的是碳酸钠与此两种溶液混合,能产生气体的是盐酸,可以鉴别,故正确;丁:将溶液两两混合,能产生气体的是碳酸钠和盐酸,剩余的两种是氯化钡和氯化钠,将产生气体的取出一种与这两种溶液分别混合,能产生沉淀,则取出的是碳酸钠,剩余的是盐酸,能与碳酸钠产生沉淀的是氯化钡,剩余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正确;故答案为:D。2.(2023九上·宁波竞赛)某样品,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3.8g,加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m。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则样品的组成最多有3种可能B.若,则样品中一定含有C.若,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D.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答案】A【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盐的性质及用途14物质除杂与分离1.(2024九上·南浔期末)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A ZnCl2溶液(CuCl2) 加入足量的铁粉后过滤B 铜粉(木炭) 在空气中灼烧C NaCl(CaCl2) 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D Fe(OH)3(NaOH) 将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A、根据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分析;B、根据铜和木炭都能与氧气反应分析;C、根据氯化钠和氯化钙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分析;D、根据氢氧化铁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分析。【解答】A、加入足量铁粉,铁与氯化铜反应会引入新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题意;B、在空气中灼烧,木炭和铜都会与氧气反应,不符合题意;C、氯化钙和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加水充分溶解后蒸发结晶,氯化钙和氯化钠都会析出,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铁不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将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可除去氢氧化铁中的氢氧化钠,符合题意;故选D。1.(2024九上·诸暨月考)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或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B.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C.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D.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答案】D【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能与碱溶液反应,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分析。【解答】A、曲线①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小于②,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 ,不符合题意;B、 对比曲线①和②,二者变化趋势不同,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 ,不符合题意;C、由图像中二氧化碳深度变化趋势可知,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 ,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其溶液浓度小,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下方,但在 ②上方,符合题意;故选D。2.(2024九上·南浔期末)分析推理是学习科学知识时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B.氢氧化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所以氢氧化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也会出现蓝色絮状沉淀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盐通常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答案】C【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碱、盐的鉴别;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 A.根据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B.根据氢氧化镁属于不溶性碱,在溶液中不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进行分析;C.根据酚酞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进行分析;D.根据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属于盐进行分析。【解答】 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A错误;B.氢氧化镁属于不溶性碱,在溶液中不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所以氢氧化镁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不会出现蓝色絮状沉淀,故B错误;C.酚酞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所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C正确;D.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属于盐,故D错误。故选D。3.(2024九上·温州期末)小明研究酸碱反应中的变化情况,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盛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此过程烧杯中水的质量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B【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据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都含有水,且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时生成水分析。【解答】 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盛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因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都含有水,且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时生成水,随稀盐酸的加入,水的质量不断增加,且反应过程中增加幅度大于反应结束后。故答案为:B。(3题图) (4题图)4.(2023九上·越城月考)如图是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B.ag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答案】C【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分析】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恰好完全反应时pH等于7。【解答】A、随着反应进行,溶液pH逐渐减小,该反应是稀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该选项说法错误;B、ag是指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该选项说法错误;C、A点时氢氧化钠过量,溶液的溶质为过量的NaOH和反应生成的NaCl,该选项说法正确;D、B点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无法判断稀盐酸和NaOH溶液质量是否相同,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5.(2024九上·诸暨月考)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HCl,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到目的的顺序是( )A.③⑤①②④ B.③⑤①④② C.⑤③②①④ D.③①⑤②④【答案】A【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除杂的基本原则:①不能引入新的杂质;②被提纯物质最后不要与除杂试剂反应。据此分析即可。【解答】欲除去溶液中的MgCl2、CaCl2、Na2SO4,则先用氢氧化钠除掉氯化镁,再用氯化钡除掉硫酸钠,接下来用碳酸钠除掉氯化钙与多余的氯化钡,再将沉淀滤掉,最后用稀盐酸除去滤液中多余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所以能达到目的顺序应选:③⑤①②④.故选A。6.(2024九上·慈溪期末)烧杯中盛有和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是和B.段的沉淀为C.D.原混合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答案】D【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氢氧化镁沉淀,然后结合图象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解答】 0~a段生成的是硫酸钡沉淀,a~b段生成的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镁沉淀,b~c段生成的是氢氧化镁沉淀,所以A.a点对应溶液中有氯化镁、硫酸镁2种溶质,故A错误;B.b~c段生成的是氢氧化镁沉淀,故B错误;C. 设氢氧化钡的质量分数为x。Ba(OH)2+MgSO4=BaSO4↓+Mg(OH)2↓171 233x×100g 23.3g;解得: x=17.1%;设硫酸钡质量为y,氢氧化镁质量为z。Ba(OH)2+MgSO4=BaSO4↓+Mg(OH)2↓171 233 5850g×17.1% y z;解得:y=11.65g;;解得:z=2.9g所以m=23.3g+11.65g+2.9g=37.85g,故C错误;D.反应的方程式为:Ba(OH)2+MgSO4=BaSO4↓+Mg(OH)2↓;Mg(OH)2+ 2HCl= MgCl2+H2O;则BaSO4~ 2HCl233 7323.3g 100gk;;解得: k=7.3%;故D正确。故选D。7.(2024九上·瓯海期中)能一次性区别AgNO3、Na2CO3和NaCl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硝酸钾溶液【答案】A【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解析】【分析】根据所给的试剂与三种物质反应的过程中能够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将这三种物质区别出来。【解答】A.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生成,与氯化钠不反应,即无现象,所以能够把这种物质区分开,故A正确;B.氢氧化钠与碳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碳酸钠和氯化钠不反应,因此不能把它们区分开,故B错误;C.氯化钡与碳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银沉淀,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与氯化钠不反应,因此不能把它们区分开,故C错误;D.硝酸钾与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钠都不反应,因此不能把它们区分开,故D错误。故答案为:A。8.(2023九上·温州会考)往含有少量 H2SO4 的 MgSO4 溶液中滴加 Ba(OH)2 溶液,最终得到 BaSO4 和 Mg(OH)2两种沉淀,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 Ba(OH)2 溶液质量的关系图像为( )A. B. C. D.【答案】C【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在含有酸和盐的溶液中,如果加入的碱都能与它们发生反应,那么酸和碱先反应;(2)根据生成沉淀的种数判断沉淀生成速度的大小,进而确定图像的形状即可。【解答】(1)往含有少量 H2SO4 的 MgSO4 溶液中滴加 Ba(OH)2 溶液,Ba(OH)2 溶液先与H2SO4 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当H2SO4 完全反应后,Ba(OH)2 溶液再与MgSO4 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钡沉淀。(2)由于前者只有一种沉淀,后面则是两种沉淀,那么沉淀的生成速度后者大于前者。(3)当溶液中的 H2SO4 和 MgSO4 都反应完毕后,沉淀不在生成,质量保持不变。故选C。9.(2023九上·杭州月考) 类推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①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也能置换出硫酸镁溶液中的镁②NaO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Cu(OH)2也能使能使紫兔石蕊试液变蓝③NH4Cl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所以尿素 CO(NH2)2 也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④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所以能电离出H+的一定是酸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D【知识点】酸、碱的概念;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碱、盐的鉴别;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①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但是铁的活动性比镁弱,不能置换出硫酸镁溶液中的镁,故错误;②NaO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但是氢氧化铜不溶于水,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故Cu(OH)2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故错误;③NH4Cl不能与碱混合使用,是因为含有铵根离子,尿素 CO(NH2)2 中不含有铵根离子,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故错误;④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但能电离出H+的不一定是酸,例如碳酸氢钠属于盐,故错误;故答案为:D。10.(2023九上·临海期中)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A.Na2SO4、CuSO4、NaCl B.NaOH、HCl、NaClC.FeCl2、NaNO3、Na2SO4 D.NaCl、Na2CO3、Na2SO4【答案】D【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解析】【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判断只用一种试剂,与组内物质混合时产生不同的现象,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CuSO4溶液呈蓝色,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再向剩余的两种无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无明显变化的是NaCl,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故A不合题意;B.将紫色的石蕊试液加入,变蓝的是NaOH,变红的是HCl,不变色的是NaCl,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故B不合题意;C.FeCl2溶液呈浅绿色,首先鉴别出浅绿色的FeCl2溶液;再向剩余的两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钠,无明显变化的是硝酸钠,只用一种试剂可以鉴别,故C不合题意;D.这三种物质的阳离子相同,反应只能是通过阴离子的反应进行鉴别,但采用滴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或氯化钡溶液等方法均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故D符合题意。故选D。11.(2024·绍兴)某固体粉末含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已知:,,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合理的是A.溶液乙中溶质至少有2种B.固体乙中成分至少有2种C.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D.溶液甲中可能含有【答案】A【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碳酸铜、碳酸镁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氧化亚铜与盐酸反应生成 铜和氯化铜、水,铜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氯化亚铁、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亚铁或氢氧化铜沉淀及氯化钠,结合所加试剂均过量分析。【解答】碳酸铜、碳酸镁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氧化亚铜与盐酸反应生成 铜和氯化铜、水,铜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固体粉末加入过量盐酸,得到气体甲、溶液甲、固体甲,则说明固体粉末中有碳酸铜和碳酸镁至少一种,有氧化亚铜,溶液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得溶液乙和固体乙,溶液乙中至少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钠两种溶质,固体乙中至少含有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铜的一种,不能确定固体粉末中是否含氧化铝和碳酸镁,固体甲中含有铜,铜能与氯化铁发生反应,则溶液甲中不会含有铁离子。故答案为:A.12.(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浓硫酸用作脱水剂 B.液氨用作制冷剂 C.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D.生石灰作干燥剂【答案】A【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现象【解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浓硫酸用作脱水剂,化学变化。B、液氮用作制冷剂,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化学变化。D、用生石灰作干燥剂,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变化。故答案为:A。13.(2024九上·定海开学考)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物质甲是( )。A.浓氨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D.食盐水【答案】C【知识点】酸、碱的概念;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pH值的测量及方法【解析】【分析】盐酸物理性质(1)组成: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混合物)。(2)纯盐酸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工业盐酸因含杂质,而显黄色。(3)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跟空气中的水蒸汽重新结合成盐酸的小液滴(即白雾),挥发后质量变小。化学性质1、酸性:强酸性2、还原性【解答】A.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物质变红色,A中浓氨水是碱性的,使紫色石蕊变蓝色,A错误;B. 浓硫酸有吸水性,虽然显酸性,但是不会跑到右边去,所以不会使紫色石蕊变红,B错误;C.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显酸性,所以会跑到右边的紫色石蕊试液中,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正确;D. 食盐水是中性的,所以不会是紫色石蕊变红色,D错误;故答案为:C14.(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盐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很广,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时,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是( )A. B. C. D.【答案】B【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含有氯离子的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解答】A、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错误。B、稀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能观察到白色沉淀,故选项正确。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会观察到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黄色,故选项错误。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但无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5.(2024九上·诸暨月考)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固体,直至过量。小金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B.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C.a至d段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D.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答案】D【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固体,直至过量,此过程在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当稀盐酸反应完全后,碳酸钠再和氯化钙反应,据此分析。【解答】A、a至b段是碳酸钠中和盐酸反应,对应溶液的pH逐渐增大,故说法错误。B、b点时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钠和氯化钙,故说法错误。C、a至c段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c到d端氯化钠质量不再增加,故说法错误。D、c点时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对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溶质种类最少,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16.(2024九上·诸暨月考)小金分别向含有Ba(NO3)2、Na2CO3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滴加稀硫酸,并将两只支试管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对烧杯内的物质处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中无色滤液b一定呈中性 B.白色沉淀a为硫酸钡沉淀C.反应后的甲试管硫酸溶液过量 D.反应后的乙试管硫酸溶液过量【答案】A【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碳酸钡能溶于硝酸,硫酸钡不能溶于硝酸,硫酸与碳酸钡不能共存及硫酸与钡离子的溶液能产生沉淀,与碳酸根离子反应能产生气体分析。【解答】烧杯中混合物过滤出白色沉淀a,a加入过量稀硝酸部分溶解,说明含有硫酸钡和碳酸钡,无色滤液b加过量稀硫酸,无气体、溶液产生,说明不含钡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则一定含硝酸钠,可能含硫酸钠,a中有碳酸钡,碳酸钡与硫酸不能共存,所以b中一定无硫酸。A、烧杯中无色滤液b一定呈中性 ,符合题意;B、 白色沉淀a为硫酸钡和碳酸钡沉淀 ,不符合题意;C、 两试管中物质混合产生碳酸钡,则乙中碳酸钠过量,甲中硝酸钡过量,所以反应后的甲试管硫酸溶液一定不是过量 ,不符合题意;D、乙试管中碳酸钠有剩余,则硫酸不足,不符合题意;故选A。17.(2024九上·上城期末)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水和硫酸钠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表示的物质为Na2SO4,乙表示的物质为H2OB.加入b克NaOH溶液时,H2SO4还有剩余C.加入a克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SO42-D.加入c克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呈中性【答案】C【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稀硫酸的质量逐渐减少,硫酸钠和水的质量逐渐增加,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水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水,水的质量仍在增加;甲表示的物质为水,乙表示的物质为硫酸钠,故选项说法错误;B、加入b克NaOH溶液时,硫酸钠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恰好完全反应,H2SO4没有剩余,故选项说法错误;C、加入a克NaOH溶液时,稀硫酸过量,所得溶液是硫酸钠和H2SO4的混合溶液,溶液中阴离子为 ,故选项说法正确;D、加入c克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所得溶液呈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8.(2024九上·海曙期末)以下是小宁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B.将未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出现气泡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铜固体,溶液由无色变蓝色D.在蔗糖中加入少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形成了“黑面包”【答案】A【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未打磨过的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会观察到溶液变为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未打磨过的铝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先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铝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则将未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出现气泡,故选项说法正确。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铜固体,氢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液由无色变蓝色,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蔗糖中加入少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把蔗糖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生成水,会观察到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形成了“黑面包”,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9.(2024九上·宁波期末)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中涉及的科学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科学知识A 学农活动: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是碱性物质,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B 家务劳动:用白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 醋酸能与水垢中的CaCO3、Mg(OH)2等物质反应C 生活妙招:用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 紫甘蓝中的花青素在不同pH环境中显色不同D 其他技能:用灼烧法辨别羊毛和棉花 灼烧时有烧焦羽毛味的是棉花纤维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 A.根据熟石灰是碱性物质,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分析;B.根据酸的通性分析;C.根据酸碱指示剂是指能够与酸性或碱性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分析;D.根据灼烧蛋白质时才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分析。【解答】 A.熟石灰是碱性物质,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常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故A正确不合题意;B.醋酸能与水垢中的CaCO3、Mg(OH)2等物质反应,所以常用白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故B正确不合题意;C.紫甘蓝中的花青素在不同pH环境中显色不同,所以可用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故C正确不合题意;D.棉花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烧纸气味,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0.(2024九上·武义月考)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匹配正确的是( )选项 结构 性质 用途A 稀硫酸中含有氢离子 具有酸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钡离子B 稀硫酸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具有酸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钡离子C 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钙离子 具有碱性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D 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具有碱性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A.A B.B C.C D.D【答案】D【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验证钡离子是利用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碳是利用氢氧化钙中含氢氧根离子,具有碱性分析。【解答】A、利用稀硫酸检验溶液中是否含钡离子,是利用硫酸中含有硫酸根离子,不符合题意;B、利用稀硫酸检验溶液中是否含钡离子,是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反应,不是利用稀硫酸的酸性,不符合题意;C、 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是利用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具有碱性,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是利用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具有碱性,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1.(2024九上·瓯海期中)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时,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美丽的喷泉。则小科同学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A.镁粉 B.氧化铁粉末 C.木炭 D.硫酸钡【答案】A【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图中喷泉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若要形成喷泉,则加入的物质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镁粉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美丽的喷泉,故A正确。B.氧化铁粉末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后装置内压强无明显变化,不能形成喷泉,故B错误。C.木炭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装置内压强无明显变化,不能形成喷泉,故C错误。D.硫酸钡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装置内压强无明显变化,不能形成喷泉,故D错误。故答案为:A。22.(2023九上·北仑期末)小科按图示操作进行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塞甲是玻璃塞B.③反应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⑤中稀释浓硫酸时,倒入的乙物质是水D.⑥中酚酞试液用完后,滴管及时清洗【答案】B【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浓硫酸的稀释;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塞甲应使用橡皮塞,不能使用玻璃塞。【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玻璃的主要成分反应,①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塞甲应使用橡皮塞,不能使用玻璃塞,错误;B、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至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③反应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⑤中稀释浓硫酸时,倒入的乙物质是浓硫酸,错误;D、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错误。故答案为:B。23.(2023九上·北仑期末)用图象表示化学变化能提升思维方式,以下四个图象对应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A.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浓硫酸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C.向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D.向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和镁固体混合物【答案】D【知识点】浓硫酸的稀释;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解题时要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根据坐标轴表示的意义、图象的起始点、终止点和走向特征进行分析。【解答】A、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开始盐酸溶液呈酸性,小于7,随着反应的进行,酸性越来越弱,当酸恰好反应完了,溶液呈中性,等于7,酸反应完了,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碱性,大于7,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硫酸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越会增大;错误;C、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错误;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镁的活动性强于铁,铁的活动性强于铜,向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和镁固体混合物时,镁先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镁,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24份质量的镁参加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减少;当镁完全反应后,铁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参加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减少,但减少的幅度变小,当加入的镁和铁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再减少,正确。故答案为:D。24.(2023九上·杭州期中)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CuSO4、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白色沉淀B是硫酸钡C.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Na2SO4、NaNO3D.白色粉末中可能有CaCO3【答案】A【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加水后为无色透明溶液,由于硫酸铜溶于水为蓝色溶液,碳酸钙难溶于水,故由此可知无这两种物质;根据加入稀盐酸后有气体生成,由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原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根据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硝酸仍有白色沉淀C以及气体生成,由碳酸钠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且能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硫酸钠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故此一定还含有硫酸钠;硝酸钠不会影响整个实验现象,因此无法确定。据此分析本题。【解答】A、根据分析可知,气体A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石灰水变浑浊,选项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沉淀B是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选项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白色固体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钠,选项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白色粉末一定不含碳酸钙,选项错误;故选:A。25.(2023九上·杭州期中)下列除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入的少量K2SO4B.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C.CO2中混有少量的CO可用点燃的方式除去D.Fe粉中混有少量Cu粉,可以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答案】A【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解析】【分析】A、根据除杂不能引入新杂质分析;B、根据 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碱的沉淀,能与酸发生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分析;D、根据除杂不能改变原物质分析。【解答】A、 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入的少量K2SO4 ,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钾,不符合题意;B、 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和碱的沉淀,能与酸发生反应,用稀盐酸可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大量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不可用点燃的方式除去 ,不符合题意;D、铁与盐酸反应,铜不与盐酸反应,Fe粉中混有少量Cu粉,不可以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 ,不符合题意;故选B。26.(2023九上·鄞州月考)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D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 水 过滤A.A B.B C.C D.D【答案】A【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盐的性质及用途;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A、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气体,再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即可,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选项所采取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B、铜的活动性比锌弱,铜和氯化锌溶液不反应,不能用铜除去氯化锌,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试剂错误。C、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选用氢氧化钠溶液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试剂错误。D、二氧化锰粉末和碳粉均难溶于水,不能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选项所采取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错误。故选:A。27.(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科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1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脱脂棉团逐渐变为 色。(2)图2实验紫色石蕊的小花放置瓶中后观察到变色,使小花变色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3)图3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观察到气球膨胀,以下满足要求的选项是 。选项 A B C锥形瓶 MnO2 H2O CO2胶头滴管 H2O2 浓H2SO4 NaOH溶液【答案】(1)红(2)H2CO3(3)C【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变成红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与反应生成的碳酸。【解答】(1)图1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脱脂棉团逐渐变为红色,因为浓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遇到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脱脂棉团产生盐酸溶液,盐酸溶液使脱脂棉团逐渐变为红色;(2)紫色小花最终会变红,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H2CO3,碳酸呈酸性,能使用石蕊溶液浸泡过的紫色花变红;(3)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导致气球缩小;B、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导致气球缩小;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导致气球膨胀;故答案为:C。28.(2024九上·拱墅期末)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足量氧化铜至反应完全。如图甲①和②分别表示加入氧化铜前和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1)②中“▲”表示的离子是 。(2)图乙中的a点和b点____。A.均能表示稀硫酸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B.对应溶液的颜色深浅不同C.对应溶液中的离子均为图甲②中的离子D.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同【答案】(1)Cu2+(2)C;D【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足量氧化铜至反应完全,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最终所得溶液为硫酸铜溶液,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足量氧化铜至反应完全,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由图甲①和②可知,②中“▲”表示的离子是铜离子。(2)A.图乙中的a点,能表示稀硫酸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b点,氧化铜有剩余,故说法错误。B.a点,能表示稀硫酸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b点,氧化铜有剩余,对应溶液的颜色深浅相同,故说法错误。C.a点,能表示稀硫酸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b点,氧化铜有剩余,a点和b点均为硫酸铜溶液,对应溶液中的离子均为图甲②中的离子,故说法正确。D.a点和b点均为硫酸铜溶液,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同,故说法正确。故选C、D。29.(2024九上·金华月考)如图为酸、碱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据图回答:(1)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有 (填字母编号)。(2)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D的类别是 。【答案】(1)AB(2)盐【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 根据三种物质与需要鉴别的两种物质之间是否会反应生成明显不同的现象分析;(2)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解答。【解答】 (1)氢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钙不能和氢氧化铜反应,因此可以用氢氧化铜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钙;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因此可以用二氧化碳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钙;稀盐酸和稀硫酸、氢氧化钙混合时都无明显现象,因此不能用稀盐酸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钙,因此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氢氧化铜和二氧化碳。故选AB。(2)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可以是碳酸钠,这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而碳酸钠是盐。故答案为盐。30.(2023九上·联合月考)小科为了检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端封闭的U型管装满二氧化碳气体,将其开口端放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U型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填溶液的升降以及颜色变化)。【答案】(1)CO2+2NaOH=Na2CO3+H2O(2)U型管内液面上升,溶液仍为红色【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大气压的综合应用;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 (1)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二氧化碳反应后使得U型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会把烧杯中的溶液压入管内。反应生成物碳酸钠也呈碱性,故溶液颜色不会改变【解答】(1) 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方程式为: CO2+2NaOH=Na2CO3+H2O(2) 二氧化碳反应后使得U型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会把烧杯中的溶液压入管内。反应生成物碳酸钠也呈碱性,故溶液颜色不会改变 。故答案为: (1) CO2+2NaOH=Na2CO3+H2O (2) U型管内液面上升,溶液仍为红色31.(2023九上·义乌月考)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⑴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⑵取实验⑴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 种可能。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⑴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答案】5;CaCO3、BaCl2、NaOH【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酸、碱、盐的鉴别;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 根据硫酸铜为白色固体,溶于水后其水溶液呈蓝色,氯化钡和硫酸钠可以反应生成不溶于水且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说明一定没有硫酸铜,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钙或硫酸钡或碳酸钙和硫酸钡的混合物;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说明沉淀只有碳酸钙,氯化钡与硫酸钠不能共存;由此可知,原白色粉末可能是CaCO3、BaCl2或CaCO3、Na2SO4或CaCO3、NaOH或CaCO3、BaCl2、NaOH或CaCO3、Na2SO4、NaOH;故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5种可能。(3)实验(1)中的白色固体可能是碳酸钙,也可能是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但是硫酸钡不溶于水而且不溶于酸,而题目中的白色沉淀全部溶于稀盐酸中,说明这种白色沉淀是碳酸钙;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CO2,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 BaCl2、NaOH 。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CaCO3、BaCl2、NaOH。32.(2023九上·奉化期中)超氧化钠(NaO2)在常温下能分别与CO2、H2O、HCI发生反应,均可生成O2。为了验证CO2能跟NaO2反应生成O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超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钠和氧气;稀盐酸具有挥发性)。(1)Na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白色固体,则该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填字母)。A.NaCl B.NaOH C.Na2CO3 D.NaHCO3(2)推测B装置中X溶液的作用是 。(3)在G装置中,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同时微热红磷和白磷,可观察到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4)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D中固体,加足量水,有气泡产生。为验证所得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请你帮助这位同学写出后续的实验操作与现象 。【答案】(1)C(2)除去氯化氢气体(3)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4)取少量溶液,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A装置通过盐酸和大理石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那么要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需通过BC两个装置,然后达到D装置跟超氧化钠进行反应。【解答】(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有钠元素、氧元素和碳元素;A.NaCl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而反应物中没有氯元素,A错误;B.NaОH由钠元素和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而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B错误;C.Na2CO,由钠元素、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因此可能生成该物质,C正确;D.NaHCO,由钠元素、氧元素、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而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D错误。(2)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而浓盐酸易挥发,因此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因此可以用X溶液除去;(3)燃烧的三个条件为: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红磷和白磷都是可燃物,且打开阀门I都会和氧气接触,而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证明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燃烧所需的着火点,因此可以得到燃烧的条件为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由已知可得超氧化钠常温下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可以参考第一问的解析),在加入水后有气泡生成,所以试验结束后D中的固体有超氧化钠,可能有碳酸钠。此时溶液中可能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碳酸钠溶液中混有氢氧化钠,对氢氧化钠的证明通常用无色酚酞溶液,但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碳酸钠的存在会妨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因此可取少量溶液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以除去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过滤后再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33.(2023九上·三门月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现象,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又做了如图所示两组实验。(1)实验一:如图1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小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应添加一组对照组: 。(2)实验二:小组同学将实验一做了改进,将注射器1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拧紧瓶盖的软塑料瓶中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再将足量的稀盐酸从注射器2注入瓶中(如图2),观察到 ,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3)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实验二中的液体,滴加酚酞后发现不变色,甲同学认为溶质为氯化钠,乙同学认为不一定。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检验溶液中的溶质组成 。【答案】(1)将等量的水加入装有等量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2)产生气泡或瓶子鼓起或瓶子恢复原状(3)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若溶液呈紫色,则只有氯化钠;若呈红色,则有稀盐酸和氯化钠【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显酸性溶液能使石蕊变红色。【解答】 (1)应添加一组对照组:把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水,通过对比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2)将注射器1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拧紧瓶盖的软塑料瓶中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再将足量的稀盐酸从注射器2注入瓶中(如图2),观察到产生气泡,塑料瓶恢复原状,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3)实验方案:取适量实验二中的液体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如果石蕊试液不变色,说明溶质是氯化钠。34.(2023九上·义乌月考)在学习完中和反应相关知识后,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对实验室的两份溶液展开了相关探究,记录如下:在甲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物,图乙表示各溶液混合后的最高温度(所有溶液的起始温度均为22℃)。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过程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D点对应的混合物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有 ,在C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3)下列反应微观本质与该小组探究反应本质相同的是 (填序号)。①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②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硫酸与火碱反应【答案】(1)NaOH+HCl=NaCl+H2O(2)Na+、Cl﹣、OH﹣;红(3)②③【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来分析;(2)根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来分析;(3)根据该小组探究反应本质是酸碱中和反应来分析。【解答】 (1)该探究过程中的主要反应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由NaOH+HCl=NaCl+H2O可知,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40:36.5。D点时氢氧化钠的质量为:60g×10%=6g,盐酸质量为:20g×10%=2g,此时氢氧化钠过量,对应的混合物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为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溶液中离子有Na+、Cl-、OH-;C点时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0g×10%=4g,盐酸质量为:40g×10%=4g,盐酸过量,反应后溶液显酸性,所以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呈红色。(3)上述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本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①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是盐与酸反应,不是酸碱中和反应,故①不符合题意;②熟石灰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故②符合题意;③火碱是氢氧化钠,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故③符合题意;故与该小组探究反应本质相同的是:②③。35.(2023九上·兰溪月考)浓度均为a%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后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到溶液的温度升高,由此现象小李同学得出两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小张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为此设计了下列3个对比实验:实验中三种液体均取50毫升;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均为a%。将装置倾斜,两种液体就能混合。用温度传感器测得3个实验中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从实验①和实验②图像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 (填“吸热”或“放热”);(2)分析“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推测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3)从微观角度分析,此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 两种离子发生反应放出热量。【答案】(1)放热(2)氢氧化钠和盐酸/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01性质与变化的区分一、物质的变化(1)定义:有些变化不会产生新的物质,属于 变化;像水的三态变化(如云中的水汽凝结,成雨水落下)、汽油挥发、铁丝被绕成各种形状、水果榨汁、块状固体研磨成粉末状等过程,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属于 变化;像煤矿自燃、植物的光合作用、食物腐烂钢铁生锈等过程,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2)实质(微观角度分析): 物理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 ;化学变化是构成物质分子的原子重新进行组合,形成了新的分子,分子种类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及联系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实质 宏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微观: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是分子间的空隙可能改变(即分子的种类不变) 宏观:有新的物质生成微观: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另一种物质的分子(即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外观特征 状态、形状等的改变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区分依据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概念: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2)常见性质分类: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磁性等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活泼性、稳定性等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3)区别:变化强调的是物质的某种运动过程,是正在进行着的或已经发生了的过程,重在“变”,因此变化往往用动词表示;性质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征,不论变化是否正在进行,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性质往往用“能”“不能”“可以”“不可以”“会”“容易”“难”等文字描述。(4)联系: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内因,而物质的变化则是物质性质的具体体现。三、探究物质变化的方法(1)探究物质的变化的基本方法是通过 ,寻找物质变化的证据,由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测,观察现象是解决科学问题的重要步骤。(2)物质变化的证据要有形状、状态、颜色、温度的改变,产生气体、沉淀、pH变化等。(1)形状改变:如铁丝弯折成各种形状,玻璃破碎等。(2)状态改变:如冰雪融化蜡烛熔化、干冰升华等。(3)温度改变:如钢铁的熔化。(4)颜色改变:如树叶变黄、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氧化铁溶液与硫氰化钾溶液反应。(5)产生沉淀:如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01 酸碱的定义酸性物质:(1)常见的酸性物质:食醋,盐酸,硫酸,硝酸等。(2)电离: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3)酸: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的化合物。(4)酸的电离:; ;碱性物质:(1)常见的碱性物质:石灰水,氨水,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等。(2)碱: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的化合物。(3)碱的电离: ;;【温馨提示】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必写条件。(2)配平,使正、负电荷数相等。(3)原子团不能拆开书写。一些物质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含有H+但并不是酸,原因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除H+之外,还有其他的阳离子。如硫酸氢钠电离:NaHSO4=Na++H++SO42-,所以NaHSO4不是酸。02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1)用石蕊试液判断酸碱性现象:在稀硫酸稀盐酸中呈红色,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中呈蓝色。结论: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2)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或碱性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简称指示剂。(3)指示剂在溶液中的颜色指示剂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石蕊试液(紫色)酚酞试液(无色)蓝色石蕊试纸【自制酸碱指示剂】许多植物的花、果茎、叶中都含有某些显色的物质,它们在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里会显示不同的颜色。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取这些植物的花果茎、叶切碎捣烂,用酒精浸制,所得的浸出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如下表所示。花名 花的颜色 变色情况酸性 碱性月季花 红色 红色 黄色菊花 紫色 红色 黄色丝瓜花 黄色 黄绿色 黄色一串红 红色 红色 黄绿色4.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1)pH和酸碱性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其范围通常在0-14之间。pH越低酸性越强,pH越高碱性越强,pH等于7的物质呈中性。【测定溶液pH的方法】(1)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2)pH的测定方法: 。根据pH便可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强弱。注意:(1)用pH试纸测溶液pH时,pH试纸不能预先用蒸馏水润湿,否则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常见的情况如下:①溶液为酸性时,酸性变弱,pH 。②溶液为中性时,pH 。③溶液为碱性时,碱性变弱,pH 。(2)不能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试的溶液中,否则会污染试剂。01 酸的个性盐酸:(1)物理性质及用途:常温下,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的液体。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除锈制药。(2)化学性质:①与硝酸银反应: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应用:用于检验盐酸或氯离子的存在。②与鸡蛋壳(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现象:鸡蛋壳逐渐溶解,气泡产生。③与铁反应:现象:溶液变成绿色并有气泡产生。④与铁锈反应:现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黄色。⑤与氧化铜反应:现象:黑色粉末消失,溶液变为蓝色。(3)浓盐酸敞口放置则质量 ,质量分数也 。硫酸:(1)物理性质及用途:硫酸是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生产化肥,农药,精炼石油等。(2)硫酸的化学性质:①与锌粒反应:Zn+H2SO4 = ZnSO4+H2↑②与氧化铁反应:Fe2O3+3H2SO4 = Fe2(SO4)3+3H2O现象:红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③与氧化铜反应:CuO+H2SO4 = CuSO4+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④与氢氧化铜反应:Cu(OH)2+H2SO4 = CuSO4+2H2O现象:蓝色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⑤与氯化钡溶液反应:BaCl2+H2SO4 = BaSO4↓+2HCl现象:产生白色沉淀。钡离子常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3)浓硫酸:①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玻璃棒不断搅拌。一定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里,不然会引起液体飞溅。②特性:强腐蚀性。浓硫酸对皮肤衣服等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上,要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立即就医。脱水性:硫酸能把植物纤维(如棉花,造纸的木纤维,人的皮肤)中的氢元素和氧元素脱出,结合成水。吸水性: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因此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如果浓硫酸敞口放置,则质量变大,质量分数会变小。盐酸与硫酸的用途酸 用途盐酸(HCl) 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硫酸(H2SO4)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温馨提示】水溶液中常见的金属离子的颜色:Cu2+呈 ,Fe3+呈 ,Fe2+呈 ,其他金属离子一般无色,如Na+、Mg2+、Al3+等。浓硝酸和浓盐酸、浓硫酸一样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硝酸具有 ,所以需要 保存在 的试剂瓶中。02 酸的通性酸的通性 反应情况 化学方程式与指示剂作用 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与活泼金属反应 生成盐和氢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生成盐和水与碱反应 生成盐和水与某些盐反应 生成新盐和新酸【温馨提示】不同的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H+,所以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酸根离子不同,不同酸也有各自的特性,如稀硫酸与BaCl2溶液的反应,稀盐酸与AgNO3溶液的反应。浓硫酸、硝酸有很强的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能生成H2,而是生成水。所以酸的通性通常指的是盐酸和稀硫酸,而不是指浓硫酸和硝酸。01碱的个性氢氧化钠:(1)俗称: 。(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易潮解。(3)与水作用: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热。(4)化学性质:①跟指示剂作用时,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②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2NaOH+CO2=Na2CO3+H2O③与酸发生反应:2NaOH+H2SO4=Na2SO4+H2O④与盐发生反应:2NaOH+CuSO4= Na2SO4+Cu(OH)2 ↓(5)用途: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工业,生活中可用于去除油污。氢氧化钙:(1)俗称: 。(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3)与水作用:微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少量的热。(4)化学性质:①跟指示剂作用时,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②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a(OH)2+CO2 =CaCO3↓+H2O③与酸发生反应:Ca(OH)2+2HCl = CaCl2+H2O④与盐发生反应:Ca(OH)2+CuCl2= CaCl2+Cu(OH)2 ↓(5)用途:用于建筑工业,制作漂白粉的原料,改良酸性土壤。【能力拓展】氢氧化钠相关:(1)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不仅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还易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而变质。故应保存在密闭干燥的地方。(2)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变大。(3)利用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的性质,固体氢氧化钠可以做某些气体(如氧气、氢气)的干燥剂,但是能与NaOH反应的气体,如CO、SO2等酸性气体则不可用固体NaOH干燥,一般选用浓硫酸干燥。(4)称量氮氧化钠固体时,要将其放在玻璃器皿中,不能放在纸上,以免其潮解后腐蚀天平的托盘。(5)氢氧化钠有强烈腐蚀性,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波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氨水相关:(1)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主要成分为NH3.H2O或NH4OH(2)物理性质:常态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3)化学性质:具有碱的通性,如氨水显碱性,能使指示剂变色,与酸反应生成铵盐可以用来制氮肥。氢氧化钙相关:(1)因为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钙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钙,溶液质量减小。(2)利用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的性质,生石灰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但不能干燥酸性气体。02碱的通性(一)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碱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二)某些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1)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①化学方程式:②应用:这一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明显,可用来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①化学方程式:②应用:这一反应常用来 ,因为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①化学方程式:2NaOH+SO2 =Na2SO3+H2O(亚硫酸钠)②应用: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主要是煤、石油)的工厂产生的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4)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①化学方程式:2NaOH+SiO2 = Na2SiO3+H2O②应用: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 ,应用 。(三)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氢氧化钠溶液可与盐酸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四)某些碱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1)生成碱沉淀的反应。如FeCl3、CuCl2与NaOH反应。(2)生成盐沉淀的反应,如Na2CO3与Ca(OH)2的反应: 。常见的不溶性碱有Mg(OH)2、Al(OH)3、Zn(OH)2、Fe(OH)3、Cu(OH)2,它们不能使加入的指示剂变色。Mg(OH)2、Al(OH)3、Zn(OH)2是白色沉淀,Fe(OH)3是 沉淀,Cu(OH)2是 沉淀。【温馨提示】碱具有通性的原因是可溶性碱在水溶液里能电离出相同的阴离子-- 。不同的碱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不同,因此不同的碱也表现出一些不同的性质。因为难溶性碱放入水中几乎不能产生OH-,所以碱的通性中使指示剂变色、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以及与某些盐反应,是可溶性碱才具有的性质。难溶性碱只有与酸反应的性质。01 酸碱反应及其应用酸碱反应1.氢氧化钠与酸反应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的烧杯中滴人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向变红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振荡,溶液颜色变浅直至消失,说明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或酸性,氢氧化钠和酸发生了反应。2.实验过程中的反应方程式:HCl+NaOH = NaCl+H2O二、酸碱反应的实质:(中和反应)三、酸碱反应的应用(一)酸碱反应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植物适宜在接近中性( pH在6.5~7.5)的土壤里生长,酸性太强(pH<4或碱性太强(pH>8 )的土壤,都不适宜植物生长。因此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在酸(碱)性土壤中加人适量的碱(酸),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如农业上常施加 来降低土壤的酸性。注意:改良酸性土壤常使用熟石灰,而不使用碱性、腐蚀性很强的氢氧化钠。(二)酸碱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1)处理工业废水,解决环保问题。工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常含有酸性或碱性物质,不经处理、任意排放,就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根据不同污水的酸碱性,加人适宜的物质,去除污水的酸碱性,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2)精制石油时,可用氢氧化钠来中和过量的酸。(三)酸碱反应在医药方面的应用人体胃液中含有 ,如果胃酸过多,会引起胃痛等病症,医疗上常用能与酸反应的碱性物质作为药品降低胃液的pH,使之达到正常范围,减少胃酸常用的药剂有Al(OH)3,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l(OH)3+3HCl = AlCl3+3H2O。01 常见的盐的性质与用途一、盐定义:由 和 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盐是酸碱反应的产物之一。1.碳酸钠:(1)俗名: 。(2)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3)化学性质:①水溶液呈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②与水:③与酸:④与碱:(4)用途:食品,造纸工业中的发泡剂、洗涤剂。2.碳酸钙:(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物质,难溶于水。(2)存在:大理石、石灰石、汉白玉、鸡蛋壳等物质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3)化学性质:与酸:(4)高温分解:(5)用途:建筑材料、补钙剂。3.氯化钠( NaCl )(1)俗名: 。(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咸味。溶解度受外界温度变化影响 。(3)化学性质: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NaCl+AgNO3=AgCl↓+NaNO3)。(4)用途:重要的调味品,用来腌渍蔬菜;可用来制取烧碱、金属钠、氯气等;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浓的食盐溶液会使细胞内的水渗出,使蛋白质凝固,具有杀菌作用;农业上用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等。二 盐的化学性质反应 反应发生的条件盐+酸→新盐+新酸 生成物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盐+碱→新盐+新碱 ①反应物都溶于水; ②生成物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盐+盐→新盐+新盐 ①反应物都溶于水; ②生成物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一些常见的有色溶液。蓝色溶液: ;黄色溶液: ;浅绿色溶液: ;紫红色溶液: 。(2)一些常见的沉淀的颜色。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不溶于水,能溶于酸,且产生大量气泡,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白色沉淀: 等;不溶于水,能溶于酸,但没有气泡产生的白色沉淀:Mg(OH)2等;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02 盐的分类与制取一 盐的分类(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两种)(1)按照具有的 分类①阳离子相同,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 Na2CO3)硫酸钠(Na2SO4)和硝酸钠(NaNO3)等称为钠盐。②阴离子相同,如碳酸钠(Na2CO3)碳酸钾(K2CO3)、碳酸钙(CaCO3)和碳酸钡(BaCO3)等称为碳酸盐。(2)按照盐的 分类①可溶性盐,如碳酸钠( Na2CO3)、硫酸钾(K2SO4)硝酸银( AgNO3)和氯化铵( NH4Cl)等。②不溶性盐,如硫酸钡( BaSO4)、氯化银( AgCl )、碳酸钙( CaCO3)等。③还有些盐是微溶于水的,如CaSO4、Ag2SO4、MgCO3等。规律总结2:盐的溶解性记忆口诀钾钠铵硝溶于水,盐酸盐除氯化银;硫酸盐除硫酸钡,碳酸盐溶钾钠铵;微溶盐类有三种,硫酸钙银碳酸镁。二 盐的制取人们常利用一些盐的溶解性来实现盐的制取提纯和鉴别,盐的制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有些盐是天然存在的,通过物理方法提取,如可从海水盐湖或盐井中提取食盐。(2)用化学方法制取,如用Na2CO3和CaCl2制取CaCO3和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制碱工业有重大贡献,他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其原理为NH3+CO2+H2O+NaCl == NaHCO3+NH4Cl 、2NaHCO3 △ Na2CO3+H2O+CO2↑。03 复分解反应(1)概念: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通式表示为AB+CD → AD+CB )。(2)特点:复分解反应交换成分,但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3)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类型 反应物条件 生成物条件酸+碱 至少一种可溶 需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中至少-一个: ①有沉淀生成 ②有气体生成 ③有水生成碱+盐 二者都可溶盐+盐 二者都可溶盐+酸 酸必须可溶(4)复分解反应实质: 。04 盐和化肥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肥的种类 常见化肥 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缺乏时的表现氮肥(含有氮元素的化肥) 常见的氮肥有NHNO3 CO(NH2)2和NHHCO3等钾肥(含有钾元素的化肥) 常见的钾肥有K2CO3、K2SO4和KCl等磷肥(含有磷元素的化肥) 常见的磷肥有过磷酸钙[CaSO4和Ca(H2PO4)2 的混合物]复合肥( ) KNO3、K3PO4、(NH4)3PO4 等 具有氮肥、磷肥、钾肥的两重或多重功效(二)铵盐的制取NH3+H2O+CO2 = NH4HCO3 (碳铵) 2NH3+H2SO4 = (NH4)2SO4 (硫铵)(三)合理使用化肥虽然化肥有助于植物生长,但长期使用化肥往往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因此通常需施一些农家肥料(有机肥),农家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多种营养元素,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01 性质与变化的区分1.(2024·浙江模拟)兰溪游埠镇“三伏老油酿造技艺”已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生产的酱油曾获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以下生产酱油过程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清洗原料 B.搅拌混匀 C.入坛发酵 D.成品装瓶02 酸碱盐的区分1.(2023九上·义乌月考)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如下: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再向其中通二氧化碳,析出碳酸氢钠后加热分解得到碳酸钠。其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②2NaHCO3Na2CO3+CO2↑+H2OA.反应①产物氯化铵属于酸 B.反应②产物碳酸钠属于碱C.反应①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②属于分解反应03 酸碱指示剂与pH试纸的使用1.(2024九上·诸暨月考)如图所示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苹果的酸性比橘子强B.清洁剂为强酸性或强碱性C.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柠檬D.草木灰水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04 酸的通性利用1.(2024九上·义乌期末)小金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它与不同“类别”的物质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则X可以是( )A.某些活泼金属 B.FeC.NaOH D.无色酚酞05 浓硫酸与浓盐酸的性质及应用1.(2024九上·温州期中)酸和碱的知识是九年级《科学》学习的重要知识,下列有关酸和碱的性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C.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D.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固体氢氧化钠,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2.(2024九上·温州期中)下列是我市某校四位学生在科学实验操作时的特写,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测NaOH溶液的pH C.倾倒试剂 D.稀释浓硫酸06 碱的通性应用1.(2023九上·柯桥)在①硫酸②氯化铁③碳酸钾三种物质中,跟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能表现出不同碱之间相似性质的组合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07 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的性质1.(2023九上·义乌月考)小陈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图甲所示实验。实验后,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碳 酸钠溶液,溶液 p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仪器的使用操作无误B.图乙中 d~m 段反应过程中有沉淀产生C.图乙中 m~n 段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变小D.图乙中 n 点之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Na2CO3 和 NaCl2.(2023九上·萧山月考)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A.用Ca(OH)2制波尔多液 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C.用NaOH溶液检验CO2 D.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3.(2023九上·金华月考)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 )A.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钡溶液,没有白色沉淀生成B.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少量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泡产生C.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D.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至充分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08 酸碱中和的图像问题1.(2024九上·鹿城月考)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ClB.a、b、c所示的溶液中都含有Na+、C.c点表示NaOH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D.b点所示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09 常见盐的用途1.(2023九上·磐安期末)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对劳动项目中涉及的化学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A.A B.B C.C D.D10 化肥1.(2024九上·武义月考)阳光玫瑰葡萄今年获得了大丰收,颗粒大,果肉鲜脆多汁,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在葡萄开花后要注意补充钾肥,钾肥能促进糖类的合成与运输,提高葡萄品质,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A.KNO3 B.CO(NH2)2 C.K2CO3 D.Ca(H2PO4)211离子检验与离子共存1.(2023九上·杭州月考)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无色溶液中:K+、Na+、SO42-、Cu2+B.碱性溶液中:Cu2+、Ba2+、NO3-、Cl﹣C.含有Ag+的溶液中:K+、NH4+、NO3-、Cl﹣D.酸性溶液中:Mg2+、Na+、SO42-、Cl﹣12复分解反应应用1.物质X和Ba(OH)2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Ba(OH)2=BaSO4↓+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可能为氯化铁 B.X只能为硫酸C.Y可以为氢氧化铜 D.Y不一定是水13物质推断与鉴别1.(2024九下·柯桥月考) 某校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分别设计了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甲:利用酚酞试液鉴别Na2CO3、NaCl 和稀硫酸三种溶液;乙:利用CO2气体鉴别 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丙:利用稀硫酸鉴别 KOH、Na2CO3和 BaCl2三种溶液;丁: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将 HCl、CaCl2、Na2CO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A.只有甲和乙 B.只有丙和丁C.只有甲、乙和丙 D.甲、乙、丙和丁都可以2.(2023九上·宁波竞赛)某样品,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取该样品13.8g,加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同时产生气体的质量为m。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若,则样品的组成最多有3种可能B.若,则样品中一定含有C.若,所加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D.反应后得到无色溶液,说明样品中一定没有14物质除杂与分离1.(2024九上·南浔期末)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A ZnCl2溶液(CuCl2) 加入足量的铁粉后过滤B 铜粉(木炭) 在空气中灼烧C NaCl(CaCl2) 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D Fe(OH)3(NaOH) 将物质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1.(2024九上·诸暨月考)实验小组用传感器研究等量水或NaOH溶液分别吸收CO2的效果,实验装置及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是CO2溶解和CO2与水反应的综合结果B.对比曲线①和②,可说明CO2能与NaOH反应C.NaOH溶液吸收CO2的效果比水好D.若选用等量饱和石灰水进行实验,其曲线在①上方2.(2024九上·南浔期末)分析推理是学习科学知识时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B.氢氧化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所以氢氧化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也会出现蓝色絮状沉淀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D.盐通常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3.(2024九上·温州期末)小明研究酸碱反应中的变化情况,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盛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溶液的变化如图所示。此过程烧杯中水的质量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3题图) (4题图)4.(2023九上·越城月考)如图是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盐酸中B.ag是指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C.A点时,溶液的溶质为NaOH、NaClD.B点表示稀盐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质量一定相同5.(2024九上·诸暨月考)以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HCl,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到目的的顺序是( )A.③⑤①②④ B.③⑤①④② C.⑤③②①④ D.③①⑤②④6.(2024九上·慈溪期末)烧杯中盛有和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是和B.段的沉淀为C.D.原混合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7.(2024九上·瓯海期中)能一次性区别AgNO3、Na2CO3和NaCl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D.硝酸钾溶液8.(2023九上·温州会考)往含有少量 H2SO4 的 MgSO4 溶液中滴加 Ba(OH)2 溶液,最终得到 BaSO4 和 Mg(OH)2两种沉淀,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 Ba(OH)2 溶液质量的关系图像为( )A. B. C. D.9.(2023九上·杭州月考) 类推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①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也能置换出硫酸镁溶液中的镁②NaO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所以Cu(OH)2也能使能使紫兔石蕊试液变蓝③NH4Cl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所以尿素 CO(NH2)2 也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④酸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所以能电离出H+的一定是酸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①②③④10.(2023九上·临海期中)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是( )A.Na2SO4、CuSO4、NaCl B.NaOH、HCl、NaClC.FeCl2、NaNO3、Na2SO4 D.NaCl、Na2CO3、Na2SO411.(2024·绍兴)某固体粉末含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已知:,,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合理的是A.溶液乙中溶质至少有2种B.固体乙中成分至少有2种C.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D.溶液甲中可能含有12.(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浓硫酸用作脱水剂 B.液氨用作制冷剂 C.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D.生石灰作干燥剂13.(2024九上·定海开学考)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紫色石蕊变红。物质甲是( )。A.浓氨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D.食盐水14.(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盐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很广,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下列物质与盐酸反应时,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是( )A. B. C. D.15.(2024九上·诸暨月考)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固体,直至过量。小金同学依据实验事实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至b段对应溶液的pH逐渐减小B.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C.a至d段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逐渐增大D.c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种类最少16.(2024九上·诸暨月考)小金分别向含有Ba(NO3)2、Na2CO3溶液的甲乙两支试管滴加稀硫酸,并将两只支试管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干净的烧杯中,对烧杯内的物质处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中无色滤液b一定呈中性 B.白色沉淀a为硫酸钡沉淀C.反应后的甲试管硫酸溶液过量 D.反应后的乙试管硫酸溶液过量17.(2024九上·上城期末)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水和硫酸钠的质量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变化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表示的物质为Na2SO4,乙表示的物质为H2OB.加入b克NaOH溶液时,H2SO4还有剩余C.加入a克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阴离子为SO42-D.加入c克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呈中性18.(2024九上·海曙期末)以下是小宁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B.将未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稀硫酸中,一段时间后出现气泡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铜固体,溶液由无色变蓝色D.在蔗糖中加入少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蔗糖变黑、体积膨胀,形成了“黑面包”19.(2024九上·宁波期末)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中涉及的科学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科学知识A 学农活动: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是碱性物质,能与酸性物质发生反应B 家务劳动:用白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 醋酸能与水垢中的CaCO3、Mg(OH)2等物质反应C 生活妙招:用紫甘蓝制作酸碱指示剂 紫甘蓝中的花青素在不同pH环境中显色不同D 其他技能:用灼烧法辨别羊毛和棉花 灼烧时有烧焦羽毛味的是棉花纤维A.A B.B C.C D.D20.(2024九上·武义月考)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匹配正确的是( )选项 结构 性质 用途A 稀硫酸中含有氢离子 具有酸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钡离子B 稀硫酸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具有酸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钡离子C 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钙离子 具有碱性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D 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 具有碱性 吸收二氧化碳气体A.A B.B C.C D.D21.(2024九上·瓯海期中)小科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时,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美丽的喷泉。则小科同学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A.镁粉 B.氧化铁粉末 C.木炭 D.硫酸钡22.(2023九上·北仑期末)小科按图示操作进行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塞甲是玻璃塞B.③反应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C.⑤中稀释浓硫酸时,倒入的乙物质是水D.⑥中酚酞试液用完后,滴管及时清洗23.(2023九上·北仑期末)用图象表示化学变化能提升思维方式,以下四个图象对应的变化过程正确的是( )A.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B.浓硫酸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C.向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D.向足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和镁固体混合物24.(2023九上·杭州期中)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aCO3、Na2CO3、Na2SO4、CuSO4、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为了确定其组成,做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A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白色沉淀B是硫酸钡C.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Na2CO3、Na2SO4、NaNO3D.白色粉末中可能有CaCO325.(2023九上·杭州期中)下列除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BaCl2溶液除去KNO3溶液中混入的少量K2SO4B.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C.CO2中混有少量的CO可用点燃的方式除去D.Fe粉中混有少量Cu粉,可以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26.(2023九上·鄞州月考)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 稀盐酸 蒸发结晶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 金属铜 过滤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洗气D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 水 过滤A.A B.B C.C D.D27.(2024九上·温州开学考)科学课堂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1实验可观察到“铁树”上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脱脂棉团逐渐变为 色。(2)图2实验紫色石蕊的小花放置瓶中后观察到变色,使小花变色的物质是 (用化学式表示)。(3)图3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观察到气球膨胀,以下满足要求的选项是 。选项 A B C锥形瓶 MnO2 H2O CO2胶头滴管 H2O2 浓H2SO4 NaOH溶液28.(2024九上·拱墅期末)向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足量氧化铜至反应完全。如图甲①和②分别表示加入氧化铜前和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1)②中“▲”表示的离子是 。(2)图乙中的a点和b点____。A.均能表示稀硫酸和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B.对应溶液的颜色深浅不同C.对应溶液中的离子均为图甲②中的离子D.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同29.(2024九上·金华月考)如图为酸、碱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据图回答:(1)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有 (填字母编号)。(2)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D的类别是 。30.(2023九上·联合月考)小科为了检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端封闭的U型管装满二氧化碳气体,将其开口端放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U型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填溶液的升降以及颜色变化)。31.(2023九上·义乌月考)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⑴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⑵取实验⑴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有 种可能。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⑴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 。32.(2023九上·奉化期中)超氧化钠(NaO2)在常温下能分别与CO2、H2O、HCI发生反应,均可生成O2。为了验证CO2能跟NaO2反应生成O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超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钠和氧气;稀盐酸具有挥发性)。(1)Na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一种白色固体,则该白色固体可能是____(填字母)。A.NaCl B.NaOH C.Na2CO3 D.NaHCO3(2)推测B装置中X溶液的作用是 。(3)在G装置中,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同时微热红磷和白磷,可观察到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由此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4)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取少量D中固体,加足量水,有气泡产生。为验证所得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请你帮助这位同学写出后续的实验操作与现象 。33.(2023九上·三门月考)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时,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现象,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又做了如图所示两组实验。(1)实验一:如图1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装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小组同学认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其中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应添加一组对照组: 。(2)实验二:小组同学将实验一做了改进,将注射器1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拧紧瓶盖的软塑料瓶中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再将足量的稀盐酸从注射器2注入瓶中(如图2),观察到 ,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3)实验结束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取少量实验二中的液体,滴加酚酞后发现不变色,甲同学认为溶质为氯化钠,乙同学认为不一定。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检验溶液中的溶质组成 。34.(2023九上·义乌月考)在学习完中和反应相关知识后,某化学学习小组同学对实验室的两份溶液展开了相关探究,记录如下:在甲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混合物,图乙表示各溶液混合后的最高温度(所有溶液的起始温度均为22℃)。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过程中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D点对应的混合物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中离子有 ,在C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色;(3)下列反应微观本质与该小组探究反应本质相同的是 (填序号)。①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②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硫酸与火碱反应35.(2023九上·兰溪月考)浓度均为a%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后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到溶液的温度升高,由此现象小李同学得出两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小张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为此设计了下列3个对比实验:实验中三种液体均取50毫升;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均为a%。将装置倾斜,两种液体就能混合。用温度传感器测得3个实验中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1)从实验①和实验②图像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 (填“吸热”或“放热”);(2)分析“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推测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3)从微观角度分析,此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 两种离子发生反应放出热量。36.(2023九上·义乌月考)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调查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发现废水略显蓝色,透明无悬浮颗粒,通过实验对其成分进行探究。①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沉淀物和滤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②将所得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物中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③向另一份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只产生蓝色沉淀。(1)实验结果:废水中肯定含有的阳离子有 ,它们都是重金属离子,还含有的大量的阴离子,对环境都有污染。(2)针对上述情况,某同学设计了一种从废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的方案(已知白色的Fe(OH)2沉淀在氧气和水的存在下会转化成红褐色沉淀)假设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均恰好完全反应,则X固体为 。(3)B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A.K2CO3 B.Fe(NO3)2 C.MgCl2 D.Ba(NO3)2(4)写出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7.(2023九上·余姚竞赛)某酸性含铜废水(主要含CuCl2,还有少量HCl)有多种处理方法。(1)方法一:向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70℃条件下充分反应,得碱式碳酸铜。①加入Na2CO3溶液后,废水的pH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②碱式碳酸铜有多种组成,可表示为Cu(OH)x(CO3)y,x和y需满足的关系式为 。③若反应温度过高,会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该固体可能是 (填化学式)。(2)方法二:用生石灰或石灰石调节废水的pH,向1L废水中分别加入两种物质,测得废水的pH随加入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①生石灰与水反应的产物是 (填化学式)。②加入石灰石调节废水的pH,溶液的pH始终小于7,原因是 。③每吨生石灰的价格约为460元,每吨石灰石的价格约为130元。联合使用生石灰和石灰石,将这两种物质先后加入1L废水,调节废水的pH至约为7,经济效益较好的可行方为 。38.(2024九上·江北期末)学习了酸雨及酸的性质后,同学们知道了煤(含有C、H、O、S等元素)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制作了“酸雨形成及危害的模型”来研究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危害,并设计了评价表。图1是小宁制作的模型。评价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密封性好,能除去大部分污染气体 密封性好,能除去小部分污染气体 密封性不好,不能除去污染气体指标二 能通过实验现象说明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是SO2 有实验现象,但不能说明煤燃烧产生SO2 没有明显实验现象指标三 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能通过一个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 不能通过实验现象显示酸雨的危害(1)实验中,小宁认为紫色石蕊试液不能用酚酞试液替代,理由是: (2)根据评价表,该模型的指标一可被评为优秀。据此推测图1中★处的溶液可能是 (写出一种)。(3)该模型的指标二被评为合格的原因是,煤燃烧还能产生 气体,也能使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变红。(4)该模型的指标三被评为待改进,于是小宁设计了图2、图3两种模型。这两种改进模型中,图 的模型能被评为合格。39.(2024九上·瓯海期中)如图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体现了“魔法世界,魅力科学”。请回答:(1)若是稀盐酸,是红色的氧化物,则的化学式为 ;(2)若是稀硫酸,是单质,则的名称为 ;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是稀硫酸,是碱,则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9题图) (40题图)40.(2024九上·武义月考)工业纯碱中含少量氯化钠。兴趣小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工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方法一:差量法。称取W克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装有试剂X的乙装置,并利用测量乙装置增加的质量,求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该方法中试剂X可选用____。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钡 C.氯化钡 D.碳酸氢钠(2)方法二:沉淀法。称取15克样品完全溶解于水中配成60克样品溶液,取三个烧杯分三次进行实验,每次加入30克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所得的沉淀质量记录如表。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烧杯1 烧杯2 烧杯3样品溶液(克) 10 20 30氯化钙溶液(克) 30 30 30沉淀质量(克) 2 4 5①分析表中数据,加入的氯化钙溶液有剩余的是烧杯 ;②请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41.(2024·绍兴)实验室用金属镁与100g盐酸反应探究酸的性质.小应取反应后的溶液,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滴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当NaOH溶液滴加至150g时不再有沉淀产生.求:(1)0.58g沉淀的成分为 ;(2)a点时,与NaOH反应的物质化学式 ;(3)计算100g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42.(2024九上·余姚期末)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参加科学拓展课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100克,将200克10%的NaOH溶液分5次加入混合溶液中,得到如下记录表: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40 80 120 160 200生产沉淀的总质量/g 0.0 2.45 7.35 9.8 9.8(1)第一次加入NaOH溶液没有产生沉淀的原因是 。(2)第四次加入NaOH溶液后,经充分反应,烧杯中混合溶液的溶质是 。(3)求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4)请在坐标图中画出生成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图。43.(2023九上·柯桥)某拓展性学习小组在学校科学实验创新比赛中,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装置如图。实验设计:三颈烧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A颈、B颈分别连接充满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注射器,C颈插有两端开口的玻璃导管(伸入瓶内的一端连有小气球),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操作:先通过A颈往瓶内注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小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过一段时间后再通过B颈往瓶中注入盐酸,发现小气球的形状又发生了改变。请描述小气球形状的变化情况,并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44.(2024九上·南浔期末)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2)图二C点时溶液中溶质有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45.(2023·宁波模拟)某电镀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CuCl2和HCl,兴趣小组为了测得废水中CuCl2的质量分数,开展如下实验:取100克废水,平均分成5份,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已知废水中除了CuCl2和HCl之外,其他物质都不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获得以下实验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反应化学方程式:2NaOH+CuCl2=Cu(OH)2↓+2NaCl)实验次数 1 2 3 4 5废水质量(克) 20 20 20 20 20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克) 20 40 60 80 100沉淀质量(克) 0 1.96 5.88 9.8 9.8(1)第3次实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克。(2)求该废水中CuCl2的质量分数。(3)求第2次实验中,与HCl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考点大通关】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学生版.docx 【单元考点大通关】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