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记忆清单+分层训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学案(记忆清单+分层训练)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原因:
1.政治前提: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2.经济基础: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3.理论条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4.市场条件:市场的扩大。
二、开始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三、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
四、成就:
1.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前提:英国科学家 法拉第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代表人物:爱迪生
成就: 发明耐用的 白炽灯泡 、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其他发明:发电机、发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
时代特征:人类社会进入 “电气时代” 。
电力的优点:更加强劲;清洁环保;传递速度快;能远距离输送;控制方便。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的另一重大成就:
内燃机发明国家:(德国) ①1876年,德国人: 奥托 制造出煤气内燃机;
②1883年,德国人: 戴姆勒 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③德国人: 迪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内燃机的的发明,使得(石油)成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能源之一,因此产生了石油开采业等新行业.
3.交通工具: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②1913年,美国人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开始成为大众化交通工具。因此产生了汽车工业等新行业
③1903年,莱特兄弟试飞飞机成功,因此产生了航空工业等新行业
4.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①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②19世纪60—80年代,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③1867年,瑞典的 诺贝尔 发明现代炸药和无烟炸药,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④1869年,美国人 海厄特 发明 赛璐珞 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⑤1884年,法国人 夏尔多内 发明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小结:新动力:电动机、内燃机
新能源:电力、石油
新通讯: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新交通:汽车、飞机(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单独生活:便利了人们出行,缩短了出行时间,加强了人与人的联系> )
五、影响:
①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③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④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増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⑤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六、特点:
1.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最突出特点)
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领先国家:美国和德国)
3.有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是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其中,直接导致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 下降、石油比重上升的科技成果是(  )
A.蒸汽机的改进 B.发电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发明 D.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2.如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份 1880 1900 1910 1920
产量 0.04 0.21 0.46 0.94
A.蒸汽机的改良 B.火车的发明
C.内燃机的应用 D.电灯的发明
3.“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到1890年间增加了3倍,在1860年到1913年间增加了7倍。”出现材料中这种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
A.早期殖民掠夺的积累 B.政治局面长期稳定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人口的迅速增长
4.观察世界石油产量柱状图,导致这一时期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现代化学工业产生 B.棉纺织业的兴盛
C.电力能源的运用 D.钢铁工业的发展
5.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由“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下列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是(  )
A.蒸汽机 B.珍妮机 C.互联网 D.内燃机汽车
6.如表中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得益于(  )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1 2 4 3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A.第二次工业革命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
7.“科学研究的突破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推动了电力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产业部门的诞生。”这一现象发生在(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B.美国罗斯福新政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8.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使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福特汽车的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产量的一半,这体现出(  )
A.技术革新促使社会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D.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9.如图是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科技革命的推动 B.殖民扩张
C.开始使用机器生产 D.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10.建国后的前一百年,美国往往偷取别人的技术。到了1900年,美国开始输出“美式精巧发明”。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1年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
——摘自李佩珊、许良英主编《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
材料二:1884年,美国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1870﹣1940年,城市人口由占全国人口的25.7%升至56.5%。1929年,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8.5%。1921年,占人口1%的富豪拥有国民财富的59%。20世纪初,美国通过经济渗透和军事侵略,猖狂地向拉丁美洲和远东扩张。
——摘编自徐玮《略论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1)依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及其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述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影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带来的影响的相关史实。对比掌握三次科技革命时期出现的新能源。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伴随着内燃机的研制成功,内燃机在工业生产中也被广泛应用,再加上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的发明,使得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直接导致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据题干世界主要能源消费构成比例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带来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2.【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伴随着内燃机的研制成功,内燃机在工业生产中也被广泛应用,再加上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新式交通工具汽车、飞机的发明,使得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增加。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逐年增长,对这一变化的出现产生直接影响的是内燃机的应用,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实质、成果和历史影响。
3.【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解答】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的发展。据“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到1890年间增加了3倍,在1860年到1913年间增加了7倍。”及所学知识可知,出现材料中这种增长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4.【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史实,“1870年”“1900年”“世界石油产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石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促进了石油的大量开采。导致1870年——1900年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现代化学工业产生,A项正确;棉纺织业的兴盛促进了煤炭的大量开采,排除B项;电力能源使用的动力是电力,排除C项;钢铁工业的发展不是导致石油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图片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
5.【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重大成就。故D符合题意;蒸汽机、珍妮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发明,排除AB;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是内燃机机车。
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知道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解答】美德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要比英法晚,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的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史实;英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表格时间段,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卷入一战之中不符合史实;据表格时间可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不符合史实;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历史影响。
7.【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考生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新兴工业。
【解答】题干现象应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同时电力的使用推动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产业部门的诞生,C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成就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主要集中在轻纺工业,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现象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不是罗斯福新政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排除B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重点掌握福特汽车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及其影响。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福特汽车公司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产量,企业竞争力增强,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社会进步,主要强调技术革新对企业自身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科学理论的作用,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9.【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注意全面分析题干给出的图片。
【解答】A.根据题干给出的时间“1870年后”,联系可知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速度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符合题意。
B.殖民扩张开始于15世纪末,排除。
C.18世纪60年代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开始使用机器生产,排除。
D.17﹣18世纪,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西欧和北美确立,排除。
故选:A。
【点评】图片型题目必须认真观察分析图片中包含的文字,根据相关文字的提示信息或准确识别图片确定正确答案。
10.【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
【解答】据题干“建国后的前一百年,美国往往偷取别人的技术。到了1900年,美国开始输出‘美式精巧发明’。”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结束于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密切结合,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美国是领先国家,在电力应用和交通工具方面等取得重大成就,B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发生于1775年至178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美国南北战争发生于1861年至 186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美国发展历程这一史实的准确记忆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在日常学习中对大国史的基本内容有扎实的基础,同时需要全面准确地提取材料信息,进行问题转换和知识运用。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1.【答案】(1)条件:科学理论的发展,电磁感应定律的提出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奠定了理论基础。特点:科学发展促进技术革新,进而推动生产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2)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的工业发展,促进了美国的现代化;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的城市化;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出现了贫富分化;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国力迅速增强,开始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内容。
【解答】(1)条件:依据材料一信息“1831年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可知,科学理论的发展,电磁感应定律的提出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奠定了理论基础。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可知,科学发展促进技术革新,进而推动生产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2)依据材料二信息“1884年,美国工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1929年,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8.5%。”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的工业发展,促进了美国的现代化。结合材料二信息“1870﹣1940年,城市人口由占全国人口的25.7%升至56.5%。”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的城市化。结合材料二信息“1921年,占人口1%的富豪拥有国民财富的59%。”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出现了贫富分化。结合材料二信息“20世纪初,美国通过经济渗透和军事侵略,猖狂地向拉丁美洲和远东扩张。”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国力迅速增强,开始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故答案为:
(1)条件:科学理论的发展,电磁感应定律的提出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奠定了理论基础。特点:科学发展促进技术革新,进而推动生产发展,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2)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的工业发展,促进了美国的现代化;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的城市化;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出现了贫富分化;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国力迅速增强,开始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点评】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提取和概括能力,是需要在日常学习中逐步提升的历史学习能力,平时要注意勤加思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