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追求智慧的学问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追求智慧的学问》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
《追求智慧的学问》 二 、课程课时
2课时
三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题是高中政治必修4统编版教材中的开篇内容。教 材从哲学的起源、哲学的含义、哲学的作用等方面入手,引 导学生初步认识哲学这门学科。教材首先阐述了哲学源于人 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强调哲学并不 是高高在上的抽象理论,而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接着, 教材详细解释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的本质特征。同时,教材还介绍了哲学与 具体科学的关系,以及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 要指导作用。通过学习本课题,为学生后续深入学习哲学知 识奠定基础。
四、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素养
引导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价值性,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认识到哲学 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科学精神素养
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 方法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培养学生对哲学 知识的科学态度。
3.公共参与素养
鼓励学生将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积极参与社会 公共事务,提高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共同探讨哲学问题, 为社会发展贡献智慧。
4.法治意识素养
引导学生认识到哲学与法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治观 念和法律意识。
通过哲学思考,让学生理解法治的价值和意义,自觉遵 守法律法规。
五、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哲学的起源和含义。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认识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六、课的类型及主要教学方法 1.课的类型:新授课
2.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用于讲解哲学的基本概念、起源、含义、作用 等基础知识。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哲学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培养 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哲学 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和实践能力。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一段关于人类对宇宙和 人生思考的视频,视频中展示了古代哲学家的名言警句和现 代科学家对世界的探索。教师提问:“同学们,从这段视频 中,你们能感受到人类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吗 这种思考与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哲学有什么关系呢 ”
学生活动:学生们认真观看视频,被视频中的内容所吸 引。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人类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很 深刻,有的说这种思考就是哲学的起源。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起源,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被视频吸引,积极参与回答问 题,对哲学的起源有初步的认识,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二)哲学的起源(15分钟)
教学环节:讲解哲学的起源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哲学起源的内 容,并进行讲解。教师强调哲学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 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如古希腊哲 学家泰勒斯对世界本原的思考、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对道的 探讨等,说明哲学的起源与人们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教师 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有过类似的追问和
思考。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听教师讲解,思考哲学的起 源。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人们会对宇宙和 人生进行追问和思考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 答学生的疑问。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哲学的起源,认识到哲学并不是 高高在上的抽象理论,而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理解哲学的起源,知道哲学源 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的追问和思考,并能举例说明。
(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5分钟) 教学环节:讲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同学们,什么是世界观呢 哲 学与世界观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讲 解世界观的含义,即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教师强调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世界观的概 括和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人们对自然现象、
社会现象、人生意义等的看法,说明世界观的多样性。然后,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哲学是如何将这些不同的世界观进行系
统化、理论化的。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 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哲学是如何系统化、理论化世界 观的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认识到哲学的本质特征。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理解世界观的含义,知道哲学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并能区分哲学与一般世界观的 不同。
(四)课堂小结(5分钟)
教学环节: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哲学 的起源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谁能说一说我们 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然后在 黑板上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包括哲学的起源、世界观的含 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等。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加深记忆。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回顾本节课所学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
( 一)复习导入(5分钟)
教学环节: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上节课学习的几个重要知 识点,如哲学的起源、世界观的含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 化的世界观等,然后让学生回顾并简要回答相关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回顾上节课内容,积极举手回答教 师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内容,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对 上节课知识有较好的掌握。
(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5分钟)
教学环节:讲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同学们,什么是方法论呢 哲 学与方法论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讲 解方法论的含义,即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教师强调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人们对自 然现象的看法决定了他们对待自然的方法,说明世界观和方 法论的关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哲学是如何将世界观 和方法论统一起来的。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 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如何才能做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统一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认识到哲学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重要作用。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理解方法论的含义,知道哲学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并能分析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5分钟)
教学环节:讲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同学们,哲学和具体科学有什 么区别和联系呢 ”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讲解哲学与 具体科学的区别,即研究对象、任务和作用不同。哲学研究 整个世界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具体科学研究某一具体领域
的特殊规律。教师强调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即哲学以具 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 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 子,如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等具体科学的发展对哲学的 影响,以及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说明哲学与具 体科学的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 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是如 何体现的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
问。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认识到 哲学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和 联系,并能举例说明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
(四)哲学的作用(10分钟) 教学环节:讲解哲学的作用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同学们,哲学对我们的生活有 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讲解哲学的作用, 即哲学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指导,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思 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如马克思主 义哲学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说明哲学的重要作用。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讲,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 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和运用哲学
呢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哲学的作用,认识到学习哲学的 重要性。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理解哲学的作用,并能认识到 学习哲学对自己的生活和成长的重要意义。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学环节:总结本节课重点内容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哲学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以及哲学 的作用,谁能说一说我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引导学生 回顾本节课内容,然后在黑板上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包括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 学的作用等。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加深记忆。
目标达成预测:学生能够准确回顾本节课所学重点内容。
八、板书设计
《追求智慧的学问》
一、哲学的起源
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二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的含义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三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方法论的含义
2.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四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
研究对象
任务
作用
2.联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 五 、哲学的作用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九、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学 生对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1.成功之处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视频,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在讲解哲学的起源、含义、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以及作用 等内容时,通过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探究法等多 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哲学 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
讨论法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 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案例分析法的运用,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抽象的 哲学概念和原理,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不足之处
在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哲学对人们认 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等难点内容时,部分学生可能 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
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可能参与度不够高,需要进一步 鼓励和引导,让所有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来。
3.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具体案例和生活实例,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的难点内容。
对于讨论环节,可以提前分配好小组任务,明确每个学 生的职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教师要更加积极地参
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