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案(记忆清单+分层训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案(记忆清单+分层训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一)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必考
1、政策调整: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法令文件:
(1)颁布: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2)内容: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3、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4、结果: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5、改革意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战略进攻: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必考
(三)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必考
名称 指挥员 参战部队 主要城市 影响 意义
辽沈战役 林彪、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锦州、长春、沈阳 解放东北全境 三大战役中,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淮海战役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军 徐州、 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平津战役 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东北解放军华北解放军 北平、天津 (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 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胜利:渡江战役
(1)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分三路强渡长江。1949年4月23日占领南京
(2)意义: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四)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必考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违背民意,统治腐朽,坚持独裁,发动内战,失去民心;而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与民主,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与支持。
2、人民解放战争中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3、人民解放军作战英勇顽强,有正确的战略战术
【拓展】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特征、两党关系变化带来的影响。
(1)特征:在中国近代史上行,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
(2)影响:
①第一次国共合作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兴起,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一次分裂则导致了国共十年对峙,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②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扭转了近代以来反侵略屡败的局面。第二次分裂则导致了双方三年多的内战,使祖国至今不能统一。
攻。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辽沈战役先打锦州,截断了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淮海战役采取‘中间突破、分段歼敌’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材料表明上述战役取胜的因素是(  )
A.人心向背 B.军队士气 C.武器装备 D.战略战术
2.如图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某次战役示意图。此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事件是(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千里跃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胜利结束 D.北平和平解放
4.万宁、陵水等革命根据地纷纷学习琼海乐四区,发动广大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和耕牛等把公田平均分配给农民,这最有可能发生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5.如图四幅战役形势图中与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有关的是(  )
A. B.
C. D.
6.1947年中共中央公布的一份文件中规定: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该文件在当时起到的积极作用是(  )
A.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B.加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掀起了军民联合大生产运动
7.有学者指出:“有1亿以上人口地区的农民获得了土地,使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人力物力的丰富资源,成为我军转入战略进攻并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保证。”下列与该学者的评论相关的是(  )
A.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B.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8.陈毅在1948年的某次会议上指出:“去年我们这一反攻,带决定性的胜利就是把蒋介石的战略方针破坏了,把战争的包袱放到‘蒋委员长'头上。”材料中的“反攻”指的是(  )
A.跃进大别山 B.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9.关于能不能打垮国民党政权,毛泽东曾说,当农民在大牌子上写着“张二狗二垧地”的时候,共产党扎根了。这反映了土地改革(  )
A.是北伐能胜利进军的保证
B.彻底铲除了土地私有制度
C.使共产党赢得了人民支持
D.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10.如图所示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重视发挥农民的革命作用
B.巩固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
C.逐步壮大解放区军事实力
D.不断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某文件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
(1)材料一中的某文件指什么?依据材料指出,这次土地改革实行的土地政策?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史上哪一战争?依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3)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哪场战役?结果如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战役,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截断了东北敌军向关内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以及“中间突破、分段歼敌”可知,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采取的战略战术得当,这是战役取胜的关键。故D正确;材料并未提及人民群众的力量,排除A;材料并未涉及军队战斗力情况,排除B;武器装备与题意不符,材料未涉及,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三大战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表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取胜的因素是战略战术。
2.【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战役,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辽沈战役使东北三省获得解放,符合题意。
B.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排除。
C.平津战役使华北获得解放,排除。
D.渡江战役后,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排除。
故选:A。
【点评】记忆三大战役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3.【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渡江战役的相关知识。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解答】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渡江战役的命令,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A符合题意;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B;淮海战役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排除C;北平和平解放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4.【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土地革命战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发动广大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和耕牛等把公田平均分配给农民”可知,题干反映了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动,故B符合题意;国民革命时期与“发动广大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和耕牛等把公田平均分配给农民”不符,排除A;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排除C;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产物,解放战争时期与题干“万宁、陵水等革命根据地”不符,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土地革命战争的相关史实。
5.【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战役,作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
【解答】A选项是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错误;B选项是平津战役,平津战役结束以后,华北全境得到解放,正确;C选项是淮海战役,D选项不是解放华北的战役,ACD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三大战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6.【答案】A
【分析】根据时间信息推断,本题考查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B项为土地革命时期的事件;C、D项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均不符合题意。
【解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这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农民支持中国共产党,是解放战争获胜的重要因素,A项正确。B项中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是土地革命时期,不符合题意。C项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事件,C项错误;军民联合大生产是抗日战争时期,也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考点。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7.【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知识,解题关键是联系所学、分析题干材料、结合要求、作出选择。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中的“有1亿以上人口地区的农民获得了土地,使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人力物力的丰富资源,成为我军转入战略进攻并夺取全国胜利的基本保证”,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所以B项正确;A项所述是为巩固抗日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政策,发展了生产,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所述是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得到巩固,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所述是在1958年开展的,其失误的本质是急于求成,忽略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反映出了迫切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理解,侧重考查学生的史实区分能力和史料解析能力。
8.【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难度不大,熟练记忆基础知识并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A.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符合题意。
B.辽沈战役发生在1948年9月至11月,属于主力决战阶段,排除。
C.淮海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属于主力决战阶段,排除。
D.渡江战争发生在1949年4月,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排除。
故选:A。
【点评】记忆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相关知识,做到融会贯通、灵活应答。
9.【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实质是把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解答】当农民在大牌子上写着“张二狗二垧地”的时候,反映的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共产党扎根了反映的是土地改革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农民的支持。从材料可以看出明,明显是农民得到了土地,所以他们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高涨,积极支持革命战争,为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0.【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进行土地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解答】据题干年代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华苏维埃政府实行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使广大贫雇农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1947年7月,解放区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仔细观察年代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年代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重视发挥农民革命作用。
故选: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以及作用。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答案】(1)《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2)解放战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3)渡江战役;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分析】本题考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渡江战役、解放战争的胜利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某文件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一年后,解放区有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翻身后的农民积极参军,支援前线”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某文件指《土地法大纲》。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依据材料“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可知,这次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2)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史上的解放战争。淮海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5月露宿上海街头的解放军战士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严守纪律,秋毫无犯。依据材料二看出,这场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3)材料三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故答案为:
(1)《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2)解放战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3)渡江战役;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渡江战役、解放战争的胜利等相关史实。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3/11/25 9:08:58;用户:张保喜;邮箱:15851223892;学号:49004601
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因此,重庆谈判的成果并没有实现,因为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
故答案为:
(1)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抗日战争;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重庆;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或“双十协定”;没有,1946年,蒋介石下令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伐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
0101
记忆清单
02
分层检测
第65页(共6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