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观测风 教学设计(表格式)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观测风 教学设计(表格式)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资源简介

课题 《观测风》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风的特征,理解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明确风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掌握风向的八个方位表示方法以及风速的三个等级划分标准,了解蒲福风力等级表的基本内容。 认识到使用工具进行风的观测可以使结果更准确,体会科学工具在气象观测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一)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自制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准确记录观察结果。 帮助学生掌握利用身边事物对风向进行观测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难点 设计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观测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风向和风速的概念,提高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不同观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风的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以及风向图、蒲福风力等级表、台风视频等。 准备制作小风旗和风向标的材料,如轻薄软布、硬纸板、订书器、硬吸管、大头针等,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材料。 复备课
教 学 过 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一个关于风的神话故事或历史故事,如风神的传说、风在古代航海中的作用等。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故事中听到了哪些关于风的描述?风在故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回答问题,引出风这个话题。 引出课题 教师: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对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观测风,了解风的特征和变化规律。(板书课题:观测风) (二)科学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认识风的特征 (1)图片展示 教师出示一组风的照片,如风吹动树叶、旗帜、风车等的照片。 提问:观察这些照片,你能发现风的哪些特征?风是如何引起这些现象的? 学生观察照片,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会说风可以使物体运动、改变物体的形状等,风是由空气的流动引起的。 (2)生活经验分享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观察到了哪些风的现象?你是如何知道风的存在的?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风的现象,如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听到风的声音等。 (3)风的描述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风,如风向、风速、风的大小等。 提问:你能描述今天的风吗?你是如何判断风向和风速的? 学生自由回答问题,描述今天的风的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风吹来的方向、风的力度等方面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和生活经验分享,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风的存在和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观测活动做好铺垫。 探索二:制作小风旗 (1)介绍小风旗 教师出示一面小风旗,介绍小风旗的作用和结构。 提问:这面小风旗是用来做什么的?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学生观察小风旗,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会说小风旗是用来测量风向和风速的,它由软布、硬纸板、订书器等组成。 (2)学习制作方法 教师展示制作小风旗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认真观察。 ①准备材料:一块长约 35 厘米,宽 20 厘米的轻薄软布、一张长 30 厘米,宽 6 厘米的硬纸板、一个订书器。 ②将软布对折,放在硬纸板上,用订书器将软布和硬纸板固定在一起。 ③在硬纸板的一端剪出一个三角形,作为风旗的旗面。 ④在硬纸板的另一端剪出一个小孔,用于悬挂小风旗。 提问:在制作小风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软布要轻薄、硬纸板要平整、订书器要固定牢固等。 (3)小组合作制作 教师分发制作小风旗的材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小风旗,介绍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评价和提问。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小风旗,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探索三:用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 (1)介绍测量方法 教师介绍用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方法。 ①测量风向:出示 “风向图”,介绍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强调 “风吹来的方向表示风向”。将小风旗悬挂在高处,观察风旗飘动的方向,确定风向。 ②测量风速:让学生举起小风旗,用嘴吹气,分别制造无风、微风、大风三个等级的风。这三个等级可以分别用 0 级、1 级、2 级来代替。观察风旗的飘动情况,确定风速等级。 提问:在测量风向和风速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强调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要在空旷的地方进行测量、要避免周围物体的干扰等。 (2)室内练习 学生在室内进行小风旗的使用练习,熟悉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3)室外测量 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如远离楼房的操场中央,进行风向和风速的测量。 ①确定方位:用粉笔画出八个方位,让学生明确所在的方位。 ②测量风向:学生在画有方位的地方进行两分钟测量,观察风旗飘动的方向,确定风向。若出现方向不稳定的情况,就把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方向确定为此时的风向。 ③测量风速:观察风旗的飘动情况,让学生用 0、1、2 来表示当天的风速。 (4)记录结果 学生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同时也可以记录在当天的天气日历上。 设计意图:通过用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观测方法和记录方式,培养观察和记录能力。 探索四:认识蒲福风力等级表 (1)视频介绍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蒲福风力等级表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蒲福风力等级表的基本内容和用途。 提问:蒲福风力等级表是如何划分风速等级的?每个等级的风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会说蒲福风力等级表是根据风的速度和对物体的影响来划分风速等级的,每个等级的风都有不同的特点,如 0 级风是无风,1 级风是软风,2 级风是轻风等。 (2)对比分析 教师将小风旗测量的风速等级与蒲福风力等级表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提问:小风旗测量的风速等级与蒲福风力等级表中的风速等级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对比分析,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会说小风旗测量的风速等级比较简单,只有三个等级,而蒲福风力等级表中的风速等级比较详细,有多个等级。但是,两者都是根据风的速度和对物体的影响来划分的。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蒲福风力等级表,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风速划分方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探索五:制作风向标 (1)介绍风向标 教师出示一个自制风向标,介绍风向标的作用和结构。 提问:这个风向标是用来做什么的?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学生观察风向标,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会说风向标是用来判断风向的,它由硬吸管、硬纸板、大头针等组成。 (2)学习制作方法 教师展示制作风向标的步骤和方法,让学生认真观察。 ①准备材料:一根硬吸管、一张边长大约 15 厘米的硬纸板、大头针。 ②在硬纸板上画出一个箭头和一个箭尾,用剪刀剪出箭头和箭尾的形状。 ③将硬吸管的一端插入硬纸板的中心,用大头针固定。 ④将风向标悬挂在高处,观察箭头的指向,确定风向。 提问:在制作风向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硬纸板要硬挺、箭头和箭尾的形状要对称、大头针要固定牢固等。 (3)小组合作制作 教师分发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向标,介绍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评价和提问。 设计意图:通过制作风向标,让学生掌握另一种测量风向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探索六:用风向标测量风向 (1)介绍测量方法 教师介绍用风向标测量风向的方法。 ①明确方位:在室外空旷的地方,确定自己所在的方位。 ②观察风向:将风向标悬挂在高处,观察箭头的指向,确定风向。 提问:用风向标测量风向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强调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要在空旷的地方进行测量、要避免周围物体的干扰、要注意风向标是否稳定等。 (2)室外测量 学生用自制的风向标进行风向的测量,与用小风旗测量的风向进行对比。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记录结果 学生将测量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同时也可以记录在当天的天气日历上。 设计意图:通过用风向标测量风向,让学生学会另一种观测风向的方法,提高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研讨与总结 观测方法总结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观测风的方向和速度?这些方法有什么优缺点?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会说可以用小风旗、风向标、观察周围物体的变化等方法观测风的方向和速度。小风旗和风向标的优点是比较准确、直观,缺点是需要制作和携带;观察周围物体的变化的优点是比较方便,缺点是不够准确。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不同观测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观测结果比较 教师提出问题:用小风旗和风向标观测风向,观测结果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不同?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会说用小风旗和风向标观测风向,观测结果可能会相同,也可能会不同。出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测量方法不准确、周围环境的影响、风的变化等。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不同观测方法的结果,总结风的变化规律。 学习收获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风的观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你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和方法? 学生积极发言,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例如,学生可能会说了解了风的特征和变化规律,学会了用小风旗和风向标测量风向和风速,掌握了制作科学工具的方法和技巧等。 设计意图:通过研讨与总结,让学生对风的观测方法和结果有更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同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提高学习效果。 (四)拓展延伸 风与生活 教师介绍风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如风力发电、帆船航行、风灾等。 提问:风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好处和坏处?我们应该如何利用风的好处,避免风的坏处?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会说风可以用来发电、推动帆船航行等,但是风也会带来风灾,如台风、龙卷风等。我们可以利用风的好处,发展清洁能源,同时也要加强对风灾的预防和应对。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风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了解风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风的研究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风的现象,如风的形成原因、风的变化规律等。 提问:在课后,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继续研究风的现象?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学生可能会说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进行实验观察、观察天气预报等。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对风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五)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风的特征、风向和风速的观测方法、蒲福风力等级表、小风旗和风向标的制作与使用等方面的知识。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风的观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大家回顾一下。 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方法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如直观教学法、实验探究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和案例分析法等。 提问: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科学探究方法?这些方法对我们理解风的观测有什么帮助?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认识到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升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风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提问:风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让风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对保护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如减少污染、植树造林、节约能源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动起来,为保护自然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总结,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风的观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用小风旗和风向标测量风向和风速的方法,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实验探究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探究能力。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合作、创新和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