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标要求】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弘扬民族精神。【重点难点】1.文化的作用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中华民族精神【活动过程】活动一:必备知识(对照课本,理出本课必备知识,用时10分钟)1.文化的内涵、特点和载体2.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文化塑造人生、文化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文化的功能)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5.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核心和地位7.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措施活动二:构建体系(结合课本,以课为起点,尝试完成本课体系知识,用时5分钟)活动三:主干归纳-----正确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正确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4.坚定文化自信5.把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活动四:典题训练(独立思考3分钟,按照“一审设问---二审材料---三组答案”的做题步骤完成,调动所学知识,写出主干句,组内交流,展示自己的成果,用时6分钟)1.2024年8月20日,中国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亮相,上线首日全平台累计销量超450万份,总销售达15亿元。随后,这款游戏迅速登顶全球热销榜单。《黑神话:悟空》游戏以中国神话《西游记》为背景,巧妙地将孙悟空这一经典角色与现代游戏元素相结合,创造了一个既熟悉又新颖的西游世界。为了再现原著中的古寺,技术人员走遍我国大江南北,建立了中国首个古建筑虚拟资产库,重庆大足石刻、杭州灵隐寺等在游戏中皆有惊鸿一瞥。游戏还融入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如儒家的积极入世的精神、道家的无为而治、法家的实效主义等,这些思想在游戏中得到了生动地体现和传承。游戏采用了业界顶尖的引擎技术,实现了细腻的画面表现、复杂的光影效果和庞大的场景细节,为玩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黑神话:悟空》全球爆火的积极意义。(9分)做题步骤:“一审设问---二审材料---三组答案”2.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2024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作为一条跨越时间、地理与文化的超大体量文化遗产,大运河拥有河道、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各级各类遗存超1200处,水工设施等重要代表性遗存368处,构成了一条继古开今的璀璨文化带。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 “古代科技库” “名胜博物馆” “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呵护文化因子,传承好“文化河”。大运河钩沉着燕赵、京津、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中华文明的六大核心区域。可以说,大运河就是流动的“文化河”。十年来,沿岸各地纷纷重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多地联动共同发力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呵护传承好大运河文化遗产。扬州将每年6月22日确定为“扬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日”,系统推进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聚焦18.25平方千米扬州古城,因地制宜实施“微更新”。山东打造“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建成一批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亮点工程。浙江出台《浙江省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注重活化利用运河沿线文化遗存和工业遗存; 苏州建设“运河十景”等多元立体展示苏州运河文化。在北京大运河畔,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北京(国际) 运河文化街,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运河场景和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着百姓的美好生活……此外,诸如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杭州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等一大批大运河主题博物馆建成开放,系统传播、传承好大运河文化。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阐明保护大运河、守护“流动的文化”的价值。(9分)做题步骤:“一审设问---二审材料---三组答案”活动四:迁移运用(完成小题用时15分钟,组内交流展示2分钟,并由组长选派一人写出本组的答案)一、易混辨析1.优秀文化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变迁。( )2.文化发展决定经济政治的发展。( )3.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彻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4.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 )5.立足时代发展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是创造性转化的要求。( )6.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7.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 )8.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9.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 )10.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 )二、选择题11.(2024·江苏·高考真题)某博物馆开发出“海丝系列·丝路咖啡”,选取《郑和航海图》中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与城市盛产的优质咖啡豆,精制出不同风味的咖啡,让公众在享用咖啡的同时可以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感受各国历史文化,体验“古今穿越”的愉悦感,这表明( )A.传统文化发展创新提高了文化服务水平B.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C.文化创新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D.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2.(2024·江苏徐州·模拟预测)2024年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当前,我国一些中小学把课堂“搬”进博物馆,使学生在探寻文物过程中,见证古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有利于( )A.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B.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及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C.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D.充分利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育人13.(2024·江苏泰州·模拟预测)2024年2月,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已确定,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梦舟”寓意着载人月球探测承载中国人的航天梦,开启探索太空的新征程;“揽月”出自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以及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的诗句,寓意着中国航天人将用双手揽住月亮,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新飞行器的命名( )A.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航天人坚定的文化自信B.文化寓意鲜明,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优越性C.内容丰富,对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D.说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4.(2024·江苏盐城·模拟预测)当一件件浸润着中式建筑精妙与匠心的榫卯玩具在海外大受欢迎,当结合了金翅鸟冠、万工花轿、凤凰等各式中国传统元素的3D金属拼图玩具闪耀国际展会,一个更加生动、立体的中国,也逐渐铺展在世界面前。潮玩产品走红海外说明( )A.深厚的东方美学是潮玩产业创新发展的灵感来源B.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为潮玩创新提供了丰厚滋养C.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传统文化富有永恒魅力D.中华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15.(江苏扬州·模拟预测)2024年3月,民族歌剧《李清照》在杭州上演,受到市场热烈欢迎。该剧以李清照一生的词作创作为主线,展现了其广阔的胸襟和崇高的家国情怀。歌剧创作者将源于西方的歌剧舞台艺术与中国传统人物和故事相结合,做到中西合璧。由此可见,民族歌剧《李清照》的成功在于( )A.弘扬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辩证取舍B.提高作品质量,努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C.立足时代之基,继承并赋予革命文化新的内涵D.坚持面向世界,将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为我所用16.生僻字是传统文化的旧镜像,也构成了网络时代的新景观。“龙行龘龘”中的“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形容龙腾飞的样子。人们从浩如烟海的字典中将其挑选出来,用以表达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龘”字火出圈( )A.体现了融通古今是文字创新的源泉 B.表明文化基因可在交流融合中传承C.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D.彰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文化自信17.(2024·江苏·模拟预测)近年来,我国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古籍再生性保护取得突出成果。全国累计发布古籍数字资源超过13万部(件),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的资源数量超过10.3万部(件),构建起一座中华古籍的数字网络家园。读者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对古籍进行全文影像阅览的同时,也可享受丰富的、专业的研究成果。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 )A.能更好保存古籍承载的信息,延伸中华民族历史轴线B.创新了文化传播方式,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广泛地传播C.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使之与现代社会相协调D.能为公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让更多人便捷地阅读古籍18.(2024·河北沧州·二模)春节是中华民族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传统民俗节日,蕴含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2023年12月22日,联合国大会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得到了会员国的踊跃支持。这说明(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B.推动中外文化交流要尊重差异、求同存异C.中华文化有独特魅力,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D.中华文化实现了由民族性向世界性的转化参考答案活动四:典题训练1.作答角度:优秀传统文化+文化交流+文化自信。①《黑神话:悟空》承载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巧妙地将孙悟空这一经典角色与现代游戏元素相结合,有利于赓续中华文脉,融通各种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②《黑神话:悟空》为新时代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出口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将有力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③《黑神话:悟空》使中华文化在全世界的快速走红,充分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作出更大的贡献,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2.①大运河是保护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保护大运河,有利于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繁荣。③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以文化公园、博物馆等形式推动大运河文化传播,能够为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认同注入活力,将进一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影响力。有利于发挥优秀文化对于个人的促进作用,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④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丰富。在北京大运河畔,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街,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运河场景和文化活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活动五:当堂练习1.错误【详解】优秀文化是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发展。故题目观点错误。2.错误【详解】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故题目观点错误。3.错误【详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本观点错误。4.错误【详解】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故本题说法错误。5.错误【详解】立足时代发展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是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故本题说法错误。6.错误【详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因此本题观点错误。7.错误【详解】创作者的灵感在文化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社会实践,故该判断是错误的。8.错误【详解】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所以此观点错误。9.错误【详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故该判断错误。10.错误【详解】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或同步,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故该判断错误。11.A【详解】A:某博物馆开发出“海丝系列·丝路咖啡”,此创新之举,让公众在享用咖啡的同时可以跟随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感受各国历史文化,体验“古今穿越”的愉悦感,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发展创新有利于提高文化服务水平,A符合题意。B:材料强调的是某博物馆开发出“海丝系列·丝路咖啡”,实现了在对传统文化发展创新基础上提高了文化服务水平,并不是强调“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B排除。C:材料强调某博物馆开发出“海丝系列·丝路咖啡”,精制出不同风味的咖啡,让公众感受各国历史文化,这并不涉及文化创新对人民群众文明素养的作用,C排除。D:材料不涉及传统文化产业化,D排除。故本题选A。12.D【详解】A:材料强调的是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没有涉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A不符合题意。B:材料强调的是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没有涉及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及文化产品的数量和质量,B不符合题意。C: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需要发展文化产业,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事业,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的,C不符合题意。D:我国一些中小学把课堂“搬”进博物馆,使学生在探寻文物过程中,见证古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有利于充分利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育人,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3.A【详解】A:新一代载人飞船命名为“梦舟”,寓意着载人月球探测承载中国人的航天梦,月面着陆器命名为“揽月”,出自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以及毛泽东“可上九天揽月”的诗句,寓意着中国航天人将用双手揽住月亮,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这说明新飞行器的命名将现代科技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航天人坚定的文化自信,A符合题意。B: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中华文化优越性”说法错误,B排除。C: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C排除。D:新飞行器的命名体现了现代科技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而不是仅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D排除。故本题选A。14.B【详解】A:社会实践是潮玩产业创新发展的灵感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错误。B:一件件浸润着中式建筑精妙与匠心的榫卯玩具在海外大受欢迎,结合了金翅鸟冠、万工花轿、凤凰等各式中国传统元素的3D金属拼图玩具闪耀国际展会,潮玩产品走红海外说明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为潮玩创新提供了丰厚滋养,B正确。C:材料强调的是与时俱进的中华文化实现了创新发展,并且走红海外,这表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C不选。D: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在海外大受欢迎,中华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5.D【详解】A:民族歌剧《李清照》展现了李清照广阔的胸襟和崇高的家国情怀,弘扬了民族精神,但材料未涉及对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辩证取舍,A排除。B:发展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但材料中体现的是民族歌剧《李清照》在杭州上演,受到市场热烈欢迎,不涉及发展文化事业,B排除。C:材料体现了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未涉及革命文化,C排除。D:歌剧创作者将源于西方的歌剧舞台艺术与中国传统人物和事相结合,做到中西合璧,说明民族歌剧《李清照》的成功在于坚持面向世界,将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为我所用,D正确。故本题选D。16.C【详解】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A说法错误。B:材料没有涉及文化交流融合,B不符合题意。C:“龙行龘龘”中的“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形容龙腾飞的样子。人们从浩如烟海的字典中将其挑选出来,用以表达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这说明“龘”字火出圈赋予了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C符合题意。D:“龘”字火出圈没有体现文化自信,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17.D【详解】A: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让古籍所承载的信息得到更好更长久地保存,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记忆,但不能延伸中华民族历史轴线,A错误。B: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只是改变了文化的存储形式,并未创新文化的传播方式,B错误。C: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未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内涵,C错误。D:古籍的保存有严格的环境和管理要求,这就使得古籍的使用、阅读受到诸多限制,加强古籍数字化建设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让更多人以便捷的方式阅读古籍,D正确。故本题选D。18.C【详解】A: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说法不妥,A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影响力扩大,而不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应如何做,B排除。C: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不仅传承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联合国大会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得到了会员国的踊跃支持,这表明中华文化有独特魅力,其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C正确。D: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同时存在的,不能说“实现了由民族性向世界性的转化”,D错误。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