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第一框 概念的概述【课标要求】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2.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识记概念的含义,理解概念与属性、概念与语词之间的关系。科学精神: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公共参与:理解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基础预习】一、概念的含义1.事物的属性(1)含义: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统称为属性。(2)种类:事物的属性可分为________属性和________属性。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________规定性。2.概念的定义: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____________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3.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概念只有通过________才能表达出来。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________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助学助记对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矛盾关系还是反对关系的判断,关键是看它们对于属概念是否具有排中的性质。若有,即为矛盾关系;若没有,则为反对关系。二、概念的基本特征1.概念的内涵(1)含义: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____________。(2)作用:概念的内涵反映事物“________”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________”。全同关系的概念,内涵有所不同,外延却完全相同,属种关系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属”与“种”同属于一个类,是大类与小类的关系,“种”具有“属”的属性。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只要我们进行逻辑思维就一刻也离不开概念。2.概念的外延(1)含义: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________。(2)作用:概念的外延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________”。(3)相容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________部分,则为相容关系。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________关系、________关系。①全同关系: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________。②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外延________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________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________的概念为种概念。③交叉关系:指两个概念之间________________外延是相同的。(4)不相容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又称全异关系)。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①矛盾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________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________该属概念的外延。②反对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________该属概念的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概念的质;概念的外延,是概念的量。概念的内涵增加,概念的外延就缩小;概念的内涵减少,概念的外延就扩大。反过来,一个概念的外延扩大,它的内涵就减少;一个概念的外延缩小,它的内涵就增加。【互动探究】探究一:《新论·鄙名第十七》卷三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齐国庄里有户人家,给长子起名为“盗”,次子起名叫“殴”。有一天,盗拿着衣服出门耕田,他的母亲在后头追着喊:“盗!盗!”官差听到,就把“盗”捆了起来。他的母亲情急直叫次子“殴”去解释,但慌忙间话又讲不清楚。一味地叫着:“殴!殴!”,官差便殴“盗”。“盗”差点被打死。问题:这种情况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探究二: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如果求“马”,那么“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如果求“白马”,那么“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1)从概念的内涵的角度,分析“白马非马”的不合理性。(2)从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的角度,分析“白马非马”的不合理性。(3)试从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上分析“黄马”与“黑马”的关系。探究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概念 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外延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国家 ② 古今中外的一切国家,比如中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学校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素质教育的机构 ③语言 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 世界上一切语言,比如汉语、法语、德语、英语等。运用“概念内涵和外延”有关知识,按照表格示例,完成表格空白处。探究四:判断以下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1)“男同学”和“女同学”。(2)“输”和“赢”。(3)“大学生”和“学生”。(4)“中国人”和“台湾人”。(5)“物理学家”和“哲学家”。【知识归纳】比较概念外延关系的各种分类关系 示意图 举例相容关系 全同关系 如“等边三角形”与“正三角形”属种或种属关系 如“羊”与“动物”,“银河系”与“星系”是种属关系,“生物”与“动物”是属种关系交叉关系 如“男孩”与“学生”,“中学生”与“团员”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矛盾关系 如“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反对关系 如“输”与“赢”,“上”与“下”[知识拓展]类别 全同 关系 属种 关系 种属 关系 交叉 关系 矛盾 关系 反对 关系表达 A=B A B A B A∩B (A∪B)=C (A∪B) C注:A、B、C表示集合。【体系构建】【易混辨析】1.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2.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属于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 )3.只有合乎逻辑规则的概念才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4.事物之间的属性不具有共性。( )5.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 )6.正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是一成不变的。( )7.“工人”和“工厂”两个概念的外延关系是种属关系。( )8.同一个语词在同一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9.一个概念只能通过一个语词来表达,一个语词只能表达一个概念。( )10.相容关系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当堂达标】11.不同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存在各种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相容关系。相容关系又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和交叉关系。据此判断( )①“生物”与“动物”的概念外延是属种关系②“球迷”与“高中生”的概念外延是属种关系③“人民法院”和“我国的审判机关”的外延是全同关系④“动物”和“植物”的概念外延是交叉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符合下图所示外延关系的概念组是( )①萝卜、白菜、黄瓜 ②教师、党员、女性 ③诗人、诗词、诗歌 ④工人、团员、男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下列各项中,属于种属关系的是( )①女运动员与运动员②苹果与水果③树叶与树枝④食物与植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4.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实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民法典”与“法律”两个概念的关系是( )A.属种关系B.种属关系C.交叉关系D.全同关系15.学习《法律与生活》能让我们进一步增强法治意识,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有效合同,书面合同”,以上两组概念所反映的外延关系用欧拉图表示,对应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与西方民主不同,在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有完整的制度程序安排,也有着完整的参与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彰显了中国式民主的优势。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从概念外延来看,“民主”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 )①交叉关系 ②种属关系 ③相容关系 ④属种关系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17.最近大火的人工智能让人们切身意识到,机器可以表现出与人类相似的智能行为。在一些领域,机器甚至已经超越人类。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托马斯·哈通教授和自己的同事构想,以类脑器官为“硬件”,有望开发出“生物计算机”。所谓“类器官”是在实验室内培育的、与某种器官功能类似的组织,通常源于干细胞。这是从什么方面界定“类器官”这个概念( )A.内涵 B.外延C.内涵和外延 D.事物的范围18.下列关于“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概念揭示的是事物的所有属性B.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C.一个语词只能表达同一个概念D.一个概念只可用一个语词来表达19.某学习小组学习了“概念”的相关知识后,联系学习实际分析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①全同关系,例:S:市场机制与 P:政府作用②属种关系,例:S:社会救助与 P:社会保险③矛盾关系,例:S:实体经济与 P:虚拟经济④反对关系,例:S:劳动性收入与 P:转移性收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可以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具体而言,全同关系和种属关系可以概括为包含于关系,属种关系、交叉关系和全异关系可以概括为不包含于关系,属种关系和种属关系可以概括为从属关系。“中国位于亚洲”这句话中的“中国”和“亚洲”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属于( )A.从属关系 B.全异关系 C.交叉关系 D.包含于关系参考答案【互动探究】探究一.提示: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盗”和“殴”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母亲喊“盗”和“殴”特指她两个儿子的名字,官差捆“盗”和“殴”泛指“盗贼和殴打”。探究二.(1)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白马”的内涵与“马”的内涵有本质区别,二者显然不是一回事。(2)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是概念之间相容关系的一种情况,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马”这个概念的外延包含了“白马”这个概念的外延,二者是属种关系。从这一角度而言,“白马非马”又是错误的。(3)反对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黄马”与“黑马”在外延上不具有相同部分,都包含在“马”这一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马”的外延。因此,“黄马”与“黑马”是不相容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探究三.①市场上售卖的产品,如超市的苹果、酸奶、面包等。②是阶级社会中所特有的政治实体,是 阶级矛盾 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统治阶级统治、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③各种形式的学校,如成人教育学校、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等。探究四(1)矛盾关系(2)反对关系(3)种属关系(4)属种关系(5)交叉关系【易混辨析】1.错误【详解】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故本题说法错误。2.正确【详解】概念之间的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属于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故判断正确。3.错误【详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故说法错误。4.错误【详解】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再特殊的事物也与同类事物之间具有共同的属性。故本题错误。5.错误【详解】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故题中观点错误。6.错误【详解】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同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故本题判断为错误。7.错误【详解】“工人”和“工厂”这两个概念的关系应是全异关系。这一错误的实质在于将概念之间的关系混同于事物之间的关系,认为工人是在工厂里面工作的,所以认为“工人”这个概念的外延包含在“工厂”这个概念的外延里面。故本题判断为错误。8.错误【详解】同一个语词在同一场合应该表达相同的概念,否则就违反了同一律,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故判断错误。9.错误【详解】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故本题说法错误。10.错误【详解】相容关系分为全同关系、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交叉关系三种情况,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是不相容关系的两种特殊情况。故该观点错误。【当堂达标】11.B【详解】①:生物包含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因此“生物”与“动物”是属种关系,①正确。②:球迷不一定都是高中生,二者外延是交叉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②错误。③:人民法院按照我国国家机构设置作为标准,是我国的审判机关,而我国的审判机关所指范围就是人民法院,因此两者是全同关系,③正确。④:动物和植物的外延是全异关系,④错误。故本题选B。12.C【详解】①:图中的三个概念之间是互为交叉关系,①中事物萝卜、白菜、黄瓜是不相容关系,即全异关系,①不符合题意。②:交叉关系是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教师、党员、女性互为交叉关系,②符合题意。③: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不相容关系又称为全异关系。诗人和诗词、诗歌是全异关系,③不符合题意。④:工人、团员、男性互为交叉关系,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3.A【详解】①②: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个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女运动员与运动员,苹果与水果,都属于种属关系,①②正确。③:树叶与树枝属于全异关系,③不符合题意。④:食物与植物属于交叉关系,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4.B【详解】ABCD: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法律”的外延包含着“民法典”的全部外延,因此“民法典”与“法律”两个概念的关系是种属关系,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本题选B。15.C【详解】①③:图①表示的是种属(属种)关系,图③反映的是矛盾关系,均不符合题意,①③排除。②:民法典规定,遗嘱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等六种。因此自书遗嘱与代书遗嘱在概念的外延上属于反对关系,图②表示的是反对关系,正确。④:有效合同与书面合同在概念上属于交叉的关系,有效合同可以通过书面合同和口头合同两种形式呈现,书面合同有无效和有效之分,图④反映的是交叉关系,④正确。故本题选C。16.D【详解】①③: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则为相容关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从概念外延来看,“民主”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相容关系。交叉关系是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从概念外延来看,“民主”与“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是交叉关系,①排除,③符合题意。②④:属种关系或种属关系是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从概念外延来看,“民主”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属种关系,不是种属关系,②排除,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7.A【详解】A: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材料中关于“类器官”的描述是从内涵方面界定“类器官”这个概念,A正确。BC: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材料中的描述不是外延,BC不符合题意。D:所谓“类器官”是在实验室内培育的、与某种器官功能类似的组织,通常源于干细胞。这不是从事物的范围方面界定“类器官”这个概念,而是从内涵方面,D错误。故本题选A。18.B【详解】A:概念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不是所有属性,A错误。B: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B正确。C: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C错误。D: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由不同的语词来表达,D错误。故本题选B。19.D【详解】①:全同关系又称同一关系、重合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全部重合的关系。市场机制强调市场,政府作用强调政府,二者不是全同关系,①错误。②:属种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外延真包含或真包含于另一概念的外延,这种关系外延大的那个概念是属概念,外延小的那个概念是种概念。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险同属于社会保障,二者不是属种关系,②错误。③:矛盾关系是指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里,,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属于矛盾关系,③正确。④:反对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里,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劳动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属于反对关系,④正确。故本题选D。20.B【详解】ABCD:“中国”是一个国家,“亚洲”是一个大陆,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对象,二者间无种属关系,只在地理位置上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因此“中国”和“亚洲”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属于全异关系,B正确,排除ACD。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