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六课 实现人生价值6.3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班级 姓名 分数【学习目标】1.认同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科学把握在劳动中、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3.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作出贡献。【自主学习】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2.劳动的重要性3.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怎么用好这一条件 4.如何砥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同步检测】1.1950年,沈阳第一机器厂承担了铸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任务。当时条件艰苦,工人们刻苦攻关,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这项光荣的任务。这枚重达487公斤的国徽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这告诉我们①劳动者在劳动中确证并实现自身的价值 ②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维持自身生存的活动③劳动是主体克服客体,为自然立法的活动 ④劳动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④:沈阳第一机器厂的工人们刻苦攻关,克服重重困难,铸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这告诉我们劳动者在劳动中确证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劳动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故①④入选。 ②:材料并未涉及人类改造自然,而且劳动不仅仅改造自然界,故②不选。 ③:劳动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并且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自然立法的说法错误,故③不选。故本题选B。2.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等同志,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这体现了( ) ①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②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脚踏实地、顽强拼搏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①错误。 ②③: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献给了脱贫事业,这说明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也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脚踏实地、顽强拼搏,②③正确切题。 ④:材料不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④排除。 故本题选C。3.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入之一陈潭秋早年在枚学习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随后以极大热情投身革命,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即使困难重重,也从未停止奋斗的步伐,直至壮烈牺牲。陈潭秋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个人的价值实现是自觉理论学习的结果 ②个人的价值选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③个人的价值选择根源于对社会历史的认识 ④个人的价值实现必须通过实践为社会服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自觉理论学习”属于认识世界的活动,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①错误。 ②④:接受马克思主义,随后以极大热情投身革命,为党的事业四处奔波,即使困难重重,从未停止奋斗的步伐,直至壮烈牺牲,这说明个人的价值选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也说明个人的价值实现必须通过实践为社会服务,②④正确切题。 ③:个人的价值选择根源于社会实践,③错误。故本题选D【易错易混】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解析】(劳动和奉献是根本途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解析】(客观条件是前提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解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就能绝对化了)!理想信念对实现人生价值具有促进作用。 【解析】(低俗的理想起阻碍作用)6.自强不息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纠正:劳动和奉献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7.实现人生价值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纠正: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但这些具体的主客观条件都不是其决定因素。【课堂检测】某校学生深入到一家工厂进行劳动体验。劳动结束后,甲同学说:“工人叔叔们教会了我们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乙同学说:“工厂的劳动让我体会到生产工艺的魅力,今后要努力学好本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从同学们的感言中,我们认识到( )①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总是高于书本知识 ②在劳动实践中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③劳动是深化和拓展书本知识的重要途径 ④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①②: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也有错误的,不一定高于书本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不一定都要通过实践。这两个选项的说法都太绝对,①②排除。 ③:“工人叔叔们教会了我们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说明劳动是深化和拓展书本知识的重要途径,③正确。 ④:“工厂的劳动让我体会到生产工艺的魅力,今后要努力学好本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这说明劳动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④正确。 故本题选D。从充满青春朝气的“小青荷”、发挥余热的“银发联盟”,到疫情防控一线的国际面孔……如今,志愿服务在浙江大地日益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样态,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大显身手。由此可见,实现人生价值①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②需要努力发展自身才能③必须投身志愿服务 ④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①④:从充满青春朝气的“小青荷”、发挥余热的“银发联盟”,到疫情防控一线的国际面孔……如今,志愿服务在浙江大地日益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样态,在“重要窗口”建设中大显身手。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①④观点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涉及到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身才能,②观点与题意无关。 ③: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而不仅仅是投身志愿服务这一种形式,③排除。 故本题选B。怎样进火车站刷票,怎样在机器上挂号等,是一些人可能遇到的“生活挑战”。一位博主切中这些看似不起眼、实则广泛存在的生活需求,制作了系列短视频,收获大量关注与点赞,带来一股正能量。该博主( )A.创作的短视频帮助他人实现了人生价值B.创作的短视频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独特性C.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物质追求D.既满足他人、社会需要,也得到社会对其价值的承认【详解】A:材料中强调的是该博主帮助他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帮助他人实现人生价值,A不符合题意。 B:一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该视频的价值在于通过视频内容满足人们广泛的生活需求,而不是因为视频本身价值独特,B错误。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C错误。 D:材料中该博主的视频满足了人们广泛的生活需求,并且得到大家点赞和关注,说明实现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D符合题意。4.(2022·湖南·高考真题)20世纪80年代引进短道速滑项目以来,几代短道速滑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争金夺银,展示了中国体育健儿的风貌品格,彰显了人们在所热爱的事业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追求。这启示我们( )①要在不懈奋斗和奉献中创造精彩人生 ②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会有不同的价值观③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详解】①③:几代短道速滑运动员奋勇拼搏,为国摘金夺银,展示了中国体育健儿的风貌品格,彰显了人们在所热爱的事业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追求。启示我们要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故①③正确。 ②:材料体现了几代短道速滑运动员,都树立了正确价值观,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念,奋勇拼搏,为国争金夺银,没有体现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价值观,故②不符合题意。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故④错误。5.无论年龄多大,能够被祖国需要就是最幸福的。时代楷模、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邓清明以“宁可备而不用,绝不可用而不备”的信念,25年如一日,坚持学习、训练,终于圆梦飞天。这启示我们( )①奋斗成就事业,个人的努力奋斗,关乎着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②量变引起质变,重视量的不断积累,才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③理想指引人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前提④客观决定主观,客观认识自己,在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中实现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详解】①②:邓清明25年如一日,坚持学习、训练,终于圆梦飞天,启示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奋斗。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不断积累,才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①②符合题意 。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前提,③错误。 ④:客观决定主观,但材料没有强调从客观实际出发,客观认识自己,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6.2024年5月27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杨根思连”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抗美援朝期间,连长杨根思发出“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英雄宣言,在战斗中与敌人同归于尽,英勇牺牲。新时代的“杨根思连”继承先烈遗志,出色完成了国际军事比赛、实兵演习、国际维和、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杨根思连”的英雄们( )①在实践中实现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②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作为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坚持把个人、集体和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最高价值标准④坚定理想信念,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详解】①④:“杨根思连”的英雄们坚定理想信念,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在实践中实现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①④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强调“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作为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②与题意不符。 ③:应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③错误。 故本题选B7.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我们的使命绝不是求得一个足以炫耀的职业,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将我们压倒。”这一论述,对即将初中毕业的我们,在面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时的启示是( )A.关注人类未来,关切国家和社会发展,担当时代责任B.做好职业准备,考虑个人兴趣和爱好,拒绝平凡职业C.紧跟时代潮流,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选择新兴职业D.树立国际视野,理性分析主客观条件,定能创造辉煌【详解】A: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如果我们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将我们压倒。”在面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时的启示是关注人类未来,关切国家和社会发展,担当时代责任,A符合题意。 BCD:材料强调为人类福利而劳动,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黄旭华院士“以身许国,誓干惊天动地事;潜心科研,甘做隐姓埋名人”,六十多年如一日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倾心竭力奉献。其“深潜人生”说明:(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②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贡献的独特方式③实现价值需要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卓越的才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一切文明成果,都是劳动者迈向进步的脚印。这反映了(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②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所做的贡献就越大③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和社会发展的动力④只有在劳动和奋斗中才能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4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徐利民同志“时代楷模”称号。徐利民同志扎根基层工作30余年,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用一生奉献践行对党忠诚的无悔誓言。他坚持守正创新,练就过硬本领,全身心投入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用实干笃行担当宣传干部新的文化使命。由此可见( )①完全脱离社会的自我实现,实际上不可能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③能力卓越的人,更能创造出卓越的人生 ④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24年4月24日11时,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亮相。担任乘组指令长的叶光富表示:“我非常热爱我的飞行事业,能够投身到祖国航天事业中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现在的自己做好,把需要执行太空任务的能力练就好。”这段话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是( ) ①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用价值观指引人生 ④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 2024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同师生代表亲切交谈,强调:“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立报国强国大志向】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百年前,一批激情澎湃的青年走进湖南一师求知若渴,探寻真理。百年后,无数意气风发的青年沿着先辈足迹赓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重任。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广大青年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奋楫笃行,勇担使命,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如每天一场床前放事会,做留守儿童“点灯人”的90后教师麻小姐;伴随嫦娥探月工程共同成长,38岁被任命为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的孙泽洲;于山火中逆行,以生命书写人生答卷的新田森林火灾救援英雄集体,他们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强国建设添砖加瓦,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 新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青年人正逢其时。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加以分析。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②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立报国强军大志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担使命;努力增长才干,全面提升个人素质,把握机遇,为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发挥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紧跟时代步伐,自觉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13.近段时间,一群银发老人合唱《少年》的视频在网络热传。他们当中,有矢志“造飞机”的设计者,有毕业后奔赴核试验基地的伉俪……为了祖国,他们不能很好地照顾家庭,甚至长时间不能联系亲人。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他们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攻克前沿难题,研发核心技术,打造大国重器,取得的一个个重大成果。就像他们歌声里咏唱的那样:“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结合材料,从“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角度,说明这群银发老人是如何将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这群银发老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为国家研发核心技术,打造大国重器,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舍小家为大家,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价值。3.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定理想信念,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自己,将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实现人生价值。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