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识提纲】1.楚汉之争(楚河汉界、约法三章、四面楚歌):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国家统治权(战争性质)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刘邦打败项羽。2.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公元前3世纪末/公元前3世纪晚期),刘邦(汉高祖)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定都长安。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3.汉初休养生息(1)治国思想:汉高祖以来,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治国指导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2)“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继续休养生息措施: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以民为本);②轻徭薄赋,减轻赋税和徭役,三十税一;③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④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使得当时社会上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出现了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为后来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奠定了深厚的基础。4.秦亡汉兴的启示:残暴统治必然失去民心,导致国家灭亡。只有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勤俭治国(成由勤俭败由奢),给百姓提供宽松和安定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生产的积极性,百姓才会拥护统治者,才能安居乐业。【巩固提升】1.“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五年之间,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史料中秦楚之际( )A.根本原因是由于陈胜吴广起义 B.大泽乡起义是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斗争C.刘邦率领军队攻入咸阳取得最终胜利 D.说明战乱频仍,是一种历史的倒退2.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战争,这场战争史称为( )A.涿鹿之战 B.楚汉之争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3.下图为西汉时期的金缕玉衣,出土于汉代诸侯王墓,共用近2500块玉片,金丝重1100多克。它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诸侯王实力强大 B.“推恩令”的实施C.刺史制度的建立 D.盐铁专卖4.“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这说明西汉初年( )A.经济繁荣 B.社会安定 C.休养生息 D.人口锐减5.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的政策是( )A.以德治国 B.休养生息 C.任用贤能 D.裁减官员6.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分久必合,合久必分D.统治者要适时调整政策以推动生产力发展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据题干“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刘邦率军队攻入咸阳,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故C正确;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排除A;大泽乡起义是农民起义,不是统治者争夺权力的斗争,排除B;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残暴统治,推动历史进步,排除D。故选:C。2.答案:B解析:A.巨鹿之战是刘邦和秦军主力之间的决战,不是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故A错误;B.楚汉之争是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最后以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而告终,故B正确;C.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战争,不是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故C错误;D.马陵之战是魏国和齐国之间的战争,不是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故D错误。3.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西汉诸侯死后穿的金缕玉衣,其制作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侧面反映出当时诸侯的财力与实力的强大,A项正确;推恩令的推行削弱了诸侯的实力,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西汉建立刺史制度,刺史代表中央监视地方官员和豪强及子弟的不法行为,与金缕玉衣无关,排除C项;政府盐铁专卖削弱了诸侯的实力,与金缕玉衣所反映的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4.答案:D解析:材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可知,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处于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西汉初期人口锐减,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为此,西汉初年的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D符合题意;经济繁荣和社会安定是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后的景象,与题意不符,排除ABC。故选:D。5.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刘邦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B项正确;以德治国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任用贤能”与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无关,排除C项;“裁减官员”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6.答案: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