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学案(含解析)-2024-2025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学案(含解析)-2024-2025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三框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课标要求】
理解简单判断类型与逻辑性质,把握事物情况之间的各种关系; 理解复合判断的类型与逻辑性质,把握事物情况之间的各种关系; 能结合实际事例,运用判断的逻辑性质与要求作出正确的判断。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正确理解复合判断的含义、组成、形式,正确认识联言判断的含义、构成、性质,学会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理解选言判断的含义、构成、种类,理解假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性质。
公共参与:理解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明确运用选言判断注意的问题,正确进行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
【问题导学】
一、复合判断及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1)必要性:认识对象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仅仅依靠简单判断并不能__________反映对象的情况。这就需要运用复合判断。
(2)含义: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__________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3)种类: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__________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1)含义: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__________联言支。
(2)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__________相符合。
(3)正确运用联言判断的意义: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__________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为恰当。
二、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1.含义: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组成选言判断的__________叫作选言支。联结选言支的词项,叫作选言判断的联结项。
2.种类: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__________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3.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__________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4.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__________是真的。
5.运用选言判断的意义: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__________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6.正确运用选言判断应注意的问题: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__________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__________的可能情况。
(三)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1.假言判断的含义: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__________。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
2.假言判断的种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__________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3.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__________关系的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__________关系的判断,是同时断定充分和必要两种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4.正确理解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掌握假言判断________________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互动探究】
探究一:阿强去考汽车驾驶执照。
主考官:“开车时前面有人和狗,你是轧狗还是轧人?”
阿强:“当然轧狗啦!”
主考官:“欢迎你下次再来。”
阿强:“难道叫我轧人?”
主考官:“你应该刹车!”
(1)材料中主考官的话属于哪种复合判断?这种判断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有哪些类型?
(2)阿强的选择为什么是错误的?
探究二: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次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①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尺”,也是党员、干部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准和遵循。“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②正是靠着严明的纪律和规矩,中国共产党才能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伟大胜利。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必须一以贯之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只有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从思想上固本培元,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不断向纵深推进。通过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知行知止、令行禁止,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合力。
分析上述材料中两处划线句子分别属于什么判断,并说明理由。
探究三:水从高原由西向东流下,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上。它的游泳技术很精湛,因而游得很精彩,一会儿冲过浅滩,一会儿划过激流,穿过了湖泊中的层层渔网,也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逆行到著名的壶口瀑布,堪称奇迹;又穿过了激水奔流的青铜峡谷,博得渔民的喝彩。它不断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被冻成了冰。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它还保持着游动的姿势。
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一位年轻人感叹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行了那么远那么久。一位老者为之叹息说,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正确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三个复合判断的句子,并说出其类型。
探究四: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从大历史观看“三农”,认识才会更清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要牢牢把握住大豆安全主动权,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实施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1)明确材料中划线语句的判断类型,并说明该类判断为真的条件。
(2)请根据表格从材料中找出两类条件判断的语句,并断定其具体类型。
语句 判断的具体类型 条件关系
① ② 有前件,则有后件
③ ④ 无前件,则无后件
【归纳总结】
1.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含义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
逻辑性质 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真假值口诀】有前必有后,无前后不定,有前无后必假。
常用联结项 “如果……那么……” “倘若……则……” “只要……就……” “一旦……就……” “当……便……” “要是……就……” “假使……那么……”
2.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含义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
逻辑性质 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真假值口诀】无前必无后,有前后不定,无前有后必假。
常用联结项 “只有……才……” “必须……才……” “除非……才……”“除非……才……” “……才……” “没有……就没有……”
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含义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
逻辑性质 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真假值口诀】有前必有后,无前必无后,前后不一致必假。
常用联结项 “……当且仅当……才……” “只有并且只有……才……” “……当且仅当……” “如果……就……并且如果不……就不……”
【体系构建】
【易混辨析】
1.如果所有的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也未必是真的。( )
2.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 )
3.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 )
4.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 )
5.复合判断中,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是选言判断,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是假言判断。( )
6.“没有勤奋刻苦,就没有好的未来”,这是选言判断。( )
7.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同时断定充分和必要两种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
8.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
9.不相容选言判断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 )
10.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
【当堂达标】
11.在学完《逻辑与思维》的知识后,同学们对以下表述进行了分析,其中对应正确的是( )
①银发经济既有衣食住行,也有诗和远方——该判断来源于实践,因此属于真判断
②小林比小明大,小明比小方大——该判断属于简单判断中的性质判断
③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该判断的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④文化兴国运兴——该判断是假言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下列判断与“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就不能提高学习效率”的意思表达一致的是( )
①如果学习方法适当,就能提高学习效率
②只有学习方法适当,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③如果学习效率提高了,那么一定是学习方法适当
④如果学习效率不能提升,那么学习方法一定不适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只有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到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大我”之中,才是打开人生的正确方式。下面联结词可以用于该假言判断类型的是( )
①假如……则…… ②除非……否则不……
③……当且仅当…… ④……是……不可或缺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2024年5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十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他指出,中东是一片发展沃土,但这片土地上战火仍在延烧。战争不能再无限继续,正义也不能永久缺席,“两国方案”更不能任意动摇。这一论断( )
①是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
②是简单判断中的关系判断
③若有一个支判断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
④若该论断是真的,要求其所有的支判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一定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既要让文化新地标成为历史的记录者,又要让其成为时代的见证者。与以上复合判断形式相一致的是( )
A.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本质要求
B.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人类要么臣服它,要么超越它
C.你虽然没有拿牌,但是含金量绝不次于一块金牌
D.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
16.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发表讲话,他强调:“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下列对这一判断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只有当它的支判断都是真的时,该判断才为真
B.若该判断为真,则它的支判断至少有一个为真
C.只有当它的支判断全部为假时,该判断才为假
D.属于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即选言判断
1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此判断为真
②如果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就能实现,此判断为真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充分必要条件
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揭示了其目标实现所需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某校在“国家安全”宣传教学板报上有下列几句话,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甲 如果我们国家安全面临重大威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就会被迫中断。
乙 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
丙 现如今安全问题早已超越国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而独善其身。
丁 国家安全虽然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概念,但实际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①甲:若前件为假,则后件一定为假
②乙:若后件为真,则前件一定为真
③丙:从质、量结合上看,包含全称否定判断
④丁:若判断为真,则至少有一个选言支为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要么小王当选为代表,要么小李当选代表。”以下选项中,请选出二个选项,要求这二个选项组合起来后与这一命题构成矛盾关系,符合此要求的二个选项为( )
①小王当选,小李同样也当选 ②小王当选,但小李没有当选
③小王没当选,当选的是小李 ④小王没当选,小李也没当选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只有判断才能表达某种确定的思想。下列判断理解正确的是( )
甲:小红与小明之间有友好的同学情谊。 乙:今天要么完成作业,要么完不成作业。 丙:如果你现在不努力,将来就不会成功。 丁:他是科学家,也是战斗英雄。
①丙是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可以同真或同假
②丁是真的联言判断,两个联言支只有一真
③甲是关系判断,“友好的同学情谊”关系是对称关系
④乙是选言判断,“完成作业”和“完不成作业”可以同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
【互动探究】
探究一:(1)①“开车时前面有人和狗,你是轧狗还是轧人?”属于选言判断。②选言判断是由选言支和联结项组成的。③依据选言判断对选言支之间关系的断定情况,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
(2)①在选用选言判断的形式表达具体思维内容时,不能遗漏应有的选言支。因为无论是相容选言判断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都要求“有一真”,如果选言支没有一真,则整个选言判断为假。②“开车时前面有人和狗,你是轧狗还是轧人?”属于选言判断,主考官故意遗漏了应有的选言支“刹车”,阿强就以为他要在“轧狗还是轧人”中选择,考虑不周,导致没有通过考试。
探究二:句子①属于联言判断。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句子①通过“是……也是……”这一联结项联结两个关于“纪律”的联言支,反映其的多方面情况,故句子①属于联言判断。句子②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如没有前一种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情况。句子②表达的是如果没有“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就一定没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故句子②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探究三:①“它的游泳技术很精湛,因而游得很精彩”,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②“一会儿冲过浅滩,一会儿划过激流,穿过了湖泊中的层层渔网,也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这是一个联言判断。
③“它逆行到著名的壶口瀑布,堪称奇迹;又穿过了激水奔流的青铜峡谷,博得渔民的喝彩”,这是一个联言判断,其中分号前后又各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探究四:(1)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2)①“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②充分条件假言判断③“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从大历史观看“三农”,认识才会更清醒”。④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易混辨析】
1.错误【详解】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实际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故本题说法错误。
2.正确【详解】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A就是B的充分条件。故该观点正确。
3.错误【详解】假言判断既然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它的真假就不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故本题观点错误。
4.错误【详解】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没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一定没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必要条件。故本题观点错误。
5.错误
【详解】复合判断有不同的形式。有的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有的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有的是对对象之间的条件联系加以断定。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复合判断中,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是联言判断,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是选言判断,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是假言判断。故本题说法错误。
6.错误【详解】“没有勤奋刻苦,就没有好的未来”属于假言判断。故题干中说法错误。
7.正确【详解】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是同时断定充分和必要两种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其逻辑性质是有了这种情况,必将产生某种情况;没有这种情况,必不产生该种情况。故本题说法正确。
8.正确【详解】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必要条件是产生某种事物情况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故题干中说法正确。
9.错误【详解】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故题干中说法错误。
10.错误【详解】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故题干中说法错误。
【当堂达标】
11.D【详解】①:判断是来源于实践的,但不能说来源于实践的判断都是真判断。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①表述错误。
②: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性质判断是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而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故“小林比小明大,小明比小方大”,属于简单判断中的关系判断,而非性质判断,②排除。
③:“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这个性质判断是全称肯定判断,该判断断定了主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主项周延。并没有断定其谓项所反映的全部对象, 谓项不周延,③符合题意。
④:“文化兴国运兴”,该判断强调“文化兴”与“国运兴”两者之间存在着“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的关系,属于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2.C【详解】“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就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根据此判断进行的推理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无效式是否定前件式和肯定后件式。
①:该选项属于否定前件式,属于无效式,排除①。②:如果p,那么q=只有非p,才非q。因此,“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就不能提高学习效率”等值于只有学习方法适当,才能提高学习效率,②正确。
③:该选项属于否定后件式,属于有效式,与题干中判断表达的意思一致,②正确。
④:该选项属于肯定后件式,属于无效式,④排除。故本题选C。
13.C【详解】②④:题干材料的判断逻辑形式是“只有p才q”,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除非……否则不……”“……是……不可或缺的”可以用于该假言判断类型,②④符合题意。
①:“假如……则……”可作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联结词,①不符合题意。
③:“……当且仅当…… ”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联结词, 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4.A【详解】①③:中东是一片发展沃土,但这片土地上战火仍在延烧。战争不能再无限继续,正义也不能永久缺席,“两国方案”更不能任意动摇,该判断同时断定了几种情况同时存在,属于联言判断,根据其逻辑性质,若有一个支判断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①③入选。
②:该判断属于联言判断,不是简单判断中的关系判断,②不选。
④: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若该论断为真,要求其所有的选言支都是真的,④不选。故本题选A。
15.C【详解】材料中的判断为联言判断。
A:选项为关系判断,反映的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关系,A排除。
B:“要么……要么……”属于不相容选言判断,B排除。
C:“虽然……但是……”属于联言判断中的联结项,C正确。
D:“只有……才……”属于假言判断中的必要条件假言判断,D排除。故本题选C。
16.A【详解】A:“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这是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A符合题意。
BC:若该判断为真,则它的支判断至少有一个为真;只有当它的支判断全部为假时,该判断才为假,二者说的都是相容选言判断的特点,BC不符合题意。
D: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从几个方面对中国的地位加以断定,属于联言判断,不是选言判断,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17.B【详解】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条件,①正确。
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要求同时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实现的各种条件,④符合题意。
②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②③错误。故本题选B。
18.C【详解】①:“如果我们国家安全面临重大威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就会被迫中断”,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则前真后真,后假前假,可见,若前件为假,则后件不一定为假,①错误。
②:“只有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因此,后件真,则前件一定为真,②正确。
③:依据判断的质,这句宣传语为否定判断,依据判断的量,这句宣传语为全称判断,因此从质、量结合上看,这句宣传语包含全称否定判断,③正确。
④: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联言判断的真假值取决于其所有联言支的真假情况。如果所有联言支都是真的,那么联言判断就是真的。只要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整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虽然……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属于联言判断,而是不是相容选言判断,因此若判断为真,则所有联言支为真,④错误。故本题选C。
19.D【详解】“要么小王当选为代表,要么小李当选代表。”这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选言支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就是假的。其推理有效式为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
①:“小王当选,小李同样也当选”,两个都真,与命题相矛盾,①符合题意。
②③:“小王当选,但小李没有当选”和“小王没当选,当选的是小李”,只有一个是真的,运用了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符合命题要求,不与命题矛盾,②③不符合题意。
④:“小王没当选,小李也没当选”,没有选言支是真的,与命题相矛盾,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0.B【详解】①:丙“如果你现在不努力,将来就不会成功”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前件和后件的关系是: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故其前件和后件可以同真或同假,①正确。
②:丁“他是科学家,也是战斗英雄”属于联言判断,当且仅当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联言判断才是真的,而不是两个联言支只有一真,②不选。
③:对称关系是指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这一对象还具有那种关系。甲“小红与小明之间有友好的同学情谊”是关系判断,“友好的同学情谊”关系是对称关系,③正确。
④:乙“今天要么完成作业,要么完不成作业”是不相容选言判断,其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完成作业”和“完不成作业”不能同真,④不选。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