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学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识读《战国形势图》,掌握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2.历史解释: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认识到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学习商鞅不畏强权、敢于改革的精神。
3.史料实证:通过学习都江堰的修建、构成、功能等内容,了解其修建的意义。
【重点】
战国七雄的含义;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都江堰的修建。
【自主预习】
战国是一个充满机遇、充满谋略、充满变革的时代。在这一时代中,战国七雄中哪一国家最终笑到了最后 成功绝不会轻易地眷顾一个无为的诸侯国。这个国家能够笑到最后,是因为作了怎样的努力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掌握战国七雄
【任务设计】
通过多媒体展示春秋后期和战国初期形势图,引导学生思考:对比春秋后期与战国初期的形势图,你能看出什么变化呢 重点识记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等史实。再指派七名同学按照东西南北各一名、中间三名的位置站立,然后引导其他同学说出各个方位的同学分别代表的诸侯国,以此来识记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知识生成】
形成 背景 经过春秋近300年的纷争,维系周王室统治的各种制度走向瓦解
过程 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齐国国君之位被大夫 夺取
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争 目的 诸侯各自为政,发展实力,致力于拓展疆域
特点 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战役 桂陵之战、 之战、长平之战
结果 魏、楚、齐、秦等先后崛起,在当时政治格局中占据优势地位
参考答案
晋 田氏 马陵
【图示归纳】战国时期七雄位置简图
探究商鞅变法
【任务设计】
排演《商鞅变法》的小话剧(主要人物包括秦孝公、商鞅、没有军功的旧贵族、打仗有功的士兵、勤劳的百姓等)。通过变法前后个人生活的变化来体现商鞅变法对国家和不同阶层人民带来的影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小组合作:商鞅变法18年,秦国面貌为之大变。可是秦孝公去世后,商鞅惨遭“车裂”。由此引导辩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知识生成】
(1)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为巩固统治、对外扩张积极创造条件。
(2)时间、支持者:公元前356年、 。
(3)措施
政治 确立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废除旧的土地制度;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
军事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4)影响:商鞅变法使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 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
(2)秦孝公 (3)县制 鼓励耕织 奖励军功 (4)秦
【知识拓展】
了解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任务设计】
通过观察战国时期双镰铁范、战国时期楚国龙凤虎纹丝织物、铜冰鉴,今日都江堰等图,认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程度,理解都江堰与成都“天府之国”之间的内在联系等。
【知识生成】
(1)农业:铁器的使用日趋普遍,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耕作技术明显进步,这些都使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
(2)手工业: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商业:日益发达,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4)建筑业:都江堰
时空 公元前256年;成都附近的岷山上
人物 秦国蜀郡郡守
功能 、灌溉、水运等
影响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参考答案
李冰 防洪
【合作探究】
经过战国时期的阵痛,中国历史正在脱胎换骨。今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段历史。
任务一 【读文章,看社会变化】
材料 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余个,主要有齐、晋、楚、秦、鲁、宋等数十个国家。这一时期的特点是:诸侯国林立,尤其是中原核心地区,小国非常多;战国时期,秦国吞并了巴国和蜀国,国力大增,逐渐有了统一的趋势;齐国经历了田氏代齐,安于现状;楚国占据了南边的半壁江山,再也没有北上中原逐鹿天下的雄心。……到这一时期,秦国的统一已经无法阻挡。
(1)依据材料,指出从春秋到战国时期,国家数量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有何进步意义
任务二 【析观点,评商鞅变法】
观点一 秦朝丞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道:“孝公用商鞅之法……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道:“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观点二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说道:“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农业)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废除井田制,奴隶制也被废除了,身份等级的划分乱了法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2)依据上述表格,概括其中的两种观点。以商鞅变法为首的战国时期的改革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应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变法。
任务三 【看图片,见证经济发展】
第一组
第二组
(4)依据第一组图片,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 依据第二组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想象修建公共工程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
合作探究参考答案
(1)趋势:国家数量锐减。意义:实现了局部统一,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
(2)观点一: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富兵强,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持肯定赞扬的态度。
观点二:一方面肯定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富兵强(或“倾邻国而雄诸侯”),另一方面也批评商鞅变法加剧了贫富差距与兼并战争,影响了社会安定。
作用: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土地私有制等制度,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为封建社会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3)要辩证分析;要多角度评价;要把变法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要看变法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社会的发展;等等。
(4)信息:冶铁业、丝织业技术先进。因素:注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持修建者要有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等等。
战国是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先进生产工具(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和水利工程的修建促使土地私有化的出现,各国争相变法以实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秦国通过较为彻底的商鞅变法,发展生产,加强军队战斗力和中央集权,迅速进入封建社会并强大起来,为后世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