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2.核心素养:
(1)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通过学习,认识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为创造人类文化做出的贡献,尊重和交流互鉴。(家国情怀)
【德育目标】加深对世界不同文化的认识,感受文化多样性对世界的影响。
【学习重点】了解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学习难点】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世界遗产公约》、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知识梳理】
1.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因:
材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此次大会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是年久腐变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应付的损害或破坏现象……现有关于文化财产和自然财产的国际公约、建议和决议表明,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
——《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前言
根据文字和图片材料,分析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
2.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自主梳理,知识整合:(时间:1分钟)
根据时间轴,结合教材87-88页,整理中国和世界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的具体措施
3.文化遗产保护措施意义:
材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就提出应将文化多样性视为“发展的因素”之一,而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构成,它不仅是人类以往文明的见证和产物,也是促进人类文化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也被视为“文化创作的源泉”。因此,促进人类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要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而且保护文化遗产是促进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李玉雪《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进路思考》
材料二: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4年3月27日
小组探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总结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12分)
4.《世界遗产公约》
自主梳理,知识整合:(时间:2分钟)
根据表格,结合教材88-90,整合《世界遗产公约》的相关知识
5.中国与《世界遗产公约》
【随堂练习】
1.“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是对代表着人类文明普世价值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管理的一整套机制和行为。……当今,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治理需要越来越多的国际治理其它领域资源的参与;世界文化遗产本身也越来越多参与到国际治理的其他领域,如气候问题、环境保护、旅游开发等。”该学者意在强调( )
  A.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
  B.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C.各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遗产的责任
  D.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有全球化思维
2.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的规定,从审美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动植物景观或自然景观应属于(  )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D.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
3.有学者评述:“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和管理中,自然延伸出一种‘古为今用’的三段论:不遗余力地包装文化遗产;兢兢业业地将文化遗产申报为‘世界级’;迅雷不及掩耳地将文化遗产货币化。”该学者认为这种“古为今用”的做法(  )
①保护了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②将文化遗产与经济效益捆绑在一起
③与设立世界文化遗产的初衷背道而驰 ④提升了公众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认知率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关于秦始皇兵马俑军阵的性质,学术界看法不一:有的学者根据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城垣东侧,认为它象征着秦朝驻守在京城外的军队;有的学者认为它不是秦始皇陵建筑的一部分,而是属于具有纪念性质的建筑物。它是为了纪念秦对六国战争的胜利,以显示秦的国威。由此可知(  )
A.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B.历史研究的视角影响历史解释
C.历史学者素养制约史学研究 D.考辨历史事实须考古学的进展
5.站在时间的刻度上回望,更能感知时代的面貌和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艰苦抗战的岁月里,一位建筑学家在四川南溪李庄的斗室仍潜心于他所热爱的事业,奋笔写下一个学者的良知文字:
研究中国建筑可以说是逆时代的工作。……自“西式楼房”盛行于通商大埠以来,豪富商贾及中产之家无不深爱新异,以中国原有建筑为陈腐。他们虽不是蓄意将中国建筑完全毁灭,而在事实上……主要城市今日已拆改逾半,芜杂可哂……雄峙已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街市,为一民族文化之显著表现者,亦常在“改善”的旗帜之下完全牺牲。……这与在战争炮火下被毁者同样令人伤心……一切时代趋势是历史因果,似乎含着不可免的因素。幸而同在这时代中,我国也产生了民族文化的自觉,搜集实物,考证过往,已是现代的治学精神,在传统的血流中另求新的发展,也成为今日应有的努力。
——摘自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分析指出材料一中作者所做的“逆时代”思考是什么 这位建筑学家的祈愿与思考在20世纪70年代变成了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共识。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指出那些促使人们保护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历史教训。(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