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一)兴中会:1、时间、地点:1894年11月,美国檀香山。2、建立者:孙中山3、宗旨:振兴中华4、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二)广州起义:1895年,孙中山联络陆皓东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失败,断发改装,流亡海外,先后在日、美、英等国考察社会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继续革命作准备。二、同盟会(一)背景:1、思想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示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2、组织基础:成立了华兴会和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二)同盟会的成立1、时间:1905年8月2、地点:日本东京3、目的: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4、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5、领导机构: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6、刊物:《民报》——同盟会机关报7、性质(地位):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8、意义:同盟会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三)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必考1、由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为三民主义2、内容:“民族”“民权”“民生”3、地位: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拓展:三民主义局限性—三民主义是一个不彻底地革命纲领。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也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民生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主张(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2.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3.中华民国史》写道:“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大团体”是指( )A.华兴会 B.兴中会 C.中国同盟会 D.国民党4.“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下列有关“他”领导民主革命活动表述正确的是( )①组织成立中国同盟会②提出“三民主义”思想③领导“二次革命”④发起“护国运动”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他出生于广东香山,曾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通过行医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走上了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材料中的“他”是( )A.洪秀全 B.孙中山 C.康有为 D.鲁迅6.如表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时间 1894年 1905年 1912年 1913年事件 成立兴中会 成立中国同盟会 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动“二次革命”A.康有为 B.梁启超 C.孙中山 D.陈独秀7.史料实证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历史核心素养。下面资料是一位中学生为探究一位历史人物搜集的史料,该同学探究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信仰 三民主义成就 创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建立共和体制、建立中国国民党、开创中华民国、创建黄埔军校、中山大学、领导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尊称 国父,革命先行者政党 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A.洪秀全 B.梁启超 C.孙中山 D.章炳麟8.章士钊在《孙逸仙 自序》中写道:“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此语旨在说明( )A.孙中山是“反清英雄第一人”B.孙中山是革命党公认的领袖C.孙中山是武昌起义的领导者D.孙中山是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9.据表中的内容可推知,创办《民报》旨在宣传( )《民报》第一期的四幅图画名称第一幅 《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 第二幅 《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第三幅 《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 第四幅 《世界第一平等博爱大家墨翟》 A.自强与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主与科学 D.三民主义10.如图是《观念史研究》一书中统计的1890﹣1898年间,各大媒体宣传“维新”一词的数量统计示意图,对此你可以解读出(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B.“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开始出现C.“三民主义”思想启发诱导D.“变法、图强”思想传播日益广泛二.材料题(共1小题)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1866~1925年)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誓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摘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1920年10月31日,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致函孙中山,表示坚信中国人民“将会走上与帝国主义的世界性压迫进行斗争的道路”,希望建立贸易关系和相互友好合作。随后,孙中山与苏俄越走越近,思想上也完成了以“英美为师”到“以俄为师”的转变。在著名的《孙越宣言》中,两国达成了反对世界列强进行民族压迫等一系列的共识。——摘自陈天翔《论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变化及对中华民族的构建》(1)根据材料一,指出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目睹“山河破碎”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孙中山付出了哪些努力?(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思想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他思想发生转变的背景。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解答】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指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是指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就是指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即平均地权。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三民主义的理解。2.【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三民主义的相关史实。【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并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机关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的相关史实。3.【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同盟会的相关史实。【解答】A.华兴会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团体,于1904年2月在湖南长沙正式成立,属于分散的革命组织,排除A。B.兴中会是孙中山于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史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属于分散的革命组织,排除B。C.据材料“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及所学可知,,“大团体”是指中国同盟会。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故C正确。D.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在上海法租界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排除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中国同盟会的相关史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活动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及所学知识可知,“他”是指孙中山,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活动有:在1905年组织成立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思想、1913年领导“二次革命”、1915年发起“护国运动”。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活动的相关史实。5.【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解答】材料中描述的是孙中山,孙中山早年在香港学医,毕业后做医生。他擅长外科和治疗肺病。孙中山对待病人,真诚亲切,有求必应。通过行医实践,孙中山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从此走上了革新政治、反清革命的道路。孙中山被誉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B是正确的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掌握孙中山的相关知识。6.【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兴中会,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宋教仁遇刺身亡后,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故C正确;康有为、梁启超是1898年戊戌变法的领导人,排除AB;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党早期主要领导人,排除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兴中会,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孙中山。7.【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历史功绩。【解答】根据材料“三民主义”“创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建立共和体制、建立中国国民党、开创中华民国、创建黄埔军校、中山大学、领导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革命先行者”“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中国国民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被誉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的早期革命活动最先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要求。他创立了中国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又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组织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民报》上,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了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此后,他领导了多次反对清政府封建统治的武装起义。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回国领导了辛亥革命,并组建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了民主政体,被誉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故C正确;洪秀全是太平运动的领导人,并非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排除A;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并非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排除B;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未提出三民主义,也不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排除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历史功绩,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掌握基础知识。【解答】A.孙中山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排除A。B.根据材料“孙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可知,意在说明孙中山已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孙中山早年从医人转为医国,从变法改革到投向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成为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领导民主民族革命的伟大历程中,建立革命团体,建立政党,确立三民主义,领导武装起义,这一系列活动,使孙中山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故B正确。C.孙中山并未直接领导武昌起义,排除C。D.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是黄兴,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孙中山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9.【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解答】A.自强与求富是洋务派的思想,排除。B.维新变法是资产阶级新派的思想,排除。C.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D.根据材料中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共和国”“平等博爱”等关键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民报》中宣传的是三民主义思想,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考查学生对三民主义的认识。10.【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注意题干图示的正确识读。【解答】1915年新文化运动使民主与科学思想广泛传播,排除A项;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思想,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被称为“三民主义”,排除C项;根据1890﹣1898年间各大媒体宣传“维新”一词的数量示意图看出,1895年后数量大幅上升,这和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思想的迅速传播相关,D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二.材料题(共1小题)11.【答案】(1)具体表现: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与澎湖列岛、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努力:建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进行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转变:以“英美为师“到“以俄为师”。背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成功经验;新生的苏俄政权提出对孙中山的支持;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分析】本题以二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目睹“山河破碎”的具体表现、孙中山的革命事迹、孙中山思想发生的转变以及导致他思想发生转变的背景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1)根据材料“1866年~1925年”,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与澎湖列岛;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的努力,具体努力可从是组建政党、思想创新、参与革命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角度分析,具体可以阐述为建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根据材料“思想上也完成了以“英美为师”到“以俄为师”的转变”,可以归纳为以“英美为师“到“以俄为师”。根据材料的时间“1920年”,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成功经验;根据材料“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齐契林致函孙中山,表示坚信中国人民“将会走上与帝国主义的世界性压迫进行斗争的道路”,希望建立贸易关系和相互友好合作”,可以归纳为新生的苏俄政权提出对孙中山的支持;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北洋军阀时期,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还有孙中山个人的原因,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故答案为:(1)具体表现: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湾与澎湖列岛、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努力:建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进行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转变:以“英美为师“到“以俄为师”。背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成功经验;新生的苏俄政权提出对孙中山的支持;北洋军阀的腐朽统治;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目睹“山河破碎”的具体表现、孙中山的革命事迹、孙中山思想发生的转变以及导致他思想发生转变的背景等知识。0101记忆清单02分层检测第65页(共6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