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案【学习目标】1.概述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理解其演变趋势。2.掌握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内容;归纳汉至唐中枢机构的交化。3.概括汉至唐租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的内容及特点。【学习重难点】1、通过对课本教材的解读,了解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2、了解唐朝兴亡的过程。【预习新知】选官制度1、察举制(1)创立:汉代(2)特点: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2、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1)创立:曹魏(2)内容:中央委任 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次授以相应的官职。(3)选官标准:初创时 、道德和才能并重;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逐渐成为维护 特权的工具。(4)作用: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任务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3、科举制(隋唐至清末)(1)创立: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 选拔官员, 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2)发展: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升了科举考试的地位。(3)作用: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 ,提高了官员的 ,加强了 。三省六部制1.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 ,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2.三省六部制:(1)确立: 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2)发展:①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② 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3)特点: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三省的职权 ,又彼此制约。(4)职责: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 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5)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深远影响。赋税制度1.租调制(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 ,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2.租庸调制(1)内容:唐初规定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 ,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3.两税法(1)原因:土地买卖和兼并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减。(2)目的: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 的建议,实行两税法。(3)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 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4)影响: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 ,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 。【巩固训练】1.西晋名臣刘毅说,“中华所以倾颓,四海所以土崩”,其原因就在于取材失当。刘毅在此抨击的是( )A.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 D.三公九卿制2.唐初沿袭隋三省六部制,中书舍人草拟诏令,皇帝画敕以示同意,门下长官负责审查。门下时常封驳中书诏令要求重拟,耗时颇多。玄宗年间,置政事堂,以此作为中书门下合议之处。据此可知,政事堂的设立( )A.有利于分化事权加强皇权 B.改变了中枢机构决策方式C.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D.保证了皇帝诏令顺利执行3.政治制度随国家治理需要不断调整。下列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或政治现象,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旦②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③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④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A.②①③④ B.③①④② C.④②③① D.①③④②4.唐代通过科举者,还需经过铨选方能任职,铨选标准为“身言书判”。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辨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其中最重视判。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对偶整齐,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由此可知,唐代选官制度( )A.促使唐代文学作品十分兴盛 B.特别关注官吏的操守与品行C.旨在提升案件审判的公正性 D.注重考核官员实际应用能力5.据《唐摭言》记载:唐高宗咸亨五年,考功员外郎覆试十一人,其中只张守贞一人为乡贡(不经学馆考试而由州县推荐应科举的士子);开耀二年,刘思立所取五十一人,只雍思泰一人为乡贡;永淳二年,刘廷奇取五十五人,只元求仁一人为乡贡。这从侧面反映出唐代科举制( )A.选拔人才的标准十分严格 B.乡贡出身的考生不受重视C.学馆教育在科举中占主导 D.考试选拔程序尚不够完善6.唐朝载初元年,武则天亲策贡士,殿试自此开始,以后历代沿袭。殿试以一种制度形态昭显“君师合一”,由帝王亲任主考官,将录取最高一级知识官僚的命题权、评判权收归皇帝。殿试的设置( )A.扩大了科举选官用人的范围 B.避免了取士的主观随意性C.使科举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 D.有助于防范官僚结党营私7.两税法以田地、杂税等资产评定户等,但对杂税种类及其价值没有明确规定。唐文宗时,湖州刺史在其所属五县,“自立条制,自田地、奴婢,及竹、树、鹅、鸭等并估计税钱,差军人一千一百五十人散入乡村,检责剩征税钱4千9百余贯”结果被朝廷以扰人罪名贬官,这说明两税法( )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 B.强化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赋予官员加征权 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8.唐后期,科举放榜后,新科进士一般会到主考官府邸谢恩,称为“拜主司”。“主司列席缛,东面西向。主事揖状元已下,与主司对拜。”三日后,再次前往谢恩,称“曲谢”。这一现象会导致( )A.文官之间易结朋党 B.官员施政能力下降C.官场礼仪更加繁琐 D.官吏考核制度变革9.唐朝前期,税收由中央政府统收统支。唐朝后期,通过上供、留使、留州的三分制将中央政府所需要的财政开支以上供的形式派定下来,地方政府获得了部分财权和税权。这一举措折射出( )A.农民负担加重 B.中央集权衰落 C.藩镇割据消除 D.君主专制加强10.曹丕继任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行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B.改变了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C.标志着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 D.推动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晋的中国。依据材料时间信息西晋时期,可知是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西晋时期的主要选官制度,B项正确;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察举制是两汉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时间不符,排除C项;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排除D项。故选B项。2.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政事堂的设立是为了解决“门下时常封驳中书诏令要求重拟,耗时颇多”的问题,C项正确;政事堂的设立确实有分化事权加强皇权的作用,但是这与题中所表现出来的政事堂设立是为了解决“门下时常封驳中书诏令要求重拟,耗时颇多”的问题,这个题意不相符,排除A项;中枢机构依然是三省和六部,从题干所给材料中无法看出决策方式发生改变,排除B项;只是增加政事堂以提高行政效率,这与皇帝诏令能否顺利执行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3.答案:A解析:4.答案:D解析:从唐代官员铨选的标准中最重视“判”,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可知D项正确。从“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可知唐代科举能够促使诗词发展,但是A项“唐代文学作品十分兴盛”说法太宽泛不确切;本题中官员“铨选”标准并没有涉及操守品行,B项不符合题意;铨选最重视的“判”是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并不是C项所谓的“审判的公正性”。5.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题干的材料信息可知,在唐高宗时期的几次科举考试中,乡贡出身的考生所占比例极小,这意味着学馆出身的考生在科举中占据了主导地位,C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学馆教育在科举中的地位,并未着重体现选拔人才标准问题,不能得知选拔人才标准是否严格,排除A项;乡贡出身的考生不受重视是对材料现象的描述,与“侧面反映”的设问要求不相符合,排除B项;材料主要围绕乡贡考生和学馆考生的数量对比,未涉及考试选拔程序是否完善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6.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由于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将录取最高一级知识官僚的命题权、评判权收归皇帝,这有助于减少官僚在科举选拔中的干预和操纵,从而防范官僚结党营私,D项正确;殿试作为科举制度中的一个环节,其主要作用是皇帝亲自参与并决定最高级别知识官僚的录取,而非扩大选官的范围,排除A项;虽然皇帝亲自参与殿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性的干扰,但并不能完全避免取士的主观随意性。皇帝的个人偏好、政治立场等因素仍然可能影响到取士的结果,排除B项;科举制度在唐朝之前就已经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而殿试的设立更多是强化了皇帝在科举选拔中的最终决定权,而非使科举成为选官的主要途径,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两税法改革对于杂税没有明确规定,这导致地方官无所适从,于是地方官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征税且最终被朝廷贬官,这说明两税法在征税税种方面存在问题,有一定的制度缺陷,A项正确;两税法,不以丁身为本,一定程度上放松了人身控制,排除B项;朝廷没有赋予官员加征权,排除C项;两税法虽然增加了财政收入,但是并未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排除D项。故选A项。8.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后期,新科进士一般会到主考官府邸谢恩,称为“拜主司”,三日后,再次前往谢恩,称“曲谢”,这种做法会导致文官之间易结朋党,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官员施政能力下降,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官场礼仪,排除C项;材料与官吏考核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9.答案:B解析:据材料“唐朝前期……地方政府获得了部分财权和税权”结合所学可知,唐前期国家财政实行中央统收统支,安史之乱后,为应对中央财政困境,杨炎推行两税法,两税收入根据“上供、送使、留州”原则进行分配,地方州府财务管理权逐步扩大,这说明中央集权衰落,故选B项;唐朝后期两税法实行后,政府将属于地方的开支就地留在州县,只有上供的部分才送往京城,减少了赋税的长途运输,有助于减轻民众的负担,排除A项;唐朝后期,"安史之乱"时,为了平叛的需要,将过去由中央直接控制的招募和调动军队、征收和支用赋税以及用人权,下放给地方节度使手中,使得节度使势力日趋强大,藩镇割据消除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唐朝君主专制得到了加强,主要通过实施三省六部制来实现,题干主要反映唐朝后期中央集权衰落,没有涉及君主专制加强的相关史实,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据材料“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并结合纲要上册第7课所学九品中正制可知,九品中正制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A项;“改变了”不合史实,应为“继承了”,排除B项;古代选官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科举制的建立,排除C项;“推动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的是科举制,排除D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