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学习重难点】
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南方经济开发、民族交融。
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
【预习新知】
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
(1)魏: 年, 建立,定都 。266年,被权臣司马昭之子马炎建立的西晋取代。
(2)蜀: 建立,国号 。定都 ,史称蜀汉,简称蜀;263年被曹魏所灭。
(3)吴: 建立,定都 。 年,被西晋所灭。
2.西晋
(1)266年, 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完成统一。
(2)五胡内迁: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有 、 、 、 、 。西晋内战时期,这些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逐渐主导局势;316年,西晋被 所灭。中国历史进入新的分裂时期。
东晋与南朝
1.东晋
(1)建立: 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的崛起
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 经济等方面特权,“ ”阶层形成。
②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2.南朝
(1)朝代: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 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了宋、_____、____、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
(2)“六朝”:建业是今江苏南京,两晋之际更名为 定都于此的三国时期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统称为“六朝”。
3.江南的开发
(1)背景: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 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3)影响:江南的开发促进了山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逐步交融。
4.南北对峙:东晋、南朝之交,东晋--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 南岸附近。到陈朝,只能保有 以南,上游又丢掉了 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时期
(1)十六国: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 合称“十六国”
(2)北方的民族融合: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 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族群布局被打乱,各族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3)前秦统一北方
4世纪下半叶, 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
(4)淝水之战:前秦统一北方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 。强大的前秦政权迅速崩溃。
2.北朝
(1)北魏统一北方
4世纪末,鲜卑 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
(2)北魏孝文帝改革
①时间:世纪后期。
②内容: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改说______;改鲜卑姓为 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 高门士族通婚。
③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 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北方政权的更替
①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 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5个王朝合称
②北周灭掉北齐,不久, 取代北周,统一全国。
【巩固训练】
1.汉朝规范了服饰制度,交领右衽、束发戴冠成为社会服饰规范。在汉代服饰考古资料中极少能见到左衽服;而魏晋墓壁画中有很多贵族和平民女子穿的是左衽的窄袖衫、宽袖衫。这一变化主要是源于( )
A.审美标准的差异 B.绘画风格的影响
C.民族文化的交融 D.佛教文化的传播
2.有学者指出,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难看出这样一条轨迹:先秦时期的民族交融促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新型统一帝国的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带来了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大统一和大发展的高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先秦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 B.中国历史有两次分裂与统一
C.民族交融为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 D.隋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顶峰
3.魏晋南北朝时期,《孝经》俨然成为显学,编纂家训、家规蔚然成风。如北齐颜之推编写的《颜氏家训》。这一时期,父子相传、世代相袭的儒学“家学化”风气炽盛。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
A.官学教育的衰微 B.门阀士族的强势
C.基层教化的发展 D.玄学思潮的兴起
4.三国时期,士大夫们突破了汉末品评人物以道德情操为主的做法,他们引入了阴阳五行理论,把阴阳五行与人的才智、性情、外貌、举止、道德看成紧密联系的整体,逐渐形成更加全面的人物品评标准。这反映出,三国时期( )
A.儒学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B.传统道德秩序趋向解体
C.时代变化促进观念革新 D.玄学盛行影响品评标准
5.前秦皇帝苻坚认为:“西戎荒俗,非礼仪之邦。羁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国之威,导以王化之法,勿极武穷兵,过深残掠。”他以“中国”“华夏”自居,以敕封的形式让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首领管理自己民族的事务。其言行( )
A.源于华夷之防的观念 B.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
C.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 D.导致了北方陷入分裂
6.《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为武昌太守时“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梁书·张稷传》亦载:“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此类记载所反映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
A.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 B.市镇兴起维护了时局稳定
C.互市交易促进民族交往 D.榷场的设立带动民间交流
7.南北朝时期,南朝官员陈庆之原来认为:“魏朝甚胜,尤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但他出使北魏目睹洛阳风貌后却感慨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表明( )
A.北魏政权更迭频繁 B.中国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
C.南北文化隔阂增大 D.北魏改革缩小了南北差异
8.北魏孝文帝留心刑法,多次下诏改定刑律,其中太和元年诏令提到“参详旧典,务从宽仁”“民由化穆,非严刑所制”“齐之以法,示之以礼”。从上述诏令可知,孝文帝修定律法( )
A.深受儒家影响 B.借鉴南朝经验
C.沿袭鲜卑传统 D.意在托古改制
9.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规定: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的这些措施( )
A.目的是完成北方的统一 B.顺应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C.解决了鲜卑族内部矛盾 D.消除了不同民族间的隔阂
10.匈奴人刘渊冒顿单于之后,因西汉曾经以公主和亲冒顿,故冒姓刘氏,称汉王,建立汉国(304—329年)。刘渊称汉王后下令说:“昔我太祖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孤今猥为群公所推,绍修三祖之业。”这表明( )
A.汉代民族交流交融加速 B.民族政权华夏认同增强
C.匈奴政权统治基础薄弱 D.汉匈政治联系日益密切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汉朝服饰基本是右衽服,到魏晋时出现许多贵族和平民女子穿的是左衽的窄袖衫、宽袖衫,结合所学可知,左衽的窄袖衫是少数民族的服饰,宽袖衫是汉族的主要服饰,故这一变化是民族文化的交融的结果,故选C;A不是根源,排除;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中服饰与佛教文化无关,排除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交融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材料“先秦时期的民族交融……带来了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大统一和大发展的高潮”体现的是民族交融为统一和繁荣奠定基础,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D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的发展。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孝经》俨然成为显学,编纂家训、家规蔚然成风。如北齐颜之推编写的《颜氏家训》。这一时期,父子相传、世代相袭的儒学‘家学化’风气炽盛”,可得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强大,为了维护家族利益,他们重视儒学教育,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官学教育的衰微”,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儒学世俗化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与“玄学思潮的兴起”无关,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择B选项,
4.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三国时期士大夫对人才的评判标准范围扩大,不仅仅局限于道德情操,这是因为在三国纷争的局面下,对于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说明是时代变化促进了观念的革新,C项正确;儒学的正统地位始终没有动摇过,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评判人才的标准,不能说明传统道德秩序趋向解体,排除B项;玄学的盛行是在三国以后的两晋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服而赦之,示以中国之威,导以王化之法”“以‘中国’‘华夏’自居”“让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首领管理自己民族的事务”可知,前秦皇帝的言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B项正确;“华夷之防”强调的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性,材料强调的是前秦开明的民族政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前秦开明的民族政策,不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排除C项;苻坚的言行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并没有导致北方陷入分裂,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答案: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互市交易,这有利于民族之间交往交流,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国内贸易,不涉及海外贸易,排除A项;市镇兴起主要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榷场的设立是在宋朝时期,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据材料“陈庆之原来认为……但他出使北魏目睹洛阳风貌后感慨……”可知,南朝时期官员陈庆之原来认为北魏虽强盛也不过是五胡之一,汉家正统的传承是在东晋,但是当他亲临洛阳之后看到文化和经济生活都很发达,这反映通过孝文帝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缩小了与南方的差距,故选D项;据材料“出使北魏目睹洛阳”可知,陈庆之只提到了孝文帝时期北魏的状况,北魏政权更迭频繁与主旨不符,排除A项;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时间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北魏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排除B项;据材料“魏朝甚胜,尤曰五胡……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可知,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有利于民族的交融,南北文化隔阂增大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8.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可知,诏令中提到“参详旧典,务从宽仁”“民由化穆,非严刑所制”“齐之以法,示之以礼”,“务从宽仁”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民由化穆,非严刑所制”强调了道德教化而非单纯依靠严刑峻法;“齐之以法,示之以礼”则体现了礼法结合的观念,这些理念体现了儒家的仁政、德治和礼法并用的思想,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借鉴南朝经验,排除B项;这些理念与鲜卑传统的严刑峻法有所不同,并非沿袭鲜卑传统,排除C项;孝文帝修定律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非仅仅为了托古改制,排除D项。故选A项。
9.答案:B
解析:据材料“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的一系列规定,明显是在推动鲜卑族与汉族的文化融合,因此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故选B项;孝文帝的改革是在迁都洛阳后进行的,此时北魏已经完成北方的统一,排除A项;孝文帝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和鲜卑族和汉族的民族矛盾,但部分鲜卑贵族强烈反对,激化了鲜卑族内部的矛盾,排除C项;“消除了”表述过于绝对,且孝文帝的改革并未消除不同民族间的隔阂,只是有所缓和,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根据材料可知,匈奴后裔冒刘渊建立政权,这一举措意在继承汉朝正统,说明少数民族政权对于华夏的认同感增强,B正确。材料未体现汉代民族交融,排除A:材料未涉及匈奴政权统治基础,排除C:材料未体现汉匈政治联系,排除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