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学习目标】1、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演变(以时间为序能整体复述;记住并理解不同选拔方式的标准及影响,体会阶段特征)、官员选拔标准的变化及演变的趋势。2、简述科举制发展演变的历程,理解记住其评价(正文准确记忆,结合史论归纳形成“客观评价)。3、简述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了解其发展演变的特点。4、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以时间为序;中央与地方),理解其特点和评价。【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难点: 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和管理制度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和影响。【时空定位】第1课时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学习目标1、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演变(以时间为序能整体复述;记住并理解不同选拔方式的标准及影响,体会阶段特征)、官员选拔标准的变化及演变的趋势。2、简述科举制发展演变的历程,理解记住其评价(正文准确记忆,结合史论归纳形成“客观评价)。二、自主预学学习任务1:阅读教材30-32页,依据课本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朝代 制度 途径 标准 特点西周 世官制 世袭(世卿世禄) 血缘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春秋战国 荐举功劳制 举荐、通过战争获得军功 才能、军功 缺乏制度化, 战时(临时)的选官方式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 明习法律 专任法家思想两汉 察举制 先考察后推举,分常科和特科 品德、才能 由地方官推荐取士;形式多样魏晋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定品,吏部授官 道德、才能、家世,后只看重家世 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隋唐 科举制 分科考试,分为制举和常举 才学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两宋 科举制 “取士不问家世” 才学 科举进一步完善元 蒙古传统和科举制 世袭、军功、科举比例小 血缘、军功、才学 四书试人;时断时续;等级色彩明清 科举制 从学校参加科举,分三级考试 才学 八股取士,内容僵化三、合作探究材料1 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科举制度的最大优点是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国家行政机构的组成向着尽可能大的社会面开放。 ——王炳照《中国科举制度研究》材料2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材料3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宋]汪洙《神童诗》材料4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5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材料6 知识分子...集中于政治一途。只鼓舞人当大官...于是竞求上政治舞台。——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问题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对科举制度进行评价?积极影响:①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控制仕途的局面,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②体现了相对的公平公正,社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③把选官权由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④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提高国家的社会治理水平。⑤有利于推动儒学发展,推动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⑥为历代所沿用,影响深远。⑦不仅在当时被“东亚文化圈”所效仿,更为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鉴。弊端:①明清八股取士,科举制日益僵化,禁锢了思想,阻碍了创新意识。②考试以儒学为主,忽视实用性,不利于科技的发展,阻碍了阻碍了科学技术进步。③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教育被迫服务于政治,加剧了官本位思想的盛行。④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对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⑤为封建社会的长期存在提供一定的韧性,大大延缓了封建制度的消亡。问题2:通过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沿革,分析概括出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原因?趋势:①选拔标准由重家世到重才能;②选拔方式由世袭、举荐逐渐演变为考试,趋向严密科学;③选拔权日益集中到中央手中,反映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④选拔范围由贵族到平民,范围扩大;⑤选拔原则日益公平、公开、客观,趋向制度化。原因: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②社会阶层力量变化;③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统治需求;④治国理念、社会主流思想的变化;⑤旧制弊端四、当堂检测1、 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着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根据《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这表明西周时期A.削弱了诸侯国权力 B.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C.破坏了世卿世禄制 D.出现“礼崩乐坏”的迹象2、某学者说:“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这表明( )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B. 官吏监察日益严密C. 贵族政治完全消失 D. 行政效率逐渐提高3、“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4、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5、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6、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答案:1、B2、A3、A4、D5、C6、C7、C第2课时: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制度一、学习目标1、简述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演变,了解其发展演变的特点。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以时间为序;中央与地方),理解其特点和评价。二、自主预学学习任务1:阅读教材31-23页并结合所学,完成下方《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演变表》。考核制度 考核内容/标准 特点 评价秦汉 上计制 土地人口、财政收入、社会治安 特点:①历史悠久;②考核日趋严格,标准细化,考核制度渐趋完善 ;③政绩与品德并重;④奖惩结合,考核与惩贪结合;⑤强化上下级依附性; ⑥考核机构专业化;⑦过程注重公开公正; ⑧维护君主专制。⑨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⑩监察人员介入考核过程。 ①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整顿吏治,提高行政效率。 ②本质是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工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官员腐败问题。 ③对于当今社会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魏晋南北朝 流于形式隋唐 吏部考核 品德、才能宋朝 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 ————明朝 考满和考察 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清朝 京察和大计 ————学习任务2:阅读教材31-23页并结合所学,完成下方《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演变表》。时期 中央 地方秦 御史大夫 监御史汉 御史大夫 十三州刺史制隋唐 御史台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派检察官巡回监察宋 御史台、台谏合一 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强化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元 御史台 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机构严密,中央与地方监察机构浑然一体)明 督察院、六科御史 御史巡按各省清 六科并入督察院 停派御史巡按各省三、合作探究:问题探究一:材料:起源于西周的考绩制度,已有《大计法》作为对职官进行行政考核的依据。唐朝考绩奖惩制度臻于完善,一至九品流内官的考核标准是《四善二十七最法》,官吏晋阶升级都要经过考课,合格者升迁,不合格者降级使用。宋代考课制度中除相应考课律法外,还有循资考核的磨勘制:“不问其功而问其久,官以资则庸人并进。”不少朝代明文规定考课官吏“取自上裁”,强化下级官吏归上司的依附性。明清时期考绩制度进一步发展,明有《考满法》《考察法》《考成法》,清有《京察法》《大计法》等。——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问题:中古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特点?①历史悠久;②考核日趋严格,标准细化,考核制度渐趋完善 ;③政绩与品德并重;④奖惩结合,考核与惩贪结合;⑤强化上下级依附性; ⑥考核机构专业化;⑦过程注重公开公正; ⑧维护君主专制。⑨地方官和中央官分开考核⑩监察人员介入考核过程。问题探究二:通过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过程,分析概括其特点及评价?特点:①为专制皇权服务,皇帝有最高监察权。②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③严格监察官的选任,监察官位卑权重,以轻制重。④监察方式多样化。既有常设监察机构,又有巡视监察。评价:积极作用:有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了决策的科学性;有助于澄清吏治,提高官员的素质,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国家的统一,缓和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局限性: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有限,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四、当堂检测1.秦朝选拔官吏按资历或劳绩来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称“量才授官”。秦律中的《置吏律》、《效律》等是关于职官建置、任免、铨选、考核的法规,对违规、违纪、失职的官吏,不仅要依法论处,而且撤职,永不任用。由此可见秦朝( )A.只重视劳绩忽视道德危害巨大 B.严苛的法律不利于官僚的稳定C.有利于实现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 D.非常重视各级官吏的选拔和任用2.《睡虎地秦墓竹简·置吏律》规定,任用吏和尉时,若有不应任用就行使职权,或私下谋划就派往就任的,“以律论之”;任免吏、佐和各府属员时,“十二月朔日免除,尽三月而止之,其有死亡及故有夬(缺)者,为补之,毋须时”。这些规定( )A.体现了官吏任免程序的规范性 B.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推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D.防治了官吏选拔过程中的腐败问题3.秦朝时期的上计制度(审计监督制度)是由县级行政单位直接上报中央,而西汉时期则是县首先上报上一级的郡,再由郡上报给朝廷。这反映了西汉时期( )A.政府经济管理短暂松弛 B.地方的行政制度已经完善C.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D.封建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4.秦代选官主要实行军功入仕,军功以在前线杀敌数量来计算;汉代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由地方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给中央,被察举的人必须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这反映出秦汉之际( )A.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入仕通道趋于多元C.选官的客观性增强 D.治国理念发生变化5.汉初,朝廷让功臣和他们的子弟们占据要津,但具体政务依然委之文吏,把“能书会计”和“颇知律令”规定为文吏的基本技能。由此可知,汉初( )A.重视官员道德品质B.确立儒学独尊地位C.注重任用专业吏员 D.削弱士族政治影响6.随着汉代察举制的推行,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现象。这反映出A.察举制失去了选官功能B.封建统治基础亟需扩大C.选官标准影响社会风气 D.汉代重文抑武的价值追求7.魏晋南朝时,负责品评士人的中正官由朝官兼任,地方长官所征辟的掾属(佐治的官吏),也需要中正品评方能继续升迁;权贵一旦失势,其子弟就会被中正“削下”降品。这客观上反映魏晋南朝( )A.寒门士族的崛起B.选官权力中央化的趋势C.官吏选拔的开放性特征 D.官僚体系的混乱8.察举制在最初的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对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东汉阳嘉年间,左雄上言:“郡国孝廉,就是古时候的贡士。出来做官,就要协理风俗,宣扬教化,若是不学无术,那就一点用都没有。请自今以后,被举荐者都先去公府,儒生测试儒学经术,文吏测试行政文书。”帝从之,颁下郡国。阳嘉新制( )A.体现了汉代儒学独尊地位 B.便于豪强地主把持政权C.蕴含向科举制演化的因子 D.利于选拔实际有用人才9.唐代选官,五品以上由皇帝敕授,六品以下经由吏部考询后奏授,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多为敕授;唐代一般官员,一任须经四考方可迁转,而御史三考即可升迁,一般御史迁到尚书省即为员外郎等清要官职。这表明唐代( )A.官员考选体系严密 B.监察官员地位显要C.科举取士有待完善 D.官僚政治趋于成熟答案:1、D2、A3、D4、D5、C6、B7、B8、C9、B名词解释1.世卿世禄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所谓世禄世卿,就是最高统治者按血缘关系的远近,分封自己的亲属;中央和地方的各级权力,分别掌握在大大小小的贵族手中。2.荐举制:中国古代的一种人事选拔制度,是荐举贤才,授以官职的官吏选拔制度。举荐的标准主要是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它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藩篱。西汉的察举、征辟制的出现,是荐举制成熟的标志,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施行,表明其走向衰败。3.四善二十七最:唐代官员考核制度4.上计制:检查官员政绩的年终汇报制度,实行范围主要是中央的重要官员及地方长官。所谓“计”,是一种用来统计的簿册。上计,就是官员在每年年终的时候,将第二年的各种预算写在木券上,送到国君那里。国君则将木券一剖为二,国君执右券,官员执左券。第二年年终,官员们要根据上计的预算到国君那里去汇报一年中的成绩,接受国君的考核。如果成绩突出,就可以得到嘉奖;反之,当场将官玺收回。5.刺史:西汉中期,中央统辖的郡国数量越来越少,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汉武帝在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把全国除了三辅(京兆、冯翊、扶风)、三河(河南、河内、河东)和弘农以外的地区分成了13个州部: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州、并州、交趾、朔方。中央在每个州设立刺史一名,专职监察地方。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每年八月巡视所辖区域,考察吏治、奖惩官吏、决断冤狱。后来,刺史权渐重,积久成制,成为行政长官。西汉末到东汉,刺史改称州牧,级别提高,成为最高地方行政长官。州也成了最高地方行政区划了。6.台谏合一:台谏合一是宋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即御史与谏官二者的职责合一 ,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御史的监察权 。 此外,中书舍人、给事中等负责对圣旨进行封驳的官员,也拥有了弹劾权,尤其是可以对朝廷不当人事任命进行弹劾。7.科道:明、清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总称,俗称为两衙门。洪武元年(1367)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后一度改给事中为元士﹑源士。二十四年﹐六科各设都给事中一人﹑正八品﹐主管科务﹔设左右给事中各一人﹐从八品﹐协助理事。各科给事中数量为吏科四人﹑户科八人﹑礼科六人﹑兵科十人﹑刑科八人﹑工科四人﹐均为正九品。建文时﹐改官制﹐升都给事中正七品﹐给事中从七品。永乐时﹐重置左右给事中﹐秩品为正七品。后来又在南京设六科给事中﹐户科为二人﹐余五科均为一人。其给事中之职守为侍从皇帝﹐推举人才﹐纠劾官吏﹐督察六部﹐封驳制敕和章奏﹐评议政事﹐随时谏言。【教材问答】1.教材P31思考点:为什么说科举制是一种更完善的选官制度?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本质上还是一种推荐制度,推荐者的主观因素对官员选拔影响比较大,而科举制是一种考试制度,以考试成绩取人,官员选拔标准相对客观。允许符合条件者“投牒自进”,无须其他条件,官员选拔社会基础更加广泛。把官员选拔各项制度收归中央,巩固中央集权。2.教材P32学思之窗:阅读材料,谈谈隋唐时期地方官员任用上的变化对中央集权有什么样的影响。《说文解字》说“官,吏事君也”,“吏,治人者也”,说明官与吏在职能上是不同的。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中央直接任命的官,一般只到县一级。如秦汉时期,二百石以上的是官,二百石以下的是吏。中央任命的官在县一级只有县令、长,县丞、尉(称为长吏),其他属吏(称为少吏)中央不任命,都由各级长官在所任地自己选用,籍贯一般为本地人。魏晋南北朝以降,官品制度形成,有品级的是官,无品级的是吏,但属吏任用大体延续秦汉,由长官自己辟除举荐而产生。由于属吏不归中央管理,带来许多危害,他们或营私舞弊,或结成朋党。隋朝各级长官的僚属皆由吏部任命和考核,吏的管理更加严格,大大加强中央集权。3.教材P33问题探究:结合课文,分析中国古代对官员“德”“才”的要求有何特点。中国古代对官员选拔的要求既重才又重德,但是德是第一位的,被放在才的前面。4.教材P33学习拓展: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考核制度的看法。考核是一个制度体系,也是一个治理体系。张居正认识到,立法不难,难的是有法必行。不要只听一个人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有没有成效。如果国家对安排的事情没有考核制度,君主心里对全局也不清楚,那么人人都会心怀侥幸,不认真落实。即使把古代的圣贤请出来,恐怕也做不成什么事。因此,考核制度在国家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不仅要建立相关考核制度,还要使考核制度落实。中国古代从秦汉至明清考核制度严密,正是其重要性的表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