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课程标准 重难点 知识点1. 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 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3. 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1. 掌握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努力的艰难性和局限性。2. 理清列强侵华的相关史实,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 太平天国运动。2. 洋务运动。3.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4. 瓜分中国的狂潮活动一: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农民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努力的艰难性和局限性。 阅读课文第一子目,解决下列问题。1. 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在右下图所示的时间轴上写出对应的重要历史事件,并概述这些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朝田亩制度》分配土地的标准及其带来的积极影响。材料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天朝田亩制度》3.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颁布的另一方案是什么?它与《天朝田亩制度》都未能实行,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哪些局限性?活动二:掌握洋务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地主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所作努力的艰难性和局限性。阅读课文第二子目,解决下列问题。1. 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口号。材料一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清]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7月18日上奏)2. 简述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和创办的主要企业,概括洋务运动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材料二 他们是从清朝统治集团中分化出来的开明派,虽然他们的阶级属性仍是封建地主阶级,但由于从事洋务活动,兴办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他们已开始向资本主义方向挪动。尽管他们主观上是企图借西方国家的器物技艺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并不怀有什么高尚的动机或善良的愿望,但客观上却担负起了使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任务,就这方面来说,他们不自觉地充当了历史的工具。——胡滨《从洋务运动看中国近代化早期的特点》3. 据材料三,分析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对此,你有何认识?材料三 洋务派本身具有较浓厚的封建性,他们用封建主义的方式经营管理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使这些工业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程度的封建性。洋务派没有而且也不可能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是他们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胡滨《从洋务运动看中国近代化早期的特点》活动三:梳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9世纪末列强侵华的相关史实,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阅读课文第三、四子目,解决下列问题。1. 阅读课文第三子目,指出19世纪60年代以后,我国边疆危机的主要表现。2. 结合《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简述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和结果。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3.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材料 这场战争极大地改变了中、日两个国家的命运,并对其后的中日关系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日本受这场战争胜利的刺激,一路狂飙地走上了疯狂扩军备战的军国主义道路,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遭遇惨败。中国虽然自此陷入任由列强宰割的半殖民地命运,然而却从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进行觉醒和反思,走上了探索寻求“救亡”与“启蒙”之路。——田庆立、宋志艳《甲午战争对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影响》4. 阅读课文第101页中的《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概括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表现。第16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活动方案】活动一1. ①兴起: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兴起。②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③全盛:1853—1856年,北伐、西征,巩固政权。④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由盛转衰。⑤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政权覆亡。2. 标准:按人口分配;男女平等;好田与坏田搭配。积极影响: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有利于调动农民阶级的积极性。3. 方案:《资政新篇》。局限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不可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失败是必然的。活动二1. 背景:内忧外患。目的:维护清朝统治。口号:“自强”“求富”。2. 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要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等民用企业。作用: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3. 局限性: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器物,不涉及封建统治制度,不能达到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认识:由于阶级本身和时代的局限性,地主阶级无法领导中国走向近代化。活动三1. 主要表现: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边疆地区安全遇到了严重危机。西北: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西南:法国控制了越南,挑起中法战争。东南:日本吞并琉球;法军进攻台湾。东北: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2. 经过: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正式开始,历经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海战和威海卫战役。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政府议和,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3. 影响: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对内,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觉醒,引发了维新变法运动;对外,刺激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也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4. 表现: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租租借地:俄国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